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불교전서

대방광원각수다라요의경설의(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說誼)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 了義經說誼卷中

ABC_BJ_H0116_T_002

007_0140_b_01L

007_0140_b_02L大方廣圓覺修多羅
007_0140_b_03L了義經1)說誼卷中

007_0140_b_04L

007_0140_b_05L曦陽山沙門 涵虛堂 得通解

007_0140_b_06L金剛藏章第四

007_0140_b_07L
金之所以爲剛也 堅不爲物挫 利能
007_0140_b_08L斷一切 以比智之所以爲妙也 魔不
007_0140_b_09L能侵 惑不能亂 而能破除疑網 斷
007_0140_b_10L除寃結也 藏即所謂光明藏也 而此
007_0140_b_11L藏心 蘊難思之妙智 具堅利之德用
007_0140_b_12L菩薩證此 自能斷障 而亦能斷衆生
007_0140_b_13L疑網 此所以得名爲金剛藏也 繼普
007_0140_b_14L眼而發問者 何也 文殊現悟 普賢
007_0140_b_15L現修 普眼則明正觀趣證 悟修證義
007_0140_b_16L可謂明矣 然上根根利 一聞頓畢
007_0140_b_17L中下根鈍 未免生疑 何則 文殊章
007_0140_b_18L云 永斷無明 方成佛道 普賢章云
007_0140_b_19L無始幻無明 圓覺心建立 詳明無明
007_0140_b_20L過患 勸令斷盡 普眼章則云始知衆
007_0140_b_21L生 本來成佛 生死涅槃 猶如昨夢
007_0140_b_22L以明無修無證之義 前後相反 致令
007_0140_b_23L生疑 夫觀是修行之正路 通佛妙境
007_0140_b_24L疑乃觀門之重障 礙正修行 若欲正

007_0140_c_01L觀趣證 要無疑礙 心若有疑 觀不
007_0140_c_02L得成 終無趣證之期也 由是剛藏
007_0140_c_03L承普眼而發問 請佛決疑也 頌曰

007_0140_c_04L生佛俱疑變不變 若非大覺孰能辨

007_0140_c_05L金華一唱夢方醒 雲散長空月圓現

007_0140_c_06L
於是金剛藏菩薩 在大衆中 即從座起
007_0140_c_07L頂禮佛足 右繞三帀 長跪叉手 而白
007_0140_c_08L佛言 大悲世尊 善爲一切諸菩薩衆
007_0140_c_09L宣揚如來 圓覺淸淨大陁羅尼因地法
007_0140_c_10L行 漸次方便 與諸衆生 開發蒙昧 在
007_0140_c_11L會法衆 承佛慈誨 幻翳朗然 慧目淸
007_0140_c_12L淨 世尊 若諸衆生 本來成佛 何故復
007_0140_c_13L有一切無明 若諸無明 衆生本有 何
007_0140_c_14L因緣故 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十方異生
007_0140_c_15L本成佛道 後起無明 一切如來 何時
007_0140_c_16L復生一切煩惱

007_0140_c_17L
因地法行 指文殊章而言也 方便漸
007_0140_c_18L次 指普賢章而言也 若諸衆生本來
007_0140_c_19L成佛 何故復有一切無明 因普眼章
007_0140_c_20L之所云 疑彼文殊普賢章之所云也
007_0140_c_21L若諸無明 衆生本有 何因緣故 如
007_0140_c_22L來復說本來成佛 因彼文殊普賢章
007_0140_c_23L之所云 而疑普眼章之所云也 十方
007_0140_c_24L「說誼」二字 編者補入

007_0141_a_01L異生 本成佛道 如來何時 復生無
007_0141_a_02L明 因本成之佛 而疑始成之佛也
007_0141_a_03L疑有三段 初疑 本若是佛 惑不應
007_0141_a_04L生 次疑 惑若本有 元不是佛 三疑
007_0141_a_05L衆生若本覺而今迷 如來雖現覺而
007_0141_a_06L當迷 雖欲正觀趣證 此之三惑 深
007_0141_a_07L爲大障 要須破除此惑 方能成就正
007_0141_a_08L觀 達佛妙境也

007_0141_a_09L
惟願不捨無遮大慈 爲諸菩薩 開秘密
007_0141_a_10L藏 及爲末世一切衆生 得聞如是修多
007_0141_a_11L羅敎了義法門 永斷疑悔

007_0141_a_12L
此文亦不語便 或文有闕誤 或影略
007_0141_a_13L大過而致然也 諸菩薩下 當有及末
007_0141_a_14L世衆生一句 秘密藏下 亦當有令諸
007_0141_a_15L菩薩 得決定信兩句 又及爲 當作
007_0141_a_16L及令 應云爲諸菩薩 及末世衆生
007_0141_a_17L開秘密藏 令諸菩薩 得決定信 及
007_0141_a_18L令末世一切衆生 得聞如是修多羅
007_0141_a_19L敎了義法門 永斷疑悔

007_0141_a_20L
作是語已 五體投地 如是三請 終而
007_0141_a_21L復始 爾時世尊 告金剛藏菩薩言 善
007_0141_a_22L哉善哉 善男子 汝等乃能爲諸菩薩
007_0141_a_23L及末世衆生 問於如來 甚深秘密究竟
007_0141_a_24L方便 是諸菩薩 最上敎誨 了義大乘

007_0141_b_01L能使十方修學菩薩 及諸末世一切衆
007_0141_b_02L生 得決定信 永斷疑悔 汝今諦聽 當
007_0141_b_03L爲汝說 時金剛藏菩薩 奉敎歡喜 及
007_0141_b_04L諸大衆 默然而聽

007_0141_b_05L
信爲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法
007_0141_b_06L疑則反是 而爲劫功德賊 滅善根寃
007_0141_b_07L也 疑若未破 信不得生 何由正觀
007_0141_b_08L以達佛之妙境 要須破疑 方能生信
007_0141_b_09L正觀趣證也 此剛藏 問佛決疑者之
007_0141_b_10L所以爲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最上敎誨
007_0141_b_11L了義大乘 而能使一切 得決定信
007_0141_b_12L永斷疑悔者也 破除疑網 令入觀趣
007_0141_b_13L證 亦佛本懷故 讚而許說也

007_0141_b_14L
善男子 一切世界 始終生滅 前後有
007_0141_b_15L無 聚散起止 念念相續 循環徃復 種
007_0141_b_16L種取捨 皆是輪廻 未出輪廻 而辨圓
007_0141_b_17L覺 彼圓覺性 即同流轉 若免輪廻 無
007_0141_b_18L有是處 譬如動目 能搖湛水 又如定
007_0141_b_19L眼 由廻轉火 雲駛月運 舟行岸移 亦
007_0141_b_20L復如是 善男子 諸旋未息 彼物先住
007_0141_b_21L尙不可得 何況輪轉生死 垢心曾未淸
007_0141_b_22L淨 觀佛圓覺 而不旋復 是故汝等便
007_0141_b_23L生三惑

007_0141_b_24L
念念相續循環徃復兩句 恐倒置 應

007_0141_c_01L云聚散起止 循環徃復 念念相續
007_0141_c_02L種種取捨 皆是輪廻 ◆一切世界等
007_0141_c_03L者 世界名一而有內外之殊 故云一
007_0141_c_04L切 界有分際之義 亦有變易之狀
007_0141_c_05L根身器界是也 世有前後等義 亦有
007_0141_c_06L遷流之相 根身之生老病死 器界之
007_0141_c_07L成住壞空是也 始終生滅前後 以世
007_0141_c_08L言者也 有無聚散起止 以界言者也
007_0141_c_09L循環徃復 合時處而言者也 已上揔
007_0141_c_10L依根身器界而言也 念念相續 種種
007_0141_c_11L取捨 專指心之生住異滅而言也 根
007_0141_c_12L身則生已就死 死已復生 器界則成
007_0141_c_13L已而壞 壞已復成 此固輪廻之相也
007_0141_c_14L心則前念滅而引後知 後念生而續
007_0141_c_15L前滅 而於境上 取捨非一 此亦輪
007_0141_c_16L廻之相也 所以云 皆是輪廻 未出
007_0141_c_17L輪廻 而辨圓覺等者 前明生死垢心
007_0141_c_18L之所以爲輪廻 此明妄想卜度之所
007_0141_c_19L以爲重障也 盖圓覺淨性 本無生滅
007_0141_c_20L以生滅垢心 觀彼淨性 則性實不轉
007_0141_c_21L勢同流轉 如動目觀於湛水 水實不
007_0141_c_22L動 勢似搖動 定眼觀於旋火 火實
007_0141_c_23L無輪 勢似成輪 依雲駛而見月 月
007_0141_c_24L實不運 勢似運轉 因舟行而望岸

007_0142_a_01L岸實不移 勢似遷移 動目不休 水
007_0142_a_02L不得不搖 定眼不休 火不得無輪
007_0142_a_03L雲駛不停 月不得不運 舟行不停
007_0142_a_04L岸不得不移 夫能觀之心 苟不淨靜
007_0142_a_05L則所觀之境 亦不得不染不搖 於彼
007_0142_a_06L圓覺境中 本無所惑 今以垢心 觀
007_0142_a_07L彼佛境 故生三惑 然則但自虛心觀
007_0142_a_08L照 覺自現前 何必卜度無明起不起
007_0142_a_09L成佛不成佛 而自障於正觀者哉

007_0142_a_10L
善男子 譬如幻翳 妄見空華 幻翳若
007_0142_a_11L除 不可說言此翳已滅 何時更起一切
007_0142_a_12L諸翳 何以故 翳華二法 非相待故 亦
007_0142_a_13L如空華 滅於空時 不可說言虛空 何
007_0142_a_14L時更起空華 何以故 空本無華 非起
007_0142_a_15L滅故 生死涅槃 同於起滅 妙覺圓照
007_0142_a_16L離於華翳

007_0142_a_17L
然惑已現起 不可不除 由是擧金華
007_0142_a_18L之二喩 破三種之疑網 謂生本是佛
007_0142_a_19L本無無明 但迷本有 而成無明 妄
007_0142_a_20L見生死 及與涅槃 迷心一革 更不
007_0142_a_21L復迷 迷旣滅矣 身心生死亦滅 更
007_0142_a_22L無有迷可相待也 亦無幻妄可相待
007_0142_a_23L也 譬如空本無華 但因眼翳 妄見
007_0142_a_24L空華 幻翳若除 更不復翳 翳旣亡

007_0142_b_01L矣 華亦亡焉 更無有翳可相待也
007_0142_b_02L亦無有華可相待也 然則翳華二法
007_0142_b_03L皆無滅已復生之理也 迷與身心生
007_0142_b_04L死 亦復如是 圓覺淨性本 無身心
007_0142_b_05L生死 如空本無華 體非起滅故也
007_0142_b_06L生死同於空中華起 涅槃同於空中
007_0142_b_07L華滅 妙覺圓照 本無迷悟 亦無生
007_0142_b_08L死涅槃 如眼本無翳 空本無華也
007_0142_b_09L所以云 妙覺圓照 離於華翳 此答
007_0142_b_10L第一問也

007_0142_b_11L
善男子 當知虛空 非是蹔有 亦非蹔
007_0142_b_12L無 況復如來 圓覺隨順 而爲虛空 平
007_0142_b_13L等本性

007_0142_b_14L
圓覺與隨順之言 恐倒置 應云隨順
007_0142_b_15L圓覺 亦當云況復如來圓覺妙心 而
007_0142_b_16L爲虛空 平等本性 ◆生本是佛 本
007_0142_b_17L無無明 旣決定義 則生佛本有圓覺
007_0142_b_18L妙性 不可以有無疑也 何則 虛空
007_0142_b_19L是覺所顯發者也 但是虛空 非蹔有
007_0142_b_20L無 況虛空 本因圓覺妙性 豈可以
007_0142_b_21L有無論也 此答第二問也

007_0142_b_22L
善男子 如銷金鑛 金非銷有 旣已成
007_0142_b_23L金 不重爲鑛 經無窮時 金性不壞 不
007_0142_b_24L應說言本非成就 如來圓覺 亦復如是

007_0142_c_01L
金雖本精 須假鍜鍊 始成眞金 一
007_0142_c_02L成眞金 體不復重爲鑛 雖本是佛
007_0142_c_03L爲惑所障 必借新熏 方成正覺 旣
007_0142_c_04L成正覺 更無有惑 不可說言本不是
007_0142_c_05L佛 亦不可說後更復迷 此答第三問
007_0142_c_06L

007_0142_c_07L
善男子 一切如來 妙圓覺心 本無菩
007_0142_c_08L提 及與涅槃 亦無成佛 及不成佛 無
007_0142_c_09L妄輪廻 及非輪廻

007_0142_c_10L
答三難已將現圓覺 心言路絕 非淸
007_0142_c_11L所測 先現本無眞妄 絕諸對待也
007_0142_c_12L對煩惱立菩提號 對生死設涅槃名
007_0142_c_13L妙圓覺心 本無眞妄 亦無迷悟 成
007_0142_c_14L佛不成佛 輪廻非輪廻 凡有對待之
007_0142_c_15L法 何更擬議於其間哉

007_0142_c_16L
善男子 但諸聲聞 所圓境界 身心語
007_0142_c_17L言 皆悉斷滅 終不能至彼之親證 所
007_0142_c_18L現涅槃 何況能以有思惟心 測度如來
007_0142_c_19L圓覺境界 如取螢火 燒須彌山 終不
007_0142_c_20L能著 以輪廻心 生輪廻見 入於如來
007_0142_c_21L大寂滅海 終不能至 是故我說一切菩
007_0142_c_22L薩 及末世衆生 先斷無始輪廻根本

007_0142_c_23L
前現絕諸對待 此明非情所測也 聲
007_0142_c_24L聞四聖中之最下者也 然已斷愛見

007_0143_a_01L已離生死 於佛菩薩 雖不及焉 而
007_0143_a_02L於生死凡夫 逈然超出也 所謂於上
007_0143_a_03L不足 於下有餘者是也 但諸聲聞
007_0143_a_04L所圓境界 尙言思相寂 況如來圓覺
007_0143_a_05L境界乎 其爲圓極於聲聞所圓境界
007_0143_a_06L言思相寂 又極於彼也 然則凡心
007_0143_a_07L尙不能測聲聞所圓境界 豈能容易
007_0143_a_08L測度如來境界乎 如須彌爲衆山中
007_0143_a_09L王 螢火尙不能1)焇著衆山 豈能*焇
007_0143_a_10L著於須彌乎 思惟 是輪廻心也 測度
007_0143_a_11L是輪廻見也 圓覺境界 是無心無見
007_0143_a_12L大寂滅海也 以如是心見 入如是境
007_0143_a_13L界 其可得乎 由是欲證圓覺 先學
007_0143_a_14L無心 無心合道 有心難契

007_0143_a_15L
善男子 有作思惟 從有心起 皆是六
007_0143_a_16L塵妄想緣氣 非實心體 已如空華 用
007_0143_a_17L此思惟 辨於佛境 猶如空華 復結空
007_0143_a_18L果 展轉妄想 無有是處

007_0143_a_19L
思惟之所以不能證圓覺者 思惟是
007_0143_a_20L妄 覺性是眞 眞妄之不合 猶明暗
007_0143_a_21L之相違也 用妄辨眞 眞不受辨 功
007_0143_a_22L歸浪施 所以妄上重增虛妄 猶如空
007_0143_a_23L華復結空果也

007_0143_a_24L
善男子 虛妄浮心 多諸巧見 不能成

007_0143_b_01L就圓覺方便 如是分別 非爲正問

007_0143_b_02L
旣定思惟是障 不能證覺 結現所問
007_0143_b_03L亦屬思惟 倒而非正也 謂思惟是浮
007_0143_b_04L心 巧見非正方便 直心正見 方爲
007_0143_b_05L親證圓覺方便也 前穪所問云 最上
007_0143_b_06L敎誨了義大乘 今訶云 浮心巧見者
007_0143_b_07L以爲機斷疑 則所問可謂最上敎誨
007_0143_b_08L了義大乘 而於圓覺境界 則未免爲
007_0143_b_09L浮心巧見也 此章先明用妄辨眞 眞
007_0143_b_10L隨妄轉 次則據理 直斷三疑 次明
007_0143_b_11L圓覺 絕諸對待 次明非心所測 勸
007_0143_b_12L令無心 次復明思惟 展轉虛妄 終
007_0143_b_13L則歸咎所問 爲浮心巧見 反現無思
007_0143_b_14L惟分別 是正方便也 此章專爲斷疑
007_0143_b_15L現信 所以深呵思惟分別 思惟分別
007_0143_b_16L是疑之所屬故也 暗覆眞性 增長無
007_0143_b_17L明者 五盖也 五盖 皆是妄染之本
007_0143_b_18L觀行之障也 疑是五盖之一 而於觀
007_0143_b_19L行 爲障最深也 又信爲起行之本
007_0143_b_20L有疑則信不得生 無由起行 所以令
007_0143_b_21L斷也 故請說中云 令諸菩薩及末世
007_0143_b_22L衆生 得決定信 永斷疑悔 自此至
007_0143_b_23L辨音 而於五盖 次第斷盡也 文殊
007_0143_b_24L旣令信解 此復斷疑生信者 上根於

007_0143_c_01L彼 已得信解 起修趣證 中下非惟
007_0143_c_02L不能生信 更生猶豫 翻成障礙 所
007_0143_c_03L以於此 令剛藏發問 復令斷疑生信
007_0143_c_04L也 然則此章 於中下之根 別爲信
007_0143_c_05L解之門 而下乃起修之門也

007_0143_c_06L
爾時世尊 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007_0143_c_07L金剛藏當知 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終始

007_0143_c_08L若以輪廻心 思惟即旋復 但至輪廻際

007_0143_c_09L不能入佛海 譬如銷金鑛 金非銷故有

007_0143_c_10L雖復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 一成眞金體

007_0143_c_11L不復重爲鑛 生死與涅槃 凡夫及諸佛

007_0143_c_12L同爲空華相 思惟猶幻化 何況詰虛妄

007_0143_c_13L若能了此心 然後求圓覺

007_0143_c_14L
道本無念 念即乖眞 所以三疑 終
007_0143_c_15L成巧見 致令如來 設喩破除 念猶
007_0143_c_16L乖眞 語何能契 欲證圓覺 先當了
007_0143_c_17L心 心本無心 無心是道

007_0143_c_18L

007_0143_c_19L彌勒章第五2)彌勒 此
云慈氏

007_0143_c_20L
慈與悲對 亦與愛隣 愛閏生死 慈
007_0143_c_21L資福慧 悲能拔苦 慈能與樂 衆生
007_0143_c_22L因貪愛而流浪諸趣 愛閏生死者也
007_0143_c_23L「焇」作「燒」{甲}{乙}{丙}次同「彌勒此云慈氏」
007_0143_c_24L六字作本文活字{甲}{乙}{丙}

007_0144_a_01L諸佛以慈悲 而莊嚴覺路 慈資福慧
007_0144_a_02L者也 此彌勒之所以轉愛成慈 而次
007_0144_a_03L補釋迦者也 釋迦之示迹 悲以拔苦
007_0144_a_04L也 彌勒之示迹 慈以與樂也 此彌
007_0144_a_05L勒之所以繼釋迦而出興者也 釋迦
007_0144_a_06L之悲 彌勒之慈 但據其所現之迹而
007_0144_a_07L言之爾 豈釋迦有悲而無慈 彌勒有
007_0144_a_08L慈而無悲也 凡言慈悲 擧一而相隨
007_0144_a_09L也 繼剛藏而發問者 何也 剛藏轉
007_0144_a_10L疑成信 智以處己者也 彌勒轉愛成
007_0144_a_11L慈 悲以應物者也 剛藏之發問 專
007_0144_a_12L爲斷疑也 彌勒之發問 專爲斷愛也
007_0144_a_13L剛藏之智 彌勒之慈 亦各據一門而
007_0144_a_14L互相發揚 用助大覺之化而已 豈剛
007_0144_a_15L藏有智而無慈 彌勒有慈而無智也
007_0144_a_16L剛藏旣已顯智 彌勒亦乃顯慈 此固
007_0144_a_17L起敎之序也 頌曰

007_0144_a_18L愛根已滅苦芽燖 大小同途入聖林

007_0144_a_19L智月悲花三界朗 生靈從此免浮沈

007_0144_a_20L
於是彌勒菩薩 在大衆中 即從座起
007_0144_a_21L頂禮佛足 右繞三帀 長跪叉手 而白
007_0144_a_22L佛言 大悲世尊 廣爲菩薩 開秘密藏
007_0144_a_23L令諸大衆 深悟輪廻 分別邪正 能施
007_0144_a_24L末世一切衆生 無畏道眼 於大涅槃

007_0144_b_01L生决定信 無復重隨輪轉境界 起循環
007_0144_b_02L

007_0144_b_03L
昔所未說 今方開示 此所以開秘密
007_0144_b_04L藏 令得開悟也 發明浮心巧見 不
007_0144_b_05L能證覺 以顯直心正見 方爲親證方
007_0144_b_06L便 此所以分別邪正 令得道眼也
007_0144_b_07L道眼者 不滯空有 遮照同時 徹見
007_0144_b_08L中道之眼也 或云大圓覺 或云大涅
007_0144_b_09L槃者 圓覺 直指覺體而言者也 涅
007_0144_b_10L槃 直指體上無生滅知見之義而言
007_0144_b_11L者也 於此義中 決定無疑 更不生
007_0144_b_12L惑 此所以於大涅槃 決定生信 而
007_0144_b_13L更不起循環見也

007_0144_b_14L
世尊 若諸菩薩 及末世衆生 欲遊如
007_0144_b_15L來大寂滅海 云何當斷輪廻根本 於諸
007_0144_b_16L輪廻 有幾種性 修佛菩提 幾等差別
007_0144_b_17L廻入塵勞 當設幾種敎化方便 度諸衆
007_0144_b_18L生 惟願不捨救世大悲 令諸修行一切
007_0144_b_19L菩薩 及末世衆生 慧目肅淸 照耀心
007_0144_b_20L鏡 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作是語已 五
007_0144_b_21L體投地 如是三請 終而復始

007_0144_b_22L
大寂滅海 即所謂大涅槃也 身心知
007_0144_b_23L見 一切寂滅 三昧妙門 深廣難思
007_0144_b_24L之謂也 以輪廻心見 不能入於是中

007_0144_c_01L所以問云何當斷輪廻根本 剛藏 因
007_0144_c_02L普眼章中本來成佛之言 而發問 彌
007_0144_c_03L勒 因剛藏章中先斷輪廻之言 而發
007_0144_c_04L問也 彼文但云 先斷輪廻根本 而
007_0144_c_05L不顯示此是根本 由是彌勒 騰疑致
007_0144_c_06L問 而請令除斷也 生起修斷二種差
007_0144_c_07L別 及與得證興化之義 亦未曾說示
007_0144_c_08L所以次第1)曆問而起敎也 慧目 能
007_0144_c_09L觀之智也 心鏡 所觀之理也 知見
007_0144_c_10L理上之德用也 衆生慧目 本自淸淨
007_0144_c_11L心鏡 本自圓明 知見 本來具足 只
007_0144_c_12L爲貪愛所覆 慧目有翳 心鏡有垢
007_0144_c_13L知見未圓 若斷貪愛 則目無翳而肅
007_0144_c_14L淸 鏡無垢而圓明 知見圓無不具
007_0144_c_15L此彌勒所以請令除斷而佛之所以大
007_0144_c_16L悲開示也

007_0144_c_17L
爾時世尊 告彌勒菩薩言 善哉善哉
007_0144_c_18L善男子 汝等 乃能爲諸菩薩 及末世
007_0144_c_19L衆生 請問如來 深奧秘密微妙之義
007_0144_c_20L令諸菩薩 潔淸慧目 及令一切末世衆
007_0144_c_21L生 永斷輪廻 心悟實相 具無生忍 汝
007_0144_c_22L今諦聽 當爲汝說 時彌勒菩薩 奉敎
007_0144_c_23L歡喜 及諸大衆 默然而聽

007_0144_c_24L「曆」作「歷」{甲}{乙}{丙}

007_0145_a_01L
斷愛成慈 證已興化 亦佛本懷故
007_0145_a_02L讃而許說也 深奧 指室中之小室
007_0145_a_03L深在重門之內 而人所未到者也 秘
007_0145_a_04L密 指室中之至寶 秘在密藏之中
007_0145_a_05L而人所未見者也 微妙 指女中之
007_0145_a_06L1)少女 具體而微 而不許接人者也
007_0145_a_07L以現生死輪廻 修行敎化 人所共知
007_0145_a_08L若夫輪廻之根本種性 修行之根性
007_0145_a_09L差別 敎化之諸異方便 人所未知者
007_0145_a_10L也 爲愛所覆 慧目有翳 以妄想心
007_0145_a_11L實相理迷 以生死見 無生理隱 彌
007_0145_a_12L勒爲機發問 令識愛爲輪廻之根而
007_0145_a_13L永斷 以至修行之差別 敎化之方便
007_0145_a_14L皆悉發明無遺 致令妄想心滅 生死
007_0145_a_15L見盡 慧目有翳 還可得而潔淸 實
007_0145_a_16L相理迷 還可得而明悟 無生理隱
007_0145_a_17L還可得而頓現 此彌勒之問 所以爲
007_0145_a_18L善也

007_0145_a_19L
善男子 一切衆生 從無始際 由有種
007_0145_a_20L種恩愛貪欲 故有輪廻 若諸世界 一
007_0145_a_21L切種性 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皆因淫欲
007_0145_a_22L而正性命 當知輪廻 愛爲根本 由有
007_0145_a_23L諸欲 助發愛性 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007_0145_a_24L欲因愛生 命因欲有 衆生愛命 還依

007_0145_b_01L欲本 愛欲爲因 愛命爲果

007_0145_b_02L
愛爲有生之本 輪廻之根也 愛爲其
007_0145_b_03L根 能生貪欲 欲爲其助 能發愛性
007_0145_b_04L愛欲相資禀命受生 旣因愛欲 而正
007_0145_b_05L性命 又因愛命 還生貪欲 由是 遂
007_0145_b_06L致因果相續 所以云 愛欲爲因 愛
007_0145_b_07L命爲果 此答輪廻根本之問也 夫愛
007_0145_b_08L有淸濁 升沈不同 欲境非一 所欲
007_0145_b_09L千差 愛旣不同 欲又千差故 致受
007_0145_b_10L生差別不等 是知愛欲命三 是衆生
007_0145_b_11L在纒之具也

007_0145_b_12L
由於欲境 起諸違順 境背愛心 而生
007_0145_b_13L憎嫉 造種種業 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007_0145_b_14L知欲可厭 愛厭業道 捨惡樂善 復現
007_0145_b_15L天人 又知諸愛 可厭惡故 棄愛樂捨
007_0145_b_16L還慈愛本 便現有爲增上善果 皆輪廻
007_0145_b_17L故 不成聖道 是故衆生 欲脫生死 免
007_0145_b_18L諸輪廻 先斷貪欲 及除愛渴

007_0145_b_19L
對境違順 心起愛憎 因於愛憎 造
007_0145_b_20L種種業 一向爲惡 故有三途 捨惡
007_0145_b_21L從善 故有天人 棄愛樂捨 便現有
007_0145_b_22L爲增上善果 業有善惡 愛有淸濁
007_0145_b_23L雖善與惡異 淸與濁殊 然皆未出於
007_0145_b_24L情故 皆未免輪廻 輪廻旣未免焉

007_0145_c_01L聖道何由取證 由是 欲成聖道 要
007_0145_c_02L免輪廻 欲免輪廻 先斷貪愛 所以
007_0145_c_03L云 欲免輪廻 先斷貪欲 及除愛渴
007_0145_c_04L此答種性差別之問也

007_0145_c_05L
善男子 菩薩變化 示現世間 非愛爲
007_0145_c_06L本 但以慈悲 令彼捨愛 假諸貪欲 而
007_0145_c_07L入生死 若諸末世一切衆生 能捨諸欲
007_0145_c_08L及除增愛 永斷輪廻 勤求如來圓覺境
007_0145_c_09L界 於淸淨心 便得開悟

007_0145_c_10L
旣定愛爲輪廻之根而令斷 將恐愛
007_0145_c_11L與慈悲 相濫而反害於慈悲 復明垢
007_0145_c_12L淨 以顯慈悲之所以不同於愛見也
007_0145_c_13L愛見之於慈悲 相濫而反害於慈悲
007_0145_c_14L慈悲之於愛見 相近而易染於愛見
007_0145_c_15L夫菩薩大悲 度生㥯切 示現世間
007_0145_c_16L順同於俗 乃至對妻挾兒 興利營生
007_0145_c_17L無所不至 若無智以制之 則反爲貪
007_0145_c_18L愛之所染 而亦未兔於輪廻 此所以
007_0145_c_19L慈悲之與貪愛 相近而易染也 從一
007_0145_c_20L酒店 至一酒店 從一婬房 至一婬
007_0145_c_21L房 同事攝化 心恒淸淨 此則悲智
007_0145_c_22L相濟而不落愛見者也 然則貪愛之
007_0145_c_23L與慈悲 迹雖相濫 而垢淨不同 逈
007_0145_c_24L「少」作「小」{甲}{乙}{丙}

007_0146_a_01L如霄壞 豈可同日而語哉 此佛之所
007_0146_a_02L以因貪愛而言此 以辨其垢淨也 貪
007_0146_a_03L愛則順於生死 慈悲則順於覺性 此
007_0146_a_04L所以垢淨之不同 逈如霄壤者也 覺
007_0146_a_05L性之不現 只緣爲貪愛之所覆 愛欲
007_0146_a_06L垢盡 心即淸淨 圓覺大智 朗然獨
007_0146_a_07L耀 此所謂開悟也

007_0146_a_08L
善男子 一切衆生 由本貪欲 發揮無
007_0146_a_09L明 顯出五性 差別不等 依二種障 而
007_0146_a_10L現深淺 云何二障 一者理障 礙正知
007_0146_a_11L見 二者事障 續諸生死 云何五性 善
007_0146_a_12L男子 若此二障 未得斷滅 名未成佛
007_0146_a_13L若諸衆生 永捨貪欲 先除事障 未斷
007_0146_a_14L理障 但能悟入聲聞緣覺 未能顯住菩
007_0146_a_15L薩境界 善男子 若諸末世一切衆生
007_0146_a_16L欲汎如來 大圓覺海 先當發願 勤斷
007_0146_a_17L二障 二障已伏 即能悟入菩薩境界
007_0146_a_18L若事理障 已永斷滅 即入如來微妙圓
007_0146_a_19L覺 滿足菩提 及大涅槃 善男子 一切
007_0146_a_20L衆生 皆證圓覺 逢善知識 依彼所作
007_0146_a_21L因地法行 爾時修習 便有頓漸 若遇
007_0146_a_22L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 根無大小 皆
007_0146_a_23L成佛果 若諸衆生 雖求善友 遇邪見
007_0146_a_24L者 未得正悟 是則名爲外道種性 邪

007_0146_b_01L師過謬 非衆生咎 是名衆生五性差別

007_0146_b_02L
前旣答種性之問 仍明種性 愛爲根
007_0146_b_03L本 次明愛與慈悲 相濫而不同 結
007_0146_b_04L明愛欲垢盡 方悟覺性 又欲答修行
007_0146_b_05L差別之問 先1)摽五性 以明五性之
007_0146_b_06L所以成五 盖隨障厚薄 造有淺深故
007_0146_b_07L也 無心契理 是正知見 旣見於理
007_0146_b_08L見理情存 翻成障礙 是爲理障 心
007_0146_b_09L本無生 惑業并沈 因起一念 遂致
007_0146_b_10L生死 是爲事障 本起無明 因欲發
007_0146_b_11L揮 因於無明 有二種障 依於二障
007_0146_b_12L分成五性 旣云二障未斷 名未成佛
007_0146_b_13L始知二障斷盡 方成佛也 厭苦斷集
007_0146_b_14L生死已離 見理心存 未免爲障 此
007_0146_b_15L所謂二乘性也 事障已離 理障已伏
007_0146_b_16L未永除斷 此所謂菩薩性也 二障已
007_0146_b_17L永斷滅 滿足菩提 及大涅槃 此所
007_0146_b_18L謂佛性也 依善知識所作法行 習有
007_0146_b_19L頓漸 遇佛無上正修行路 皆成佛果
007_0146_b_20L此所謂不定性也 志求善友 事與心
007_0146_b_21L違 遇非其人 熏成邪見 未得正悟
007_0146_b_22L此所謂外道性也 始知一切衆生 性
007_0146_b_23L無不善 皆可以親證圓覺 但隨所遇
007_0146_b_24L依彼修習故 有邪正 然則邪正由師

007_0146_c_01L非衆生垢也 旣明五性已 揔結曰是
007_0146_c_02L名衆生五性差別 此答修行差別之
007_0146_c_03L問也

007_0146_c_04L
善男子 菩薩 唯以大悲方便 入諸世
007_0146_c_05L間 開發未悟 乃至示現種種形相 逆
007_0146_c_06L順境界 與其同事 化令成佛 皆依無
007_0146_c_07L始淸淨願力

007_0146_c_08L
前明修行差別 此明度生方便也 菩
007_0146_c_09L薩大悲順世 開發未悟 隨機差別
007_0146_c_10L顯相不等 或逆或順 與其同事 以
007_0146_c_11L多方便 化令成佛 此於因地 曾發
007_0146_c_12L度生之願 依彼願力 以致今日之化
007_0146_c_13L也 所以云 皆依無始淸淨願力 此
007_0146_c_14L答方便度生之問也

007_0146_c_15L
若諸末世一切衆生 於大圓覺 起增上
007_0146_c_16L心 當發菩薩淸淨大願 應作是言 願
007_0146_c_17L我今者 住佛圓覺 求善知識 莫値外
007_0146_c_18L道 及與二乘 依願修行 漸斷諸障 障
007_0146_c_19L盡願滿 便登解脫淸淨法殿 證大圓覺
007_0146_c_20L妙莊嚴域

007_0146_c_21L
前明菩薩依願度生 此勸衆生 令發
007_0146_c_22L願修行也 增上心者 悲增智增向上
007_0146_c_23L趣果之心也 謂智增而斷惑證眞 悲
007_0146_c_24L「摽」作「標」{甲}{乙}{丙}

007_0147_a_01L增而開化度生 起如是心 發淸淨願
007_0147_a_02L此九皐禽之翹足 行千里之一步者
007_0147_a_03L也 佛之勸發 意在斯焉 當發願云
007_0147_a_04L徃昔背覺合塵 流浪苦趣 苦不可言
007_0147_a_05L已徃無及 來者可追 願從今後 於
007_0147_a_06L佛圓覺 安住不動 更不向三界受生
007_0147_a_07L如是願已 求善知識 咨決心要 依
007_0147_a_08L而習學 夫發步之時 路不得不審
007_0147_a_09L發心之初 師不得不擇 所以敎令求
007_0147_a_10L善知識 而莫値外道 及與二乘 緣
007_0147_a_11L毫釐之差 而致千里之謬故也 願則
007_0147_a_12L頓發 覺路在目 證非頓證 因修乃
007_0147_a_13L達 所以敎令依願修行 漸斷諸障也
007_0147_a_14L若得障盡願滿 則脚下便是淸淨法
007_0147_a_15L殿 任運登攀 觸目便是妙莊嚴域
007_0147_a_16L任運自證 夫莊嚴有三 一器世間莊
007_0147_a_17L嚴 二有情世間莊嚴 三智正覺世間
007_0147_a_18L莊嚴 天覆地載 山聳水流 日生月
007_0147_a_19L落 寒來暑徃 春榮夏茂 花開花落
007_0147_a_20L丘陵坑坎 淨穢駢闐 依山傍水 人
007_0147_a_21L物雜沓 水陸飛潛 種類紛紜 聖凡
007_0147_a_22L愚智 差別不等 天地之間 宇宙之
007_0147_a_23L內 同處其中 縱橫羅列 此器世間
007_0147_a_24L之莊嚴也 外有七竅 內有五藏 三

007_0147_b_01L十六物 縱橫嚴飾 而於其中 心王
007_0147_b_02L爲主 心所爲伴 八十八使 出入根
007_0147_b_03L塵 縱橫馳騁 造業多端 感報千差
007_0147_b_04L出沒四生 昇沈諸趣 此有情世間之
007_0147_b_05L莊嚴也 空寂之體 大無方所 靈智
007_0147_b_06L之用 照徹內外 根根而智日朗輝
007_0147_b_07L塵塵而性空獨露 理智㝠合 齊含萬
007_0147_b_08L像 如日含空 瑠璃含月 見聞覺知
007_0147_b_09L無非妙用 色香味觸 皆是實相 此
007_0147_b_10L智正覺之莊嚴也 正覺莊嚴 曾不外
007_0147_b_11L乎器與有情二種莊嚴 此所謂妙莊
007_0147_b_12L嚴域也 離此二種莊嚴 別求妙莊嚴
007_0147_b_13L域 是離波求水 離器求金 終無得
007_0147_b_14L理 所以道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
007_0147_b_15L覺 離世覔菩提 猶如求兎角 然則
007_0147_b_16L智正覺妙莊嚴域 盖不動世間相 現
007_0147_b_17L大解脫門 所謂於一毛端 現寶王刹
007_0147_b_18L坐微塵裏 轉大法輪者此也

007_0147_b_19L
爾時世尊 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007_0147_b_20L彌勒汝當知 一切諸衆生 不得大解脫

007_0147_b_21L皆由貪欲故 墮落於生死 若能斷憎愛

007_0147_b_22L及與貪瞋癡 不因差別性 皆得成佛道

007_0147_b_23L二障永銷滅 求師得正悟 隨順菩薩願

007_0147_b_24L依止大涅槃 十方諸菩薩 皆以大悲願

007_0147_c_01L示現入生死 現在修行者 及末世衆生

007_0147_c_02L勤斷諸愛見 便歸大圓覺

007_0147_c_03L
生不解脫 皆由三毒 若斷三毒 根
007_0147_c_04L無大小 皆成佛道 由是 要須求師
007_0147_c_05L得正知見 依願修行 斷障趣證 十
007_0147_c_06L方菩薩 皆以悲願 示現度生 現未
007_0147_c_07L行者 勤斷諸障 便歸圓覺

007_0147_c_08L

007_0147_c_09L淸淨慧章第六

007_0147_c_10L
淸與濁對 慧與癡對 癡以濁染之垢
007_0147_c_11L暗覆眞明 慧以淸淨之光 莊嚴覺路
007_0147_c_12L而云淸淨慧者 以淸淨慧 破癡暗垢
007_0147_c_13L發現眞明 成就種智之謂也 承彌勒
007_0147_c_14L而發問者 何也 彌勒承剛藏章中先
007_0147_c_15L斷輪廻根本之言而發問 致令衆生
007_0147_c_16L轉愛成慈 此菩薩 承彌勒章中修證
007_0147_c_17L差別之言而發問 亦令衆生 轉癡成
007_0147_c_18L慧也 信位之斷勞慮 賢位之斷解礙
007_0147_c_19L聖位之不住覺 以至不起念不息滅
007_0147_c_20L不加了知不辨眞實等 皆是以淸淨
007_0147_c_21L慧 轉衆生癡暗 令成種智之義也
007_0147_c_22L所謂智慧愚癡 通爲般若者 乃已成
007_0147_c_23L種智 見無二取之謂也 彌勒之轉愛
007_0147_c_24L成慈 淨慧之轉愚成智 其序若此

007_0148_a_01L頌曰

007_0148_a_02L淸淨一源已豁然 爲明階位請重宣

007_0148_a_03L知非漸進功方就 眞妄都忘日上天

007_0148_a_04L
於是淸淨慧菩薩 在大衆中 即從座起
007_0148_a_05L頂禮佛足 右繞三帀 長跪叉手 而白
007_0148_a_06L佛言 大悲世尊 爲我等軰 廣說如是
007_0148_a_07L不思議事 本所不見 本所不聞 我等
007_0148_a_08L今者 蒙佛善誘 身心泰然 得大饒益
007_0148_a_09L願爲諸來一切法衆 重宣法王 圓滿覺
007_0148_a_10L性 一切衆生 及諸菩薩 如來世尊 所
007_0148_a_11L證所得 云何差別 令末世衆生 聞此
007_0148_a_12L聖敎 隨順開悟 漸次能入 作是語已
007_0148_a_13L五體投地 如是三請 終而復始

007_0148_a_14L
無輪廻中 妄見輪廻 無修證中 假
007_0148_a_15L立修證 此所以不思議也 無明之與
007_0148_a_16L眞如 不熏而熏 眞如受熏 不變而
007_0148_a_17L變故 有三細六麤 此生起之所以不
007_0148_a_18L思議也 眞如之與無明 不熏而熏
007_0148_a_19L無明受熏 不變而變故 有三乘一乘
007_0148_a_20L此修斷之所以不思議也 此二種不
007_0148_a_21L思議事 當會曾所未聞 而遇佛廣演
007_0148_a_22L開示 此所以穪大悲而慶喜也 蒙佛
007_0148_a_23L開示 知事之可變 心之可反 而於
007_0148_a_24L修證 決定無疑 此所以身心泰然

007_0148_b_01L得大饒益者也 然其開示 但現五性
007_0148_b_02L差別 而不發明差別所以 此癡暗者
007_0148_b_03L之所未明辨 而淸淨慧之所當請問
007_0148_b_04L者也 末世衆生 未蒙開示 無由得
007_0148_b_05L知故 佛因淨慧而發明 致令明了無
007_0148_b_06L疑 此末世之所以聞而開悟 漸次能
007_0148_b_07L入者也

007_0148_b_08L
爾時世尊 告淸淨慧菩薩言 善哉善哉
007_0148_b_09L善男子 汝等 乃能爲末世衆生 請問
007_0148_b_10L如來 漸次差別 汝今諦聽 當爲汝說
007_0148_b_11L時淸淨慧菩薩 奉敎歡喜 及諸大衆
007_0148_b_12L默然而聽

007_0148_b_13L
末世衆生 未蒙開示 不知修證差別
007_0148_b_14L之如何 而未免癡暗之垢也 今淨慧
007_0148_b_15L爲機請問 令不昧修眞之路 所以讚
007_0148_b_16L善而許說也

007_0148_b_17L
善男子 圓覺自性 非性性有 循諸性
007_0148_b_18L起 無取無證 於實相中 實無菩薩 及
007_0148_b_19L諸衆生 何以故 菩薩衆生 皆是幻化
007_0148_b_20L幻化滅故 無取證者 譬如眼根 不自
007_0148_b_21L見眼 性自平等 無平等者

007_0148_b_22L
圓覺自性 性自空寂 本絕名相 亦
007_0148_b_23L有不空之性 靈通感應 隨緣成就一
007_0148_b_24L切事法 然緣性自空 體非實有 至

007_0148_c_01L於修證 亦從緣有 而無其實 所以
007_0148_c_02L菩薩衆生皆同幻化也 譬如眼根云
007_0148_c_03L云 明本末同致 心境一如 更無異
007_0148_c_04L物 自成能所 旣無能所 此無亦無
007_0148_c_05L所以云 性自平等 無平等者

007_0148_c_06L
衆生迷倒 未能除滅一切幻化 於滅未
007_0148_c_07L滅 妄功用中 便顯差別 若得如來 寂
007_0148_c_08L滅隨順 實無寂滅 及寂滅者

007_0148_c_09L
旣明平等 本無差別 欲明位地之差
007_0148_c_10L別 先明差別之所以也 一迷此心
007_0148_c_11L遂有四相 因有四相 遂有輪廻 欲
007_0148_c_12L明輪廻 須滅四相 此相本空 因妄
007_0148_c_13L成體 故云幻化 相旣是幻 滅亦非
007_0148_c_14L眞故 穪功用而亦云妄 夫四相 滅
007_0148_c_15L非頓滅 從麤至細 漸令除滅也 麤
007_0148_c_16L細者 生相細中之細 住相細中之麤
007_0148_c_17L滅相麤中之麤 異相麤中之細 生起
007_0148_c_18L則從細至麤 生住異滅是也 修斷則
007_0148_c_19L從麤至細 滅異住生是也 若滅滅相
007_0148_c_20L則始成信位 若滅異相則轉成賢位
007_0148_c_21L若滅住相則轉成聖位 若滅生相則
007_0148_c_22L終成果位 此則信位之人 已滅於滅
007_0148_c_23L相 而未滅於異相 賢位之人 已滅
007_0148_c_24L於異相 而未滅於住相 聖位之人

007_0149_a_01L已滅於住相 而未滅於生相 果位之
007_0149_a_02L人 已滅於生相 而更無所滅也 此
007_0149_a_03L所謂斷惑也 外凡 已進於信位 而
007_0149_a_04L未進於賢位 信位之人 已進於賢位
007_0149_a_05L而未進於聖位 賢位之人 已進於聖
007_0149_a_06L位 而未進於果位 聖位之人 已進
007_0149_a_07L於果位 而更無所進也 此所謂證眞
007_0149_a_08L也 已滅已進者 成前 未滅未進者
007_0149_a_09L成後 此所謂覺前前非 名後後位也
007_0149_a_10L前前劣於後後 後後勝於前前 此所
007_0149_a_11L以無勝劣中 而有勝劣 無差別中
007_0149_a_12L而有差別也 所以云 於滅未滅妄功
007_0149_a_13L用中 便現差別 四相滅盡 則滅亦
007_0149_a_14L無蹤 還同本際 所以云 若得如來
007_0149_a_15L寂滅隨順 實無寂滅 及寂滅者 已
007_0149_a_16L上 明位地之所以差別 而終無差別
007_0149_a_17L

007_0149_a_18L
善男子 一切衆生 從無始來 由妄想
007_0149_a_19L我 及愛我者 曾不自知念念生滅 故
007_0149_a_20L起憎愛 耽著五欲 若遇善友 敎令開
007_0149_a_21L悟 淨圓覺性 發明起滅 即知此生 性
007_0149_a_22L自勞慮 若復有人 勞慮永斷 得法界
007_0149_a_23L淨 即彼淨解 爲自障礙 故於圓覺 而
007_0149_a_24L不自在 此名凡夫 隨順覺性

007_0149_b_01L
此生之生 當作心 應云即知此心
007_0149_b_02L性自勞慮 ◆前明位地之所以差別
007_0149_b_03L此正明其差別也 性中無陰 迷起五
007_0149_b_04L陰 陰中無我 妄起我相 因有我相
007_0149_b_05L遂生愛見 念念生滅 擾亂眞性 曾
007_0149_b_06L不自知起情著欲 造業招報 此乃具
007_0149_b_07L縛凡夫也 若得善友指示 開悟覺性
007_0149_b_08L本無生滅 發明起滅 汨亂眞性 則
007_0149_b_09L從此即知但因迷情 性自勞慮 圓明
007_0149_b_10L淨體 翻爲垢染而已 心本無慮 性
007_0149_b_11L元淸泰也 若得心中 勞慮永斷 則
007_0149_b_12L性淨體現 一切眞淨也 於是 更不
007_0149_b_13L起見 則當處解脫 成眞隨順 勞慮
007_0149_b_14L雖斷 淨解現前 即此淨解 翻成爲
007_0149_b_15L妄 還自障礙圓覺淨性 此是外凡
007_0149_b_16L方登信位 而爲解所礙 未能成眞隨
007_0149_b_17L順者也

007_0149_b_18L
善男子 一切菩薩 見解爲礙 雖斷解
007_0149_b_19L礙 猶住見覺 覺礙爲礙 而不自在 此
007_0149_b_20L名菩薩 未入地者 隨順覺性

007_0149_b_21L
淨解已現 翻成障礙 更以方便智
007_0149_b_22L返照其礙 以忘其淨解 解礙雖已斷
007_0149_b_23L滅 返照之見 翻成爲妄 亦自礙於
007_0149_b_24L淸淨覺性 此是信位之人 已登賢位

007_0149_c_01L未入聖位者之隨順覺性者也 雖名
007_0149_c_02L隨順 見覺所礙 亦未能成眞隨順

007_0149_c_03L
善男子 有照有覺 俱名障礙 是故菩
007_0149_c_04L薩 常覺不住 照與照者 同時寂滅 譬
007_0149_c_05L如有人 自斷其首 首已斷故 無能斷
007_0149_c_06L者 則以礙心 自滅諸礙 礙已斷滅 無
007_0149_c_07L滅礙者 修多羅敎 如標月指 若復見
007_0149_c_08L月 了知所標 畢竟非月 一切如來 種
007_0149_c_09L種言說 開示菩薩 亦復如是 此名菩
007_0149_c_10L薩已入地者 隨順覺性

007_0149_c_11L
所謂淨解 即爲有照 所謂見覺 即
007_0149_c_12L爲有覺 非但淨解爲礙 見覺亦名爲
007_0149_c_13L礙也 如以藥治病 藥還成病 以夢
007_0149_c_14L覺夢 覺亦是夢 旣覺淨解爲礙 於
007_0149_c_15L覺 又能不住 則從前淨解 同時寂
007_0149_c_16L滅 如人自斷其首 首已斷故 無能
007_0149_c_17L斷者 人之所以爲人 有身有首 身
007_0149_c_18L首俱有命焉 首若已斷 身命同時斷
007_0149_c_19L滅 身首旣已斷滅 更無能斷之人也
007_0149_c_20L菩薩以方便智 淨解見覺 皆已斷滅
007_0149_c_21L則諸礙已滅 更無能斷之智也 方便
007_0149_c_22L智 亦云礙心者 斷礙之時 未免有
007_0149_c_23L能斷之心 礙於淨覺故 名礙心 然
007_0149_c_24L隨滅諸礙 而亦滅也 此是賢位之人

007_0150_a_01L已登聖位 未登果位者之隨順覺性
007_0150_a_02L也 雖名隨順 未登果位故 亦未能
007_0150_a_03L成眞隨順 ◆修多羅敎 至開示菩薩
007_0150_a_04L亦復如是等文 當在辨音章二十五
007_0150_a_05L輪結文之中 是名菩薩二十五輪文
007_0150_a_06L下 誤在於此 致令血脉 而成不仁

007_0150_a_07L
善男子 一切障礙 即究竟覺 得念失
007_0150_a_08L念 無非解脫 成法破法 皆名涅槃 智
007_0150_a_09L慧愚癡 通爲般若 菩薩外道 所成就
007_0150_a_10L法 同是菩提 無明眞如 無異境界 諸
007_0150_a_11L戒定慧 及淫怒癡 俱是梵行 衆生國
007_0150_a_12L土 同一法性 地獄天宮 皆爲淨土 有
007_0150_a_13L性無性 齊成佛道 一切煩惱 畢竟解
007_0150_a_14L脫 法界海慧 照了諸相 猶如虛空 此
007_0150_a_15L名如來隨順覺性

007_0150_a_16L
此以十對 明佛知見也 未登果位已
007_0150_a_17L前 於法見有二取 已登果位之後
007_0150_a_18L於法唯知一種 一切障礙 即究竟覺
007_0150_a_19L至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即唯知一種
007_0150_a_20L見無二取之義也 法界海慧者 慧門
007_0150_a_21L廣大 穪周法界之謂也 諸相者 性
007_0150_a_22L相有無 明暗色空等相也 以法界海
007_0150_a_23L慧 照了諸相如空者 謂以寂照無二
007_0150_a_24L廣大無邊之智慧 照了眞俗不二實

007_0150_b_01L相無相之中道也 此是已登果位者
007_0150_b_02L之隨順覺性也 此則理極情亡 更無
007_0150_b_03L上上 始得名爲成眞隨順 此即所謂
007_0150_b_04L若得如來寂滅隨順 實無寂滅 及寂
007_0150_b_05L滅者也

007_0150_b_06L
善男子 但諸菩薩 及末世衆生 居一
007_0150_b_07L切時 不起妄念 於諸妄心 亦不息滅
007_0150_b_08L住妄想境 不加了知 於無了知 不辨
007_0150_b_09L眞實 彼諸衆生 聞是法門 信解受持
007_0150_b_10L不生驚畏 是則名爲隨順覺性 善男子
007_0150_b_11L汝等當知 如是衆生 已曾供養百千萬
007_0150_b_12L億恒河沙諸佛 及大菩薩 植衆德本
007_0150_b_13L佛說是人 名爲成就一切種智

007_0150_b_14L
前明位地漸次差別 此明頓機忘心
007_0150_b_15L頓證也 謂性本無念 不應故起 雖
007_0150_b_16L復起念 念體自空 亦不應息滅 雖
007_0150_b_17L住妄境 境本自心 不應分別 旣無
007_0150_b_18L分別 更不生情 將以爲實 佛言此
007_0150_b_19L四不 以顯忘心 即此方便 越於常
007_0150_b_20L情 聞或生疑 若聞即生信 如說行
007_0150_b_21L持 則不涉差別 成眞隨順 此則不
007_0150_b_22L離此身 現成菩薩 已於過去 積集
007_0150_b_23L衆德 故能致是 旣能忘心 功德已
007_0150_b_24L圓 名爲成就一切種智 此所謂頓證

007_0150_c_01L也 自圓覺自性非性性有 以至如來
007_0150_c_02L隨順覺性 於無差別 顯有差別 居
007_0150_c_03L一切時 至成就一切種智 就差別位
007_0150_c_04L顯無差別 此示平等中之差別 差別
007_0150_c_05L中之平等 以明位地 本末齊致也

007_0150_c_06L
爾時世尊 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007_0150_c_07L淸淨慧當知 圓滿菩提性 無取亦無證

007_0150_c_08L無菩薩衆生 覺與未覺時 漸次有差別

007_0150_c_09L衆生爲解礙 菩薩未離覺 入地永寂滅

007_0150_c_10L不住一切相 大覺悉圓滿 名爲徧隨順

007_0150_c_11L末世諸衆生 心不生虛妄 佛說如是人

007_0150_c_12L現世即菩薩 供養恒沙佛 功德已圓滿

007_0150_c_13L雖有多方便 皆名隨順智

007_0150_c_14L
謂性無取證 亦無悟迷 但於四相
007_0150_c_15L覺未覺滅未滅故 有凡賢聖果差別
007_0150_c_16L位地 但能一念忘心 則以凡夫之身
007_0150_c_17L便能超賢越聖 成就種智 此人曾供
007_0150_c_18L諸佛 功德已圓者也 凡賢聖果 與
007_0150_c_19L忘心頓證 雖有頓漸之異 不論深淺
007_0150_c_20L皆名隨順 故於位位 皆言隨順覺性
007_0150_c_21L

007_0150_c_22L

007_0150_c_23L威德自在章第七

007_0150_c_24L
氣壓於人 而人所敬畏曰威 澤及於

007_0151_a_01L人 而人所愛仰曰德 威與德對 亦
007_0151_a_02L與瞋近 德與威對 而與瞋違 德能
007_0151_a_03L攝受 威能折伏 此所以爲對也 瞋
007_0151_a_04L不可觸 威不可犯 此所以相近也
007_0151_a_05L瞋能惱害 德能慈濟 此所以相違也
007_0151_a_06L所謂威德自在者 慈威並行 殺活臨
007_0151_a_07L時 自在如王之謂也 承淨慧而發問
007_0151_a_08L者 何也 淨慧則因彌勒轉愛成慈而
007_0151_a_09L發問 令衆生轉癡成慧 威德則承淨
007_0151_a_10L慧轉癡成慧而發問 令衆生轉瞋成
007_0151_a_11L威也 悲智相導 慈威並行然後 得
007_0151_a_12L名爲自在者也 而云自在者 心廣體
007_0151_a_13L胖 輕安暢適 臨危處險 坦然無憂
007_0151_a_14L之謂也 令人不得輕安 而不能無憂
007_0151_a_15L者 三毒皆是 而唯瞋爲甚 瞋由違
007_0151_a_16L情而起 對境而生 非唯自惱 而亦
007_0151_a_17L惱他 傷神敗德 損物害生 無不由
007_0151_a_18L之 此瞋之所以失威滅德 而不能自
007_0151_a_19L安 不得自在者也 菩薩了知身心如
007_0151_a_20L空 自他相滅 常在逆順境中 不爲
007_0151_a_21L逆順所惱 能令魔外 聞名覩相 喪
007_0151_a_22L膽亡魂 亦令一切 敬慕愛仰 靡然
007_0151_a_23L從化 此所以威德自在者也 以種性
007_0151_a_24L與方便爲問 意在令人 轉瞋成威

007_0151_b_01L同得輕安 而成自在也 佛示之以三
007_0151_b_02L觀 而觀觀皆言內發輕安 結云自他
007_0151_b_03L身心所不能及 此所以令衆生 虛心
007_0151_b_04L忘相 而自能轉瞋就安 而成威德者
007_0151_b_05L也 彌勒之與淨慧 淨慧之與威德
007_0151_b_06L相承發揚 其序若此 頌曰

007_0151_b_07L一般隨順方無量 靜幻禪三是大綱

007_0151_b_08L莫把此三爲異趣 千途無路匪歸鄕

007_0151_b_09L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 在大衆中 即從座
007_0151_b_10L起 頂禮佛足 右繞三帀 長跪叉手 而
007_0151_b_11L白佛言 大悲世尊 廣爲我等 分別如
007_0151_b_12L是隨順覺性 令諸菩薩 覺心光明 承
007_0151_b_13L佛圓音 不因修習 而得善利 世尊 譬
007_0151_b_14L如大城 外有四門 隨方來者 非止一
007_0151_b_15L路 一切菩薩 莊嚴佛國 及成菩提 非
007_0151_b_16L一方便 惟願世尊 廣爲我等 宣說一
007_0151_b_17L切方便漸次 并修行人 揔有幾種 令
007_0151_b_18L此會菩薩 及末世衆生 求大乘者 速
007_0151_b_19L得開悟 遊戱如來大寂滅海 作是語已
007_0151_b_20L五體投地 如是三請 終而復始

007_0151_b_21L
覺性淸淨 烜爀靈明 光通內外 照
007_0151_b_22L徹塵劫 故云心光明 四相暗覆 光
007_0151_b_23L不得現 要因相盡 始得明顯 今佛
007_0151_b_24L開示 令得發明 此衆之所以覺心光

007_0151_c_01L明也 相盡明現 此義深遠 要因修
007_0151_c_02L習而得 時衆一聞開示 而得發明
007_0151_c_03L所以深慶 謂得善利 行人種性 與
007_0151_c_04L方便漸次 前雖已明 根鈍未解 所
007_0151_c_05L以擧喩請說 令得開悟也 或云大寂
007_0151_c_06L滅海 或云大圓覺海者 生佛一源曰
007_0151_c_07L大圓覺海 修證究竟曰大寂滅海 大
007_0151_c_08L圓覺者 體無不徧 用無不周之謂也
007_0151_c_09L大寂滅海者 相無不寂 惑無不滅之
007_0151_c_10L謂也

007_0151_c_11L
爾時世尊 告威德自在菩薩言 善哉善
007_0151_c_12L哉 善男子 汝等 乃能爲諸菩薩 及末
007_0151_c_13L世衆生 問於如來 如是方便 汝今諦
007_0151_c_14L聽 當爲汝說 時威德自在菩薩 奉敎
007_0151_c_15L歡喜 及諸大衆 默然而聽

007_0151_c_16L
普令衆生 依觀順覺 同臻自在之域
007_0151_c_17L亦佛本懷故 讚而許說也

007_0151_c_18L
善男子 無上妙覺 徧諸十方 出生如
007_0151_c_19L來 與一切法 同體平等 於諸修行 實
007_0151_c_20L無有二 方便隨順 其數無量 圓攝所
007_0151_c_21L歸 循性差別 當有三種

007_0151_c_22L
欲明三觀 爲隨順覺性之方便 先明
007_0151_c_23L一爲無量 無量攝三也 夫覺徧十方
007_0151_c_24L出生佛法 所有佛法 當體平等 所

007_0152_a_01L以修有多門 其實無二也 實雖無二
007_0152_a_02L方乃無量 方雖無量 攝在於三

007_0152_a_03L
善男子 若諸菩薩 悟淨圓覺 以淨覺
007_0152_a_04L心 取靜爲行 由澄諸念 覺識煩動 靜
007_0152_a_05L慧發生 身心客塵 從此永滅 便能內
007_0152_a_06L發寂靜輕安 由寂靜故 十方世界諸如
007_0152_a_07L來心 於中顯現 如鏡中像 此方便者
007_0152_a_08L名奢摩他

007_0152_a_09L
前明一爲無量 無量攝三 此正明三
007_0152_a_10L觀也 旣悟圓覺 本自淸淨 無諸散
007_0152_a_11L動 亦當攝散取靜 而以爲行 不然
007_0152_a_12L則全心是妄故 不能照了 妄識煩動
007_0152_a_13L也 以攝散歸靜 眞心獨露故 妄識
007_0152_a_14L煩動 分明覺知 則識心不動 靜慧
007_0152_a_15L發生 身心客塵 從此永滅 寂靜輕
007_0152_a_16L安 遂乃現前也 以塵盡光生 動息
007_0152_a_17L靜現 故得佛心 於中顯現 如一塵
007_0152_a_18L鏡 對衆明鏡 以塵垢故 不能容受
007_0152_a_19L衆鏡光明 塵垢已盡 此一鏡光 分
007_0152_a_20L現彼彼鏡中 彼彼鏡光 同現此一鏡
007_0152_a_21L中 光光互照 圓融無礙 此是第一
007_0152_a_22L奢摩他觀也 奢摩他者 寂靜之謂也

007_0152_a_23L
善男子 若諸菩薩 悟淨圓覺 以淨覺
007_0152_a_24L心 知覺心性 及與根塵 皆因幻化 即

007_0152_b_01L起諸幻 以除幻者 變化諸幻 而開幻
007_0152_b_02L衆 由起幻故 便能內發大悲輕安 一
007_0152_b_03L切菩薩 從此起行 漸次增進 彼觀幻
007_0152_b_04L者 非同幻故 非同幻觀 皆是幻故 幻
007_0152_b_05L相永離 是諸菩薩 所圓妙行 如土長
007_0152_b_06L苗 此方便者 名三摩鉢提

007_0152_b_07L
旣悟圓覺眞淨妙明 本非顚倒 即起
007_0152_b_08L幻智 以除迷倒 燮化幻方 開示迷
007_0152_b_09L徒 旣以幻智 自除迷倒 又以幻方
007_0152_b_10L開覺羣迷 則大悲輕安 遂乃現前
007_0152_b_11L如是起行 漸次增進也 所以增進者
007_0152_b_12L觀幻起行 若同於幻 雖欲增進 而
007_0152_b_13L不得遂 非同幻故 而能增進 非但
007_0152_b_14L迷倒是幻 觀智畢竟亦是幻故 此亦
007_0152_b_15L永離 妙行斯圓也 菩薩妙行 旣因
007_0152_b_16L靜觀 除幻得靜 更因幻觀 靜相亦
007_0152_b_17L離 如是漸進 如彼榖苗 因土而長
007_0152_b_18L此是三摩鉢提之觀也 所謂三摩鉢
007_0152_b_19L提者 變化之謂也 前奢摩他 則觀
007_0152_b_20L色即空 捨妄歸眞 此三摩鉢提 則
007_0152_b_21L觀空即色 起悲化物也 文中所謂知
007_0152_b_22L覺心性 及與根塵 皆因幻化 即起
007_0152_b_23L諸幻 以除幻者 即牒前觀 由澄諸
007_0152_b_24L念 覺識煩動 靜慧發生 身心客塵

007_0152_c_01L從此永滅等文也 唯變化諸幻 而開
007_0152_c_02L幻衆之言 獨當此觀也 彼觀幻者
007_0152_c_03L非同幻故者 更牒前由澄諸念 覺識
007_0152_c_04L煩動等文也 謂若不澄念 身心全同
007_0152_c_05L幻化故 識之煩動 不能覺也 由澄
007_0152_c_06L諸念 不同幻化故 識之煩動 能覺
007_0152_c_07L而不隨也 下所謂不取幻化 即牒此
007_0152_c_08L文也 非同幻觀 皆是幻故 幻相永
007_0152_c_09L離者 亦當此觀也 謂雖觀身心幻化
007_0152_c_10L得成靜觀 靜觀畢竟皆是幻故 靜相
007_0152_c_11L亦離 方成幻觀也 所謂幻相永離者
007_0152_c_12L謂靜相亦離也 下所謂不取靜相 即
007_0152_c_13L牒斯義也 所謂幻觀 因前靜觀而成
007_0152_c_14L故 文勢若此

007_0152_c_15L
善男子 若諸菩薩 悟淨圓覺 以淨覺
007_0152_c_16L心 不取幻化 及諸靜相 了知身心 皆
007_0152_c_17L爲罣礙 無知覺明 不依諸礙 永得超
007_0152_c_18L過礙無礙境 受用世界 及與身心 相
007_0152_c_19L在塵域 如器中鍠 聲出于外 煩惱涅
007_0152_c_20L槃 不相留礙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 妙
007_0152_c_21L覺隨順 寂滅境界 自他身心 所不能
007_0152_c_22L及 衆生壽命 皆爲浮想 此方便者 名
007_0152_c_23L爲禪那 善男子 此三法門 皆是圓覺
007_0152_c_24L親近隨順 十方如來 因此成佛 十方

007_0153_a_01L菩薩 種種方便 一切同異 皆依如是
007_0153_a_02L三種事業 若得圓證 即成圓覺 善男
007_0153_a_03L子 假使有人 修於聖道 敎化成就百
007_0153_a_04L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 不如有人 聞
007_0153_a_05L此圓覺無礙法門 一刹那頃 隨順修習

007_0153_a_06L
旣悟圓覺 非空非假 即空即假 而
007_0153_a_07L於性相眞妄 凡諸兩頭 不取不捨也
007_0153_a_08L覺非是假故 不取幻化 覺非是空故
007_0153_a_09L不取靜相也 又覺非是假故 了知身
007_0153_a_10L心 皆爲罣礙 覺非是空故 無知覺
007_0153_a_11L明也 了知身心 皆爲罣礙者 觀身
007_0153_a_12L心之爲礙 而了達於性空也 無知覺
007_0153_a_13L明者 旣達於性空 更不存覺空之見
007_0153_a_14L也 不然則能觀如月 未忘明者也
007_0153_a_15L所謂不取幻化 牒前除幻 了知身心
007_0153_a_16L皆爲罣礙 牒前知覺心性 及與根塵
007_0153_a_17L皆因幻化也 無知覺明 牒前幻相永
007_0153_a_18L離也 夫不取幻化與靜相 以行之增
007_0153_a_19L上言也 了知身心 皆爲罣礙 又無
007_0153_a_20L知覺之明 以知之增上言也 前則先
007_0153_a_21L知而後行 故云知覺心性 及與根塵
007_0153_a_22L皆因幻化 即起諸幻 以除幻者 又
007_0153_a_23L云非同幻觀 皆是幻故 幻相永離
007_0153_a_24L此乃進修之序也 今則先云不取幻

007_0153_b_01L化 及與靜相然後 方云了知身心
007_0153_b_02L皆爲罣礙 又云無知覺明 先行而後
007_0153_b_03L知 擧後而標前 只是牒前而已 不
007_0153_b_04L是論其前後也 不取幻化 與靜相然
007_0153_b_05L後 了知身心罣礙 又無知覺之明
007_0153_b_06L無有是理也 不依諸礙者 非但身心
007_0153_b_07L幻化爲礙 靜觀空見 亦皆是礙故
007_0153_b_08L皆不依也 永得超過礙無礙境者 礙
007_0153_b_09L即身心幻化也 無礙即靜觀空見也
007_0153_b_10L而云永得超過者身心幻化 與靜觀
007_0153_b_11L空見之境 皆得超過也 此不依等
007_0153_b_12L結上不取等文而已 別無餘義也 盖
007_0153_b_13L了悟覺性 本不是假故 不滯幻化而
007_0153_b_14L得成靜觀 了悟覺性 本不是空故
007_0153_b_15L不滯靜觀而得成幻觀也 又了悟覺
007_0153_b_16L性 雖空而即假故 不滯靜觀而還同
007_0153_b_17L於幻化也 即所謂受用世界 及與身
007_0153_b_18L心 常在塵域者是也 了悟覺性 雖
007_0153_b_19L假而即空故 不滯幻觀 而還同於靜
007_0153_b_20L相也 即所謂如器中鍠 聲出于外者
007_0153_b_21L是也 所謂受用世界等者 牒前幻觀
007_0153_b_22L中變化諸幻之文也 唯如器中鍠 聲
007_0153_b_23L出于外之言 獨當此觀也 此第三觀
007_0153_b_24L門 不滯靜觀而還同幻化故 不礙煩

007_0153_c_01L惱 不滯幻觀而還同靜相故 不礙涅
007_0153_c_02L槃 煩惱涅槃 不相留礙 寂滅輕安
007_0153_c_03L遂乃現前也 所謂寂者 還同寂靜之
007_0153_c_04L寂也 所謂滅者 還同幻滅之滅也
007_0153_c_05L前則旣成靜觀而更不取靜相 今則
007_0153_c_06L旣不取靜相而還同於靜相也 前則
007_0153_c_07L旣滅幻化而還同於幻化 今則旣同
007_0153_c_08L幻化而還滅於幻化也 所以云 所謂
007_0153_c_09L寂者 還同寂靜之寂也 所謂滅者
007_0153_c_10L還同幻滅之滅也 三觀各說輕安 其
007_0153_c_11L故何哉 幻化不滅 則處喧而動 身
007_0153_c_12L心麤重 不得安閑 幻化永滅 則一
007_0153_c_13L向㝠寂 身心輕淸 方得安閑 此所
007_0153_c_14L謂寂靜輕安也 雖已離幻即靜 若滯
007_0153_c_15L於靜觀 而不興悲化物 則知見偏局
007_0153_c_16L身心亦未輕安 旣能離幻即靜 又能
007_0153_c_17L不滯靜觀而起悲化物 則知見圓滿
007_0153_c_18L身心更得輕安也 此所謂大悲輕安
007_0153_c_19L也 旣不滯靜觀而不還同靜相 旣還
007_0153_c_20L同幻化而不還滅幻化 則知見不得
007_0153_c_21L自在 身心亦未輕安 旣不滯靜觀而
007_0153_c_22L還同靜相 旣同幻化而還滅幻相 則
007_0153_c_23L知見始得自在 身心轉得輕安也 此
007_0153_c_24L所謂寂滅輕安而妙覺隨順之境界也

007_0154_a_01L即此境界 相無不盡 惑無不滅 安
007_0154_a_02L閑淨靜 妙湛圓明 非自他身心 我
007_0154_a_03L人等四相 所能及也 見有自他 汨
007_0154_a_04L於憎愛 則身心麤重 不得輕安 所
007_0154_a_05L以不能及於寂滅之境也 四相之於
007_0154_a_06L彼境 如浮雲之於1)大虛 相涉無分
007_0154_a_07L此是禪那之觀也 所謂禪那者 寂滅
007_0154_a_08L之謂也 右此三觀 前前不攝後後
007_0154_a_09L後後必攝前前 前前不攝後後故 第
007_0154_a_10L一觀中 不說第二觀之義也 第二觀
007_0154_a_11L中 不說第三觀之義也 後後必攝前
007_0154_a_12L前故 第二觀中 先牒靜觀之文 而
007_0154_a_13L方說當觀之義也 第三觀中 亦先牒
007_0154_a_14L靜幻二觀之文 而方說當觀之義也
007_0154_a_15L此三法門 皆是隨順圓覺之方也 十
007_0154_a_16L方如來 因此成道 十方菩薩 依此
007_0154_a_17L修證 若於此三 偏修一行 則未能
007_0154_a_18L成眞隨順 要須通修圓證然後 始得
007_0154_a_19L名爲眞隨順也 欲達圓覺妙境 須從
007_0154_a_20L此門而入 若從此入 於彼妙境 進
007_0154_a_21L無所礙 所以云 無礙法門 有人聞
007_0154_a_22L此 暫能修習 功越成就千憶二乘

007_0154_a_23L
爾時世尊 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007_0154_a_24L威德汝當知 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

007_0154_b_01L隨於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 如來揔開示

007_0154_b_02L便有三種類 寂靜奢摩他 如鏡照諸像

007_0154_b_03L如幻三摩提 如苗漸增長 禪那唯寂滅

007_0154_b_04L如彼器中鍠 三種妙法門 皆是覺隨順

007_0154_b_05L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 因此得成道

007_0154_b_06L三事圓證故 名究竟涅槃

007_0154_b_07L
覺本無二 方乃無量 無量方便 攝
007_0154_b_08L在三觀 靜如淨明鏡 幻如苗增長
007_0154_b_09L禪如器中鍠 此三法門 雖有淺深
007_0154_b_10L而於圓覺 皆名隨順 佛及菩薩 因
007_0154_b_11L此道成 三皆圓證 名大涅槃

007_0154_b_12L

007_0154_b_13L辨音章第八

007_0154_b_14L
慧鑑圓明 是非無惑 謂之辨 聲生
007_0154_b_15L於心 有節於外 謂之音 所謂辨音
007_0154_b_16L者 一音所演差別法門 一聞便知
007_0154_b_17L明辨無惑之謂也 承威德而發問者
007_0154_b_18L何也 此菩薩 轉掉擧成妙辨者也
007_0154_b_19L所謂掉擧者 乃覺觀波濤之狀也 即
007_0154_b_20L依根了別之識也 在凡則爲顚倒夢
007_0154_b_21L想 在聖則爲善揀擇妙慧也 夫掉擧
007_0154_b_22L之所以爲盖者 意不專一 攀緣諸境
007_0154_b_23L以禪定爲仇 與昬住作對 出入乎根
007_0154_b_24L塵色心之間 游戱於是非善惡之場

007_0154_c_01L助無明之業識 障自己之靈明故也
007_0154_c_02L此菩薩 以觀智 照破此惑 令翻爲
007_0154_c_03L善揀擇妙慧故 所有差別法門 明辨
007_0154_c_04L而無疑也 威德旣以觀智 令衆生轉
007_0154_c_05L2)嗔成威 此菩薩 欲令一切 亦承此
007_0154_c_06L觀 照破此惑 令翻爲善揀擇妙慧
007_0154_c_07L而觀門中 種種修習方便 請佛開示
007_0154_c_08L也 文中 二十五輪單複圓修 此所
007_0154_c_09L以令衆生 轉掉擧成妙辨者也 夫單
007_0154_c_10L複圓修之義 機非辨音 不能發問
007_0154_c_11L知非正徧 不能開示也 師資道合
007_0154_c_12L箭鋒相拄 其勢若此 自金剛 至此
007_0154_c_13L轉五盖 成五德也 夫五盖五德 文
007_0154_c_14L雖未現 而於菩薩之名 顯然可見
007_0154_c_15L而復潜藏於問答言意之間 讀者不
007_0154_c_16L可不知 頌曰

007_0154_c_17L三觀假設修行路 單複圓分二十五

007_0154_c_18L夢裏同憂天未曉 醒來依舊日當牛

007_0154_c_19L
於是辨音菩薩 在大衆中 即從座起
007_0154_c_20L頂禮佛足 右繞三帀 長跪叉手 而白
007_0154_c_21L佛言 大悲世尊 如是法門 甚爲希有
007_0154_c_22L世尊 此諸方便 一切菩薩 於圓覺門
007_0154_c_23L有幾修習 願爲大衆 及末世衆生 方
007_0154_c_24L「大」作「太」{甲}{乙}{丙}「嗔」作「瞋」{甲}{乙}{丙}

007_0155_a_01L便開示 令悟實相 作是語已 五體投
007_0155_a_02L地 如是三請 終而復始

007_0155_a_03L
衆生背覺 牽纒業綱 墮在毒海 其
007_0155_a_04L來尙矣 返本誠難 如來善權 開示
007_0155_a_05L三觀 令依此而隨順覺性 此所以希
007_0155_a_06L有也 又一爲無量 無量攝三 固難
007_0155_a_07L思議 門門究竟 與覺隨順 三皆圓
007_0155_a_08L證 即名究竟 實爲希有 所以讚云
007_0155_a_09L如是法門 甚爲希有 此菩薩 知如是
007_0155_a_10L希有 興如是讚1)嘆 此所以爲辨也
007_0155_a_11L然修習三觀之際 單複圓修之義 上
007_0155_a_12L智了在言前 若中下之機 則未蒙開
007_0155_a_13L示 不自得知故 所以問有幾修習

007_0155_a_14L
爾時世尊 告辨音菩薩言 善哉善哉
007_0155_a_15L善男子 汝等 乃能爲諸大衆 及末世
007_0155_a_16L衆生 問於如來 如是修習 汝今諦聽
007_0155_a_17L當爲汝說 時辨音菩薩 奉敎歡喜 及
007_0155_a_18L諸大衆 默然而聽

007_0155_a_19L
佛旣示三觀 方欲曲開諸輪 攝盡機
007_0155_a_20L宜 菩薩適請故 讚而許說也

007_0155_a_21L
善男子 一切如來圓覺淸淨 本無修習
007_0155_a_22L及修習者 一切菩薩 及末世衆生 依
007_0155_a_23L於未覺 幻力修習 爾時 便有二十五
007_0155_a_24L種淸淨定輪

007_0155_b_01L
覺本離念 不堪修習 只因不覺 妄
007_0155_b_02L有四相生住
離滅
障覆靈明 爲破四相 而
007_0155_b_03L立三觀 所謂未覺之覺 即覺前不覺
007_0155_b_04L後之覺也 乃離念忘情之謂也 若於
007_0155_b_05L四相 一一忘情 得名爲覺 隨相流
007_0155_b_06L轉 不名爲覺 若欲忘情 須憑觀行
007_0155_b_07L所有觀行 隨機不一 便有二十五種
007_0155_b_08L差別修習 此乃無修習中修習 無差
007_0155_b_09L別中差別也

007_0155_b_10L
若諸菩薩 唯取極靜 由靜力故 永斷
007_0155_b_11L煩惱 究竟成就 不起于座 便入涅槃
007_0155_b_12L此菩薩者 名單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
007_0155_b_13L唯觀如幻 以佛力故 變化世界 種種
007_0155_b_14L作用 備行菩薩淸淨妙行 於陁羅尼
007_0155_b_15L不失寂念 及諸靜慧 此菩薩者 名單
007_0155_b_16L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 唯滅諸幻 不
007_0155_b_17L取作用 獨斷煩惱 煩惱斷盡 便證實
007_0155_b_18L相 此菩薩者 名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
007_0155_b_19L先取至靜 以靜慧心 照諸幻者 便於
007_0155_b_20L是中 起菩薩行 此菩薩者 名先修奢
007_0155_b_21L摩他 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 以靜
007_0155_b_22L慧故 證至靜性 便斷煩惱 永出生死
007_0155_b_23L此菩薩者 名先修奢摩他 後修禪那
007_0155_b_24L若諸菩薩 以寂靜慧 復現幻力 種種

007_0155_c_01L變化 度諸衆生 後斷煩惱 而入寂滅
007_0155_c_02L此菩薩者 名先修奢摩他 中修三摩鉢
007_0155_c_03L提 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 以至靜力 斷
007_0155_c_04L煩惱已 後起菩薩 淸淨妙行 度諸衆
007_0155_c_05L生 此菩薩者 名先修奢摩他 中修禪
007_0155_c_06L那 後修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 以至靜
007_0155_c_07L力 心斷煩惱 復度衆生 建立境界 此
007_0155_c_08L菩薩者 名先修奢摩他 齊修三摩鉢提
007_0155_c_09L禪那 若諸菩薩 以至靜力 資發變化
007_0155_c_10L後斷煩惱 此菩薩者 名齊修奢摩他
007_0155_c_11L三摩鉢提 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 以至
007_0155_c_12L靜力 用資寂滅 後起作用 變化世界
007_0155_c_13L此菩薩者 名齊修奢摩他 禪那 後修
007_0155_c_14L三摩鉢提 若諸菩薩 以變化力 種種
007_0155_c_15L隨順 而取至靜 此菩薩者 名先修三
007_0155_c_16L摩鉢提 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 以變
007_0155_c_17L化力 種種境界 而取寂滅 此菩薩者
007_0155_c_18L名先修三摩鉢提 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
007_0155_c_19L以變化力 而作佛事 安住寂靜 而斷
007_0155_c_20L煩惱 此菩薩者 名先修三摩鉢提 中
007_0155_c_21L修奢摩他 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 以變
007_0155_c_22L化力 無礙作用 斷煩惱故 安住至靜
007_0155_c_23L此菩薩者 名先修三摩鉢提 中修禪那
007_0155_c_24L「嘆」作「歎」{甲}{乙}{丙}

007_0156_a_01L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 以變化力 方
007_0156_a_02L便作用 至靜寂滅 二俱隨順 此菩薩
007_0156_a_03L者 名先修三摩鉢提 齊修奢摩他 禪
007_0156_a_04L那 若諸菩薩 以變化力 種種起用 資
007_0156_a_05L於至靜 後斷煩惱 此菩薩者 名齊修
007_0156_a_06L三摩鉢提 奢摩他 後修禪那 若諸菩
007_0156_a_07L薩 以變化力 資於寂滅 後住淸淨 無
007_0156_a_08L作靜慮 此菩薩者 名齊修三摩鉢提
007_0156_a_09L禪那 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 以寂滅
007_0156_a_10L力 而起至靜 住於淸淨 此菩薩者 名
007_0156_a_11L先修禪那 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 以
007_0156_a_12L寂滅力 而起作用 於一切境 寂用隨
007_0156_a_13L順 此菩薩者 名先修禪那 後修三摩
007_0156_a_14L鉢提 若諸菩薩 以寂滅力 種種自性
007_0156_a_15L安於靜慮 而起變化 此菩薩者 名先
007_0156_a_16L修禪那 中修奢摩他 後修三摩鉢提
007_0156_a_17L若諸菩薩 以寂滅力 無作自性 起於
007_0156_a_18L作用淸淨境界 歸於靜慮 此菩薩者
007_0156_a_19L名先修禪那 中修三摩鉢提 後修奢摩
007_0156_a_20L他 若諸菩薩 以寂滅力種種淸淨 而
007_0156_a_21L住靜慮 起於變化 此菩薩者 名先修
007_0156_a_22L禪那 齊修奢摩他 三摩鉢提 若諸菩
007_0156_a_23L薩 以寂滅力 資於至靜 而起變化 此
007_0156_a_24L菩薩者 名齊修禪那 奢摩他 後修三

007_0156_b_01L摩鉢提 若諸菩薩 以寂滅力 資於變
007_0156_b_02L化 而起至靜淸明境慧 此菩薩者 名
007_0156_b_03L齊修禪那 三摩鉢提 後修奢摩他 若
007_0156_b_04L諸菩薩 以圓覺慧 圓合一切 於諸性
007_0156_b_05L相 無離覺性 此菩薩者 名爲圓修三
007_0156_b_06L種自性淸淨隨順 善男子 是名菩薩
007_0156_b_07L二十五輪 一切菩薩 修行如是

007_0156_b_08L
淨慧章中修多羅敎如標月指等文
007_0156_b_09L當在二十五輪文後 誤在於彼 所謂
007_0156_b_10L標月等義 上不聯礙已斷滅之文 下
007_0156_b_11L不應隨順覺性之義 而誤在於彼者
007_0156_b_12L彼文云 此名菩薩已入地者 隨順覺
007_0156_b_13L性 此云此菩薩者 名爲圓修三種
007_0156_b_14L自性淸淨隨順 隨順之言 彼此一般
007_0156_b_15L此菩薩者 與此名菩薩云云 語亦相
007_0156_b_16L似 盖因其文勢之相濫而致然也 又
007_0156_b_17L此結文云 善男子 是名菩薩二十五
007_0156_b_18L輪 盖善男子三字 亦當在結文之後
007_0156_b_19L何謂 列二十五種名已 結云是名菩
007_0156_b_20L薩二十五輪 結已 又欲陳向下之文
007_0156_b_21L復標告云 善男子云云 如彌勒章中
007_0156_b_22L列五種性已 結云是名衆生五性差
007_0156_b_23L別 結已 復標告云 善男子云云 此
007_0156_b_24L其證也 若令彼此 文順意合 應云

007_0156_c_01L此菩薩者 名爲圓修三種 自性淸淨
007_0156_c_02L隨順 是名菩薩二十五輪 善男子
007_0156_c_03L修多羅敎 如1)摽月指 若復見月 了
007_0156_c_04L知所*摽 畢竟非月 一切如來 種種
007_0156_c_05L言說 開示菩薩 亦復如是 一切菩
007_0156_c_06L薩 修行如是 盖指喩能詮 亦喩能
007_0156_c_07L觀 即所謂二十五輪是也 所謂二十
007_0156_c_08L五輪 即種種開示也 如*摽月指也
007_0156_c_09L月喩所詮 亦喩所觀 即所謂淨圓覺
007_0156_c_10L性 涅槃妙心是也 因詮而現此 因
007_0156_c_11L觀而證此 如以指示月 因指見月也
007_0156_c_12L此所以敎菩薩如是修行也 夫未曾
007_0156_c_13L見月者 須因指而得見 若得見月
007_0156_c_14L而指可忘 未證覺者 要修觀而得證
007_0156_c_15L若已得證 而觀可捨 所謂渡河 須
007_0156_c_16L用筏 渡岸不須船是也 故知修多羅
007_0156_c_17L等三十六字 當在二十五輪文後 誤
007_0156_c_18L在隨順覺性文中 此文在彼 則如身
007_0156_c_19L附贅 在此則如合符節 佛旣示二十
007_0156_c_20L五種輪已 恐人執敎爲實 執觀爲證
007_0156_c_21L而有此說也 何則 二十五輪 皆是
007_0156_c_22L入道方便 借方便而入道則可 守方
007_0156_c_23L便而不捨則不可故也 又頌中云 十
007_0156_c_24L「摽」作「標」{甲}{乙}{丙}次同

007_0157_a_01L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
007_0157_a_02L而得成菩提 而於長行 但有一切菩
007_0157_a_03L薩之文 而闕一切如來之語 此旣應
007_0157_a_04L頌 豈長行無文而於頌獨有乎 於斯
007_0157_a_05L可見一切如來之語 亦闕於此而贅
007_0157_a_06L於彼也 又於彼中無 滅礙者之句
007_0157_a_07L聯於此名菩薩之文 則文義相順 脉
007_0157_a_08L絡貫通 如去附贅而身復如故也

007_0157_a_09L
若諸菩薩 及末世衆生 依此輪者 當
007_0157_a_10L持梵行 寂靜思惟

007_0157_a_11L
梵行戒也 寂靜定也 思惟慧也 起
007_0157_a_12L修之初 敎以此者 何也 夫戒定慧
007_0157_a_13L法 學佛者之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
007_0157_a_14L所謂堅持梵行 寂靜思惟 所以爲始
007_0157_a_15L也 如普眼章 所謂先依如來奢摩他
007_0157_a_16L行 安處徒衆 宴坐靜室 作是思惟
007_0157_a_17L即此例也 因觀行而成菩提證涅槃
007_0157_a_18L此所以爲終也 所謂唯佛一人 持淨
007_0157_a_19L戒 與所謂海印定 法界海慧者是也
007_0157_a_20L如來著衣持鉢 入城乞食 食訖 敷
007_0157_a_21L座宴坐然後 起定說法 即此例也
007_0157_a_22L中間一切諸位修證 莫不以此莊嚴
007_0157_a_23L覺路 此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 裴相
007_0157_a_24L國云 三藏所詮 戒定慧而已 良有

007_0157_b_01L以也

007_0157_b_02L
求哀懺悔 經三七日 於二十五輪 各
007_0157_b_03L安標記 至心求哀 隨手結取 依結開
007_0157_b_04L示 便知頓漸 一念疑悔 即不成就

007_0157_b_05L
三七懺悔 翹誠懇到 祈佛密應 結
007_0157_b_06L取標記 標記之中 若頓若漸 即佛
007_0157_b_07L之密應開示也 依此而便知我之應
007_0157_b_08L頓應漸也 所示方便 雖違本望 是
007_0157_b_09L佛所授 不應疑悔 若生疑悔 觀不
007_0157_b_10L得成

007_0157_b_11L
爾時世尊 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007_0157_b_12L辨音汝當知 一切諸菩薩 無礙淸淨慧

007_0157_b_13L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他 三摩提禪那

007_0157_b_14L三法頓漸修 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

007_0157_b_15L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007_0157_b_16L唯除頓覺人 并法不隨順

007_0157_b_17L
二十五輪 皆爲修習之方也 頓覺人
007_0157_b_18L者 不因修習 一超直入如來地者也
007_0157_b_19L法不隨順者 大闡提斷善根人也 不
007_0157_b_20L貴修習而自1)暴自棄者也 頓覺人視
007_0157_b_21L彼方便 則一如已陳蒭狗也 大闡提
007_0157_b_22L人 視彼方便 則如見驢舞柘枝也
007_0157_b_23L雖愚智之不同 其於不爲貴 一也
007_0157_b_24L所以云 唯除頓覺人 并法不隨順

007_0157_c_01L
一切諸菩薩 及末世衆生 常當持此輪
007_0157_c_02L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 不久證涅槃

007_0157_c_03L
上云無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此云
007_0157_c_04L依佛大悲力 不久證涅槃 菩提涅槃
007_0157_c_05L是一切學佛者 究竟所證二無上果
007_0157_c_06L也 始言一切如來圓覺淸淨中 開二
007_0157_c_07L十五輪 終指菩提涅槃 二無上果
007_0157_c_08L意有在也 讀者要須著眼

007_0157_c_09L二十五輪說

007_0157_c_10L眞淨界中 本無理亂 無位眞人 亦
007_0157_c_11L無出入 眞人一動 而禍胎始焉 禍
007_0157_c_12L胎旣作 而興亡著矣 興亡已著而
007_0157_c_13L愚智迢然 愚智異路而上下分矣 君
007_0157_c_14L臣定矣 智爲其上而爲愚所賴 愚爲
007_0157_c_15L其下而爲智所攝 在下者 爲愚爲小
007_0157_c_16L人故 界不得不亂 居上者 爲智爲
007_0157_c_17L君子故 亂不得不治 於是 爲治於
007_0157_c_18L亂而施設戈甲 欲試賢否而分司定
007_0157_c_19L職 夫用人之權多端 治亂之策非一
007_0157_c_20L隨機設敎 用人之權也 隨病對治
007_0157_c_21L治亂之策也 靜比則列國諸侯之職
007_0157_c_22L也 幻比則塞外將軍之任也 寂比則
007_0157_c_23L寰中天子之事也 承順覺王 日發慧
007_0157_c_24L「暴」作「㬥」{甲}{乙}{丙}

007_0158_a_01L圓覺二十五輪之圖
007_0158_a_02L
007_0158_a_03L
007_0158_a_04L
007_0158_a_05L
007_0158_a_06L
007_0158_a_07L
007_0158_a_08L
007_0158_a_09L
007_0158_a_10L
007_0158_a_11L
007_0158_a_12L
007_0158_a_13L
007_0158_a_14L
007_0158_a_15L
007_0158_a_16L
007_0158_a_17L
007_0158_a_18L
007_0158_a_19L
007_0158_a_20L
007_0158_a_21L
007_0158_a_22L
007_0158_a_23L
007_0158_a_24L

007_0158_b_01L
007_0158_b_02L
007_0158_b_03L
007_0158_b_04L
007_0158_b_05L
007_0158_b_06L
007_0158_b_07L
007_0158_b_08L
007_0158_b_09L
007_0158_b_10L
007_0158_b_11L
007_0158_b_12L
007_0158_b_13L
007_0158_b_14L
007_0158_b_15L
007_0158_b_16L
007_0158_b_17L
007_0158_b_18L
007_0158_b_19L
007_0158_b_20L
007_0158_b_21L
007_0158_b_22L
007_0158_b_23L
007_0158_b_24L

007_0158_c_01L軍 致令識賊不起 客塵消滅 而根
007_0158_c_02L門閑靜 觀境翛然 此靜觀之相也
007_0158_c_03L智臣慧將 經營內外 而興變化力
007_0158_c_04L種種作用 此幻觀之相也 賴耶城主
007_0158_c_05L咸率臣僚 聽命眞君 而寰中閴寂
007_0158_c_06L宇宙廓淸 此寂觀之相也 所以分成
007_0158_c_07L二十五者 有人能守國內之職 而於
007_0158_c_08L塞外之任 寰中之事則不能也 或有
007_0158_c_09L能守塞外之任 而於國內之職 寰中
007_0158_c_10L之事則不能也 或有能奉行寰中之
007_0158_c_11L事 而於塞外之任 國內之職則不能
007_0158_c_12L也 此單修三觀之相也 或有先能守
007_0158_c_13L國內之職 而後能守塞外之任也 先
007_0158_c_14L靜後幻如之 或有先能守國內之職
007_0158_c_15L而後能行寰中之事也 先靜後寂如
007_0158_c_16L之 或有先能於國內 次能於塞外
007_0158_c_17L後能行寰中之事也 先靜次幻後寂
007_0158_c_18L如之 或有先能於國內 次能於寰中
007_0158_c_19L而後能行塞外之任也 先靜次寂後
007_0158_c_20L幻如之 或有先能於國內 而後能兼
007_0158_c_21L塞外寰中之事也 先靜而後兼幻寂
007_0158_c_22L如之 或有先能兼國內塞外之任 而
007_0158_c_23L後能行寰中之事也 先兼靜幻而後
007_0158_c_24L寂如之 或有先能兼國內寰中之事

007_0159_a_01L而後能守盡外之任也 先兼靜寂而
007_0159_a_02L後幻如之 此初七輪之相也 後二七
007_0159_a_03L輪 亦例此知 但初七輪則靜能爲主
007_0159_a_04L而於幻於寂 則或先或後而或能兼
007_0159_a_05L之也 次七輪則幻能爲主 而於靜於
007_0159_a_06L寂 則亦或先後而或能兼之也 後七
007_0159_a_07L輪則寂能爲主 而於靜於幻 其先後
007_0159_a_08L與兼之者 亦如前也 或有一人 出
007_0159_a_09L將入相 俱無罣礙 動靜語默 無非
007_0159_a_10L三昧 此圓修三觀之相也 以是用人
007_0159_a_11L則國無遺賢矣 以是治亂則亂無不
007_0159_a_12L治矣 佛之所以無機不收 無病不治
007_0159_a_13L亦復然矣 其爲曲成無遺 善權方便
007_0159_a_14L於焉可見 夫二十五輪之相 若非智
007_0159_a_15L眼 誠難甄別 以是配之 則其於義
007_0159_a_16L意 可庶幾乎 盖理雖一味 而敎有千
007_0159_a_17L差 設敎多途 而同歸一致 其於機
007_0159_a_18L也亦然 所入之門雖異 所至之域則
007_0159_a_19L斯同 竟登大覺之路 而返觀從前所
007_0159_a_20L作 則一如夢境相似 所謂却來觀世
007_0159_a_21L間 猶如夢中事是也 佛言修多羅敎
007_0159_a_22L如標月指 若復見月 了知標指 畢
007_0159_a_23L竟非月 誠斯之謂歟 比夫安邦定國
007_0159_a_24L而天下旣平則君臣合體 內外混一

007_0159_b_01L而訟庭 翻爲宴安之所 戈甲 歸於
007_0159_b_02L土木之用矣 當是時也 尙無賞善之
007_0159_b_03L名焉 何更有治亂之事乎 方信道六
007_0159_b_04L國 已無紛擾事 一人獨擅太平基
007_0159_b_05L更知道道泰 不傳天子令 時淸1) (休/一)
007_0159_b_06L唱太平歌

007_0159_b_07L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中

007_0159_b_08L (休/一) 」作「休」{甲}{乙}{丙}
    1. 1)「說誼」二字 編者補入。
    2. 1)「焇」作「燒」{甲}{乙}{丙}次同。
    3. 2)「彌勒此云慈氏」六字作本文活字{甲}{乙}{丙}。
    4. 1)「曆」作「歷」{甲}{乙}{丙}。
    5. 1)「少」作「小」{甲}{乙}{丙}。
    6. 1)「摽」作「標」{甲}{乙}{丙}。
    7. 1)「大」作「太」{甲}{乙}{丙}。
    8. 2)「嗔」作「瞋」{甲}{乙}{丙}。
    9. 1)「嘆」作「歎」{甲}{乙}{丙}。
    10. 1)「摽」作「標」{甲}{乙}{丙}次同。
    11. 1)「暴」作「㬥」{甲}{乙}{丙}。
    12. 1)「休/一」作「休」{甲}{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