신집성문헌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十九

ABC_NC_01816_0005_T_003

0005_0056_b_01L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十九

0005_0056_b_02L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 集

0005_0056_b_03L
鈔金銀等者 彼䟽云 金卽別敎理 銀卽通敎理 大
0005_0056_b_04L品所明眞諦 不出共不共二 而云多者約種種門言
0005_0056_b_05L多 如破十八計 名十八空 此卽取三乘理 令一切衆
0005_0056_b_06L生當得究竟 諸法實相爲一乘理 一切法門皆是珍
0005_0056_b_07L寳 倉卽定門百八三昧 庫是慧門十八空境也 通別
0005_0056_b_08L兩種定慧倉庫 包藏一切定慧 無有缺少 內充外溢
0005_0056_b_09L故云盈溢 言其中多少者 說於般若則有廣略二門
0005_0056_b_10L菩薩行般若廣略相略則爲少 廣則爲多 自行爲取

0005_0057_a_01L化他爲與 大品中云汝呼善
現也
當爲菩薩說 故云汝悉
0005_0057_a_02L知之 言慧命者 玄讃云 在俗之徒皆愛身恒之壽 聖
0005_0057_a_03L者之軰並寳智慧之命故
鈔今䟽下 會䟽意也 問
0005_0057_a_04L此文通會理行二法 以金銀喻理故 何故䟽中 但引
0005_0057_a_05L會行之文耶 故此答也 意云 欲會三因爲一因故 前
0005_0057_a_06L雖有果 此雖有理 䟽中皆唯會行 言餘略不引者 以
0005_0057_a_07L正明中義通理行果三 今引證中二文 皆有三行爲
0005_0057_a_08L佛因 是約行中開權顯實 故今云餘略不引也准䟽
中引
0005_0057_a_09L爲果 准抄引中會
理果 二法亦具也
鈔義說爲四者 以但廢昔三敎
0005_0057_a_10L下 纂玄說云 此准前科 合雙會敎果 三果歸行 前文

0005_0057_b_01L已會故 此鈔更不言 但會敎也 准寂照則雙會敎果
0005_0057_b_02L鈔中但廢下 會敎也 但三爲別一爲總耳者 卽會果
0005_0057_b_03L也 二釋隨取今依後義 初廢敎者 如何廢耶 三乘但
0005_0057_b_04L是假名字 引導衆生則廢昔三敎 故言昔三是權 卽
0005_0057_b_05L今一實使顯 以昔三敎互不相見故 權今會歸總成
0005_0057_b_06L一敎卽是實也 故方便品初云 吾從成佛已來等 旣
0005_0057_b_07L言方便 令離諸着故 三乘敎皆是權 今合前敎 便顯
0005_0057_b_08L一乘 故經云 知諸衆生 有種種欲 深心所着 乃至方
0005_0057_b_09L便力故 而爲說法 如此皆爲得一佛乘等 故三外無
0005_0057_b_10L實之法前約敎亦會
取 正依此也
鈔但三爲別一爲總者 如二

0005_0058_a_01L乘已得之果 權敎大乘之果 互不相見故權 今三乘
0005_0058_a_02L故果皆全是一實相之果 則廢三別而成一總 故云
0005_0058_a_03L但三爲別一爲總耳 則二乘果智爲因 趣大乘果 以
0005_0058_a_04L因地心與果地心同 亦令二乘皆得大果 豈非卽是
0005_0058_a_05L一乘果耶意云 以二乘果智 是一乘因地中本覺眞
心少分之用 此因地心 與一乘果地覺心
0005_0058_a_06L同一體故 故云以
別果爲總果也
權敎大乘菩薩 比觀所解四智等
0005_0058_a_07L大果 皆實敎佛果少分之義故 亦是一乘果
鈔此
0005_0058_a_08L喻至出現品下 彼鈔云 涅槃第二云 我今當令一切
0005_0058_a_09L衆生及以弟子四部之衆 悉皆安住秘宻藏中 我亦
0005_0058_a_10L復當安住是中 入於涅槃 何等名爲秘宻之藏 猶如

0005_0058_b_01L伊字三點 若並則不成伊 縱亦不成 如摩醯首羅面
0005_0058_b_02L上三目 乃得成伊 三點若別 亦不成伊 我亦如是 解
0005_0058_b_03L脫之法亦非涅槃 如來法身亦非涅槃 摩訶般若亦
0005_0058_b_04L非涅槃 三法各異亦非涅槃 我今安住如是三法 爲
0005_0058_b_05L化衆生名入涅槃 然有云 伊字如品字 有云 如倒書
0005_0058_b_06L品字 後義爲正 由此見異 古德解義取捨不同 或二
0005_0058_b_07L德在上 一德在下百法鈔云 淄州沼法師云 此約勝
劣依止次第 而作是說 兩點在上
0005_0058_b_08L左喻般若 右喻解脫 左勝而右劣故 一點在
下者 喻於法身 上二是能依 法身是所依故
或一德
0005_0058_b_09L在上 二德在下沼法師此約能所證次第 一目在上
猶如般若 以是能證故 二目在下 左
0005_0058_b_10L喻法身 右喻解脫 俱
是所證 故在於下
並不得意 西方伊字 二點在上

0005_0059_a_01L天目之喻 不可二目在一目上 如來恐人悞作此解
0005_0059_a_02L故以天目轉喻伊字 則不得定一二上下 但取不可
0005_0059_a_03L縱橫及並別耳百法抄云 平迷哲法師云 舉斯二喻
况於三事 而互說不定者 非約勝劣
0005_0059_a_04L依止及能所證次第而釋
三事 但顯三事一時而得
若定說一上二上非唯義
0005_0059_a_05L理不得圓妙 致令二喻自互相違 謂梵書者 二此西
0005_0059_a_06L方伊字 三目之一 當於眉間 此其狀也 諸公何惑等
0005_0059_a_07L又云 然此二種不離一如 德用分異 卽寂之照爲般
0005_0059_a_08L若 卽照之寂爲解脫 寂照之體爲法身 如明淨圓珠
0005_0059_a_09L明卽般若 淨卽解脫 圓體卽法身 約用不同 體不相
0005_0059_a_10L離 故此三法不縱 若法身本有 次修般若 後得解脫

0005_0059_b_01L名縱 亦名三爲別法 異體同時爲橫 亦名爲並 對縱
0005_0059_b_02L爲橫 對別爲並 故經云 若並縱別則不成伊 一一異
0005_0059_b_03L體爲別 今三但不思議 焉可爲縱橫並別耶 以卽一
0005_0059_b_04L而三 卽三而一 非三非一 雙照一三 焉可作一三等
0005_0059_b_05L思 若作體一用別 而未免於並別也
鈔昔三旣別
0005_0059_b_06L下 昔般若等 雖明實相佛性等實法 而不兼權設二
0005_0059_b_07L乘之根 亦皆具證此實法 咸得作佛 名不兼權 此如
0005_0059_b_08L伊字中但是一點 聲聞如一點 緣覺如一點 云點別
0005_0059_b_09L非伊 非今一乘 全兼昔三 皆當作佛等 如伊具三點
0005_0059_b_10L合三爲一 無三各別 云廢三虗上喻及合中
義通敎果也
䟽今昔

0005_0060_a_01L有異者 異字有三意 一云今法華一乘 別有法門 全
0005_0060_a_02L異昔是 三乘非是合三爲一 揀異前段 會昔成今義
0005_0060_a_03L說爲四之義也故
鈔云 前但合三爲一等 二者彰
0005_0060_a_04L今異昔 今法華一乘異昔一乘 今一乘兼會三權 對
0005_0060_a_05L三立一 昔一乘不兼會三乘 非是對三立一 由此對
0005_0060_a_06L三立一則三權一實 四乘義成 其不對三立一則於
0005_0060_a_07L昔權外 別爲一類一乘之機 說於一乘 故昔實不滯
0005_0060_a_08L方便 法華不會也 意顯四乘義成 是順之由 三權之
0005_0060_a_09L外別有一實 是違之由 此爲䟽文之意 非昔實亦會
0005_0060_a_10L
鈔前但合三爲一下 對前揀異也 卽前第一意

0005_0060_b_01L昔字指前三乘 言昔所未說者 法華經文也 言謂昔
0005_0060_b_02L日雖有下 乍觀謂字 似重釋前義 觀其所釋 與前義
0005_0060_b_03L別 前但揀別三乘外別有一乘 此釋今一乘與昔一
0005_0060_b_04L乘義別 卽前䟽中第二意也 學者細詳勿濫二意 謂
0005_0060_b_05L有妨言昔日實敎大乘 亦詮如來藏性涅槃法身眞
0005_0060_b_06L常之理 與法華是同 何言法華 方說昔所未說等耶
0005_0060_b_07L故以此第二意答也 意云 顯說不顯說 而今昔有異
0005_0060_b_08L言未曾顯說者 明昔雖是實 不及法華之實也 言則
0005_0060_b_09L一乘三乘下 通結上二意 皆成四乘義也 如向所明

0005_0060_b_10L
鈔叡公者 傳云 僧叡魏郡長樂人 司徒姚嵩 深相

0005_0061_a_01L禮貴 姚興問嵩 叡公何如 嵩答實鄴 衛之松栢 興曰
0005_0061_a_02L乃四海之標領 何獨爾耶 什公翻經叡並叅正 正法
0005_0061_a_03L華受決品云 天見人人見天 什譯至此 乃曰 此語與
0005_0061_a_04L西域義同 而在言過質 叡曰 將非人天交接 兩得相
0005_0061_a_05L見 什喜曰 實然 後出成實論 令叡講之 什曰 此諍論
0005_0061_a_06L中有七處文 破毘曇而在言小隱 若能不問而解 可
0005_0061_a_07L謂英才 叡啓發幽微 果不諮什而懸會 什嘆曰 吾傳
0005_0061_a_08L譯經論 得與子相値 無所恨矣 叡常修西方 臨終沐
0005_0061_a_09L浴向西合掌而卒 是日同寺咸見五色香煙 從叡房
0005_0061_a_10L出 春秋六十七矣 今引所說 但證昔實悟物 雖弘未

0005_0061_b_01L曾顯說佛之知見 不及法華之顯說也 有以證昔權
0005_0061_b_02L今實者非也 豈可般若等深經盡爲權耶 此中雖有
0005_0061_b_03L善權之言 非是指爲權敎 但對體用 分權實耳 豈可
0005_0061_b_04L䟽主自語相違耶 言道者 卽指學道之者也 言乘者
0005_0061_b_05L卽能乘之人也 言實體不足者 以昔實未曾顯說衆
0005_0061_b_06L生皆有佛性故 實體不足也 皆屬法華者 卽今法華
0005_0061_b_07L一實 具足顯說也
鈔根敗之士下 卽淨名經中 佛
0005_0061_b_08L道品文也 卽眼等五根 隨有敗壞之者 其於色等五
0005_0061_b_09L欲塵境 不能緣了受用 利益身心 喻於聲聞 已斷煩
0005_0061_b_10L惱障 不能留惑潤生 於生死中 廣利群品 不能成佛

0005_0062_a_01L果 故彼經次云 正使聲聞 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 永
0005_0062_a_02L不能發無上道意 發心尚不能 豈得當成佛果 言豈
0005_0062_a_03L非不兼權耶者 以淨名經中旣說二乘 不得成佛 卽
0005_0062_a_04L顯昔日實敎 豈不是不兼會於權 反顯昔實 雖妙不
0005_0062_a_05L兼會於昔權非謂昔實 自
兼於權也
今法華兼會權故 今昔有
0005_0062_a_06L異 昔劣今勝 是其本意也
鈔又云下 亦淨名不思
0005_0062_a_07L議品文如前
引釋
於大乘中 無所堪任故 已如敗壞種子
0005_0062_a_08L不能生芽 顯煩惱障已斷 不能留惑潤生 反入生死
0005_0062_a_09L化衆生也 故淨名佛道品 又云當知一切煩惱 是如
0005_0062_a_10L來種 肇公註云 凡夫沉淪五趣 爲煩惱所蔽 進無無

0005_0062_b_01L爲之歡 退有生死之畏 兼我心自高 唯勝是慕 故能
0005_0062_b_02L發跡塵勞 標心無上樹 根生死而敷正覺之華等 䟽
0005_0062_b_03L於文有據者 於法華經文有所據 所立之義 而亦極
0005_0062_b_04L成 以至理須然故 彼此共許故
䟽天台智者承南
0005_0062_b_05L嶽大師者 南嶽名慧思 俗姓李氏 武津人 甞夢梵僧
0005_0062_b_06L勸令出家 時慧文禪師聚徒數百 乃從受正法 累夏
0005_0062_b_07L習禪 未有所證 傷己昏沉 放身倚壁 背未至間 豁然
0005_0062_b_08L開悟法華三昧 大乘法門一念明逹 十六特勝 背捨
0005_0062_b_09L徐入 便自通徹 不由他悟 因此學徒日盛 攝自他衆
0005_0062_b_10L雜以精麄 由此是非鋒起 怨嫉鴆毒 毒所不傷 異道

0005_0063_a_01L興謀 不能爲害 乃顧徒曰大聖在世 不免流言 况吾
0005_0063_a_02L無德豈逃此債 債是宿作 來時須受 然我佛法 不久
0005_0063_a_03L應滅 當往何方 以避此難 時冥空有聲曰 若欲修定
0005_0063_a_04L可往武當南嶽 是入道山 以齊武平之初 背嵩陽 領
0005_0063_a_05L徒南遊 至光州 値梁孝文傾覆 權止大蘇數年 歸從
0005_0063_a_06L如市 造金字法華般若 後命江陵智顗 代講金經 至
0005_0063_a_07L一心具萬法處 顗有疑焉 思釋曰 汝向所疑此乃大
0005_0063_a_08L品次第意耳 未是法華圓頓㫖也 吾昔夏中一心 頓
0005_0063_a_09L發諸善 吾旣身證 不勞致疑 後因烽警山似棲遑 遂
0005_0063_a_10L趣南嶽 告衆曰 吾寄此十年 過此必事近逝 又吾前

0005_0063_b_01L身履此 卽古寺也 因掘得故基 遂立寺行道 神應極
0005_0063_b_02L多 終於陳大建元年六月十二日 正住此山十年 如
0005_0063_b_03L初言也 春秋六十四 或諮師位應是十地 思曰非也
0005_0063_b_04L吾是十信鐵輪位耳
言智者 名智顗字德安 姓陳
0005_0063_b_05L氏 穎川人也 有晉遷都寓居荆州之華容焉 卽梁散
0005_0063_b_06L騎益陽公起之第二子也 母徐氏夢香煙五彩縈廻
0005_0063_b_07L在懷 欲拂去之 聞人語曰 宿世因緣寄托王道 福德
0005_0063_b_08L自至 何以去之 及誕育之夜 室內洞明 信宿乃止 內
0005_0063_b_09L外相賀 盛陳鼎爼 火滅湯冷 爲事不成 忽有二僧扣
0005_0063_b_10L門曰 善哉善兒 宿德所重 必出家矣 言訖而隱 賔客

0005_0064_a_01L異之 隣室憶先靈瑞 呼爲王道 兼復用名光道 故小
0005_0064_a_02L立二名叅王稱之 眼有重瞳 二親藏掩時人已知 臥
0005_0064_a_03L便合掌 坐必向西 一年已來口不妄噉 見像便禮 逢
0005_0064_a_04L僧必敬 七歲喜往伽藍後尋明師 冀依出家 年十有
0005_0064_a_05L八 投湘州果願寺法緒出家 後詣光州大蘇山思禪
0005_0064_a_06L師 受業心觀
思令代講 躬自聽之 語學徒曰 此吾
0005_0064_a_07L徒之義兒 恨其定力少耳 及學成辭師 思曰 汝於陳
0005_0064_a_08L國有緣 往必利益 思遊南嶽 顗往金陵 綿歷八周 講
0005_0064_a_09L智論等 次說禪門 用淸心海 後往天台 有問其位者
0005_0064_a_10L答曰 汝等懶種善根 問他功德 如盲問乳 蹶者妨路

0005_0064_b_01L吾不領衆 必淨六根 爲他損己 只是五品內位耳 春
0005_0064_b_02L秋六十有七 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坐蛻於
0005_0064_b_03L天台山大石像前 東西垂範 化通萬里 所造大寺三
0005_0064_b_04L十五所 手度僧四十餘人 寫一切經一十五藏 金檀
0005_0064_b_05L像并畫像 十萬許軀 五十餘州 道俗授菩薩戒者 不
0005_0064_b_06L可稱紀傳業學士三十二人 習禪學士散流江漢 莫
0005_0064_b_07L限其數 沙門灌頂 奉付弟子也
鈔陳朝一帝卽是
0005_0064_b_08L後主者 顗師已在天台行道 陳後主意欲面禮 顧問
0005_0064_b_09L群臣 沙門誰爲名勝 陳宣奏曰 瓦官禪師德邁風霜
0005_0064_b_10L禪鏡淵海 昔在京邑 群賢所宗 今高歩天台 法雲東

0005_0065_a_01L靄 願陛下詔之還都 使道俗咸荷 因降璽書 重沓七
0005_0065_a_02L反 皆帝手䟽 方肯出山 迎入大極殿之東堂講智論
0005_0065_a_03L帝躬設禮候 延於靈耀寺 學徒雲擁靈耀褊隘 更求
0005_0065_a_04L閑靜 忽夢一人翼從嚴正 自稱名云余冠逹也 請住
0005_0065_a_05L三橋 顗曰 冠逹梁武法名 三橋豈非光宅耶 乃移居
0005_0065_a_06L之 其年四月陳主幸寺 修行大施 又講仁王 帝於衆
0005_0065_a_07L中起拜慇懃 儲后已下並崇戒範 有受法文 其末云
0005_0065_a_08L今奉請爲菩薩戒師 便傅香在手而臉下垂淚 斯亦
0005_0065_a_09L德重人主也 如此言晉王請爲菩薩戒師者 傳云 隋
0005_0065_a_10L主躬製請爲菩薩戒師之文 及受戒時 師白 大士爲

0005_0065_b_01L度 遠濟爲宗 名實相符 義非輕約 今可爲總持 用攝
0005_0065_b_02L相兼之道也 王頂受其㫖 帝曰 大禪師禪慧內融 導
0005_0065_b_03L之以法澤 輙奉名爲智者 故下云 帝爲立號等

0005_0065_b_04L言天台山名等者 傳說初至金陵 夢巖崖萬重 雲日
0005_0065_b_05L半垂其側 滄海無畔 泓澄在下 又見一僧遙伸手臂
0005_0065_b_06L挽師上山 覺謂門人 咸曰 此乃會稽天台山也 昔僧
0005_0065_b_07L光道猷法蘭 晉宋英逹 無不栖焉 因與慧辨等二十
0005_0065_b_08L餘人 挾道南征 隱淪斯山 先有靑州僧定光 久居此
0005_0065_b_09L山積四十年 葢神人也 顗未至二年 預告山民曰 有
0005_0065_b_10L大善知識當來 宜種豆造醬 編蒲爲蓆 更起屋宇 將

0005_0066_a_01L以待之 後往天台 與光相見 光曰 憶吾早年山上 遙
0005_0066_a_02L手相見否 顗方知夢之詳也 遂卜居焉等
鈔韋虗
0005_0066_a_03L舟下 卽韋虗舟侍郞 所撰傳也 言又入道場下 顗初
0005_0066_a_04L到大蘇見思 思便云 靈山同聽 卽示顗普賢道場 爲
0005_0066_a_05L說四安樂行 顗乃於此山行法華三昧 始經三夕誦
0005_0066_a_06L至藥王品 心緣苦行 至是眞精進句 解悟便發 見共
0005_0066_a_07L思師處靈鷲山七寳淨土 聽佛說法 思大師云 非汝
0005_0066_a_08L不證非我不知 又在熈州白沙山 如前入觀 於經有
0005_0066_a_09L疑 輙見思來 冥爲披釋等 廣如彼說
鈔廣如四諦
0005_0066_a_10L品者 䟽云 四聖諦者 聖者正也 無漏正法得在心故

0005_0066_b_01L諦有二義 一者諦實 此約境辨 謂如所說相 不捨離
0005_0066_b_02L故 眞實故 決定故 謂世出世二種因果 必不虗妄 不
0005_0066_b_03L可差失 二者審諦 此就智明 聖智觀彼 審不虗故 凡
0005_0066_b_04L夫雖有苦集而無審實不稱諦 無倒聖智審如境故
0005_0066_b_05L故名聖諦 瑜伽云 由二緣故 名諦一法性也此諸法
自性也

0005_0066_b_06L二勝解故 愚夫有初無後 聖具二故 偏說聖諦 鈔云
0005_0066_b_07L諦通二義 聖之一字 唯屬審諦 瑜伽法性是實義 勝
0005_0066_b_08L解是審義 今皆云四眞諦者 卽實義也 其四種四諦
0005_0066_b_09L隨下 四敎中各爲引釋
鈔苦以逼迫爲義下 釋名
0005_0066_b_10L相也 然此名相正在小乘 亦通大乘 以大乘但推此

0005_0067_a_01L相無生無量無作爾 故下䟽云 四諦性相 云何逼迫
0005_0067_a_02L爲苦釋名辨
相也
卽有漏色心出體
性也
增長爲集釋名
相也
卽業
0005_0067_a_03L煩惱出體也
下倣此
寂靜名滅 謂卽涅槃 出離名道 謂止觀
0005_0067_a_04L等 等正八道 此約相說 通大小乘 智論云 小乘三是
0005_0067_a_05L有相 滅是無相 大乘四諦皆是無相此但約通敎義
揀 若無量無作
0005_0067_a_06L卽後
二義
對今鈔云 但滅道釋名有異 然出離與除患則
0005_0067_a_07L名異義同 累盡及寂靜 通局有異 累盡唯局滅惑 成
0005_0067_a_08L實論說譬如燈滅則膏明俱竭 若言寂靜非唯滅惑
0005_0067_a_09L實乃法身常住寂靜爲滅 卽本來滅故 鈔言滅者 非
0005_0067_a_10L先有今無名滅 但未修道未證得 理現無故名滅 言

0005_0067_b_01L正道生者 現起證得故名生 言故得名眞者下 謂若
0005_0067_b_02L諦實名諦 眞卽是諦 審諦名諦 眞與諦異 境智別故
0005_0067_b_03L二乘審知是苦等 故玄義第二云 四種四諦者 出涅
0005_0067_b_04L槃聖行品 約偏圓事理 分四種之殊 所言生滅迷眞
0005_0067_b_05L重故 從事受名而狹於無量卽一偏事二偏理
三圓事四圓理也
䟽通
0005_0067_b_06L敎言三乘同禀者 問與藏敎三乘何別 答巧拙不同
0005_0067_b_07L利鈍不等 以三藏析色明空故拙 通敎體色明空故
0005_0067_b_08L巧 故分利鈍也 問若爾 何用二乘同禀 答引小乘漸
0005_0067_b_09L入實故
鈔從緣生法無性卽空者 問滅諦是無 何
0005_0067_b_10L名緣生耶 答因滅惑顯 亦是從緣
鈔無生四眞諦

0005_0068_a_01L者 玄義云 迷眞輕故從理得名而不具德 爲偏緣無
0005_0068_a_02L性故空 名之爲無非斷無也
鈔謂解苦無苦等者
0005_0068_a_03L義引涅槃也 經云 諸凡夫人有苦無諦以無審諦妄
計爲樂也

0005_0068_a_04L聲聞緣覺 有苦有苦諦而無眞實無無
生也
諸菩薩等解
0005_0068_a_05L苦無苦 是故無苦而有眞諦有無
生諦
凡夫人有集無諦
0005_0068_a_06L聲聞緣覺有集有諦 而無眞實 諸菩薩等解集無集
0005_0068_a_07L是故無集而有眞諦 聲聞緣覺有滅非眞 菩薩有滅
0005_0068_a_08L有眞諦 聲聞緣覺有道非眞 菩薩有道有眞諦等

0005_0068_a_09L四皆言眞諦者
卽四無生理也
然言解苦無苦等者 玄義云 苦無逼
0005_0068_a_10L迫相 集無和合相 道無不二相 滅無生相等 言不同

0005_0068_b_01L初敎下 對前彰勝 是摩訶衍下 對後彰劣 言未彰妙
0005_0068_b_02L有中道者 以未彰妙有故劣於第三 未彰中道故劣
0005_0068_b_03L於第四也 或可後二敎雖卽不卽異 皆明中道 此雖
0005_0068_b_04L亦明中 皆順入空故 故前鈔云中亦卽空等鈔遣蕩
0005_0068_b_05L小乘執心者 以此敎三乘同禀 令三乘分逹二空 然
0005_0068_b_06L猶成己見 故云傍爲言 令漸通泰者 法華經文 如前
0005_0068_b_07L已引
鈔此雙證名及所被機者 先出證意 旣三乘
0005_0068_b_08L下證名 二乘旣學下證機 云何下徵釋䟽文也 言聲
0005_0068_b_09L聞學無生等者 以二乘分解法空而不取證 故下云
0005_0068_b_10L以此義推二乘學二空也 言但欲趣寂者 法華信解

0005_0069_a_01L品聲聞自述好滅沉空故 言若聞無生下 緣覺之人
0005_0069_a_02L知其從緣生滅 卽顯諸法無有自體 言卽生滅而無
0005_0069_a_03L生滅者 緣生無性故 不礙於生滅者 無性緣生故

0005_0069_a_04L鈔羅漢得之者 金剛經云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
0005_0069_a_05L若阿羅漢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道 卽著我人衆生壽
0005_0069_a_06L此四種 統唯我相 是主宰義 但由展轉約義 故有
四名 迷識境故 謂取自體爲我相 計我未來展轉
0005_0069_a_07L趣於餘趣爲人相 計我過去從無始來種種生死 爲
衆生相 計我現在一報命根不斷而住 爲壽命相

0005_0069_a_08L緣覺 例上知之 言菩薩得知下 卽般若心經云 以無
0005_0069_a_09L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故
0005_0069_a_10L無有恐怖 遠離顚倒夢想 究竟涅槃等
鈔通則上

0005_0069_b_01L通別圓下 四敎義云 通前藏敎 通後別圓 故名通敎
0005_0069_b_02L又從當敎得名 謂三乘人 同以言說道 體色卽入空
0005_0069_b_03L故名通敎 據此則正釋并引證 是當敎得名 故䟽云
0005_0069_b_04L通者同也 今此通妨 是約通前後名通也 所以爾者
0005_0069_b_05L以此敎菩薩中有二類根故 謂利與鈍 鈍則但見偏
0005_0069_b_06L空 不見不空 止成當敎果頭顯佛 行因雖殊 果與藏
0005_0069_b_07L敎齊故 卽今云下通二乘 若利根菩薩非但見空 兼
0005_0069_b_08L見不空 卽中道分二種 謂但中不但中 若見但中別
0005_0069_b_09L敎來接 若見不但中圓敎來接故 今言上通別圓 只
0005_0069_b_10L由此義故 立通名不名共也 問旣通餘三 豈不相濫

0005_0070_a_01L答下䟽云 若覈其定實餘不成 唯成當敎中義也
0005_0070_a_02L鈔又言皆通者 下牒䟽釋也 又別顯一意 釋通上唯
約機
0005_0070_a_03L今正
約法
然有二意 一云 敎理等八法 上通別圓 下通藏
0005_0070_a_04L敎 以餘三敎亦皆有此八法故 此但名通 非約義通
0005_0070_a_05L二云 此之八法三乘同學同修同證 故名通敎也 一
0005_0070_a_06L敎通等者 約後義釋 此唯通淺義也 言偏眞之理者
0005_0070_a_07L卽生空也圭峯悟我空偏眞之理 瑜伽八十二云 聲
聞理者 生空偏眞也 或但明空 未顯不空
0005_0070_a_08L之德 亦曰偏眞 涅槃云 聲
聞但見空 不見不空等
言巧度一切智者 大品三
0005_0070_a_09L智中 卽一切智也 止觀云 從假入空 空慧相應 卽能
0005_0070_a_10L破見思惑 成一切智 能得眞體 對愚法二乘拙度 故

0005_0070_b_01L云巧度拙折巧
體故
鈔界內惑等者 以煩惱障發業潤
0005_0070_b_02L生 不出三界 故云界內 見道修道位 斷見思二惑 二
0005_0070_b_03L敎同也 但巧拙異故
鈔五行通者 雖諦緣度 不同
0005_0070_b_04L而入見修位中 通是無漏行故
鈔六位通等者 下
0005_0070_b_05L鈔引智論及天台 意云 一乾慧地 三乘初心通名乾
0005_0070_b_06L慧 大乘卽是三賢 若小乘說一五停心觀法華玄義
第三云 有
0005_0070_b_07L定故言停 有慧故言觀 觀能翻邪 定能制亂 一數息
治散 二不淨治貪 三慈悲治嗔 四因緣治癡 五念佛
0005_0070_b_08L治障道 廣抄第十一云 界分別治者 我不
說念佛治障道 應敎說不同 亦不相違
二別相念
0005_0070_b_09L處觀色藴不淨 受藴是苦 識濫無常 想
行二藴爲無我 各別配故云別
三總相念處
0005_0070_b_10L總觀五藴 無
常苦空無我
已上三種總觀無生四眞諦理 故名

0005_0071_a_01L乾慧 意云 未得定水故 當外凡位 二性地 自下定種
0005_0071_a_02L性故 性但修得 非本有故 玄義云 得相似無漏性水
0005_0071_a_03L故 若用總相念成三十七品如以無常爲門 修四念
處 勤修四觀名四正勤
0005_0071_a_04L定心中修名四如意 五根生故名五根增長 遮諸惡
法故名五力 定慧調停名七覺分 安隱道中行名八
0005_0071_a_05L正道 苦空等
例上可知
初發有漏善 入暖頂忍世第一法 皆名
0005_0071_a_06L性地 成內凡位 二八人地 謂隨信行人隨法行人 體
0005_0071_a_07L見假以發眞 斷見惑在無間道遠公云 古婆沙說須
陀洹向 以爲第八 對
0005_0071_a_08L前七方便 名第八故 又從羅漢數之亦第八 又心鏡
鈔云 見道八忍爲無間道 智爲解脫道 忍力大故 唯
0005_0071_a_09L八忍名八人 智隨於忍 不別爲一 卽第
八忍名八人地 依智論第五十卷說
四見地 卽是
0005_0071_a_10L三乘同見第一義諦之理 同斷八十八使盡也 當初

0005_0071_b_01L俱舍頌云 苦下具一切 集滅離三見 道除於二見
上界不行恚 釋曰 見道苦諦下 具十煩惱 一貪 二
0005_0071_b_02L嗔 三慢 四無明 五疑 六身見 七邊見 八邪見 九見取
十戒禁取 集滅二諦下 各除身見邊見戒取 各斷餘
0005_0071_b_03L七 合十四 道諦下斷八 除邊身二見 此上皆欲界四
諦下共斷三十二 上二界四諦下 各除一嗔 於前三
0005_0071_b_04L十二中除四 各有二十八 共五十六 并前三十二故
成八十八 皆見道所斷 如俱舍論第十九 說問下三
0005_0071_b_05L諦 何意無身邊二見 答身邊二見 唯於苦果處 執身
爲我名爲身見 執身斷常名爲邊見 三諦非身故無
0005_0071_b_06L二見 問戒取之人 何故迷苦道二諦耶 答戒體是苦
取以爲淨故迷苦諦 邪戒非道 取以爲道故迷道諦
0005_0071_b_07L問何以戒取集滅處無 答戒取有二 一非因計因 迷
苦果起 二非道計道 迷道諦起 故集滅二諦無成禁
0005_0071_b_08L取 如弘決及淨名䟽鈔心鏡鈔 說廣鈔第九云 集滅
離三見者 身邊二見及戒禁取 身是苦本 觀苦諦時
0005_0071_b_09L已斷 邊見依身故亦隨斷 集諦不計非道爲道 滅諦
又非修行之位故 皆無戒取可斷 戒禁取者 非道計
0005_0071_b_10L道也 又成實論意云 唯計戒 爲得道之因 不知得果
在於逹理而修觀行 則是戒取 非狗牛等戒 方爲戒

0005_0072_a_01L
五簿地 發六品無間道 斷欲界俱生煩惱六品 證
0005_0072_a_02L第六解脫 欲界煩惱簿也 當第二果 六離欲地 謂斷
0005_0072_a_03L欲界五下分結盡 離欲界煩惱也 當第三果一身見
二戒取
0005_0072_a_04L三疑 四欲貪 五嗔恚 俱舍二十一云 何緣此五 名順
下分 順益欲界 由貪嗔 不起欲界 設有能起 由身見
0005_0072_a_05L戒取及疑 還下故 頌云 由二不
起由 欲三復還下 故云順下分
七已辨地 發眞無漏
0005_0072_a_06L斷五上分結一色愛 二無色愛 三上二界掉舉 四二
界慢 五二界無明 貪過重故二界別明
0005_0072_a_07L餘三輕故二界合說 有此五結 不起上界名順
上分 俱舍二十一云 此五順益上界 故名上分
并八
0005_0072_a_08L十八使見修斷盡 此三界事究竟 故云已辦 不能侵
0005_0072_a_09L習氣故 當第四果 八辟支佛地 緣覺功德力最大 能
0005_0072_a_10L侵除習氣故 如燒炭成灰 九菩薩地 從空入假 道觀

0005_0072_b_01L雙流 深觀二諦 斷習氣色心等無明 得界外法界道
0005_0072_b_02L種智 遊戲神通 學佛十力 淨佛國土等故 十佛地機
0005_0072_b_03L緣若熟 以一念相應慧觀眞諦究竟 頓斷殘習 坐七
0005_0072_b_04L寳菩提樹下 以天衣爲座 現帶劣勝應身成佛 爲三
0005_0072_b_05L乘根性 轉無上四諦法輪 緣盡入滅 正習俱除 如炭
0005_0072_b_06L灰俱盡 故智論云 聲聞智慧力弱 如小火燒木 雖然
0005_0072_b_07L猶有炭在 緣覺智力強 如小火燒木 然炭盡餘有灰
0005_0072_b_08L在 諸佛智力大 如劫火炭灰俱盡等 問今鈔何故唯
0005_0072_b_09L齊辟支佛耶 答大品云 菩薩從乾慧地 至菩薩地 皆
0005_0072_b_10L覺而不取證 佛地亦覺亦證 據此後二地非二乘所

0005_0073_a_01L證故 唯齊第八也 問若爾 菩薩佛地旣異二乘 何言
0005_0073_a_02L通耶 答名雖有異 同是無學 應共得二涅槃 共歸灰
0005_0073_a_03L斷證果 是一名義不殊 是名同義 究竟同也
鈔九
0005_0073_a_04L無間同者 亦名九無礙 卽無礙 卽無間道 取斷非想
0005_0073_a_05L一地九品思惑時 名有一無間道 正斷惑也 以前八
0005_0073_a_06L地或與聲聞 伏斷不同 唯此因通也 言九解脫者 卽
0005_0073_a_07L解脫道 親證果時 或前智斷惑已 有離縛義故 二種
0005_0073_a_08L涅槃有餘依無餘依二種同也
鈔通義有八下 通
0005_0073_a_09L妨 謂有問言通義有八 何不言通理通智等 而偏名
0005_0073_a_10L通敎耶 故此答也 可知
䟽無量四眞諦者 前通約

0005_0073_b_01L理智 許二乘同學無生 此約量智 揀於二乘 知麄相
0005_0073_b_02L相不知苦等 各有無量 故涅槃聖行品云 迦葉白佛
0005_0073_b_03L言 世尊 昔佛一時在恒河岸尸首林中 爾時如來取
0005_0073_b_04L其樹葉 告諸比丘 我今手中所捉葉多 一切因地草
0005_0073_b_05L木葉多 諸比丘言 因地草木葉多 不可稱計 佛言 我
0005_0073_b_06L所覺了一切諸法 如因大地生草木等葉 爲諸衆生
0005_0073_b_07L所宣說者 如手中葉 迦葉難云 如來所了無量諸法
0005_0073_b_08L若入四諦則爲已說 若不入者應有五諦 佛讃迦葉
0005_0073_b_09L今汝所問 能益衆生 善男子 雖復入中 猶名不說 何
0005_0073_b_10L以故 善男子 知聖諦有二種智 一者中 二者上中者

0005_0074_a_01L聲聞緣覺 上者 諸佛菩薩 善男子 知隂爲苦名爲中
0005_0074_a_02L智 分別諸隂有無量相 悉是諸苦 非是聲聞緣覺所
0005_0074_a_03L知 是名上智 善男子 如是等義 我於彼經竟不說之
0005_0074_a_04L次歷入界如隂所說 又別歷色等五隂 一一皆言有
0005_0074_a_05L無量相 其集滅道各有無量相也 鈔卽第三四諦者
0005_0074_a_06L玄義云 無量者迷中重故 從事得名 苦有無量相 十
0005_0074_a_07L法界果不同故 集有無量相 五住煩惱不同故 道有
0005_0074_a_08L無量相 恒沙佛法不同故 滅有無量相 諸波羅蜜不
0005_0074_a_09L同故 又涅槃䟽云 苦集該於分段變易二種因果 滅
0005_0074_a_10L道統收分段變易兩種對治 觀法寬廣故云無量 不

0005_0074_b_01L同小乘苦集 只在分段因果 滅道但是分段因果對
0005_0074_b_02L治 而寬於生滅
䟽如聾如盲者 彼四敎中言如聾
0005_0074_b_03L若啞 以信解品云 見父踞師子牀故 今用入法界品
0005_0074_b_04L云 如聾如盲 然天台以此不渉二乘名別 而吾宗亦
0005_0074_b_05L以此聾盲故名別 二別字雖同而二義天隔 學者知
0005_0074_b_06L
䟽圓以不偏爲義者 不偏卽滿故 證以圓滿經
0005_0074_b_07L而四敎儀云 圓明圓妙圓滿圓足圓頓故 名圓敎也
0005_0074_b_08L雖以五字釋云 皆以不偏之義 謂偏則不明 偏則不
0005_0074_b_09L妙等也 是則不偏是通釋名 明妙等是別釋 名也

0005_0074_b_10L鈔略無無作四諦之言者 以前鈔總標四種 今䟽略

0005_0075_a_01L無 若欲釋者 下䟽云 又此四諦非唯但空使爲眞實
0005_0075_a_02L今了隂入皆如無苦可捨 無明塵勞卽是菩提無集
0005_0075_a_03L可斷 生死卽涅槃無滅可證 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
0005_0075_a_04L無集無苦卽無世間 無滅無道卽無出世間 不取不
0005_0075_a_05L捨卽同一諦 鈔釋云 卽無作四諦也
言非唯但空
0005_0075_a_06L者 揀上無生但顯空義 便爲眞實 正是所宗 今言隂
0005_0075_a_07L入皆如者 前云卽空 今云卽如理已別矣 又言無苦
0005_0075_a_08L可捨非是空故 無有可捨 今體卽如如外無苦 何所
0005_0075_a_09L捨耶 此句言如如 尚似空集諦 言無明塵勞皆卽菩
0005_0075_a_10L提 豈同前空 菩提體外無別可斷 不同無生空無可

0005_0075_b_01L斷 前則空中無花 云何可摘 今則波卽是水不得除
0005_0075_b_02L波 下二諦例然 生死卽涅槃非是體空無生滅也 邊
0005_0075_b_03L邪皆中正非離邊外有中道 非離邪外有正道 亦非
0005_0075_b_04L無邊無邪無可修也 細尋可見 勿濫無生上皆下
䟽鈔云

0005_0075_b_05L華玄義云 迷中輕故從理得名 以迷理故 菩提是煩
0005_0075_b_06L惱名集諦 涅槃是生死名苦諦 以能解故 煩惱卽菩
0005_0075_b_07L提名道諦 生死卽涅槃名滅諦 而具德故爲圓 釋籖
0005_0075_b_08L第三云 卽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 名無作 又
0005_0075_b_09L無作約行望後更無餘觀可作 名爲無作 以究竟故
0005_0075_b_10L
鈔言不思議因緣者 下以不思議言貫通兩處 此

0005_0076_a_01L貫通佛性中道 二又因緣下 貫於因緣 言二諦卽眞
0005_0076_a_02L俗下 釋二諦中道義 有共兩釋 一約三諦各別釋 如
0005_0076_a_03L起信依第一義諦之一心 開眞如生滅二門 名眞俗
0005_0076_a_04L二諦 二言又融二諦 卽是中道者 只融二諦便是中
0005_0076_a_05L道更無別體 言不似下 揀前通敎無相 多約眞諦以
0005_0076_a_06L明 雖有俗諦有義少分說故別敎歷歷區分多約俗
0005_0076_a_07L諦以辯 雖有眞諦無相少分說 故
鈔通多約理下
0005_0076_a_08L問與前何別 眞諦與理通敎是同 俗諦與事別敎有
0005_0076_a_09L異 如唯識等說百法三科等 皆約俗諦明異 卽事理
0005_0076_a_10L皆異 唯識云 前所說唯差別相 依理世俗非眞勝義

0005_0076_b_01L今事唯有爲事法與俗不同也 又眞俗二諦明淺深
0005_0076_b_02L無謬 云諦理事語其體故不重也 言無理不明下 重
0005_0076_b_03L釋具足義也 上之無礙亦具足義故
鈔卽圓融之
0005_0076_b_04L機者 以心智融通無阻滯故 堪可信受圓融之法故
0005_0076_b_05L以名也
鈔卽晉經者 彼經入法界品 善財叅願勇
0005_0076_b_06L光明守護衆生主夜天今唐經云大願精進力救
護一切衆生主夜神也

0005_0076_b_07L天爲說過去本生時爲善伏太子 於寳光世界中 有
0005_0076_b_08L閻浮提中有城名寳莊嚴 彼有大林曰善光明 中有
0005_0076_b_09L道場名善華 有佛出世名法輪音聲虛空燈 時城有
0005_0076_b_10L王名勝光 人民多造罪業犯王法故 囚執囹圄 太子

0005_0077_a_01L慜之 徃父王所以身代救 大臣譖故王欲誅之 夫人
0005_0077_a_02L白王 願與半月假隨意布施後受苦楚 太子徃城北
0005_0077_a_03L大林 名爲日光 於彼設大施會 時佛知衆根熟大衆
0005_0077_a_04L圍繞 卽徃彼林爲太子并衆會說法門 名圓滿因緣
0005_0077_a_05L修多羅 時八十那由他衆生 皆起離垢淸淨法眼等
0005_0077_a_06L故頌中有此䟽中偈也
言今當七十三經等者 勘經
0005_0077_a_07L以圓滿音說修多羅 名普照因輪 今能說音與所說
0005_0077_a_08L法合爲其名 又圓滿二字出晉經 因輪兩言依唐譯
0005_0077_a_09L故以名也 又唐經言因者 卽晉經因緣義 言輪者 卽
0005_0077_a_10L晉經圓滿義 普照二字卽晉經所缺 亦卽圓滿義 以

0005_0077_b_01L今經頌中唯言法燈普照 卽晉經圓滿義也 故云義
0005_0077_b_02L卽大同名有小異
鈔對前結成者 以圓別對前通
0005_0077_b_03L敎 應說八事故 八名雖同義 隨敎異意在後敎 被接
0005_0077_b_04L於通敎中勝機故 皆說八也 一敎別下 謂恒河沙數
0005_0077_b_05L大乘佛法 唯被菩薩故 二理別下 集玄云 如來藏眞
0005_0077_b_06L識體上有恒沙性德 行相各別 對體眞諦一味名俗
0005_0077_b_07L諦故 是敎所詮故名理卽義理
名理也
或是種智所了故名
0005_0077_b_08L理 三智別下 卽法空加行後得智 以生空法空俱空
0005_0077_b_09L皆有加行根本後得 今欲別於二乘故 但云法空 又
0005_0077_b_10L別敎多約於事故 唯言加行後得 不言法空根本也

0005_0078_a_01L又或道謂無漏種 謂所知種類非一道智 於種類諸
0005_0078_a_02L法無所不知種之道智 故道卽是智 或道者 一切道
0005_0078_a_03L般若云 菩薩應學一切道 謂聲聞道 緣覺道 菩薩道
0005_0078_a_04L佛道 於此諸道速令圓滿 而不令其證於實際 以要
0005_0078_a_05L嚴淨佛土 成熟有情修諸大願故 准此則所知之道
0005_0078_a_06L種類不一故 云道種道 卽是種道種之智 二釋可知
0005_0078_a_07L四斷別等者 別斷所知障也 見斷分別修斷俱生由
0005_0078_a_08L此障故 不逹諸法故 云無知卽不染汚無知也 此乃
0005_0078_a_09L所知障以不招生死故 曰不染汚 卽界外迷事惑也
0005_0078_a_10L頭數廣多故曰塵沙 以非正發潤招生三界故 曰界

0005_0078_b_01L外 又言無明卽迷理惑也 止觀云 若從空入假分別
0005_0078_b_02L藥病種種法門 卽破無知 成道種智 能得俗體 此雙
0005_0078_b_03L證知斷也 六位別下 別敎有七位 一信位 伏見惑當
0005_0078_b_04L通敎初三地 謂乾慧地性地八人地 二住位 此位初
0005_0078_b_05L住頓斷八十八使見惑 當通敎四見地 次住至七住
0005_0078_b_06L斷思惑 當通敎五六七八地 後三住分斷塵沙 當通
0005_0078_b_07L敎九菩薩地 三行位 全斷塵沙 當通敎十佛地 四廻
0005_0078_b_08L向位 習中道觀伏無明 今約通相三十心皆伏無明
0005_0078_b_09L然約別二乘故 不言斷惑 唯言伏斷無明也 言三十
0005_0078_b_10L心卽十住十行十向 皆未起無漏眞智 以有漏道伏

0005_0079_a_01L無明故 堅強不退賢者
堅也
又玄義云 定慧均名賢不均
0005_0079_a_02L非賢 如世賢人智德具足 智則無所不閑 德則美行
0005_0079_a_03L無缺 許由巢父乃可稱賢 賢名賢能 亦名賢善 善故
0005_0079_a_04L有德能故有智 能善具足故稱賢人 五十地位 破十
0005_0079_a_05L重無明 謂從歡喜地已去發眞無漏智 方斷無明獲
0005_0079_a_06L聖性故 聖者 正也 以眞正故 六等覺位 破十一重無
0005_0079_a_07L明 七妙覺位 破十二重無明 今抄略初一後二 但揀
0005_0079_a_08L別二乘故 七因別者下 謂十地滿心等覺位後 前念
0005_0079_a_09L金剛道爲因 後念解脫道爲果 今取前故 八果別下
0005_0079_a_10L解脫二字取生後念對金剛之因故 涅槃四德者 卽

0005_0079_b_01L常樂我淨四德 異二乘二種涅槃也
鈔一敎圓者
0005_0079_b_02L下 言敎圓妙不偏局故 二理圓者 下雖說二諦無不
0005_0079_b_03L皆契中道圓融理故 三智圓下 一切智卽眞智 種智
0005_0079_b_04L卽俗智 雙融眞俗二智爲一智 名一切種智也 鏡玄
0005_0079_b_05L記云 以眞理周徧一切色心等法 與彼爲性根本智
0005_0079_b_06L能證此一切法所依眞如理故 依主爲號 名一切智
0005_0079_b_07L又有爲法色心種類有衆多故 以後得智 能知種類
0005_0079_b_08L法故 從境爲名 是種之智名爲種智 亦依主釋 又楞
0005_0079_b_09L嚴鈔云 道種智見俗諦理 一切智見眞諦理 一切種
0005_0079_b_10L智見中道諦理 四斷圓下 無漏智起時性相無礙 方

0005_0080_a_01L能斷結故 云無明惑斷也 六位圓下 彼說圓敎有八
0005_0080_a_02L位 一五品弟子一見聞隨喜 二讀誦思修 三說法
利生 四兼修六度 五正修六度

0005_0080_a_03L伏見惑 二十信位 初信斷見惑盡二至七斷修惑盡
0005_0080_a_04L後三斷塵沙惑盡 三十住位 四十行位 五十向位 六
0005_0080_a_05L十地位 七等覺 八妙覺 此四十二位斷四十二種無
0005_0080_a_06L明盡成佛也 然能一位具足一切諸位功德故爲圓
0005_0080_a_07L也 七因圓下 言自然流入者 皆契中道不假功用 流
0005_0080_a_08L入佛果海故 止觀用纓絡經云 二觀爲方便得入中
0005_0080_a_09L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 自然流入薩婆若海 八果圓
0005_0080_a_10L下 三德之果如前三點成伊處已引釋 問何故後三

0005_0080_b_01L敎各分八義 唯藏敎不分八義耶 答彰其最淺故 不
0005_0080_b_02L明其八事 但從能詮立藏敎名
0005_0080_b_03L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十九

0005_0080_b_04L
0005_0080_b_05L
0005_0080_b_06L
0005_0080_b_07L
0005_0080_b_08L
0005_0080_b_09L
0005_0080_b_10L

0005_0081_a_01L
0005_0081_a_02L
0005_0081_a_03L
0005_0081_a_04L빈페이지
0005_0081_a_05L
0005_0081_a_06L
0005_0081_a_07L
0005_0081_a_08L
0005_0081_a_09L
0005_0081_a_1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