신집성문헌

범지아태경(梵志阿颰經) ABC_NC_06389_0001

ABC_NC_06389_0001
간략정보
  • 梵志阿颰經 / 支謙(吳) 譯. -- 木板本 -- 中國 虞山 : 華嚴閣, 1642年(崇禎 15).
  • 17篇1冊, , 四周雙邊 半郭 22.2×14.0 cm , 有界, 10行20字, 花口(上: '經' 陽刻 / 下: '南一北善', '南二北善', '南福北善', '南積北善', '善五', '南緣北善' 陽刻), 無魚尾 ; 26.0×17.2 cm.
  • 소장자 : 백련암

제목정보
책명 범지아태경(梵志阿颰經)
권수제 佛說梵志阿颰經
표제 十七經合
이제
서제
판심제 佛說梵志阿颰經 / 佛說寂志果經 / 佛說賴吒和羅經 / 佛說善生子經 / 佛說數經 / 佛說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 佛說四諦經 / 佛說恒水經 / 佛說瞻婆比丘經 / 佛說本相倚致經 / 佛說緣本致經 / 佛說頂生王故事經 / 佛說文陀竭王經 / 三歸五戒功德經 / 佛說須達經 / 佛爲黃竹園說學經 / 佛說梵摩喩經 / 佛說尊上經
분류정보
자료구분 고서-가흥대장경
주제분류 경장-아함부
저자정보
저역자 支謙(吳) 譯
판사항
판종 木板本
저본
발행정보
발행지 中國 虞山
발행자 화엄각(華嚴閣)
발행년 1642年(崇禎 15)
형태정보
장정 線裝(5針眼)
권사항 17篇1冊
장수 130張(梵志阿颰經: 張次 第1-16張 / 寂志果經: 張次 第1-20張 / 賴吒和羅經: 張次 第1-12張 / 善生子經: 張次 第1-9張 / 數經: 張次 第1-6張 /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張次 第1-8張 / 四諦經: 張次 第1-10張 / 恒水經: 張次 第1-4張 / 瞻婆比丘經: 張次 第1-4張 / 本相倚致經: 張次 第1-3張 / 緣本致經: 張次 第1-2張 / 頂生王故事經: 張次 第1-7張 / 文陀竭王經: 張次 第1-4張 /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張次 第1張 / 須達經: 張次 第2-5張 / 佛爲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張次 第6-10張 / 梵摩喩經: 張次 第11-21張 / 尊上經: 張次 第1-4張)
결락중복
도표
광곽형태 四周雙邊
광곽종류 半郭
광곽크기 22.2×14.0
계선 有界
행자수 10行20字
주표기 註雙行 / 音釋雙行
판구 花口(上: '經' 陽刻 / 下: '南一北善', '南二北善', '南福北善', '南積北善', '善五', '南緣北善' 陽刻)
어미 無魚尾
책크기 26.0×17.2
기록정보
서문
발문
간기 寂志果經, 賴吒和羅經末: 崇禎壬午(1642)孟秋虞山華嚴閣識 / 數經, 四諦經, 恒水經, 瞻婆比丘經, 本相倚致經, 頂生王故事經末: 崇禎壬午(1642)仲秋虞山華嚴閣識 / 尊上經末: 崇禎壬午(1642)孟冬虞山華嚴閣識 / 梵摩喩經: 萬曆辛亥歲(1611)春三月徑山寂照庵識
간행질 寂志果經末: 嘗熟信士毛鳳苞捐資刻佛說寂志果經全卷東塔寺釋道源東湖信士戈汕同對, 經一卷共字八千零七十三箇計寫銀三錢二分三厘計刻銀二兩八錢二分五厘共板十塊計工價銀四錢江寧黃銘書溧水楊可澮刻 / 賴吒和羅經末: 嘗熟信士毛鳳苞捐資刻佛說賴吒和羅經全卷東塔寺釋道源東湖信士戈汕同對, 經一卷共字四千九百零二箇計寫銀一錢九分六厘計刻銀一兩七錢一分六厘共板六塊計工價銀二錢四分江寧黃銘書溧水楊可澮刻 / 數經末: 嘗熟信士毛鳳苞捐資刻佛說數經全卷東塔寺釋道源東湖信士戈汕同對, 經一卷共字二千二百二十五箇計寫銀八分九厘計刻銀七錢七分九厘共板三塊計工價銀一錢二分江寧黃銘書溧水楊可澮刻 / 四諦經末: 武進信官張瑋捐俸刻佛說四諦經全卷東塔寺釋道源東湖信士毛晉同對, 經一卷共字三千八百六十二箇計寫銀一錢五分四厘計刻銀一兩三錢五分二厘共板五塊計工價銀二錢江寧黃銘書句容潘守誠刻 / 恒水經末: 武進信官張瑋捐俸刻佛說恒水經全卷東塔寺釋道源東湖信士毛晉同對, 經一卷共字一千六百一十箇計寫銀六分四厘計刻銀五錢六分三厘共板二塊計工價銀八分江寧黃銘書長州李如科刻 / 瞻婆比丘經末: 武進信官張瑋捐俸刻佛說膽婆比丘經全卷東塔寺釋道源東湖信士毛晉同對, 經一卷共字一千四百七十七箇計寫銀五分九厘計刻銀五錢六分八厘共板二塊計工價銀八分江寧黃銘書句容潘守誠刻 / 本相倚致經末: 嘗熟信士毛鳳苞捐資刻佛說本相倚致經全卷東塔寺釋道源東湖信士戈汕同對, 經一卷共字九百三十三箇計寫銀三分七厘計刻銀三錢二分六厘共板二塊計工價銀八分江寧黃銘書句容潘守誠刻 / 頂生王故事經末: 嘗熟信士毛鳳苞捐資刻佛說頂生王故事經全卷東塔寺釋道源東湖信士戈汕同對, 經一卷共字二千六百五十箇計寫銀一錢六分計刻銀九錢二分七厘共板四塊計工價銀一錢六分江寧黃銘書句容潘守誠刻 / 梵摩喩經末: 休寧居士胡施貲刻四經同卷計七千五百六十字該銀三兩九錢三分楚襄釋性融對長州徐普書眞州劉文元刻 / 尊上經末: 嘗熟信士毛鳳苞捐資刻佛說尊上經全部東塔寺釋道源東湖信士戈汕同對, 經一卷共字一千五百五十一箇計寫銀六分二厘計刻銀五錢四分二厘共板二塊計工價銀八分江寧黃銘書句容潘守誠刻
기타판각인명정보
인출유통묵서기
주기정보
지질 竹紙
표지첨기 阿颰經 志果經 賴吒經 善生經 數經 種尊經 四諦經 恒水經 瞻婆經 本致經 頂生經 陀竭經 三歸經 須達經 黃竹經 摩喩經 尊上經(中中)
합본사항 合本: 寂志果經, 竺曇無蘭(東晉) 譯 / 賴吒和羅經, 支謙(吳) 譯 / 善生子經, 支法度(西晉) 譯 / 數經, 法炬(西晉) 譯 /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竺曇無蘭(東晉) 譯 / 四諦經, 安世高(後漢) 譯 / 恒水經, 法炬(西晉) 譯 / 瞻婆比丘經, 法炬(西晉) 譯 / 本相倚致經, 安世高(後漢) 譯, 緣本致經, 失譯 / 頂生王故事經, 法炬(西晉) 譯 / 文陀竭王經, 曇無讖(北凉) 譯 / 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失譯 / 須達經, 求那毘地(蕭齊天竺) 譯 / 佛爲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失譯 / 梵摩喩經, 支謙(吳) 譯 / 尊上經, 竺法護(西晉) 譯
현토표점방점
인장 法界之寶(冊首 1개, 사각朱印, 3.0×3.0)
주기상세 1. 裝幀: 조선식(5針眼)으로 改裝
내용주기
형태주기
소장정보
소장자 백련암
소재처
소재처관리번호 백련암/가흥장-0012 合47
연계정보
통합대장경 불개해범지아발경(佛開解梵志阿颰經) K0657
출처정보
-
참고정보
이력과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