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불교전서

대승기신론소필삭기회편(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編) / 大乘起信論䟽

ABC_BJ_H0177_T_005

008_0758_b_01L大乘起信論䟽

008_0758_b_02L筆削記會編卷第四

008_0758_b_03L
008_0758_b_04L
中天竺菩薩馬鳴造論

008_0758_b_05L
梁三藏法師眞諦譯論

008_0758_b_06L
西太
原寺
沙門法藏述䟽

008_0758_b_07L
1)草宗密錄2)䟽䟽注論

008_0758_b_08L
宋長水法師子璿錄記

008_0758_b_09L
海東國後學性聰會編

008_0758_b_10L
疏二對治邪執 記乖眞曰邪 取着名執 相
形曰對 攻擊名治 即前

008_0758_b_11L正義 是能治 今邪執 是所治 正義
旣顯 邪執自亡 今則叙釋其相也

008_0758_b_12L
疏二 一就本總標

008_0758_b_13L
對治邪執者 一切邪執 皆依我見 若
008_0758_b_14L離於我 則無邪執 記一切下正標 若離下
反顯 我是根本 起復

008_0758_b_15L由之 故云依我
而有 離我而無

008_0758_b_16L
疏二別明治障二 一對治離三 一標
008_0758_b_17L

008_0758_b_18L
是我見有二種

008_0758_b_19L
疏二徵列

008_0758_b_20L
云何爲二 一者人我見

008_0758_b_21L
疏計有總相主宰 此是佛法內 初學
008_0758_b_22L大乘人 迷敎妄執 非是外道等所起

008_0758_c_01L也 記總相等者 不能分別五藴差別 但總相
執取爲主宰也 然其我相 有於四種 一

008_0758_c_02L衆生相 是過去衆緣和合之所生故 二壽者相
是現在一期住壽不斷緣故 三人相 是未來數

008_0758_c_03L於餘趣而受生故 四我相 是三世之總主故 故
今云我爲總相主宰也 此是下揀濫 此約學大乘

008_0758_c_04L初心凡夫 聞大乘敎 不解佛旨 隨自妄心 曲義
聖典 習以性成 故作此見 非是外道者 彼有三

008_0758_c_05L宗所計不同 如前
已說 今非此類

008_0758_c_06L
二者法我見

008_0758_c_07L
疏計一切法 各有體性 即二乘所起
008_0758_c_08L也 記計一切等者 計色等法 各自有實體性
故攝論云 若執法體是有 名法我執等

008_0758_c_09L以二乘人 依二麁事識修行 但了法中無我 不
知法體全空 如前云 見從外來 取色分齊等 於

008_0758_c_10L染淨境 執有自性 故名法執
其猶翳目旣存 空華豈滅

008_0758_c_11L
疏三辨相二 一人三 一標

008_0758_c_12L
人我見者 依諸凡夫 說有五種

008_0758_c_13L
疏二徵

008_0758_c_14L
云何爲五 記䟽二 初約
義通辨

008_0758_c_15L
疏此五何別者 初一約果 餘四通因
008_0758_c_16L果 餘如科文 記此五何別者 牒外所問 約
果者 於如來法身之上 起

008_0758_c_17L於執故 通因果者 皆依如來藏之所執故 如
來藏性 通於因果 又於五中 初二多是習頓敎

008_0758_c_18L空敎 及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 次二多是習大
乘法相 及北宗禪學失意者所執 後一唯是外道

008_0758_c_19L邪見所執 如科文者 如下可見 ◆二問答釋名

008_0758_c_20L
疏問此等旣並於眞如法上計 云何
008_0758_c_21L說爲人我執耶 答此有二釋 一云此
008_0758_c_22L是初學凡夫 有人我者 作此執 故
008_0758_c_23L「草」下疑脫「堂」{編} 「䟽」疑衍{編}

008_0759_a_01L云人我執也 二云由如來藏中有二
008_0759_a_02L義 一是本覺義 即當是人 於上妄
008_0759_a_03L計 故云人執 二是理實義 當所觀
008_0759_a_04L之法 今據初義 故說人執 記問意云
眞如是

008_0759_a_05L法 於此生執 合是法執 云何反名人我執耶 此
一向約所執以成難 一云下 約能執者以通 此

008_0759_a_06L則約有人我者 作此執故 非約所執得名 二云
下 約所執法以通 本覺是人者 以所執法中 有

008_0759_a_07L一分覺照義屬智 故名爲人 執此爲我 故名人
我也 理實者 約寂體說 即當所觀 屬於法也

008_0759_a_08L
疏三釋二 一二於空謬執二 一妄執
008_0759_a_09L事空 以爲法體 記執事空爲法體者 此則
世間頑虛之空 是識所

008_0759_a_10L變 由色所顯 非是三乘所證理法
故云事空 執此事空 爲眞法體故

008_0759_a_11L
疏三 一擧起執緣

008_0759_a_12L
一者聞脩多羅說 如來法身 畢竟寂寞
008_0759_a_13L猶如虛空 記法身如空者 金皷經云 佛眞法身
猶若虛空 華嚴云 普賢身相如虛

008_0759_a_14L空 淨名云 不着世間如連華 常善入於空寂行 達
諸法相無罣碍 稽首如空無所依 又經云 虛空無

008_0759_a_15L中邊 諸佛身亦然 不生不滅故 敬
禮無所觀 此文至多 不能具引

008_0759_a_16L
疏二正明執相

008_0759_a_17L
以不知爲破着故 即謂虛空 是如來性

008_0759_a_18L
疏以衆生執佛色身之礙相 故說法
008_0759_a_19L身如虛空 迷說意故 執同太虛 記

008_0759_a_20L等者 謂衆生定執佛有三十二相等色 見有去來
取色分齊質碍等相 迷意等者 佛意以空有無相

008_0759_a_21L無碍之義 喩同法身體 不言虛空 便是法
身 斯迷喩爲法也 法喩不分 最爲淺近

008_0759_a_22L
疏三辨對治相二 一虛空妄非眞三
008_0759_a_23L一立

008_0759_b_01L
云何對治 明虛空相 是其妄法 記

008_0759_b_02L者 以虛豁無碍爲相也 是妄法者 妄識所變故 是
色所對故 生大覺中 如一漚故 一人發眞歸元 十

008_0759_b_03L方虛空 悉皆消
殞 誠爲妄法

008_0759_b_04L
疏一立情有 記情有者 妄情見
有 理合是妄

008_0759_b_05L
體無不實 記體無不實者 有二意 一明眞體之
中 無此不實之妄空故 二明空體

008_0759_b_06L自無 本不實故 䟽云理
無 正當初義 兼於後義

008_0759_b_07L
疏二立理無 二釋

008_0759_b_08L
以對色故有 是可見相 令心生滅 記

008_0759_b_09L故有者 與色法相對待故 離色所顯 故名爲空 若
無色顯 空不得有 可見相者 以是空一顯色故 有

008_0759_b_10L色處則見無空 無色處則見有空 有時無時亦爾 令
心生滅者 有時則見有心生 見無心滅 無時則見無

008_0759_b_11L心生 見有心滅 旣能引心生滅 豈
若法身 若是法身 不合令心生滅

008_0759_b_12L
疏一釋情有也 徧計情中 相待而有
008_0759_b_13L妄念所緣 故非法身 記相待者 釋前對
色故有也 妄念

008_0759_b_14L緣者 釋前是可見相 非法身者 法身異此 無有
無處 無有無時 亦無一相可得 尙不可以智知

008_0759_b_15L豈容妄念所緣 今旣
妄念所及 故非法身

008_0759_b_16L
以一切色法 本來是心 實無外色 若
008_0759_b_17L無色者 即無虛空之相 記若無色下 正顯
體無也 以能顯

008_0759_b_18L之色 尙不可得 所顯之空 理應是虛 楞嚴亦云
空性無形 因色顯發 又云色相旣無 誰明空質

008_0759_b_19L
疏二釋理無也 本以待色爲空 今旣
008_0759_b_20L唯心無色 何得更有於空 記䟽文
可知

008_0759_b_21L
疏三結

008_0759_b_22L
所謂一切境界 唯心妄起故有 記一切
境界

008_0759_c_01L者 即色空
俱攝也

008_0759_c_02L
疏一結情有也 記結情有者 亦是釋無色
之所以 即前依轉相 有

008_0759_c_03L現相義 然
此且是正釋

008_0759_c_04L
若心離於妄動 則一切境界滅 唯一眞
008_0759_c_05L心 無所不徧

008_0759_c_06L
疏二結理無也 辨法同喩 以周徧如
008_0759_c_07L空故 取虛空爲喩 記結理無者 亦是
轉釋 或名反釋

008_0759_c_08L即前心無起故 境界隨滅 乃至得涅槃等 是知
虛空 但是眞性之中 一分妄想 故楞嚴云 空生

008_0759_c_09L大覺中 如海一漚發 辨法同喩等者 即因便取
喩 非論正意 若據論意 但約爲遮情執之有 故

008_0759_c_10L以爲喩 非謂表於眞如體徧 故前云 寂寬如
空 次云廣大性智 非如虛空等 有智請詳

008_0759_c_11L
疏二法身眞非妄

008_0759_c_12L
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 非如虛
008_0759_c_13L空相故

008_0759_c_14L
疏簡法異喩 謂是如來本覺性智 豈
008_0759_c_15L同太虛虛妄法也 記豈同等者 有兩意一
究竟不究竟故 二覺

008_0759_c_16L知不覺知故 故圓覺䟽云 方之海印 越彼太虛
華嚴云 解如來身 非如虛空 無量功德 妙法所

008_0759_c_17L圓滿故 問上云正義爲能治 邪執爲所治 前旣
已顯正義 此文只應但明邪執 何故復有能治之

008_0759_c_18L文 豈不重耶 答前文正義 雖是能治 以未能約
執對顯 今此文中 逐段別擧執相 將前正義 別

008_0759_c_19L別對破 斯則由此邪執 顯得前義正眞 亦由前
義 明得此執僞妄 故須別擧治文也 只如此段

008_0759_c_20L對治之文 即當前云 一切諸法 唯依妄念 而有
差別 又云非有相非無相 又云依此法身 設名

008_0759_c_21L本覺 又智淨相法出離鏡 又以法
身爲智身等 並是此能治之文也

008_0759_c_22L
疏二妄執法體唯是空無三 一執緣

008_0759_c_23L
二者聞脩多羅說 世間諸法 畢竟體空

008_0760_a_01L乃至涅槃眞如之法 亦畢竟空 本來自
008_0760_a_02L空 離一切相 記涅槃空者 圓覺云 生死涅槃
猶如昨夢 眞如空者 楞嚴云

008_0760_a_03L言妄顯諸眞 妄眞同二妄 又
云無爲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等

008_0760_a_04L
疏大品云 及至涅槃 如幻如夢 若
008_0760_a_05L當有法勝涅槃者 我說亦復如幻如
008_0760_a_06L夢 記大品等者 具云時五百天子 默然憶念
云何說涅槃等 亦如夢耶 善現知諸天

008_0760_a_07L子 作如是念 而告之言 若當有法過涅槃者 我
亦說爲如幻如夢 何以故 從本以來本自空故

008_0760_a_08L
疏二執相

008_0760_a_09L
以不知爲破着故 即謂眞如涅槃之性
008_0760_a_10L惟是其空

008_0760_a_11L
疏不知爲破情計有故 即執性德是
008_0760_a_12L無 記不知等者 本爲破於有取之心 故說爲
空 空者 意明離名離相之義 不無圓成

008_0760_a_13L實體 具性功德 不了佛意 謂同徧
計之法 擧體全空 斯則傷之太甚

008_0760_a_14L
疏三對治

008_0760_a_15L
云何對治 明眞如法身自體不空 具足
008_0760_a_16L無量性功德故 記不空者 即前如實不空 以
有自體義 及前體大不增減

008_0760_a_17L等 具功德者 即前所示相大
大智慧光明義等 是此對治文

008_0760_a_18L
疏二 三於有倒智三 一執性德同色
008_0760_a_19L心三 一執緣

008_0760_a_20L
三者聞脩多羅說 如來之藏 無有增減
008_0760_a_21L體備一切功德之法 記體備等者 圓覺云 無
上法王 有大陀羅尼

008_0760_a_22L門 名爲圓覺 流出一切淸淨眞如菩提涅槃 及波羅
蜜等 圓覺即如來藏之異名也 更有諸經 不能具引

008_0760_a_23L
疏二執相

008_0760_b_01L
以不解故 即謂如來之藏 有色心法
008_0760_b_02L自相差別 記不解者 此是表詮 令生信解 不
同前二 遮詮遣執 故言不解 不

008_0760_b_03L言爲破着也
下皆如此

008_0760_b_04L
疏三對治

008_0760_b_05L
云何對治 以惟依眞如義說故 記依眞
如義

008_0760_b_06L說者 此約眞性 顯功德也 眞體本一 義說有差
旣於一體之上 說功德義 即差別而無差別也

008_0760_b_07L
疏二之不二也 記二之不二者 上論云 雖
實有此諸功德義 而無

008_0760_b_08L差別之相 等同一味 唯一眞
如 以無分別 離分別相等

008_0760_b_09L
因生滅染義 示現說差別故 記因生滅等
者 此對

008_0760_b_10L妄法 顯功德也 旣對妄
顯 此亦差即無差也

008_0760_b_11L
疏不二之二也 如上文云 以依業識
008_0760_b_12L生滅相示等 記不二之二者 如前文云 若
心起見 則有不見之相 心

008_0760_b_13L性離見 即是徧照法界義
等 如上等者 即能治之文

008_0760_b_14L
疏二執法性本有染三 一執緣

008_0760_b_15L
四者聞脩多羅說 一切世間生死染法
008_0760_b_16L皆依如來藏而有 一切諸法 不離眞如
008_0760_b_17L諸法不離眞如者 圓覺云 一切衆生 種種幻化
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華嚴云 三界所有 唯是一

008_0760_b_18L心 又云未曾有一
法 得離於法性

008_0760_b_19L
疏二執相

008_0760_b_20L
以不解故 謂如來藏自體 具有一切世
008_0760_b_21L間生死等法

008_0760_b_22L
疏以不解隨緣之義 則謂自性有染
008_0760_b_23L隨緣等者 此明眞如 隨無明緣 成世
間法 以不敏故 謂眞體中 本有此染

008_0760_c_01L
疏三對治二 一奪破

008_0760_c_02L
云何對治 以如來藏 從本已來 惟有
008_0760_c_03L過恒沙等諸淨功德 不離不斷不異眞
008_0760_c_04L如義故

008_0760_c_05L
疏明淨德妙有 記即不空如來藏也 大抵
同前第二中能治之文廣

008_0760_c_06L如相大
中辨

008_0760_c_07L
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 唯是妄有 性自
008_0760_c_08L本無

008_0760_c_09L
疏明妄染理無 記有二意 一眞理中 無此
妄染 即空如來藏也 二

008_0760_c_10L據妄自性 道理亦無 上文云 以一切法 皆從
心起 妄念而生 又云一切法 如鏡中像 無體

008_0760_c_11L可得

008_0760_c_12L
從無始世來 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

008_0760_c_13L
疏明妄不入眞也 記即不相應也 上文云
從本已來 一切染法

008_0760_c_14L不相應故 以妄體本空
將何入眞 與眞相應

008_0760_c_15L
疏二縱破

008_0760_c_16L
若如來藏 體有妄法 而使證會永息
008_0760_c_17L妄者 無有是處 記無有是處者 妄若實有
證時不合除滅 證者 旣

008_0760_c_18L能除滅 當知妄本不有 以眞體證時 畢竟不無故
近有人聞性具義 不能深究理趣 便謂本性 具有

008_0760_c_19L十界色心漏無漏法 起用之時 各於本法自體上起
名全體之用 宛如第八識中 含種無異〔此同前段

008_0760_c_20L執性德同色心〕 又說眞性除無明有差別義〔即同
此段 執法性本有染〕徃徃形於簡牘 疑誤後生 反

008_0760_c_21L謗圓文 却謂方便 菩薩懸知今日 垂此對治 善哉
大士 悲救何甚 倘無悛意 確乎迷情 豈唯邪見之

008_0760_c_22L門不扃 抑亦阿鼻之路尤近
也 悲夫廣有破 (厂+屰) 已見別章

008_0760_c_23L
疏三執染淨有始終三 一執緣

008_0761_a_01L
五者

008_0761_a_02L
疏敎執治等 各二法 謂生死涅槃
008_0761_a_03L各二法者 謂執緣執相對治之文
皆雙顯生死涅槃二法 在文可見

008_0761_a_04L
聞脩多羅說 依如來藏 故有生死 依
008_0761_a_05L如來藏 故得涅槃 記有生死涅槃者 是勝
鬘經文 又經云 無始

008_0761_a_06L時來性 爲諸法依止 由
此有諸趣 及證涅槃果

008_0761_a_07L
疏二執相

008_0761_a_08L
以不解故 謂衆生有始 以見始故 復
008_0761_a_09L謂如來 所得涅槃 有其終盡 還作衆
008_0761_a_10L生 記不解等者 佛意言如來藏 是迷悟所依之
根本 迷則生死 悟則涅槃 然則生死無初

008_0761_a_11L涅槃無盡 不達此理 遂成始終之見 下文具顯 亦
同圓覺剛藏三問中第三問也 文云若諸衆生 本來

008_0761_a_12L成佛 後起無明 一切如來 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亦如楞嚴所明 斯則生死涅槃 悉有始終也

008_0761_a_13L
疏聞依眞有妄 便謂眞先妄後 故起
008_0761_a_14L有始見也 如外道立從冥初生覺等
008_0761_a_15L旣衆生有始依眞 故證得涅槃者 還
008_0761_a_16L作衆生 成有始之義也 如外道立衆
008_0761_a_17L生終盡 還歸於冥 名爲涅槃 從冥起
008_0761_a_18L覺 更作衆生 此亦如是 記外道等者
謂數論師

008_0761_a_19L以彼依非想定 發世俗通 應於邪道 知過去八
萬劫事 過此即不知 以生死智通 知未來八萬

008_0761_a_20L劫死此生彼之事 後亦不知也 彼之所計 冥性
是常 從此生於世間諸法 冥寞難知 故云冥性

008_0761_a_21L云何而生 謂從冥初生覺 從覺生我心 從我心
生五唯量 謂色聲香味觸 從五唯量生五大 謂

008_0761_a_22L地水火風空 從五大生十一根 謂五知根 眼耳
鼻舌身 五作業根 手脚口大小便根 及心平等

008_0761_b_01L根 爾時名生死成 執一神我 爲受用主 我思勝
境 冥性變生 爲我受用 我受用故 爲境纒縛

008_0761_b_02L不得解脫 我若不思 冥性不變 神我解脫 名
爲涅槃 此有二十五諦 冥性爲初能變起故

008_0761_b_03L
疏三對治二 一明法體離始 則顯生
008_0761_b_04L死無初

008_0761_b_05L
云何對治 以如來藏無前際故 無明之
008_0761_b_06L相 亦無有始 若說三界外 更有衆生
008_0761_b_07L始起者 即是外道經說 記無明無始者 即
前依如來藏有

008_0761_b_08L生滅心等 又云一切衆生 不名爲覺 以從本
來 未曾離念 故說無始無明 皆是能治之文

008_0761_b_09L
疏如仁王經云 我說三界外 別有一
008_0761_b_10L衆生界者 是外道大有經中說 非七
008_0761_b_11L佛說也 記仁王等者 彼經第一云 善男子
一切衆生煩惱 不出三界 諸佛應

008_0761_b_12L化法身 亦不出三界 三界無衆生 佛何所化 是
故我言三界外 別有一衆生界者 是外道大有經

008_0761_b_13L中說 非七佛之所說也 大有經者 彼勝論師 說
有六句 一實 二德 三業 四大有 五同異 六和

008_0761_b_14L合 此六句中 彼有大性 能有
一切法 離一切法 別有體故

008_0761_b_15L
疏二明法體離終 則顯涅槃無盡

008_0761_b_16L
又如來藏 無有後際 諸佛所得涅槃
008_0761_b_17L與之相應 則無後際故 記涅槃無後際者
即前云 所謂

008_0761_b_18L心性不生不滅 又云非前際生 非後際滅 又
云法身顯現 起用無斷等 皆是能治之文

008_0761_b_19L
疏二法三 一執緣

008_0761_b_20L
法我見者 依二乘鈍根故 如來但爲說
008_0761_b_21L人無我 記人無我者 小乘藏中所說 以根非利
故 但爲分別 蘊中無人 令證人空也

008_0761_b_22L
疏二執相

008_0761_b_23L
以說不究竟 見有五陰生滅之法 怖畏

008_0761_c_01L生死 妄取涅槃 記說不究竟者 未說法空
敎 名半字 然有多義 名

008_0761_c_02L不究竟 一行 但行自利 未能利他 二智 但得生
空智 不得法空智 三斷 但斷煩惱 不斷所知 四

008_0761_c_03L證 但證生空理 不證法空理 五得 但得有餘無餘
涅槃 不得無住處涅槃 見五陰者 雖於蘊中 不見

008_0761_c_04L人相 而見蘊等 是其實法 旣執陰法實有 故見三
界不安 猶如火宅 希求出離 如救頭然 望到寂滅

008_0761_c_05L安樂
之處

008_0761_c_06L
疏三對治

008_0761_c_07L
云何對治 以五陰法 自性不生 則無
008_0761_c_08L有滅 本來涅槃故 記五陰自性不生等者 即
前眞如門云 一切法

008_0761_c_09L從本已來 離言說名字心緣等相 畢竟平等 又云
一切法 即眞實性等 又同相文云 一切衆生 本來

008_0761_c_10L常住 入於涅槃 下文復云 以信一切法 從本
已來 自涅槃故 會相入實文中 皆是能治也

008_0761_c_11L
疏二究竟離 記究竟離者 前且據其病狀
隨病設藥 故對空說有 對

008_0761_c_12L有說空 未能究竟 今則具約眞理 一切皆遣 言
說道斷 心行處滅 平等一味 方名究竟 是則對

008_0761_c_13L治符於依言眞如 究
竟符於離言眞如也

008_0761_c_14L
疏二 一約法明治二 一約法總顯

008_0761_c_15L
復次究竟 離妄執者 當知染法淨法
008_0761_c_16L皆悉相待 無有自相可說 記染淨無自相
者 所以得

008_0761_c_17L名染者 以待淨立 當知染相 非自相也 淨相亦爾
餘本末有空生佛 乃至世出世等 倣此而知 故淨

008_0761_c_18L名云 若見垢實性 即無淨相
順於滅相 是爲入不二法門

008_0761_c_19L
疏中論云 若法因待成 是法還成待
008_0761_c_20L今即無因待 亦無所成法等 準釋可
008_0761_c_21L知 相待無相待 法體本爾 非由悟後
008_0761_c_22L方使其然 故下云 記因待者 若染法因
待淨成 即淨法還

008_0762_a_01L爲染待 如是展轉 墮無窮過 無因待等者 若本
無染 爲因爲待 則何有淨爲所成法 相待無相

008_0762_a_02L待下 或問曰 此諸染淨 應可在迷之時 未得離
於相待 悟後方得相待 即無相待耶 故此釋云

008_0762_a_03L法體本爾 非謂由悟 始得如是 以染淨法 本離
言說分別 畢竟平等 何須待悟 方始無耶 如

008_0762_a_04L下自

008_0762_a_05L
疏二擧廣類求

008_0762_a_06L
是故一切法 從本已來 非色非心 非
008_0762_a_07L智非識

008_0762_a_08L
疏顯上非心也 記此顯非智等一句 上則
總標非色非心 今此非

008_0762_a_09L智等 重示
非心義也

008_0762_a_10L
非有非無

008_0762_a_11L
疏顯上非色也 記如前可見 亦可此句 重
覆前非色等 義謂非色

008_0762_a_12L心智識等 即以攝盡世出世間一切相待諸法皆
無也 今恐聞此無故 便作無解墮於斷見 今則

008_0762_a_13L覆䟽 有無俱絕也 又是覆前對治離中 能治所
治空有之法 俱不立也 前則以藥治病 此則藥

008_0762_a_14L病俱遣 究竟離
義 於斯顯矣

008_0762_a_15L
畢竟不可說相 記結也 此有兩意 一約時
謂明色心等相 非惟暫時

008_0762_a_16L不可說 盡於未來 畢竟亦不可說 二約法 非謂法
體不可作色心等相說 餘一異凡聖因果生死涅槃

008_0762_a_17L一切相 畢竟不可說故 前眞如門云 一切法從本
已來 離言說相離名字相等 今則相盡歸如 合於

008_0762_a_18L本體 入眞
如門也

008_0762_a_19L
疏二會釋伏疑 記和會佛意 以釋疑難 此
疑不顯 但有釋文 伏而

008_0762_a_20L不顯 故
云伏疑

008_0762_a_21L
疏三 一正會伏疑

008_0762_a_22L
而有言說者

008_0762_b_01L
疏疑云聖者 了知諸法離性 不可說
008_0762_b_02L相 云何乃有種種言說 故牒外難云
008_0762_b_03L有言說者 下釋云 記離性者 本性無故
本性旣無何相之有

008_0762_b_04L如前所離之文 故經云 凡所有相 皆是虛
妄 種種言說者 即前顯示正義之文也

008_0762_b_05L
當知如來 善巧方便 假以言說 引導
008_0762_b_06L衆生

008_0762_b_07L
疏正會伏疑也 假言巧引 意不在言
008_0762_b_08L假言等者 如假筏渡河 意不在筏 以此土衆
生 皆以聞思修 入三摩地故 須以音聲爲佛

008_0762_b_09L事也 故經云 此方眞敎體 淸淨在音聞 欲取三
摩提 實以聞中入 又經云 總持無文字 佛以文

008_0762_b_10L

008_0762_b_11L
疏二辨㝎聖意

008_0762_b_12L
其旨趣者 皆爲離念 歸於眞如 記離念
歸如

008_0762_b_13L等者 意令離前邪執有無等念 歸於眞如故 智論
云 念想觀已除 言語法皆滅 如是尊妙人 則能

008_0762_b_14L見般

008_0762_b_15L
疏三反以釋成

008_0762_b_16L
以念一切法 令心生滅 不入實智故 記
008_0762_b_17L令心生滅者 心通眞妄 但依主持業之異 詳之 實
智即本覺 能入即始覺 十地已還 不得入者 盖緣

008_0762_b_18L有念也 故前文云 一切衆生 不名爲
覺 以從本已來 念念生滅 未曾離念故

008_0762_b_19L
疏三分別發趣道相 記前雖正義已顯 邪
執又亡 直論見解

008_0762_b_20L苟無偏僻 然於發心趣求 修證階降 殊未諳悉
若止而不進 則前解何爲 有解無行 如風中燈

008_0762_b_21L照物不了 亦如有目無足 豈到前所 苟或進之
則知復何徃 故此分別令知 知已令進 則免其

008_0762_b_22L叨濫上流 及自輕退屈爾 自此已
下 則釋立義分中所立乘義也

008_0762_c_01L
疏二 一標意釋名 記文中但有標章釋名
而無標意之語 恐

008_0762_c_02L章字誤
爲意字

008_0762_c_03L
分別發趣道相者 謂一切諸佛所證之
008_0762_c_04L

008_0762_c_05L
疏擧所趣之覺道 記覺道者 即所證菩提
果也 佛果圓通 故

008_0762_c_06L名爲

008_0762_c_07L
一切菩薩 發心修行 趣向義故 記發心
即發

008_0762_c_08L三種心 修行即始從信位 終至金剛已還 所
行二利諸波羅蜜 一一皆能趣向上位故

008_0762_c_09L
疏顯能趣之因行 欲明菩薩發心 趣
008_0762_c_10L向佛所證道 種類不同 故云分別發
008_0762_c_11L趣道相 記欲明等者 通叙其意 明即分別也
種類不同者 釋相之一字 即發

008_0762_c_12L心與行 各有不同 故名相也 如發心橫有眞〔信
成就發心等〕僞 〔學他發心等〕竪有淺〔信成就

008_0762_c_13L發心〕 深〔證發心 解行發心
通於深淺〕故行則可知

008_0762_c_14L
疏二開章釋相三 一標數

008_0762_c_15L
略說發心有三種 記三種者 義有通別 通則
總名發趣 故標云發心

008_0762_c_16L修行趣向義故 別則前二是發起 後一是開發 又
心爲所發 人及菩提 爲能發 謂人能起發 菩提能

008_0762_c_17L引發 謂此人有內勳爲因緣 善根爲增上緣 菩提
爲所緣境 由此衆緣而發其心 斯則以能望所 名

008_0762_c_18L爲發心 又隨位 別有能
所發趣之義 至文當辨

008_0762_c_19L
疏二徵列

008_0762_c_20L
云何爲三 一者信成就發心

008_0762_c_21L
疏十信行滿 入十住位中 初發心住
008_0762_c_22L也 記十信等者 斯則十信滿心人爲能發 直
等三心爲所發 又十信滿心爲能趣 十

008_0763_a_01L住位爲所趣 二位出
入心同時 義如前說

008_0763_a_02L
二者解行發心

008_0763_a_03L
疏十行位中 能解法空 順行十度
008_0763_a_04L行成純熟 發回向心 入十回向位也
008_0763_a_05L解法空者 即下云 以知法性無慳貪 乃至無
無明等 知即解也 順行十度者 下說順性修

008_0763_a_06L行檀波羅蜜 乃至般若波羅
蜜等 能所發趣 例上可知

008_0763_a_07L
三者證發心

008_0763_a_08L
疏初地已上 乃至十地也 前二是相
008_0763_a_09L似發心 後一是眞實發心 記初地等者
此以二地

008_0763_a_10L乃至佛果 辨能所發趣等義 前二下 料揀優劣
相似者 以有分別心 故名相似覺 眞實者 以得

008_0763_a_11L無分別智故 即隨分覺 通約證理 故云眞實 然
此三中 初該信住 次該行向 後該地果 此三種

008_0763_a_12L心 從因至果 一切
行位 靡不足矣

008_0763_a_13L
疏三辨相三 一信成就發心三 一明
008_0763_a_14L信心成就之行二 一問

008_0763_a_15L
信成就發心者 依何等人 記依何等人
者 約何位

008_0763_a_16L人 說發
心義

008_0763_a_17L
疏一問能修行人

008_0763_a_18L
修何等行 記修何等行者
由行何行

008_0763_a_19L
疏二問所修之行

008_0763_a_20L
得信成就 堪能發心 記而得發心 據下答
意 即依十信位人

008_0763_a_21L修信進念等十種善行 十千劫
滿 至第十信滿心 則能發也

008_0763_a_22L
疏三問行成堪發 二答前信滿故進

008_0763_b_01L
前信等者 即明此答
中前後兩科意也

008_0763_b_02L
疏後信未成故退二 一正答前問二
008_0763_b_03L一答三問三 一答能修行人

008_0763_b_04L
所謂依不㝎聚衆生

008_0763_b_05L
疏分別三聚 乃有多門 今此文中
008_0763_b_06L直明菩薩 十住已上 決㝎不退 名
008_0763_b_07L正㝎聚 未入十信 不信因果 名邪
008_0763_b_08L㝎聚 此二中間 十信位人 欲求大
008_0763_b_09L果 而心未決 或進或退 本業經中
008_0763_b_10L十信菩薩 如空中毛 名不㝎聚 今
008_0763_b_11L依此人 明其修行也 記多門者 謂小乘
及權實等異 已

008_0763_b_12L見前文 於此三中 今取實
敎 明三聚義 如䟽分別

008_0763_b_13L
疏二答所修行

008_0763_b_14L
有熏習善根力故 信業果報 能起十善
008_0763_b_15L信業果報者 業通善惡 果通樂苦 果能酬因 故
名爲報 此通而言也 非約總別 十善者 即不殺

008_0763_b_16L等十 非謂十種信心
若信等十 下文方配

008_0763_b_17L
疏謂有聞熏 及本覺內熏之力 并依
008_0763_b_18L前世諸善根力故 能信業果故 捨惡
008_0763_b_19L從善 修福德分也 記謂有下聞熏 通師
敎 內熏兼體相 善

008_0763_b_20L根者 若准過去 還因熏力所成 今望現在 且名
宿善 就因所論 故名爲根 能信下 即止滅相義

008_0763_b_21L也 昔雖有善 以創熏故 善根微劣 方成其種 未
能起信 勤求諸行 今以再習再熏 及三事併力

008_0763_b_22L故能起也 是則善根 在昔爲所成 在今爲能起
正同法華 繫珠解珠之譬也 福德分 分即因義

008_0763_b_23L此十善行 始成世間有漏福 終成出世無漏福故
亦即福德中之一分也 以福有無量故 亦即福德

008_0763_c_01L之分齊也 顯
非智慧故

008_0763_c_02L
厭生死苦 欲求無上菩提 記厭生死等者
信解漸增故

008_0763_c_03L能知三界不安 猶如火宅 所以厭之
知菩提佛果 是極淸凉 所以求之

008_0763_c_04L
疏成菩提分及解脫分善也 上皆辨
008_0763_c_05L行因 記菩提分等 亦如前說 此二分并上福
德分 至果成就 如次爲智 斷恩之三

008_0763_c_06L德也 行因者 欣厭之事 情動於中 因此起行
故名行因 問修十善因 已是其行 云何目爲行

008_0763_c_07L因耶 答望後出世之行故 以世善爲因 斯則世
間有漏行 與出世無漏行爲因也 問厭生死求菩

008_0763_c_08L提 豈非出世行耶 答雖有此心 未有其事厭欲
之言 思之可見 又此厭求 但是事善 未與理觀

008_0763_c_09L相應 不名正行 然據此文 猶在信前 未入十信
且爲十信 作方便也 如世起厭求心 欲行善者

008_0763_c_10L豈便是十信人耶 故䟽云 上皆辨行因者
是此義也 次云修行信心 方是正十信位

008_0763_c_11L
得値諸佛 親承供養 修行信心 記得値
等者

008_0763_c_12L佛即據位 合是應身 於中隨機現化 不定一種 謂
作父母眷屬等 已如前說 今但言佛者 據本而言也

008_0763_c_13L亦可偏擧以佛形得度者說 親近承事 供給供養 亦
可親承者 謂親得承受佛之敎誨也 旣爲現身 必聞

008_0763_c_14L法要 即聞法生
解 修行信心

008_0763_c_15L
疏明修行緣也 謂約此因緣 修十種
008_0763_c_16L信心行 記行緣者 即用熏習中差別緣也 謂
約等者 以前云因綠具足 乃得成

008_0763_c_17L辦 故不可闕 於此十信位中 具起四種信心 行
五種妙行 修習眞如三昧 漸入漸深 以至成熟

008_0763_c_18L堪入初
住爾

008_0763_c_19L
疏三答行成堪發

008_0763_c_20L
經一萬劫 信心成就故 記一萬劫者 約根
利鈍 料揀有四

008_0763_c_21L句 一利根不精進 二利根精進〔此二劫數皆不可
定〕 三鈍根精進 極遲一萬劫 四鈍不精進 此乃因

008_0764_a_01L而不學 何足以議其劫數耶 今此論中 取第三者
故云一萬劫 故本業經云 是信相菩薩 十千劫 行

008_0764_a_02L十戒法 當出十信心 入初住位 又彼經云 若一劫
二劫三劫 修十善法 亦退亦出 若値善友 能信佛

008_0764_a_03L法 若一劫二
劫 方入住位

008_0764_a_04L
疏一明行成 記行成者 本䟽云 時滿行成
時謂十千劫 行謂十信心滿

008_0764_a_05L至出
心也

008_0764_a_06L
諸佛菩薩 敎令發心 記諸佛菩薩者 即前
所値佛菩薩等 此

008_0764_a_07L中旣敎令發心 猶在信位
所値之佛 或化或報也

008_0764_a_08L
或以大悲故 能自發心 或因正法欲滅
008_0764_a_09L以護法因緣故 能自發心

008_0764_a_10L
疏二約勝緣 正明發心 謂發十住初
008_0764_a_11L心也 記約勝緣者 即佛及菩薩 衆生苦 正法
滅 皆是勝緣 佛菩薩等 旣垂誨勗

008_0764_a_12L焉不發心 我等每遇微智片福之人 有所勸喩
尙自發心 況佛及菩薩 親授敎誨耶 或觀一切

008_0764_a_13L衆生 與己無異 但以迷眞執妄 枉受輪廻 是故
起大悲心 咸欲濟度 自愧力小 事與願違 故且

008_0764_a_14L發心 趣求佛果 剋備神用 方堪極濟故 十地經
云 見諸衆生 孤獨無侶 生哀愍心 此如有人

008_0764_a_15L見民疲極 賦重役繁 正令不行 罔知所訴 自惟
無力 如何治之 因而進德修業 求薦取仕 務去

008_0764_a_16L民瘼 令上下無怨 以致治也 或見佛法將滅 衆
生無依 爲欲護持 又寡道力故 發心修行 以希

008_0764_a_17L入證 隨其力用 方能振擧 然夫言法者 具敎理
行果 今之滅者 但於四中 約敎行滅 理果不滅

008_0764_a_18L敎滅者 且佛垂敎 意在弘通 若沈廢不行 即是
滅義 不必如始皇之煨燼 師子之焚燒 正如序

008_0764_a_19L中 沈貝葉之義也 行滅者 無人修故 故智論云
法滅者 謂修行滅 今所護持 亦唯敎行 即書寫

008_0764_a_20L讀誦 隨分解說 奬勸後學 使燈燈相續 明明無
盡 是護敎也 若剋己修進 勗勵有緣 令佛種不

008_0764_a_21L斷 是護行也 若復細詳 理果二法 亦有滅義
然與上敎行 相因而滅 由無敎故無行 無行故

008_0764_b_01L無證 無證故無果也 此四雖皆名滅 而滅義不
同 謂敎行唯斷滅 理法唯隱滅 果約性相 兼於

008_0764_b_02L二義 故涅槃說 有二種因緣 令正法久住 一者
內有持戒比丘 二者外有篤信檀越 又說釋迦遺

008_0764_b_03L法 最後滅時 諸比丘等 不是闕乏供養 令佛法
滅 却因四事豊足 憍恣心生 天魔得便 釋迦遺

008_0764_b_04L槃 從是永滅 苟或發心 趣求佛果 豈唯持戒
故其佛法 無以見滅 今論中言或者 即不定義

008_0764_b_05L於前三中 隨當一
事 即能發心也

008_0764_b_06L
疏勝緣雖多 畧擧三種 於中初一他
008_0764_b_07L力 後二自力 亦可同下三心 謂順
008_0764_b_08L敎故得直心 護法故得深心 餘同此
008_0764_b_09L也 記勝緣下 然此菩薩 萬劫修行 器用非淺
因緣發趣 豈唯此三 故今略而擧之 以

008_0764_b_10L二利行中 緣有無量 不可具載 故云略也 於中
下 配自他 以由他所敎 出自己心二不同故 亦

008_0764_b_11L同下 配所發心 直心者 下云一者直心正念眞
如法故 以蒙親敎 遂能發心 正念眞如 離於沉

008_0764_b_12L掉一切邪曲 名爲直也 深心者 爲欲護法 故須
創意 備修萬行 具諸功德 即成此心 餘同即大

008_0764_b_13L悲心也 如
文可見

008_0764_b_14L
疏二結成位

008_0764_b_15L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

008_0764_b_16L
疏此下有二

008_0764_b_17L
入正㝎聚 畢竟不退

008_0764_b_18L
疏一顯於下無失 謂入十住初發心
008_0764_b_19L住位 不墮凡小之地 記不墮凡小等者
故十地論說

008_0764_b_20L令護二行 謂護煩惱行及二乘行 若初心人 聞
責凡夫行 却落二乘行 聞呵二乘行 却入凡夫

008_0764_b_21L行 不肯行於中道 今得
信心成就 故不墮爾

008_0764_b_22L
名住如來種中 正因相應

008_0764_c_01L
疏二明於上有得也 謂住習種性位
008_0764_c_02L行順內熏之因 故云正因 又此位已
008_0764_c_03L去 正當得果 故云正因 以更不退
008_0764_c_04L失故 記習種性者 本業經中 從因至果 攝爲
六種性 謂十住習種性 十行性種性

008_0764_c_05L十回向道種性 十地聖種性 等覺性 妙覺性 今
即初也 順內熏者 反與眞如體相相順 此揀地

008_0764_c_06L上無分別心之相應也 以地上與理合 故名爲相
應 今此地前 但隨順故 名爲相應 以未得無分

008_0764_c_07L別心故 正當得果者 由住佛果之正因故 謂此
菩薩 入正定聚 與佛正因相應 旣順其因 火定

008_0764_c_08L得果 故云入如來
種中 種即因也

008_0764_c_09L
疏二擧劣顯勝 勝者如前進 劣者如
008_0764_c_10L此退 文二 一明劣相二 一內因力
008_0764_c_11L

008_0764_c_12L
若有衆生

008_0764_c_13L
疏此下有二

008_0764_c_14L
善根微少 記根劣也 以夙熏
善種不能多故

008_0764_c_15L
久遠已來 煩惱深厚

008_0764_c_16L
疏一惑重也 記貪嗔熾然
不能制故

008_0764_c_17L
唯値於佛亦得供養 記値佛者 此通滅後 見
佛形像 亦得供養故

008_0764_c_18L
疏二德薄也 於中三

008_0764_c_19L
然起人天種子

008_0764_c_20L
疏一倒求 記樂修五戒十善 但希人天果報
人天不離生死 合是所猒而反

008_0764_c_21L求之 故云倒也 約
果言因 故論云種子

008_0764_c_22L
或起二乘種子

008_0764_c_23L
疏二異求 記謂怖畏生死 樂觀諦緣 求二
乘果 雖出三界 未能究竟 不

008_0765_a_01L與三世諸佛同
塗 故云異也

008_0765_a_02L
設有求大乘者 根則不㝎 若進若退
008_0765_a_03L進退等 如下自辨 然此段文 從初至供養 合
俱是德薄 以善根等 是德本故 餘皆行劣也

008_0765_a_04L

008_0765_a_05L
疏三猶豫大乘 二外緣力劣

008_0765_a_06L
或有供養諸佛 記或有供養 至墮二乘地 盡
是辨求大乘者 進退之相也

008_0765_a_07L
疏此下有二

008_0765_a_08L
未經一萬劫

008_0765_a_09L
疏一行時未滿也 記行時未滿者 以約
鈍根精進者說故

008_0765_a_10L
於中遇緣亦有發心

008_0765_a_11L
疏二遇緣不勝也 於中有四

008_0765_a_12L
所謂見佛色相 而發其心

008_0765_a_13L
疏一以色見佛 記旣以色見聲求 是人行
邪道 不能見如來 故前

008_0765_a_14L云 不知轉識現故 見從外來 取
色分齊 或見如來塑畫形像等

008_0765_a_15L
或因供養衆僧而發其心

008_0765_a_16L
疏二住相供僧 記不能達三輪體空
無住行施也

008_0765_a_17L
或因二乘之人 敎令發心

008_0765_a_18L
疏三隨劣敎發心 記隨劣敎者 此與前起
二乘種子別 前則因

008_0765_a_19L劣 此則
緣劣也

008_0765_a_20L
或學他發心

008_0765_a_21L
疏四學他迹 此等並非菩薩悲智之
008_0765_a_22L心 故欲退失 記學他迹者 但隨彼而行 自
無決擇 學他外迹 不自照

008_0765_b_01L心 此則見他退而還退 或心闌而自退 此等者
結揀 以悲智是菩提心體故 夫大乘行人 最初

008_0765_b_02L發菩提心 要先有智 了眞性本有 無明本空 求
斷本空無明 求證本有眞性 次須具悲 盡於未

008_0765_b_03L來 度衆生界然後 以願要制 不令蹔捨 無致疲
勞 此三具故 方是眞正大乘初行 旣不同彼 故

008_0765_b_04L云非也 然此中發心之言 且是信位初心 始發
求道之意 非同信滿發心入住 則如今之行人

008_0765_b_05L始發大乘信心之者 此
即猶在信位之初也

008_0765_b_06L
疏二結成退失

008_0765_b_07L
如是等發心 悉皆不㝎 遇惡因緣 或
008_0765_b_08L便退失 墮二乘地 記惡緣者 五欲及二乘
退失者 失所發心 不

008_0765_b_09L入信位 退凡夫地 此以五欲 爲惡緣故 墮二乘地
者 此以二乘 爲惡緣故 故經云 百千萬人 發菩

008_0765_b_10L提心 若一若二 至於佛果 餘皆墮二乘也 又經云
菩薩發大心 魚子菴樹華 三事因時多 得果甚少

008_0765_b_11L然此前後勝劣相望 各有七事 且劣之七事者 一位
次劣〔十信初心〕 二內熏劣〔無力〕 三善根劣〔微

008_0765_b_12L少〕 四時限劣〔未經萬劫〕 五外緣劣〔色相見佛〕
六起行劣〔人天二乘〕 七究竟劣〔退入凡夫二乘〕

008_0765_b_13L勝之七事者 一位次勝〔十信位滿〕 二內熏勝〔有
力〕 三善根勝〔久植德本〕 四時限勝〔經一萬劫〕

008_0765_b_14L五外緣勝〔遇佛受敎〕六起行勝〔直
深悲等〕 七究竟勝〔正定不退〕

008_0765_b_15L
疏二顯發心之相三 一牒章以問

008_0765_b_16L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 發何等心 記發何
等心

008_0765_b_17L者 前之所說 但是能發之因緣 未
知所發之心 作何行相 故此徵也

008_0765_b_18L
疏二標徵列釋

008_0765_b_19L
略說三種 云何爲三 一者直心 正念
008_0765_b_20L眞如法故

008_0765_b_21L
疏謂向理之心 無別歧路故 即二行
008_0765_b_22L之本 記向理等者 眞如妙理 體離有無一異
凡聖染淨等一切邊邪之相 若欲造詣

008_0765_c_01L必須正念 正念即正慧 正慧即是直心也 斯則
理無別故 向心必直 故占察經說 眞如能成行

008_0765_c_02L人質直心故 如蛇行性曲 入筒則直 三昧調心
亦復如是 此中正念 即眞如三昧也 二行本者

008_0765_c_03L此直心通與二行爲本也 下之二心 別爲行本
所以此通與二行爲本者 謂念眞如 具無漏功德

008_0765_c_04L一切衆生 同有此性 皆當作佛 以知具德故 能
起自利行 以知性同故 能起利他行〔行所依本〕

008_0765_c_05L又以念眞如 非前際生 非後際滅故 能令二行
究竟無有疲猒〔行不斷本〕 又知此性 離言說分

008_0765_c_06L別 畢竟平等故 能令二行 離相成無漏
因「行相應本」 故此一心通爲二本也

008_0765_c_07L
二者深心 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記樂集
等者

008_0765_c_08L樂謂希欲 專注決定之謂也 由是知
之不如好之 好之者 不如樂之者也

008_0765_c_09L
疏備具萬德 歸向心源 即自利行本

008_0765_c_10L
備具萬德者 六度萬行 一切皆修 所修之行
一 一翻對妄染 以顯性上河沙功德 如以智

008_0765_c_11L慧翻破無明 顯成性上大智慧光明義等 是知
修行 盖爲顯德 故約所成以解修行 據此則不

008_0765_c_12L唯深心 亦得名廣大心以萬行齊修故「廣也」 皆
徹心源故「深也」 今論標之以竪 故曰深心 釋

008_0765_c_13L之以橫 故云一切 意以二文相顯也 故今䟽文
亦兼二義 若有深而不廣「徹理之一行」 或復廣

008_0765_c_14L而不深〔多行世善〕 皆非大乘之行 今此兼明
以成菩薩之大行矣 自利行本者 深心願樂故 若

008_0765_c_15L不願樂 安能行之
是故爲本

008_0765_c_16L
三者大悲心 欲拔一切衆生苦故 記

008_0765_c_17L等 欲謂希望 與樂
字義同 可以互言

008_0765_c_18L
疏廣拔物苦 令得菩提 即利他行本
008_0765_c_19L妙行雖廣 三行統收 故標云 畧說
008_0765_c_20L三也 以此即是三聚戒故 三德三身
008_0765_c_21L皆由此成故 亦即是彼三回向故 謂
008_0765_c_22L初向實際 次向菩提 後向衆生 皆

008_0766_a_01L應相配釋之 記廣拔物苦者 廣大心也 三
界普度 無怨親故 令得菩

008_0766_a_02L提者 第一心也 逈出人天及二乘故 若不爾者
寧曰大悲 然拔物苦 正是大悲 令得菩提 是大

008_0766_a_03L慈也 以菩提是樂果 慈能與樂故 今論但擧大
悲拔苦 必有大慈與樂 故䟽兼而釋之也 若無

008_0766_a_04L此心 焉能度脫 故云行本 妙行下 顯略攝廣
文雖三種 義包一切 理事兼行 自他俱利 攝無

008_0766_a_05L不盡也 以此下 正配諸行 三聚戒者 直心即攝
律儀戒 正念眞如 離諸過故 深心即攝善法戒

008_0766_a_06L悲心即攝衆生戒 三德者 直心成斷德 即法身
深心成智德 即般若 悲心成恩德 即解脫 三身

008_0766_a_07L即如次配法報化 是波者 即指信成就發心之人
回自己心 趣向三處 故名回向 實際者 眞如即

008_0766_a_08L是眞實際故 菩提者 以一切善行 皆以大智爲
其首故 衆生可知 據此則三中 初一爲離相行

008_0766_a_09L後二是隨相行 離相是總 隨相是別 說雖前後
行即同時 以前一具後二故 雖觀空而萬行迢然

008_0766_a_10L後二同前一故 雖渉有而一眞寂爾 苟或互闕
即二乘斷空 凡夫有漏 初後相濟 方爲大乘中

008_0766_a_11L道妙行也 由是諸行雖多 此三攝盡 更有三法
三寶三菩提三涅槃等一切三法 類此配之 故淨

008_0766_a_12L名說 此以爲淨土之行 故經云 直心是菩薩淨
土 菩薩成佛時 不諂衆生 來生其國 深心是菩

008_0766_a_13L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具足功德衆生 來生其國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成就慈悲喜

008_0766_a_14L捨 衆生來
生其國等

008_0766_a_15L
疏三問答除疑二 一問

008_0766_a_16L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 佛體無二 何故不
008_0766_a_17L惟念眞如 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記上說下
引前所

008_0766_a_18L說 以爲義宗 即前云 所言覺義者 謂心體離念 離
念相者 等虛空界 無所不徧 法界一相等 又眞如

008_0766_a_19L門 及眞如體相中具說 何故下 對以成難 意云衆
生眞如 即同佛體 但念眞如 便可得道 何用別更

008_0766_a_20L修諸行耶 斯乃但可只
用直心 不合更說後二

008_0766_a_21L
疏二答二 一正答所問二 一喩

008_0766_b_01L
答曰譬如大摩尼寶 體性明淨 而有鑛
008_0766_b_02L穢之垢 若人雖念寶性 不以方便種種
008_0766_b_03L磨治 終無得淨 記摩尼等者 寶體雖淨
而相不淨故 要治之

008_0766_b_04L
疏二合三 一正合

008_0766_b_05L
如是衆生眞如之法 體性空淨 而有無
008_0766_b_06L量煩惱垢染 若人雖念眞如 不以方便
008_0766_b_07L種種熏修 亦無得淨 記眞如等者 約體 雖
本來空寂 約相 則

008_0766_b_08L現有塵勞 若不起行對治 無以得同諸佛 將知佛
與衆生 但體同而相不同也 衆生相則六染熾然 諸

008_0766_b_09L佛相則衆善普會 霄壤之遠 何可雷同 故天台圓敎
具明六即 即故眞如平等 六故行位元殊 豈同闇證

008_0766_b_10L但理而已 故宜修進 蠲去塵惑 若其但念 未免
沈空 止觀相須 方爲佛法 目足之喩 宜可思焉

008_0766_b_11L
疏二委釋

008_0766_b_12L
以垢無量 徧一切法故 修一切善行
008_0766_b_13L以爲對治 記以垢等者 謂衆生從無始來 背覺
合塵 於色聲等一切法上 起貪嗔

008_0766_b_14L等無量煩惱諸垢染法 今旣覺知過患 宜起對治 所
治之垢旣多 能治之善寧一 其猶病多 藥非一種

008_0766_b_15L故修一切行也 金剛亦云 以無我無
人 修一切善法 則得阿耨菩提等

008_0766_b_16L
疏釋須修衆行所以 三順眞

008_0766_b_17L
若人修行一切善法 自然歸順眞如法
008_0766_b_18L故 記自然等者 諸不善行 旣違
眞理 一切善行 誠宜順眞

008_0766_b_19L
疏以諸善行 外違妄染 內順眞如故

008_0766_b_20L
外違等者 如行布施 外違慳貪 內順無
慳 乃至般若 外違無明 內順明體也

008_0766_b_21L
疏二重顯方便 記以前答所問云 不以方
便熏修 終無得淨 令此

008_0766_b_22L重明所修方便 前但發心 未行其事 今玆所說
正是所行 則前爲能起之心 此爲所起之行 故

008_0766_c_01L前䟽標 皆言行本 應知前文
但顯發心相 此明修行相

008_0766_c_02L
疏三 一標數

008_0766_c_03L
略說方便有四種 記言方便者 汎論有四種
一進趣方便 二權巧方

008_0766_c_04L便 三修行方便 四集成方便
此文正當一三 兼於二四也

008_0766_c_05L
疏二徵起

008_0766_c_06L
云何爲四

008_0766_c_07L
疏三別釋四門 各三 一標名 二釋
008_0766_c_08L相 三明意 文三 記文三者 如次是前三
心所起之行 前後相

008_0766_c_09L對 如文
可知

008_0766_c_10L
疏初一不住道 記不住道者 兩意 一者不
猶無也 道即因也 無住

008_0766_c_11L之因行故 故本䟽云 無住行 二者道即眞如性
此性本無住故 二意合論 方同論旨 盖以性本

008_0766_c_12L無住故 以無住
之行而隨順之

008_0766_c_13L
一者行根本方便 謂觀一切法 自性無
008_0766_c_14L生 離於妄見 不住生死 記一者下標名 行
之方便 即根本

008_0766_c_15L故 以明此科 與後二利行 爲根
本爾 謂觀下正示 下皆倣此

008_0766_c_16L
疏智也 記若見諸法有生滅 即成凡夫妄識
是住生死 當知反此 宜稱爲智

008_0766_c_17L亦依眞如不變
義 修止行也

008_0766_c_18L
觀一切法 因緣和合 業果不失 起於
008_0766_c_19L大悲 修諸福德 攝化衆生 不住涅槃
008_0766_c_20L因緣等者 若染因緣和合 即惡業苦果不失 若
淨因緣和合 即善因樂果不失 斯則染惡等 唯

008_0766_c_21L三塗 淨善等 通人天二乘及佛道也 起大悲者 旣
見因緣和合 善惡果報 故可翻迷成悟 轉凡爲聖

008_0766_c_22L乃起大悲 咸欲濟度 修福等者 具修施戒忍進禪
定 以攝衆生 謂布施攝貧窮 持戒攝毁禁等 以此

008_0767_a_01L五行 是福德門故 斯則爲化衆生 而修福德 因利
他而自利也 故淨名云 衆生之類 是菩薩淨土等

008_0767_a_02L不住下 若住涅槃 則一向寂靜 旣言化生修
福 當知不住 亦是依眞如隨緣義 修觀行也

008_0767_a_03L
疏悲也

008_0767_a_04L
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記以隨下 明所以 法
性本來非有 故今不

008_0767_a_05L住生死 本來非無 故今不住涅槃 又以性不變故
不住生死 隨緣故 不住涅槃 乃至凡聖斷常一異

008_0767_a_06L等諸二邊法 不可盡言 離此二邊 方名隨性 今以
即悲之智 爲自利行本 以即智之悲 爲利他行本

008_0767_a_07L又此一文 即以一心三觀義同 謂觀法無生 即空
觀 觀眞諦也 觀因緣和合 即假觀 觀俗諦也 隨

008_0767_a_08L順法性 即中觀 觀第一義諦 即三而
一 即一而三 不縱橫並別 諦觀皆然

008_0767_a_09L
疏次二自利行二 一斷德

008_0767_a_10L
二者能止方便

008_0767_a_11L
疏勤斷二惡 止持門也 記勤斷二惡
者 已起

008_0767_a_12L之惡 斷令不續 未起之惡 斷令不起 止持
者 以約惡法而論 故止名持 作名爲犯

008_0767_a_13L
謂慙愧悔過 能止一切惡法 不令增長
008_0767_a_14L以隨順法性 離諸過故 記慙愧者 即善十
一之二數 慚謂

008_0767_a_15L尊貴增上 崇重賢善 羞恥過罪 息諸惡行 愧謂呵
厭增上 輕拒暴惡 羞恥過罪 息諸惡業 悔過者 梵

008_0767_a_16L語懺摩 此云悔過 謂陳露先罪 改徃修來 於中能
止一切惡法六字 通已起未起 餘皆局於已起也 是

008_0767_a_17L惡皆止 故云一切 此文已起之惡 旣令不增未生
之者 自然不起 以隨下 明所以 性本離過 起過

008_0767_a_18L則違 今旣止之 故當順理 過盡性顯 名爲
法身 法身即是斷德 故今䟽中 以此名科

008_0767_a_19L
疏二智德

008_0767_a_20L
三者發起善根 增長方便

008_0767_a_21L
疏勤修二善 作持門也 記勤修二善
者 已起

008_0767_a_22L之善 修令增長 未起之善 修令發生 故今文云
發起增長 是標二義也 作持者 謂約善法所論

008_0767_b_01L作故名持
止故名犯

008_0767_b_02L
謂勤供養禮拜三寶 讃歎隨喜 勸請諸
008_0767_b_03L佛 記供養者 然有三種 財法觀行 禮拜者 勒摩
三藏 說有七種 一我慢禮 二唱和禮 此二

008_0767_b_04L非儀 三恭敬禮 敬從心發 運於身口 五輪着地 四
無相禮 深入法性 離能所相 五起用禮 現身與佛

008_0767_b_05L同一緣起 如幻如影 普運身心 徧禮一切 六內觀
禮 但禮身內法身眞佛 不緣他佛 七實相禮 若內

008_0767_b_06L若外 若凡若佛 同一實相 見佛可禮 亦是邪見 觀
身實相 觀佛亦然 名平等禮敬 故文殊偈云 不生

008_0767_b_07L不滅故 敬禮無所觀 準離垢慧所問禮佛法經 總有
八重 一供養 二讃歎 三禮佛 四懺悔 五勸請 六

008_0767_b_08L隨喜 七回向 八發願 八中正意禮佛 餘七皆是
禮佛緣由 謂供讃是禮佛流類 懺勸隨喜 是禮佛

008_0767_b_09L之意 七是都四禮等功德 向於三處 八是叙陳意
所希望 然此八重 各能除障 供養除慳貪障 感大

008_0767_b_10L財冨 讃歎除惡口 得無礙辨才 禮佛除我慢 得尊
貴身 懺悔除三四障 得依正具足 勸請除謗法 得

008_0767_b_11L多聞智慧 隨喜除嫉妬 得大眷屬 回向除狹劣 成
廣大善 發願除退屈 總持諸行 今此文中 具有五

008_0767_b_12L法 前文有懺悔 後文有發願 然闕回向 影在文中也

008_0767_b_13L
疏約緣修行也 記約三寶勝緣
修入住正行

008_0767_b_14L
疏下辨修利益云

008_0767_b_15L
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 記若準儒敎說 母惟
愛 君唯敬 父兼

008_0767_b_16L愛敬 故孝經云 資於事父 以事母而愛同 資於事
父 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愛 而君取其敬 兼之

008_0767_b_17L者 父也 然此且約多分而說 今以事父之心 奉於
三寶 故兼愛敬 淳厚者 鄭重〔厚也〕之心 而無襍

008_0767_b_18L亂「淳也」 亦有四句 一淳而不厚 謂暫時誠懇 二
厚而不淳 謂長久渾襍 三俱 謂沒齒無乖 四不俱

008_0767_b_19L謂輙無虔想
今取第三也

008_0767_b_20L
疏愛敬四句 一愛而非敬 如母於子
008_0767_b_21L等 二敬而非愛 如僕於主等 三亦
008_0767_b_22L敬亦愛 如修行人 於三寶等 四非

008_0767_c_01L敬非愛 如怨家等 記愛敬四
句可知

008_0767_c_02L
信得增長 乃能志求無上之道 又因佛
008_0767_c_03L法僧力所護故 能消業障 善根不退
008_0767_c_04L以隨順法性 離癡障故 記信增等者 從十
信位 遷八正定

008_0767_c_05L也 此則內因修行力 又因下 外緣加護力 亦可前
名生智益 後名滅障益 消業等者 前禮讃等 各能

008_0767_c_06L除障 已如前配 復能成善 如下第四分中所說 以
隨下明意 性本離其癡障 今以修智斷障 豈非順

008_0767_c_07L性 此行成就 即顯報身
報身即智德 故爲此科

008_0767_c_08L
疏三 一利他行

008_0767_c_09L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 所謂發願 盡於未
008_0767_c_10L來 記發願者 發謂筞勵運意 願謂希求樂欲 然
有四種 要約其心 故名誓願 今此段文 即

008_0767_c_11L四中之一也 餘之三願 已在前文 謂能止方便 及
消障離癡 即無邊煩惱誓願斷 發起善報 增長方便

008_0767_c_12L即無量法門誓願學 行此二法 皆
爲菩提 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也

008_0767_c_13L
疏長時心也 記長時心者 度盡爲期
不限劫數 故盡來際

008_0767_c_14L
化度一切衆生 使無有餘

008_0767_c_15L
疏廣大心也 記廣大心者 無有揀擇
四生九類 悉皆度故

008_0767_c_16L
皆令究竟無餘涅槃

008_0767_c_17L
疏第一心也 記第一心者 超過人天二乘
之境 令得無上寂滅樂故

008_0767_c_18L
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 記以隨法性下 次第
釋前三心所以 初

008_0767_c_19L二句釋長時心 謂法性常住 無始無終 故
今度生 盡於未來 無有疲厭而隨順也

008_0767_c_20L
疏一正顯順性 記䟽文
可解

008_0767_c_21L
法性廣大 徧一切衆生 平等無二 不
008_0767_c_22L念彼此 究竟寂滅故 記法性下三句 釋廣
大心 謂性徧滿 平

008_0768_a_01L等無二 故今化度 無有揀擇 平等濟拔而隨順也
不念下二句 釋第一心 謂性本無彼此分別 常寂

008_0768_a_02L靜故 故今化令咸至寂滅究竟涅槃 是順性也 然
後之二段 釋所以 文但初標法性 後結故字 而不

008_0768_a_03L逐段 一一標結 隨順
等言者 譯人巧略也

008_0768_a_04L
疏二明起大願意 亦即常心也 記

008_0768_a_05L下 指後二段 文意可知 亦常心者 意明此文
有究竟寂滅之言 故名常也 然與長時 實有相

008_0768_a_06L濫 智
者詳焉

008_0768_a_07L
疏三顯發心利益 記由前發心 行諸妙行
故 得入初住 見於

008_0768_a_08L法身 起用
利益也

008_0768_a_09L
疏四 一顯勝德

008_0768_a_10L
菩薩發是心故 則得少分 見於法身

008_0768_a_11L
疏十解菩薩 依此觀門見 故云少分
008_0768_a_12L亦可依人空見 記依人空見者 以於人空
得自在故 若約法空 但

008_0768_a_13L相似見 未是證故 名爲少分 若依人空 此即已
證 但未得法空 故名少分 此約兼明 非今正意

008_0768_a_14L
以見法身故 隨其願力 能見八種 利
008_0768_a_15L益衆生 所謂從兠率天退 入胎住胎出
008_0768_a_16L胎 出家成道 轉法輪 入於涅槃

008_0768_a_17L
疏初發心住中 能作此事 記隨其悲願
之力 能

008_0768_a_18L作八相成道 利樂衆生 同今釋迦化儀也 此如
華嚴所說 然此科中 有自利利他之異 詳之可

008_0768_a_19L見 若前後相望說者 由佛菩薩敎 故發直心 行
無住行 由護法故發深心 行自利行 由大悲故

008_0768_a_20L發大悲心 行利他行 又由自利行故
得見法身 由利他行故 能現八種等

008_0768_a_21L
疏二明微過

008_0768_a_22L
然是菩薩 未名法身

008_0768_b_01L
疏異地上也 以未證眞 但依信力
008_0768_b_02L見於少分 記未證等者 但比觀
相應未離分別故

008_0768_b_03L
以其過去無量世來 有漏之業 未能決
008_0768_b_04L斷 隨其所生

008_0768_b_05L
疏釋異所以 記異所以者 此明先世所造世
間業因 通於善惡 斯徃業

008_0768_b_06L不亡

008_0768_b_07L
與微苦相應 亦非業繫 記微苦者二意 一
者變易行苦 二

008_0768_b_08L者隨業有分段苦 以得自
在 不同凡夫 故云微苦

008_0768_b_09L
疏異凡夫也 菩薩於報 脩短自在 不
008_0768_b_10L由惑業 記脩短等者 變易之身 願智所資
無定齊限 能變麁身爲細質 易短

008_0768_b_11L命爲長年
故云自在

008_0768_b_12L
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008_0768_b_13L
疏以留惑益生悲願之力故 記留惑等
者 以

008_0768_b_14L有大願故 留煩惱不斷 閏生受報 以有大智 故
能自在 隨意長短 不爲惑染 非同凡夫 爲煩惱

008_0768_b_15L所使 不能斷也 斯則未名法身 故異地上 以其
下 是所以 非業繫 故異凡夫 以有下 是所以

008_0768_b_16L旣上異聖人 下殊
凡品 故當賢位

008_0768_b_17L
疏三通權敎

008_0768_b_18L
如脩多羅中 或說有退墮惡趣者

008_0768_b_19L
疏一擧敎也

008_0768_b_20L
非其實退 但爲初學菩薩 未入正位而

008_0768_b_21L懈怠者 恐怖令彼勇猛故

008_0768_b_22L
疏二釋通也 文皆可見 如纓絡本業
008_0768_b_23L經中 言七住已前 名爲退分 若不

008_0768_c_01L値善知識者 若一劫乃至十劫 退菩
008_0768_c_02L提心 如淨目天子 法才王子 舍利
008_0768_c_03L弗等 各入第六住 其間値惡知識因
008_0768_c_04L緣故 退入凡夫不善趣中 乃至廣說
008_0768_c_05L今釋此意 是權語非實退 但恐怖彼
008_0768_c_06L初入人 令不慢故也 記纓絡下 引所擧
敎 七住前退者

008_0768_c_07L第七方名不退住故 然彼經文 但說淨目等 各
至第六住 遇惡知識緣故退 而不說彼所値因緣

008_0768_c_08L行相 待檢續入 今釋下 明釋通意 今詳論中
未入正位者 通其兩意 一則未入初住 二則未

008_0768_c_09L至七住正因不退之位
故云正位 前意爲正

008_0768_c_10L
疏四歎實行

008_0768_c_11L
又是菩薩 一發心後 遠離怯弱 畢竟
008_0768_c_12L不畏墮二乘地

008_0768_c_13L
疏一於下不戀也 記謂於二乘凡夫果
報 不生着故

008_0768_c_14L
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 勤苦難行 乃
008_0768_c_15L得涅槃 亦不怯弱 記若聞等者 如法華云
佛道長遠 久受勤苦

008_0768_c_16L乃可
得成

008_0768_c_17L
疏二於上不怯也 記於菩提涅槃 有勤勇
心 修諸苦行 不生

008_0768_c_18L

008_0768_c_19L
以信知一切法 從本已來 自涅槃故

008_0768_c_20L
疏釋不怯所以也 此即顯彼經文 是
008_0768_c_21L權非實故 記釋所以者 亦釋不戀所以 以
知自性涅槃 終非外得 遲速

008_0768_c_22L由己 何定劫時 故雖聞是言 而無怯懼 斯則以
於上不怯 故於下不戀 是故䟽中 但釋不怯所

008_0768_c_23L以也 由此兩文之內 皆有不怯之言 此
即下 據此以 (厂+屰) 彼 此明其實 非權說故

008_0769_a_01L
疏二解行發心二 一總標歎勝

008_0769_a_02L
解行發心者 當知轉勝 記謂依住行位滿
發深解行 入

008_0769_a_03L十向位 非同前
信 故云轉勝

008_0769_a_04L
疏前位信滿入解 今此行滿入向 更
008_0769_a_05L深發心故也 二顯其勝相二 一時勝

008_0769_a_06L
以是菩薩 從初正信已來 於第一阿僧
008_0769_a_07L祇劫 將欲滿故

008_0769_a_08L
疏鄰初地故 記從初住至初地 爲一僧祗
今十回向 與初地相近 是

008_0769_a_09L隣眞

008_0769_a_10L
疏二行勝二 一總

008_0769_a_11L
於眞如法中 深解現前

008_0769_a_12L
疏解也 記解者 解徹眞如 故云深解 分明
顯了 更無闇昧 故云現前 又超

008_0769_a_13L前故云深 異
後故云解也

008_0769_a_14L
所修離相

008_0769_a_15L
疏行也 下六度中 皆明此二 記行者
眞如

008_0769_a_16L無相 順眞如故 所行之行 一一無相 如金剛
不住色布施 不住聲香等布施 諸行皆然 故云

008_0769_a_17L

008_0769_a_18L
疏二別

008_0769_a_19L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 記無慳貪者 慳謂吝
惜己物 輙不與人

008_0769_a_20L貪謂希欲他財 以將入己 知法
性之中 本無此事 故䟽云解也

008_0769_a_21L
疏顯上深解現前也

008_0769_a_22L
隨順修行檀波羅蜜 記檀波羅蜜者 具云檀
那 此云布施 波羅

008_0769_b_01L蜜 此云到彼岸 彼岸即是涅槃 涅槃即是眞如之
理 今離相行施 與理相應 即是到彼岸義 餘皆倣

008_0769_b_02L之 然則輟己惠人 名之爲施 但順無慳 以此亦順
無貪之義 何則 己物尙與他人 他物固應不取 以

008_0769_b_03L深況
淺也

008_0769_b_04L
疏顯上所修離相也 下五一一準此
008_0769_b_05L謂離三輪等相 以十行已去菩薩 得
008_0769_b_06L法空故 能順法界 修六度等行 即
008_0769_b_07L發心所依之解行 以垢障乖眞故 修
008_0769_b_08L離障之行 以順如也 記謂離下 明所離
相 三輪即施者

008_0769_b_09L受者所施之物 達此三相 體不可得 故名離也
苟能離相 則因成無漏 果證菩提 有運轉義 故

008_0769_b_10L名爲輪 復能摧輾一切惑障 有摧輾義 號爲輪
也 以十下 釋離相之由 得法空者 但約深入此

008_0769_b_11L觀 未是證得 然此由是 約敎道說 若其實說
十信位中 便能深入 如下信心 修眞如三昧 豈

008_0769_b_12L非法空也 發心所依者 解即十住 行即十行 斯
則十向爲能依 住行爲所依 又住行爲能發 十

008_0769_b_13L向爲所發 謂依此解行 發回向心故 以垢下 釋
順眞之由 謂慳等是障 常乖背性 性本無慳等

008_0769_b_14L常不與障合故 行布施等行 外
違慳等障 內順無慳等性也

008_0769_b_15L
以知法性無染 離五欲過故 隨順修行
008_0769_b_16L尸波羅蜜 以知法性無苦 離瞋惱故
008_0769_b_17L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 以知法性無身
008_0769_b_18L心相 離懈怠故 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
008_0769_b_19L蜜 以知法性常㝎 體無亂故 隨順修
008_0769_b_20L行禪波羅蜜 以知法性體明 離無明故
008_0769_b_21L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記五欲者 色聲香
味觸等五境 此

008_0769_b_22L五能令衆生 起欲心故 故前云 以有妄境界染法
緣故 則熏習妄心 令其念著 造種種業 受於一切

008_0769_c_01L身心等苦 又無常經云 常求於欲境 不行於善事
於境生欲 故名爲過 過即是染 知法性中 本無此

008_0769_c_02L染也 尸者 具云尸羅 此云戒 戒謂防非止惡 即
離五欲過也 瞋惱者 因他惱觸 生瞋恚故 亦可因

008_0769_c_03L惱生瞋 瞋故熱惱 熱惱即菩 知性本無此苦也 羼
提 此云忍辱 忍彼辱境 即離瞋惱 懈怠等者 爲

008_0769_c_04L執身心 遂成懈怠 今旣性淨 不見身心 爲誰懈怠
故云離也 毘離耶 此云精進 精謂精純 一心無襍

008_0769_c_05L進謂進趣 勇猛不退 即離懈怠 常定約顯體說 無
亂約離過說 禪者 具云禪那 此云靜慮 即慧之定

008_0769_c_06L定即無亂 離無明等者 本覺明中 本無不覺故 般
若此云智慧 智慧即是明 明即離無明也 即定之慧

008_0769_c_07L故 此與第五 是自性定慧 本是一法 但約體用 義
分異爾 然準華嚴說 十地菩薩 如次行十波羅蜜

008_0769_c_08L行者 以彼是證眞之後 如實修行
此中六度 是隨順修行 淺深有異

008_0769_c_09L
疏三證發心三 一通明發心體三 一
008_0769_c_10L標地依 記標地依者 以文云 證何境界 所
謂眞如 此則眞如 是十地所依境

008_0769_c_11L也 然地者 就喩彰名 以喩眞智 能生
聖法 今約眞如 是智所依 故名地依

008_0769_c_12L
證發心者 從淨心地 乃至菩薩究竟地
008_0769_c_13L證何境界 所謂眞如 記證發心等者 然此
十地菩薩 雖斷障

008_0769_c_14L有分數多少 行行有差別淺深 隨其位次 一一皆
證 其所證者 同一眞如 但有滿分之殊 而無差別

008_0769_c_15L之體 故此通標眞如 爲所證境界也 華嚴十地品
中 亦同此說 故彼出體偈云 如來大仙道 微妙難

008_0769_c_16L可知 非念離諸
念 求見不可得

008_0769_c_17L
疏二明行體根本 記根本者 即根本智 證
眞諦理 是眞見道也

008_0769_c_18L
以依轉識 說爲境界 記以依等者 或問曰
眞如離心緣相 又

008_0769_c_19L若證者 離於能所 何以言眞
如爲境界耶 故此釋之

008_0769_c_20L
疏境界即是現識 必依轉相起故 記
008_0769_c_21L必依轉相起者 即此轉識 約現境處 便名現識
竟無別體 但據次第 義說相依 斯則依能見心

008_0770_a_01L有所見境 故前論云 以
依能見故 境界妄現

008_0770_a_02L
而此證者 無有境界

008_0770_a_03L
疏然本智正證之時 實無能所 豈可
008_0770_a_04L得說以爲境界 今但約後得智中 業
008_0770_a_05L識未盡 故轉現猶存 假就此識 說
008_0770_a_06L正證中 㝎有眞如 爲所證境也 以
008_0770_a_07L後得智 反緣正證 亦有現似境 故說
008_0770_a_08L轉識現也 記本智證者 智與理冥 心與神
會 一相一味 平等平等 實無

008_0770_a_09L能所之異 故頌云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
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今但下 對此重解依轉

008_0770_a_10L識說爲境界之意 此有二義 一約菩薩未離業
識 猶有見相 入觀雖與無分別智相應 不分能

008_0770_a_11L所 出觀則與此識相應 約此識上 說前證時 以
爲境界 二約後得智中 相見道內 重慮緣眞 變

008_0770_a_12L起影像 彷正證時 說眞爲境 此但似境 非謂實
有 然亦不離是轉識現 故䟽雙標後得智中 業識

008_0770_a_13L未盡也 然至釋相 但約業識未盡義說 故云轉
現猶存等也 以後得下 出第二義 或問曰 如上

008_0770_a_14L所說業識未盡 是即聞命 後得智中 如何分別
故此釋之 意明根本實證之時 但是一心眞見道

008_0770_a_15L無分別能所之相 若後得智中 以能見心 反緣
所證 以有此能緣心故 便有眞如影像當情 爲所

008_0770_a_16L緣境界 像雖不實 還似眞如 祗據此義 說後得
智中 依於轉識 名境界也 如人飮水 正飮之時

008_0770_a_17L不能說其冷煖 飮水之後 方得說之 說時雖
不得水體 其如所說之水 還似所飮之水也

008_0770_a_18L
惟眞如智 名爲法身

008_0770_a_19L
疏而實眞證 能所平等 記而實等者 眞
如是所證 智

008_0770_a_20L是能證 能所無二 方名法身 以法身本具理智
理智本無二故 斯則住唯識理 離二取相也

008_0770_a_21L
疏三明勝用後得 記後得者 權智達
俗 出假化物

008_0770_a_22L
疏文中四 一攝法上首德

008_0770_b_01L
是菩薩於一念頃 能至十方無餘世界
008_0770_b_02L一念至無餘世界者 若準華嚴說 初地菩薩能
至百佛世界 二地 千佛世界 乃至十地 不可說

008_0770_b_03L阿僧祗世界 此盖隨其分位 勝劣不同 今此文
中 意在通論十地 故以無餘之言 而通貫之也

008_0770_b_04L
疏此下有二

008_0770_b_05L
供養諸佛 請轉法輪

008_0770_b_06L
疏一正明請法 記於彼彼世界 彼彼衆中
勵己率先 爲衆導首 請

008_0770_b_07L佛說

008_0770_b_08L
惟爲開導利益衆生 不依文字

008_0770_b_09L
疏二顯其請意 記新譯論云 惟爲衆生 而
作利益 非求聽受美妙

008_0770_b_10L言辭 夫請說法 誠在所顯修行義意 令其衆會
如聞攝取 思而行之 兼冀展轉遐益衆生 豈在

008_0770_b_11L徒聽言辭而已耶 即如圓覺 十二菩薩
各伸請問 皆言願爲此會 及爲末世等

008_0770_b_12L
疏二隨根延促德

008_0770_b_13L
或示超地 速成正覺 以爲怯弱衆生故

008_0770_b_14L
疏一促也 於中先擧用 後顯意 記

008_0770_b_15L者 謂有一類衆生 誠性怯弱 聞說佛道長遠 久
受勤苦 乃可得成 却生退屈 不肯修進 是故菩

008_0770_b_16L薩 爲此衆生 示現超越位地 不經劫數 證於佛
果 令彼思齊 發心進趣 如釋迦六年修行 便成

008_0770_b_17L正覺 是玆例矣 又如善
財一生 龍女一念等

008_0770_b_18L
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祗劫 當成佛道 以
008_0770_b_19L爲懈慢衆生故

008_0770_b_20L
疏二延也 亦先擧用 後顯意 記延等

008_0770_b_21L爲有一類衆生 亦欲進趣 將謂佛果 容易而成
懈怠因循 不能勤勇 若復示其超果 轉令懈慢

008_0770_b_22L終不成就 是故菩薩 爲彼說言 我於無量劫中
修行 方成佛道 以玆警策 不令懈怠 使其勤進

008_0770_c_01L故法華云 智積菩薩言 我見釋迦如來 於無量
劫 難行苦行 積功累德 求菩提道 未曾止息

008_0770_c_02L即其類也 然促中云示 延中但云說者 促
在一生 可令現見 延歷多劫 但說令知也

008_0770_c_03L
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

008_0770_c_04L
疏三結 記結者 根器旣多 方便非一 口不
可說 心不可測 故云無數等 故

008_0770_c_05L法華云 佛知衆生 有種種欲 深心所着 隨其本
性 以種種因緣 譬喩言辭 方便說法 如此皆爲

008_0770_c_06L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是諸衆生
從佛聞法 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008_0770_c_07L
疏三實行不殊德

008_0770_c_08L
而實菩薩

008_0770_c_09L
疏此下有四

008_0770_c_10L
種性根等 記等謂齊同 同是一乘種性 非三五
等乘性故 根謂信等五根 有上中

008_0770_c_11L下 今同是上根 非中下故 此
二約昔所論 故䟽云因等也

008_0770_c_12L
疏一因等

008_0770_c_13L
發心則等

008_0770_c_14L
疏二行等 記同發菩提心 行二利行故 若
克就地上 則同得無分別智行

008_0770_c_15L如此同行十波羅蜜行 然此
發心之言 通於前位所說

008_0770_c_16L
所證亦等

008_0770_c_17L
疏三證等 記同證二空理故 若克就地上 則
同證徧行眞如 乃至十地 同證

008_0770_c_18L業自在所
依眞如等

008_0770_c_19L
無有超過之法 以一切菩薩 皆經三阿
008_0770_c_20L僧祗劫故 記無有超過之法者 此明菩薩因行
證等 旣同 更無別有超越殊勝之

008_0770_c_21L法 可爲行證也 亦可此是位等 即三賢十聖 皆須
歷故 無有超過 以一切下 是時等 論䟽易解 據此

008_0770_c_22L亦似通明上諸等之所以 詳之可見 論大意云 若一
種是菩薩種性根器 則發心修行 斷證位次 始終劫

008_0771_a_01L數 竟無差別也 所言阿僧祗者 若準本業經 初以
忉利天衣 仍用彼天時分 三年一拂 盡四十里石

008_0771_a_02L爲小劫 次以梵天衣 拂盡八十里石爲中劫 後以
淨居天衣 拂盡八百里石爲大劫 襍阿含中 與此

008_0771_a_03L有異 又劫章頌云 風災爲一數 乃至不可知 此極
長遠時 名一僧祗劫 謂以此風災爲數 數至不可數

008_0771_a_04L更若數時 心則狂亂 齊此數不得處 名一僧祗 若
以此等 計三僧祗 方成佛道 則百千萬人中 無有

008_0771_a_05L一人發心修進 縱有懼於三塗苦者 但修人天戒善
或有畏於三界生死 亦但修二乘之行 焉敢希冀佛

008_0771_a_06L果 修菩薩行 盖爲作此長久而解 有是大失 今所
會通 則特異於彼 何者 且梵語劫波 此云時分 大

008_0771_a_07L劫小劫 長時短時 下至刹那 皆名時分 阿僧祗 此
云無數 無數之言 亦不定久近 如人經年不相見

008_0771_a_08L便云無數時 竟日不見 亦云無數時 修行時分 意
亦同此 謂始從具足凡位 發心修進 法爾經無數時

008_0771_a_09L方得親證眞如 名爲見道 是一無數時 從見道已去
漸斷俱生二障 法爾又經無數時 方得不假功用 自

008_0771_a_10L然相應 至第八地 是第二無數時 從此任運進趣
消遣餘累 法爾又經無數時 方得成佛 是第三無

008_0771_a_11L數時 斯則無數時 是定有 然延促不可定也 若此
所解 方有修行之人 況時無定體 唯心所現 故法

008_0771_a_12L華說 日月燈明佛 說法華經六十小劫 時會聽者
謂如食頃 又論釋經劫數之言 或云年歲 或日月等

008_0771_a_13L又攝論云 處夢謂經年 覺乃須
臾頃 故時雖無量 攝在一刹那

008_0771_a_14L
疏四時等 四應機殊行德

008_0771_a_15L
但隨衆生世界不同 所見所聞 根欲性
008_0771_a_16L異 故示所行 亦有差別 記衆生世界不同
者 或分情器

008_0771_a_17L或唯有情 通玆二意 以世界及衆生 各有無量差別
故 所見等者 爲彼彼衆生 根機種性樂欲不同故 示

008_0771_a_18L所行業用 乃至現身說法 各隨彼彼
見聞差別也 例如觀音妙音品說

008_0771_a_19L
疏二別明發心相

008_0771_a_20L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 有三種心微細之
008_0771_a_21L相 云何爲三 一者眞心 無分別故

008_0771_a_22L
疏根本無分別智

008_0771_b_01L
二者方便心 自然徧行 利益衆生故

008_0771_b_02L
疏後得智

008_0771_b_03L
三者業識心 微細起滅故

008_0771_b_04L
疏二智所依阿棃耶識也 理實亦有
008_0771_b_05L轉現 但今略擧根本細相 此非發心
008_0771_b_06L之境 但顯此菩薩 二智起時 有微
008_0771_b_07L細生滅之累 不同佛地純淨之德 是
008_0771_b_08L故合爲發心相 記二智所依等者 此二種
智 本從彼識之所顯生

008_0771_b_09L故說爲依 非謂現今能與二智爲體問 二智是淨
棃耶是染 云何淨智 依染識生耶 答以有染心故

008_0771_b_10L翻此染心 得成淨智 若本無染 淨亦不生 故前
云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 能知名義 爲說眞覺 若

008_0771_b_11L離不覺之心 則无眞覺自相可說 廣如隨染本覺
二相中明也 又棃耶 是染淨和合 淨智依生 故

008_0771_b_12L无疑也 又若隨相所明 謂棃耶本有二智種子
從無始來 以本識爲依止處 故云所依也 理實

008_0771_b_13L等者 旣言棃耶 合通三細 今但言業識者 意在
擧細攝麁 擧本攝末也 亦可現相八地盡 轉相

008_0771_b_14L九地盡 業相十地盡 業相最通 故標通者 斯則
於諸菩薩 無所屈矣 此非下 或問二智是淨 從

008_0771_b_15L來未得 今始開發 可名發心相 生滅業識 無始
來有 何故至此 名發心相耶 故此釋之 意明此

008_0771_b_16L菩薩 亦能證眞 亦能達俗 亦有生滅 以證眞故
揀異地前 以有生滅 不同佛位 其猶鍊金 光色

008_0771_b_17L漸顯 麁鑛已落 細鑛猶存 欲顯此時 應云幾分
是金 幾分是鑛 斯則不同麁鑛 亦異純金 故且

008_0771_b_18L通說金已顯發
此亦如是

008_0771_b_19L
疏三明成滿德二 一正顯勝德二 一
008_0771_b_20L

008_0771_b_21L
又是菩薩 功德成滿

008_0771_b_22L
疏有二 一因位窮也 故地論云 一

008_0771_c_01L者現報利益 受佛位故 記現報等者 即
以此身 成正

008_0771_c_02L覺故 即自受用
身功德圓滿也

008_0771_c_03L
於色究竟處 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
008_0771_c_04L色究竟處者 色界之頂 是色邊際故 最高大身
者 色究竟天身量 一萬六千由旬 自在天王身

008_0771_c_05L量 三萬二千踰善那 十地菩薩 亦爲自在天王 身
量倍增 故云最高大也 色身之大 莫過此天故

008_0771_c_06L
疏二果位彰也 故地論云 二者後報
008_0771_c_07L利益 摩醯首羅智處生也 何故他受
008_0771_c_08L用報身 在此天者 一義云 以寄十
008_0771_c_09L王 顯其十地 然第十地菩薩 寄當
008_0771_c_10L此天 即於彼身 示成菩提 故在彼
008_0771_c_11L天 餘義如別說 記後報等者 依前報體
方起此故 即他受用身

008_0771_c_12L功德 亦圓滿也 然其因窮果顯 但義說二相 時
無前後 現後二報 亦復同時 譬如夜盡即曉 豈

008_0771_c_13L分前後 摩醯首羅 此云大自在 智處者 一切智
人所起智處 故經中說摩醯首羅 於一念中 能

008_0771_c_14L知三千界中雨滴之數 何故下牒難 一義下釋通
十王等者 準仁王經說 十信菩薩 鐵輪王 王

008_0771_c_15L〔去聲〕 一閻浮提 十住菩薩 銅輪王 王二天下
十行菩薩 銀輪王 王三天下 十向菩薩 金輪王

008_0771_c_16L王四天下 初地菩薩 閻浮王 王百佛土 二地菩
薩 忉利王 王千佛土 三地菩薩 夜摩王 王萬佛

008_0771_c_17L土 四地菩薩 兠率王 王億佛土 五地菩薩 化樂
王 王百億佛土 六地菩薩 他化王 王千億佛土

008_0771_c_18L七地菩薩 初禪王 王萬億佛土 八地菩薩 二禪
王 王百萬億佛土 九地菩薩 三禪王 王百萬億

008_0771_c_19L阿僧祗佛土 十地菩薩 四禪王 王不可說不可
說佛土 如來法界王 王無量佛土 說一切法門

008_0771_c_20L即彼經除佛 有十三法師 兼信十四 及佛十五
今䟽不論地前及果位 故但十王 然第十下 顯

008_0771_c_21L最後身菩薩 示於彼天成佛之相 即轉第十地菩
薩身 以爲佛身 若準眞實成佛 但當前云 功德

008_0771_c_22L成滿 即無方所 亦不可見 今爲應於十地菩薩
故示彼天 說成正覺 餘義如別說者 以此菩薩

008_0772_a_01L示成佛時 於第四禪色究竟頂自在天上 有妙淨
士 出過三界 十地菩薩 當生其中 菩薩坐於大

008_0772_a_02L寶蓮華 其座縱廣百萬三千大千世界 於蓮華外
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小蓮華座 以爲眷屬

008_0772_a_03L名有菩薩 而坐其上 是大菩薩 放十種光 謂於
足下出百萬阿僧祗光明 照十方世界一切地獄

008_0772_a_04L乃至第十頂上放若干光明 照十方世界所有諸
佛 光繞十帀 住於空中 成光明雲網臺 高廣嚴

008_0772_a_05L淨 於光明中 悉雨寶香寶珠瓔珞諸莊嚴具 供
養諸佛 光明人諸佛足下 爾時諸佛 一時同放

008_0772_a_06L白毫相光 照大菩薩 其光即入大菩薩頂 又放
阿僧祗眷屬光 照眷屬華座諸小菩薩 其光各

008_0772_a_07L入諸菩薩頂已 應時得佛無量三昧 應時得佛無
量智慧 即得佛位 墮在佛數 復有五意 故在彼

008_0772_a_08L天 一以二乘人 執化八相爲眞佛 不信別有聖
人 又不知即心是佛 又信彼第四禪中 是聖人

008_0772_a_09L生處 今且同與二乘 在彼天處 攝示令知八相
非眞 故在此天 二緣三災不及 故當此天 三緣

008_0772_a_10L欲界色質麁重 是有 無色界都無色質 是無
今此天中 表離有無 契於中道 故在此天 四爲

008_0772_a_11L摩醯首羅天王 面有三目 不縱不橫 表證三德
涅槃亦爾 故在此天 五爲下界 慧多定少 上界

008_0772_a_12L四空 定多慧少 此天定慧平等 故在此天 以禪
者 翻云靜慮 靜揀於下 慮揀於上 偈云欲界及

008_0772_a_13L無色 佛不於彼成 色界
中上天 離欲中得道

008_0772_a_14L
疏二別 記別者 前但直顯德滿位彰 今則具
明二智滿相 及顯無明頓盡等 即

008_0772_a_15L是明刖心相中 二心
圓滿 一心滅除也

008_0772_a_16L
謂以一念相應慧

008_0772_a_17L
疏謂一念始覺 至心源時 契於本覺

008_0772_a_18L
始覺等者 此始覺慧 與本覺心源 最初契合
之時 名爲一念 此約究竟相應發始之一念

008_0772_a_19L不是暫時相應 謂之一念 又此一念 前則屬因
此一念 後則屬果 其猶曙色在朝夕之端矣

008_0772_a_20L
無明頓盡 名一切種智 記無明等者 無明
未盡 旣有所不

008_0772_a_21L知 無明若盡 則無所不照 即大智慧光明徧照法
界也 一切諸法 種類若干 無不知之 故云一切種

008_0772_b_01L智 故大般若云 煩惱不生 名一切種智 若具言之
得三種智 謂一切智 道種智 一切種智 準天台說

008_0772_b_02L因修一心三觀 果得一心三智 謂修即空觀 得一切
智 修即假觀 得道種智 修即中觀 得一切種智

008_0772_b_03L今此論中 依眞如門 修奢摩他 即是空觀 果得一
切智 依生滅門 修毘鉢舍那 即是假觀 果得道種

008_0772_b_04L智 此二雙運 爲禪那 即是中觀 果成一切種
智 今論擧中所成 以攝空假 故但云一切種智

008_0772_b_05L
疏無明盡故 顯照諸法 亦可一念等
008_0772_b_06L皆無間道 名一切種智 是解脫道
008_0772_b_07L即顯上眞心 於此成也 上皆自利行
008_0772_b_08L滿 下利他德顯云 記亦可等者 謂此始
覺慧 至心源時 約

008_0772_b_09L斷惑邊 名無間道 約證埋邊 名解脫道 即顯等
者 謂前發心三種相中眞心 彼有業之所累 猶

008_0772_b_10L爲菩薩 至此業識永盡無餘 唯眞獨存 更無所
累 故名佛也 上皆下 同上報利益 但前標此釋

008_0772_b_11L非別
有說

008_0772_b_12L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 能現十方 利益衆
008_0772_b_13L

008_0772_b_14L
疏顯上方便心 明不待功用也 又亦
008_0772_b_15L可初智淨相 後不思議業相 皆是本
008_0772_b_16L覺隨染所成也 記顯上方便者 即前發心
相中後得智 至此圓滿

008_0772_b_17L也 問前後皆言自然 則因果何別耶 答前是有心
自然 以帶業識故 此是無心自然 唯眞獨存故

008_0772_b_18L昭然可解 又亦下 類攝前文 前約法說 此約人
說 理無別也 皆是下 釋類攝所以 以前文是本

008_0772_b_19L覺隨染之文 今顯果位 亦即本覺隨染 二文旣同
故應相攝 其實亦同四鏡中之後二也 雖約性淨

008_0772_b_20L隨染 爲門之異
而法體無別

008_0772_b_21L
疏二問答除疑二 一除一切種智疑
008_0772_b_22L二 一問

008_0772_c_01L
問曰

008_0772_c_02L
疏有二

008_0772_c_03L
虛空無邊故 世界無邊 世界無邊故
008_0772_c_04L衆生無邊 衆生無邊故 心行差別 亦復
008_0772_c_05L無邊 如是境界 不可分齊 難知難解
008_0772_c_06L䟽二 一
陳疑

008_0772_c_07L
疏一且陳疑 謂有虛空處 皆有世界
008_0772_c_08L有世界處 皆有衆生 有衆生處 皆
008_0772_c_09L有心行 如是境界 分齊難知也 記

008_0772_c_10L
若無明斷 無有心想 云何能了 名一
008_0772_c_11L切種智 記二設

008_0772_c_12L
疏二正設難 難云非直外境無邊 分
008_0772_c_13L齊難知 亦復內盡心想 云何得了也

008_0772_c_14L
非直等者 意云所知之境 旣甚多無量 縱有
心在 早自難知 豈況永斷心想 却能了別 而

008_0772_c_15L名一切
種智耶

008_0772_c_16L
疏二答三 一立正理

008_0772_c_17L
答曰

008_0772_c_18L
疏意云只由內盡妄想心 故能外廣
008_0772_c_19L知也 記意云等者 總叙答意 即
反於所問 義在次下

008_0772_c_20L
一切境界 本來一心 離於想念 記

008_0772_c_21L下 立二正理 一元是眞心 故論云 一切境等也 謂
諸法唯心 無外境界 今證心源 是合了知 誠無疑

008_0772_c_22L慮 二本來無念 故云離於想念也 謂旣本是心 元
來離念 唯是眞實 今以離妄方了 此更無疑 故下

008_0772_c_23L論文 但反此二意爲
失 合此二意爲得也

008_0773_a_01L
疏境雖無邊 不出一心 旣證心源
008_0773_a_02L何不能了 眞心之境 離於妄念 故
008_0773_a_03L盡想念 方始能知也 記境雖下 釋前意
眞心下 釋後意

008_0773_a_04L並可知之 然此論中 且是立理 未顯能了能知
䟽中要意圓備 故預結之云了知也 若於此中

008_0773_a_05L體知論旨 下文逐段 自然
無惑 仍更隨釋 彌爲彰顯

008_0773_a_06L
疏三擧非顯失

008_0773_a_07L
以衆生妄見境界 故心有分齊 記

008_0773_a_08L有二反前正理 故成不知之失 一迷本眞心 故
論云 以衆生等也 諸法本來唯心 以衆生迷本

008_0773_a_09L唯心 妄見有境 以妄見有限齊故 遂令境有分
齊 所以不能徧知也 此即對前第一本來唯心

008_0773_a_10L以顯
其失

008_0773_a_11L
疏一妄見有限之境 記見有限等者 境即
無限 但能見之心

008_0773_a_12L有限 故論云 心有分
齊 不言境有分齊

008_0773_a_13L
以妄起想念 不稱法性 故不能了 記

008_0773_a_14L起想念 故論云 以妄起等也 謂一眞心 本來無妄
常住法性 以衆生妄起想念 違於無妄 不稱眞性

008_0773_a_15L所以不能徧知也 此即對前
第二離於妄念以顯其失

008_0773_a_16L
疏二釋成不見所由 即明爲妄見故
008_0773_a_17L有所不見 記釋成等者 據論二段 緫是對
前釋成失義 不唯此文 詳之

008_0773_a_18L可知 即明等者 性本離念 妄起想念 即是乖眞
以乖眞故 不能了知 不了知言 貫通前段 義則

008_0773_a_19L

008_0773_a_20L
疏三擧是彰得 記論文二 初反前
彰得二 初總顯

008_0773_a_21L
諸佛如來 離於見相 無所不徧 記

008_0773_a_22L下 至諸法之性者 即雙反前 非合初正理也 科云
總顯者 謂總反前非 以彰其得 諸佛至不徧者 離

008_0773_b_01L見故 反前妄起想念之失 合初離念之得 離相故
反前妄見境界之失 合初一心之得 旣合正理即能

008_0773_b_02L徧知 故云無
所不徧也

008_0773_b_03L
疏無妄見故 無所不見 記無妄等者 釋
前離見也 離

008_0773_b_04L見即能離相 故現一義也 ◆二別結

008_0773_b_05L
心眞實故 記初一句結離見也 旣離妄
見 即是一心 心即眞實也

008_0773_b_06L
疏佛心離妄 體一心源 無始覺之異
008_0773_b_07L故 記䟽文
可見

008_0773_b_08L
即是諸法之性 記即是諸法性者 結前離相也
旣離妄相 唯是於性 性無

008_0773_b_09L不徧也 旣無二非之失 即成合理之得 正
理旣合 不了何待 由是科云 擧是彰得也

008_0773_b_10L
疏然此本覺 在生滅門中 爲妄法之
008_0773_b_11L體故 記然此下 釋法性義 以本依如來藏 有
生滅故 生滅是法 如來藏是性 今

008_0773_b_12L從生滅門 入眞如門 故離見相 即顯法性 性即
本覺 立義分中 指爲自體也 ◆二約義結名

008_0773_b_13L
自體顯照一切妄法

008_0773_b_14L
疏一切妄法 並是本覺佛心之相 相
008_0773_b_15L旣現於自體之上 以體照其相 有何
008_0773_b_16L難了而不知也 故云自體照等也 故
008_0773_b_17L上文中 辨佛報化之用 則在於衆生
008_0773_b_18L心中 今辨衆生妄法 則在於佛心
008_0773_b_19L之上 良以心源無二 故得然也 華
008_0773_b_20L嚴云 如心佛亦爾 如佛衆生然 心
008_0773_b_21L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別 此之謂也
008_0773_b_22L一切下 貼釋可知 故上等者 引因以證果 即
用大中文 前則因心現果法 今則果心現因

008_0773_b_23L法 因果雖殊 心體是一 故金錍云 阿鼻依正
全處極聖之自心 毘盧身土 不逾下凡之一念 良

008_0773_c_01L以下釋所以 生佛體同 無二相故 猶如父子 共
有一鏡 若照子時 子在父鏡中 亦在自鏡中 若

008_0773_c_02L照父時 父在子鏡中 亦在自鏡中 鏡是一體 攝
屬二人 各成自鏡 互照互現 無別有體 以喩

008_0773_c_03L眞心 生佛各具 雖云各有 而理不可分 䟽云
無二 是斯意也 華嚴下引證 三無差別 謂衆生

008_0773_c_04L心即佛心 佛心即衆生心 又衆生是佛心中衆生
佛是衆生心中佛 以生佛相同一心 體無差別故

008_0773_c_05L
有大智用 無量方便 隨諸衆生所應得
008_0773_c_06L解 皆能開示種種法義 是故得名一切
008_0773_c_07L種智

008_0773_c_08L
疏以同體智力 起勝方便 攝化有情
008_0773_c_09L以同體等者 意云匪但心體照法而已 復能
起大神用 利樂衆生 斯則依智淨相 起不思

008_0773_c_10L議業相 依法出離鏡
作緣熏習鏡義也

008_0773_c_11L
疏二除自然業用疑二 一問

008_0773_c_12L
又問曰

008_0773_c_13L
疏亦二

008_0773_c_14L
若諸佛有自然業 能現一切處 利益衆
008_0773_c_15L生者 一切衆生 若見其身 若覩神變
008_0773_c_16L若聞其說 無不得利 記若諸下至生者 是
牃前文也 一切下

008_0773_c_17L至得利 是按定
也 皆可解

008_0773_c_18L
疏一且陳疑

008_0773_c_19L
云何世間 多不能見 記多不見者 非全不
見 故云多也 又聞

008_0773_c_20L說者 必見身 見身者 未必聞法 今約局
所標 故但言不見 尙不得見 何況得聞

008_0773_c_21L
疏二正設難 二答

008_0773_c_22L
答曰

008_0774_a_01L
疏有法喩合 記答中三
一法

008_0774_a_02L
諸佛如來 法身平等 徧一切處 無有
008_0774_a_03L作意 故說自然 但依衆生心現 記

008_0774_a_04L下 據前所問 即問報化 今約法身體徧故 報化
是即體之用 亦徧一切 據本而言 但云法身也

008_0774_a_05L
疏以法身普徧衆生心中 但有厭求
008_0774_a_06L機感 即現麁細之用 非由功用也
008_0774_a_07L上文中已顯此義也 記徧衆生心者 論云
一切處故 一切之

008_0774_a_08L言 意說情器 亦如華嚴云 法性徧在一切處〔橫
說〕一切衆生及國土〔別顯情器〕 三世悉在無有

008_0774_a_09L餘〔竪說〕 亦無形相而可得〔泯迹〕 據此則不惟
徧於衆生心 今䟽且約所問之處 故但言徧衆

008_0774_a_10L生心也 但有等者 此則功過在機 佛無私應 故
華嚴云 菩薩淸凉月 游於畢竟空 衆生心水淨

008_0774_a_11L菩提影現中 上文等者 即用大
中七重問答 廣明斯義 ◆二喩

008_0774_a_12L
衆生心者 猶如於鏡 鏡若有垢 色相
008_0774_a_13L不現 記應更合云 諸佛之身 猶如色像
論擧一隅 故不具說 ◆三合

008_0774_a_14L
如是衆生 心若有垢

008_0774_a_15L
疏明無感佛之機 非謂煩惱現行 以
008_0774_a_16L善星等 煩惱心中 得見佛故 記明無
等者

008_0774_a_17L意云論言垢者 但是障見佛之垢 即是無機 善
星下引例 此人生於佛世 是佛弟子 常見佛身

008_0774_a_18L然有煩惱現行 以起惡故
生墮地獄 如涅槃說

008_0774_a_19L
法身不現故 記䟽文三 今初約
本論 以通能現

008_0774_a_20L
疏法身能現報化之用 今據本而言
008_0774_a_21L故云法身不現也 記然據義合云 報化不
現 而言法身不現者

008_0774_a_22L以約本說故 如言鏡不現者 謂不現像也 此同
圓覺云 由寂靜故 十方世界諸如來心 於中顯現

008_0774_b_01L心即法身 皆是據本說也 又應化亦名法身 本業
經云 法身二種 一法性法身 二應化法身 謂第

008_0774_b_02L一諦法流水中 從實性生智故 實智爲法身法 名
曰自體 集藏名身 一切衆生善根 感此實智法身

008_0774_b_03L故能現應無量法身 所謂十種身等 ◆二引他論
以明不現三 初引本文

008_0774_b_04L
疏如攝論中 十二甚深 皆是法身之
008_0774_b_05L德 顯現甚深 彼中言由世尊不現
008_0774_b_06L如月於破器中 記十二甚深者 一受生甚
深 二安立數 三現等覺

008_0774_b_07L四離欲 五蘊 六成就 七顯現 八示現等覺涅槃
九住 十自體 十一斷煩惱 十二不思議 今言顯

008_0774_b_08L現 即第七也 合移彼字 安顯現字上 文即順矣
餘如次釋 ◆二引釋文

008_0774_b_09L
疏釋曰 諸佛於世間不顯現 而世間
008_0774_b_10L諸佛身常住 云何不現 譬如破器
008_0774_b_11L中 水不得住 水不住故 於彼破器
008_0774_b_12L實有月 不得顯現 如是諸衆生 無奢
008_0774_b_13L摩他軟滑相續 但有過失相續 於彼
008_0774_b_14L實有諸佛 亦不顯現 水譬奢摩他軟
008_0774_b_15L滑性故 記此亦論文 今䟽隨引便爲解釋 初
標也 而世間下徵 譬如下釋 先

008_0774_b_16L喩 如是下法合 奢摩他 此云止也 軟滑者 非
麁惡過失故 則戒如器水如定 戒能資定 故以

008_0774_b_17L譬之 過失者 如前破器 以有破戒垢故 定水不
停 佛月不現也 華嚴經中 亦同此說 ◆三會文

008_0774_b_18L

008_0774_b_19L
疏此中依㝎得見佛者 是過去修習
008_0774_b_20L念佛三昧 乃於此世得見佛身 非謂
008_0774_b_21L今世 要依定心 方能見佛 以散心
008_0774_b_22L中 亦見佛故 記初牒前文 是過去下 正
顯意 以散下 出所以 如

008_0774_c_01L阿難猶好多聞 何曾有定 不妨給侍如來 後遭
石室之呵 亦緣無定 不能斷結 又諸菩薩 例皆

008_0774_c_02L慧少定多 得見佛者無限 皆斯類也 ◆三對辨
二文之旨

008_0774_c_03L
疏彼攝論中 約過去㝎習爲因 非約
008_0774_c_04L現在 此論中約根熟爲因 非約無惑
008_0774_c_05L有此左右 記此論下 明此論意 並可知
此義亦於因緣分中已說

008_0774_c_06L
疏四修行信心分 記修謂學習 行謂進趣
所行五種 如下自辨

008_0774_c_07L信心者 起忍樂意 境
有四種 亦如下辨

008_0774_c_08L
疏四 一結前生後

008_0774_c_09L
已說解釋分 次說修行信心分

008_0774_c_10L
疏來意者 以上來明其大乘 今爲正
008_0774_c_11L明起信 故有此分來也 記來意等者
此約論題

008_0774_c_12L所配 若準立義分中所立 即
與分別發趣道相 並當乘義

008_0774_c_13L
疏二就人標意

008_0774_c_14L
是中依未入正定聚衆生 故說修行信
008_0774_c_15L

008_0774_c_16L
疏不定聚人有二 一者修信滿足 爲
008_0774_c_17L說發趣道相 令入正定 是前勝人也
008_0774_c_18L二者修信未滿 是前劣人 即此文所
008_0774_c_19L爲 以四信五行 令其修行 使信成
008_0774_c_20L滿 信成滿已 還依發趣 入正定也
008_0774_c_21L勝人即前發直等三心 行不住等四行 入正定
者 劣人即前見佛色相 或是二乘 發人天等

008_0774_c_22L心 却退失者 以四信等者 意不令信佛僧等色
相起人天二乘等劣行 還依等者 信旣成滿 應如

008_0775_a_01L前文發直等三心 修無住等四行 入於十住 乃
至獲利 更發解證等心也 斯則前雖揀退 今即

008_0775_a_02L敎修

008_0775_a_03L
疏三約法廣辨二 一興二問

008_0775_a_04L
何等信心 云何修行

008_0775_a_05L
疏二還兩答二 一答信心三 一標數

008_0775_a_06L
略說信心有四種

008_0775_a_07L
疏即四不壞信也 記四不壞信者 信彼四
事 皆不可壞 不壞

008_0775_a_08L即常住也 以所信之境 不可壞故 使能信之心
亦不可壞 能所相稱 俱名不壞 故經云 妙信常

008_0775_a_09L住是

008_0775_a_10L
疏二徵起

008_0775_a_11L
云何爲四

008_0775_a_12L
疏三列釋

008_0775_a_13L
一者信根本

008_0775_a_14L
疏眞如之法 諸佛所師 衆行之源故
008_0775_a_15L諸佛所師者 約人顯根本也 謂佛因地 本於
眞如 起於信解 又依眞如 軌則修行 又乃

008_0775_a_16L證極眞如 方得成佛 故華嚴云 以諸如來 尊重
法故 以如說行 出生諸佛故 約此義邊 故云眞

008_0775_a_17L如 是佛師也 故經云 諸佛所師 所謂法也 以
法常故 諸佛亦常 旣是佛師 故名根本 衆行下

008_0775_a_18L約法顯根本 謂一切行門 皆從眞起 故圓覺云
無上法王 有大陀羅尼門 名爲圓覺 乃至流出

008_0775_a_19L諸波羅蜜 敎授菩薩等 所以前標直心 爲二利
行本 是知非眞流之行 無以契眞 何有契眞之

008_0775_a_20L行 不從眞起 此乃爲信等諸行之根本也 問何
故不約僧顯根本耶 答約佛顯時 已攝僧故 因

008_0775_a_21L地信解軌則修行 即是僧寶 今䟽文 雖有二義
必兼三故 約能生三寶 名爲根本也 又是所信

008_0775_a_22L法中之根本故 以終敎所宗 唯此眞法 萬緣所
起 起自眞如 會緣入實 入於眞如 菩薩發心

008_0775_b_01L先緣眞如 起信發解 修行契證 咸歸眞如 故於
所信法中 爲根本也 信若不信眞如 信則名邪

008_0775_b_02L故寶性論云 不信眞如 有五種失 謂自輕輕他
執人執法 起惡見 是知反此 則爲五得 由是發

008_0775_b_03L心 先令
信此

008_0775_b_04L
所謂樂念眞如法故

008_0775_b_05L
疏非直就起信心 亦乃樂念觀察 記
008_0775_b_06L非直等者 不但起信 亦乃樂觀 樂觀即行也 然
此行是即信之行 行所成信 方爲實信故 問云

008_0775_b_07L何是信眞如之相耶 答不信一切法 是信眞如之
相也 以眞如理中 本無諸法 若見諸法爲有 是

008_0775_b_08L信諸法 不信眞如 今則不信諸法 是信眞如也
亦可樂念觀察 方名爲信 如世間人 勸彼所作

008_0775_b_09L彼順所勸 方名爲信 若不爾者 焉爲信耶 故信
則所言之理順 順則師資之道成矣 故以樂念

008_0775_b_10L釋成
其信

008_0775_b_11L
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 常念親近供養
008_0775_b_12L恭敬 發起善根 願求一切智故 三者
008_0775_b_13L信法有大利益 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
008_0775_b_14L四者信僧能正修行 自利利他 常樂親
008_0775_b_15L近諸菩薩衆 求學如實行故 記信佛等者
是信報身

008_0775_b_16L謂身語意業 法門辯才 色相具足 依報莊嚴 故云
無量功德 故前論云 身有無量色 色有無量相 相

008_0775_b_17L有無量好 所住依果 亦有無量種種莊嚴 常念等
者 以信佛有功德故 願成此身 具一切智 以願求

008_0775_b_18L故 而念恭敬供養 起於善根 修佛因也 信法等
此是行法 此法能除慳貪毁禁等障 是大利益 常

008_0775_b_19L念等者 即施戒等六度 以信有益 故復勤而行之
信僧等者 此是登地已上大菩薩僧 故云正修如實

008_0775_b_20L等也 常樂等者 揀非二乘 故云菩薩 揀非地前
故云如實修行 然常途四信 謂信三寶及戒 此即

008_0775_b_21L人天乘中之信 今之四信 乃是終實敎中 不唯眞
如與戒不同 亦乃三寶 淺深有異 問前說善根微少

008_0775_b_22L者 亦遇佛見僧求法 與此何別 答前以未信眞如
故所見三寶 皆不稱實 由是遇緣 却成退失 今以

008_0775_c_01L先信眞如 故得所信三寶 悉皆如實 由是增進 使
信成滿也 斯則信眞如爲佛本 信佛爲所成 信法

008_0775_c_02L爲所依 信僧爲所學 又此四種 即是敎理行果 前
三如次 是理果行 信僧即敎也 僧能轉敎 就彼求

008_0775_c_03L

008_0775_c_04L
疏三寶中各二 一標所信之勝德 二
008_0775_c_05L起勝因以願求 記各二等者
詳論可知

008_0775_c_06L
疏二答修行三 一擧數標意

008_0775_c_07L
修行有五門 能成此信

008_0775_c_08L
疏有信無行 則信不堅 不堅之信
008_0775_c_09L遇緣便退 故修五行 以成四信之心
008_0775_c_10L令不退也 記有信等者 信若無行 非實信
也 以信是順義 順而行之 乃

008_0775_c_11L爲眞信 將知此行 是成信之行 信是即行之信
此信則決定不退也 如前所退者 不能如此故

008_0775_c_12L
疏二徵起列名

008_0775_c_13L
云何爲五 一者施門 二者戒門 三者
008_0775_c_14L忍門 四者進門 五者止觀門

008_0775_c_15L
疏止觀合修 定慧雙運 二門不二
008_0775_c_16L故惟五也 記止觀等者 以諸經論 皆說六
度 此中唯五者 以後二修時

008_0775_c_17L不得相離故 初修爲止觀 修成爲定慧 但時異
而體不異也 問何故止觀合修耶 答若不雙修

008_0775_c_18L皆成邪故 涅槃經說 定多慧少 不見佛性 慧多
定少 見性不了 定慧等學 明見佛性 又諸處說

008_0775_c_19L不見佛性 無明邪見 自此而生
故今合修 免招二過 下文自釋

008_0775_c_20L
疏三依門牒釋五 一施

008_0775_c_21L
云何修行施門

008_0775_c_22L
疏寄問以標

008_0776_a_01L
若見一切來求索者 所有財物 隨力施
008_0776_a_02L與 以自捨慳貪 令彼歡喜 記一切來求
索者 即

008_0776_a_03L受施人也 不同善德局七種人 故云一切 則不擇寃
親老幼病健高下貧窮遠近等 所有下 是所施物 隨

008_0776_a_04L力之言 似有兩意 一隨貧富之力 二隨捨施之力
若隨其力 必不强爲 免生惱也 以自下 即行施意

008_0776_a_05L自捨慳貪者 隨性行檀 是自利行 令彼歡喜者 濟物
垂惠 是利他行 故知菩薩 雖擧一行 二利已兼 此

008_0776_a_06L則以布施
攝貧窮也

008_0776_a_07L
疏資財施也 記資財施者 資身之物故 亦
名外財 身外物故 亦名資

008_0776_a_08L生財 資於生命故 準正法念經 說十二種垢施
一於衆生不平等施 二爲男女欲因緣故施 三

008_0776_a_09L有所怖畏 施與王者而求救故 四以癡心施 如
外道齋會等 五不知業果 但學他施 六乞者苦

008_0776_a_10L求方與 七知他有物 施之令信 後得侵損 八施
物囑之 令破和合 共爲一友 後與衰惱 九與男

008_0776_a_11L女物 令使成親 或令男與女 或即反之 十賤買
諸物 於齋會日 貴價賣之 少分饒之 十一爲名

008_0776_a_12L稱故施 十二妻子饑貧與物 離此十二 即名淨
施 除此復有十二種具足施 不能繁述 優婆塞

008_0776_a_13L戒經 菩薩行施 應離五法 一施時不選有德無德
二施時不說善惡 三施時不擇種姓 四施時不輕

008_0776_a_14L求者 五施時不惡口 復有三事 施已不得勝妙
果報 一先多發心 後則少與 二選擇怯物 持施

008_0776_a_15L與人 三旣行施已 心生悔
恨 離玆三事 其果勝妙

008_0776_a_16L
若見厄難恐怖危逼 隨己堪任 施與無
008_0776_a_17L畏 記厄難等者 受施人也 隨己堪任者 所施力
也 盡力所及 不惜不吝 施與無畏者 正行

008_0776_a_18L施也 亦是行施意 或縲紲之難 或水火之災 或狼
虎之殃 或寃家之怖 如是一切衆生 凡有所畏之

008_0776_a_19L事 皆護令安
樂 得無所畏

008_0776_a_20L
疏無畏施也

008_0776_a_21L
若有衆生來求法者 隨己能解 方便爲
008_0776_a_22L說 不應貪求名利恭敬 惟念自利利他

008_0776_b_01L回向菩提故 記若有衆生等者 即受施人 三
乘五乘 或請或問 皆名求法

008_0776_b_02L隨己下所施法 不能不解者 輙不與言 於能解處
即與說之 方免誤人 亦免尤難 孔子曰 知之爲知

008_0776_b_03L之 不知爲不知 是知也 又云多聞闕疑 愼言其餘
則寡尤 方免說者 要以種種言辯 巧便引勸 使其

008_0776_b_04L信受 不得直置 令其誹謗 故法華云 有問難不嗔
隨順爲解說 不應下 明行施意 不貪名利等 是反

008_0776_b_05L明其非 故前論云 所謂爲令衆生 離一切苦 得究
竟樂 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唯念下 順明其是 自

008_0776_b_06L旣如此 令他亦然 準智論云 佛說施中 法施第一
何以故 財施有量 法施無量 財施欲界報 法施出

008_0776_b_07L三界報 財施不能斷漏 法施淸升彼岸 財施但感
人天 法施通感三乘果 財施愚智俱能 法施智人

008_0776_b_08L方能 財施唯能施者得福 法施通益能所 財施愚
畜能受 法施唯局聰人 財施但益色身 法施能和

008_0776_b_09L心神 財施能增貪病 法施能除三毒 由
是比校 法施第一 願諸學者 審而行之

008_0776_b_10L
疏法施也 二戒

008_0776_b_11L
云何修行戒門 所謂不殺不盜不婬 不
008_0776_b_12L兩舌不惡口 不妄言不綺語 遠離貪嫉
008_0776_b_13L欺詐謟曲瞋恚邪見 記所謂下 如次是其十
善 則離身三口四意

008_0776_b_14L三之惡也 不殺者 普該蠢物 不唯於人 不盜者一
針一艸 不但五錢已上 不婬者 觸身即犯 不論道

008_0776_b_15L與非道 兩舌者 鬪搆兩頭 惡口者 無稽之語 妄
言者 虛誑之語 綺語者 粉飾之談 此等並無 故

008_0776_b_16L皆言不 貪謂惡欲 嫉謂妬忌 欺謂陵犯 詐謂虛僞
謟謂罔冐 曲謂違理 其嫉欺恚 是瞋之分 謟曲是

008_0776_b_17L貪之分 邪見者 亦名惡見 即身邊等五見也 今言
邪者 五中之一 此等並無 故云遠離 然菩薩以慈

008_0776_b_18L悲愍物 故殺戒爲先 小乘以厭離生死 故婬戒爲首
旨趣有異 故敎儀不同 若據十善 本是人天因緣

008_0776_b_19L今菩薩所修 趣果則異 準華嚴經說 有五等人 皆
修十善 感果不同 謂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 淨

008_0776_b_20L名云 持戒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行十善道 滿
願衆生 來生其國 十善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008_0776_b_21L命不中夭 大冨梵行 所言誠諦 常以軟語 眷屬不
離 善和諍訟 言必饒益 不嫉不恚 正見衆生 來

008_0776_c_01L生其國 故知十善不異 修心不同也 然行十惡 準
俱舍說 各招三種果 一異熟二等流 三增上 異

008_0776_c_02L熟可知 略辨餘二 殺生中 一等流果者 壽命短促
二增上果者 光澤鮮少 偸盜中 一財物匱乏 二多

008_0776_c_03L遭雷雹 邪行中 一妻不貞良 二多諸塵埃 妄語中
一多遭誹謗 二多諸臭穢 兩舌中 一親友乖穆 二

008_0776_c_04L所居險曲 惡口中 一常聞惡聲 二田多荊棘 稼穡
匪宜 綺語中 一言無威肅 二時候變改 貪中 一令

008_0776_c_05L貪熾盛 二令少果 瞋中 一令瞋熾盛 二令果麁疎
邪見中 一令癡盛 二令無果
此皆初是等流 二是增上也

008_0776_c_06L
疏攝律儀戒 記此殺等十 是惡律儀 止之
不行 即成善法 攝取不捨

008_0776_c_07L即名
爲戒

008_0776_c_08L
若出家者 爲折伏煩惱故 亦應遠離憒
008_0776_c_09L閙 常處寂靜 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
008_0776_c_10L乃至小罪 心生怖畏 慚愧改悔 不得
008_0776_c_11L輕於如來所制禁戒 記出家等者 前律儀戒
即通在家出家 此善

008_0776_c_12L
法戒 則唯出家者 爲折伏下 處靜之意 若處人
寰 難斷煩惱 故須脫俗離塵 燕居林藪 故遺敎

008_0776_c_13L經云 於閑靜處 思滅苦本 念所受法 勿令至失
月藏經中 廣有此說 且釋迦如來 捨王室 詣雪

008_0776_c_14L山 因行六年 果圓萬德 垂斯軌者 盖爲此也 少
欲等者 見得思義 故云知足 財無苟得 故云少

008_0776_c_15L欲 頭陀 此云抖擻 謂抖擻三界煩惱業報故 然
有十二種 謂衣三食三六依處 說處六者 一住空

008_0776_c_16L閑處 謂離衆閙 居阿練若 身遠離故 心離欲盖
益諸善故 二端坐不臥 謂若行若立 心動難攝

008_0776_c_17L然亦不久 應受常坐 若欲睡時 脇不着席 三樹
下坐 謂順佛法故 如佛成道 轉法輪 入涅槃

008_0776_c_18L皆在樹下 能治房舍貪 易入道故 四塚間坐 謂
塚間 常有悲哭聲 死屍狼藉 無常不淨 觀道易

008_0776_c_19L成 五露地坐 謂樹如半屋 愛着猶生 又雨濕鳥
喧 汙穢不淨 若露地處 光明徧照 令心明利

008_0776_c_20L空觀易成 六隨有艸坐 謂隨心所得而坐其上
離所愛着 不惱他故 食中三者 一常乞食 謂依

008_0777_a_01L法乞 當制六根 不着六塵 亦不分別男女等相
得與不得 若好若惡 不生憎愛 若請食者 或得

008_0777_a_02L不得 貪恨易生 若同僧食 處分使人 心則散亂
不入道故 二節量食 謂念身中八萬戶蟲 蟲得

008_0777_a_03L此食 皆悉安隱 我今以食 攝此諸蟲 後得道時
以法攝彼 又雖一食 恣貪極噉 腹脹氣塞 妨廢

008_0777_a_04L行道 隨所得食 三分食二 身則輕安 名節量食
三 一坐食 謂若重食者 失半日功 不爲養身

008_0777_a_05L斷數數食 即四分律 不作餘食法 頭陀經中云
中後不飮漿 衣中三者 一唯畜三衣 謂白衣 好

008_0777_a_06L畜種種衣 外道苦行 裸形而已 今佛弟子 應捨
二邊 但三衣也 又離多求 及守護故 二糞掃衣

008_0777_a_07L謂拾糞掃物 納作衣故 以此覆寒障露 離貪遠
賊 無奪命難故 三毳衣 謂或三衣 或長衣 一

008_0777_a_08L切皆用毛毳而作 不畜餘衣故 然此十二盖是
知足之行 涅槃智論瑜伽 俱明其義 故知惡貪

008_0777_a_09L多欲 出家者 是所不冝 應深誡之 乃至等者
以小況大 意云小罪尙須生畏 人過豈得安然

008_0777_a_10L超越之言 故云乃至欲作即怖 已作即畏 畏墮
苦故 慚天愧人 故云慚愧 又慚謂崇重賢善 愧

008_0777_a_11L謂輕拒暴惡 改悔者 改於徃過 別修善業 悔前
所作 憶恨在心 不得輕戒者 如菩薩戒說 於十

008_0777_a_12L重戒中 犯微塵許罪 便不得發菩提心 失比丘
位國王位乃至佛位 仍二劫三劫墮三塗中 不聞

008_0777_a_13L父母三寶名字 何況具足犯十戒也 故戒序云 莫
輕小罪 以爲無殃 水滴雖微 漸盈大器 刹那造

008_0777_a_14L罪 殃墜無間 故涅槃中 有浮囊之
譬 故知佛所制戒 豈得輕而犯之

008_0777_a_15L
疏攝善法戒 又從小罪下 明護戒心
008_0777_a_16L攝善法者 依此戒約 則一切善法 自然攝取
護戒心者 謂夕惕若厲 造次弗離 護之若珠

008_0777_a_17L纎毫無
犯也

008_0777_a_18L
當護譏嫌 不令衆生 妄起過罪故

008_0777_a_19L
疏攝衆生戒 記此當涅槃所說 息世譏嫌
戒也 謂行非律儀 及受畜

008_0777_a_20L非法之物 招人譏謗 即生他罪 他罪所生 本由
於己 故須護之 護之即不謗 不謗即自然發心

008_0777_a_21L發心即受化 受化
即成攝取義也

008_0777_b_01L
疏三忍

008_0777_b_02L
云何修行忍門 所謂應忍他人之惱 心
008_0777_b_03L不懷報

008_0777_b_04L
疏他不饒益忍也 下明安受苦忍云
008_0777_b_05L他不饒益者 亦名耐怨害忍 謂被寃家惱害
是他不饒益 忍耐彼苦 無懷報心 然所不報

008_0777_b_06L有其二意 一爲解寃結故 如律中長生王偈云
以怨報怨 怨終不止 唯有無怨 怨自息耳 智度

008_0777_b_07L論中 亦同此說 二爲證佛果故 以有智慧 知彼
此境 空無所有 能忍是事 彼疑有瞋 現同伴侶

008_0777_b_08L與其諧和 因之得證無上菩提 此如瑜伽論說
行人若遭此苦時 應作三思五想 以忍彼事 三

008_0777_b_09L思者 一責業牽殃思 謂菩薩 若遇他害 應作是
思 此我先業 應合他害 今若不忍 更增苦因

008_0777_b_10L便非愛己 成自苦縛 是故須忍 二性皆行苦思
又自他身 性皆行苦 彼無知故 增害我身 我旣

008_0777_b_11L有知 寧增彼苦 是故須忍 三引劣況勝思 二乘
自利 尙不苦他 我旣利他 應忍斯苦也 五想者

008_0777_b_12L一親善想 二唯法想 三無常想 四有苦想 五攝
受想 廣如彼說 又金剛忍辱仙人 亦同此意 論

008_0777_b_13L語中說 以直報怨 以德報怨 今同以直報怨 若
準上怨與上樂 即以德報怨 仁與菩薩 優劣可

008_0777_b_14L知 安受苦忍者 於違順
境 安然忍受 不動念故

008_0777_b_15L
亦當忍於利

008_0777_b_16L
疏財榮潤己 記不論多少 但取一切
潤己之事 盡名爲利

008_0777_b_17L

008_0777_b_18L
疏損耗侵陵 記此亦不論多少 但取一
切損己之事 皆名爲衰

008_0777_b_19L
疏越過以毁 記如有小過
毁之言大

008_0777_b_20L

008_0777_b_21L
疏越德而歎 記如有片善
譽令其廣

008_0777_b_22L

008_0777_c_01L
疏依實德讃 記如有一德
亦言一德

008_0777_c_02L

008_0777_c_03L
疏依實過論 記如有一過
亦言一過

008_0777_c_04L

008_0777_c_05L
疏逼迫侵形 記打擲寒熱飢渴蚊蚋等 但是
一切有不安者 盡名爲苦

008_0777_c_06L

008_0777_c_07L
疏神心適悅 記淸凉飽暖視聽香味等 凡是
一切暢適之事 悉名爲樂

008_0777_c_08L有說得財名利 失財名衰 談惡爲毁 談善爲譽
對面談善爲稱 對面談惡爲譏 苦樂即二受也

008_0777_c_09L與此所說 各是一意 於利譽稱樂 忍之不喜 於
衰毁譏苦 忍之不瞋 是故論中 通言忍也 然境

008_0777_c_10L界雖多 總攝不過違順之二 又於二中 各有四
義 收盡二四 合說以成八風 謂之風者 能擊衆

008_0777_c_11L生心海 起貪瞋煩惱浪故 今令忍之 則八風不
能動也 然於中違則易忍 順則難忍 不唯難忍

008_0777_c_12L抑亦難防 如賊與子 盜於家財 防之難易 可以
比知 故天台說爲强輭二賊 不能安忍 無生聖

008_0777_c_13L智 何以現前 且如令尹子文 三仕三黜 無喜無
慍 況行菩薩之行 焉得於違順境而不忍乎 更

008_0777_c_14L有諦察法忍 但於忍境 體法無生 唯心所
現 三輪空寂 唯一眞實 即是此忍也

008_0777_c_15L
等法故

008_0777_c_16L
疏四進二 一正顯

008_0777_c_17L
云何修行進門 所謂於諸善事 心不懈
008_0777_c_18L退 記諸善事者 前三後二一切善法 心不懈退者
身由於心 故但言心 懈謂懈怠 不能敏行

008_0777_c_19L退謂退墮
中道而廢

008_0777_c_20L
疏一勤勇精進 記勤恪勇猛也 勤故不懈
勇故不退 斯則於有義

008_0777_c_21L事 勇而進也 如子路問孔子曰 君子尙勇乎 子
曰義以爲尙 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 小人有勇而

008_0777_c_22L無義爲盜 又云見義不爲 無勇也 冀諸行者 審
而勇之 勇之相者 淨名云 譬如勝怨 乃可名勇

008_0778_a_01L
立志堅强 遠離怯弱

008_0778_a_02L
疏二難壞精進 記難壞者 志堅不怯 決定
取辦 詩云我心匪石不

008_0778_a_03L可轉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所以然者 以知生
死 定爲苦故 以知佛果 必爲樂故 以知衆生與

008_0778_a_04L己無異 足可度故 由是千化不變其慮 萬境順
通其道 乃至喪身致命 不捨菩提之心 故寶藏

008_0778_a_05L論云 決歸者 不顧其疲 決戰者 不顧其死 決
學者 不顧其身 決道者 不重其事 此其難壞也

008_0778_a_06L
當念過去久遠已來 虛受一切身心大
008_0778_a_07L苦 無有利益

008_0778_a_08L
疏三無足精進 以念已長淪 虛受大
008_0778_a_09L苦 以自勸勵 修善無厭 記無足者
修諸善

008_0778_a_10L行 意無厭足 表異二乘得少爲足 則欲而不貪
也 以念等下 正釋論意 可知 此同唯識三鍊

008_0778_a_11L摩中 第二鍊摩無性頌 云汝已惡道經多劫 無
利勤苦尙能超 少行苦行得菩提 大利不應生

008_0778_a_12L退

008_0778_a_13L
是故應勤修諸功德 自利利他 速離衆
008_0778_a_14L苦 記是故等者 從來爲不修 身心常苦惱 如今
若不修 依前是苦惱 由是尅己造修 於行

008_0778_a_15L無墮也 則善人行善 唯日不足 故遺敎經云 汝等
比丘 若勤精進 則事無難者 是故汝等 常勤精進

008_0778_a_16L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 若行者之心 數數懈廢 譬
如鑚火 未熱而息 雖欲得火 火難可得 是故精進

008_0778_a_17L然此一文 亦可初是正明 從當念已下
爲方便 於中初反釋 後順結 詳文可見

008_0778_a_18L
疏總結勸修 二別明除障方便二 一
008_0778_a_19L

008_0778_a_20L
復次

008_0778_a_21L
疏此下有二

008_0778_a_22L
若人雖修行信心 以從先世來 多有重
008_0778_a_23L罪惡業障故 記若人者 此十信
初心之下品也

008_0778_b_01L
疏一內有業障 即因也 記業障者 亦有
煩惱障 今但

008_0778_b_02L

008_0778_b_03L
爲邪魔諸鬼之所惱亂 或爲世間事務
008_0778_b_04L種種牽纒 或爲病苦所惱 有如是等衆
008_0778_b_05L多障礙 記邪魔等者 邪謂外道 魔謂天魔 諸鬼
謂堆愓等 如下所說 事務者 世間一

008_0778_b_06L切公私之事 其數
衆多 故曰種種

008_0778_b_07L
疏二外感報障 即緣也 記外感報障者
由內有業障

008_0778_b_08L故 前說善根熏習 便見佛身 今明惡業因緣 乃
見魔鬼 將知外境 皆由內心 如形端則影直 源

008_0778_b_09L濁則流
昏矣

008_0778_b_10L
疏二治

008_0778_b_11L
是故應當

008_0778_b_12L
疏此下有二

008_0778_b_13L
勇猛精勤 晝夜六時 禮拜諸佛

008_0778_b_14L
疏一總明除障方便 如人負債 依附
008_0778_b_15L於王 則債主無如之何 如是行人
008_0778_b_16L禮拜諸佛 諸佛所護 能脫諸障 記
008_0778_b_17L總明除障者 準華嚴經行願中 亦是別除一障
即我慢障也 與今䟽文 各是一意 如人下喩

008_0778_b_18L釋 可

008_0778_b_19L
誠心 記以諸障起時 心皆猛惡 故今除遣 必在
虔誠 故智論云 身精進爲小 心精進爲

008_0778_b_20L大 外精進爲小 內精進爲大 猶如赫日 可以消堅
氷 烈風可以摧巨木 苟有至誠 必能動天地 感鬼

008_0778_b_21L神故 使事
不違願也

008_0778_b_22L
疏二別除四障

008_0778_c_01L
懺悔 記陳露先罪
改徃修來

008_0778_c_02L
疏一除惡業障 記三障 四障也
得依正具足故

008_0778_c_03L
勸請 記於中有請轉法輪 請佛住世
之異 今通而言之 但云勸請

008_0778_c_04L
疏二除謗法障 記得多聞
智慧

008_0778_c_05L
隨喜 記三乘四類 所有片
善 皆隨順歡喜

008_0778_c_06L
疏三除嫉妬他勝障 記得廣大
眷屬

008_0778_c_07L
回向菩提 記亦合回向實際 及
與衆生 意含此二

008_0778_c_08L
疏四除樂三有障 記成廣大
善也

008_0778_c_09L
常不休廢 記念念常續
無有間斷

008_0778_c_10L
疏總結能治 記能治謂行此四
行 皆不廢故

008_0778_c_11L
得免諸障

008_0778_c_12L
疏總結所治 記所治即上之四
障 皆脫免故

008_0778_c_13L
善根增長故 記謂信心漸進
無有退故

008_0778_c_14L
疏結益 由此四障 能令行人 不發
008_0778_c_15L諸行 不趣菩提故 四行治盡 善根
008_0778_c_16L長也 又初一治業障 以止持故 後
008_0778_c_17L三長善根 以作持故 記結益下可知 初
一者 謂先由迷

008_0778_c_18L倒 不知罪福 妄行十惡 今由懺悔 畢故不造新
故云止持 勸請隨喜等 是行善故 應作須作 故

008_0778_c_19L云作持 廣說
如行願經

008_0778_c_20L
疏五止觀 記此被十信初
心之中品也

008_0778_c_21L
疏二 一略明二 一徵

008_0778_c_22L
云何修行止觀門

008_0779_a_01L
疏寄問以標 二釋三 一止

008_0779_a_02L
所言止者 謂止一切境界相

008_0779_a_03L
疏先由分別 依諸外塵 今以覺慧唯
008_0779_a_04L識道理 破外塵相 塵相旣止 無所
008_0779_a_05L分別 故云止 此是方便 記先由等者
此明未修

008_0779_a_06L行已前 今以下 正明修止 謂以始覺 覺知諸塵
境界 唯識所現 無外境相 塵境旣寂 分別不生

008_0779_a_07L心境俱止也 即破塵相爲止境 無分別爲止心
心境兩亡 寂常心現 此同禪宗無念義 謂一切

008_0779_a_08L善惡 都莫思量 言下自絕念想 圓覺云 應當正
念 遠離諸幻 方便者 修止之方便 故先德云 趣寂之前 萬境俱泯
發慧之後 一切皆如

008_0779_a_09L
隨順奢摩他

008_0779_a_10L
疏此云止也

008_0779_a_11L
觀義故

008_0779_a_12L
疏但今就方便 存此方語 約正即存
008_0779_a_13L梵言也 以雙現時 方名止觀故 今
008_0779_a_14L但言隨順 記但今等者 意在顯別故 雙標
唐梵 正修名奢摩他 前修方

008_0779_a_15L便 名爲止也 觀亦準此 以雙下 釋出別意 旣
言隨順 將知未是正止也 以即觀之止 方名正止

008_0779_a_16L即止之觀 方名正觀 今旣一向止息 但是止之
方便 未得名爲止行 故云隨順奢摩他也 問此

008_0779_a_17L行是止 云何言觀 答正修之時 止觀雙運 止若
無觀 不名眞止 觀若無止 不名眞觀 是故正修

008_0779_a_18L止亦名觀 故圓覺中 名爲靜觀 雖亦名觀 今言
止者 以就泯相 觀於眞如 眞如無相 向即心絕

008_0779_a_19L心絕則成止義
亦是即空觀也

008_0779_a_20L
疏二觀

008_0779_a_21L
所言觀者 謂分別因緣生滅相 隨順毘

008_0779_b_01L鉢舍那

008_0779_b_02L
疏此云觀也

008_0779_b_03L
觀義故 記觀義故者 此是即止之觀 亦是即假
觀也 圓覺中名爲幻觀 ◆䟽三 初釋

008_0779_b_04L

008_0779_b_05L
疏依生滅門 觀察法相 故言分別
008_0779_b_06L依生滅門者 前依眞如門 泯相絕心 照而常
寂 故名爲止 今約生滅門 觀諸法相 隨流

008_0779_b_07L反流 染淨因果 凡聖色心 差別不同 寂而常照
故名爲觀 此則能善分別諸法相 前則於第一義

008_0779_b_08L而不動也 ◆二引證二 初正引彼文

008_0779_b_09L
疏如瑜伽論 菩薩地云 此中菩薩
008_0779_b_10L即於諸法 無所分別 當知名止 若
008_0779_b_11L於諸法勝義理趣 及諸無量安立理
008_0779_b_12L趣 世俗妙慧 當知名觀 記菩薩地者
彼論有十

008_0779_b_13L七地 此是菩薩地中文 無所分別 即根本智因
也 世俗妙慧 即後得智因也◆二會釋彼義

008_0779_b_14L
疏是知依眞如門 止諸境相 無所分
008_0779_b_15L別 即成根本無分別智 依生滅門
008_0779_b_16L分別諸相 觀諸理趣 即成後得智
008_0779_b_17L可見 ◆三釋
成雙運所以

008_0779_b_18L
疏然此二門唯一心 是故雙運 方得
008_0779_b_19L名爲正止觀也 記謂依一心上 開二種門
依此二門 修於止觀 止

008_0779_b_20L觀雙運 方得契心 契心方名眞止觀也 故天台
云 法性寂然名止 寂而常照名觀 此乃以修止

008_0779_b_21L觀 契性止觀也 雙
修之旨 豈徒然哉

008_0779_b_22L
疏三俱

008_0779_b_23L
云何隨順

008_0779_c_01L
疏此下有二

008_0779_c_02L
以此二義 漸漸修習 不相捨離 記二義

008_0779_c_03L即前止一切境界 觀生滅因緣也 不相捨離者 然此
止觀 初首方便 行人修時 雖未雙現 習此之際 須

008_0779_c_04L相資而行 不可
孤運 輙相捨離

008_0779_c_05L
疏一顯能隨之方便

008_0779_c_06L
雙現前故

008_0779_c_07L
疏二明所隨之止觀 隨相而論 止名
008_0779_c_08L㝎 觀名慧 就實而言 定通止觀 慧
008_0779_c_09L亦如是 如梁攝論云 十波羅蜜 通
008_0779_c_10L有二體 一不散亂爲體 謂止㝎 二
008_0779_c_11L不顚倒爲體 謂觀慧也 記有二體者 此
二通與十度

008_0779_c_12L爲體 其猶於水澄而復淸 方能鍳像 以二
門開於一心 焉得不俱定慧耶 上文具顯

008_0779_c_13L
疏二廣說三 一止五 一修方便二
008_0779_c_14L一明勝人能入二 一託靜息心修止
008_0779_c_15L方便二 一約外緣

008_0779_c_16L
若修止者 住於靜處

008_0779_c_17L
疏若具言之 有五緣 一閑居靜處
008_0779_c_18L謂住山林及諸閑靜等處 若住聚落
008_0779_c_19L必有喧動 二者持戒淸淨 謂離業障
008_0779_c_20L若不淨者 必須懺悔 三者衣食具足
008_0779_c_21L四者得善知識 五者息諸緣務 今畧
008_0779_c_22L擧初 故云靜處也 記閑居等者 不作衆
事 名之爲閑 無憒

008_0779_c_23L閙故 名之爲靜 意令心寂 當須離喧 若欲離喧
宜去聚落 居阿練若 繁塵不對 止則易成 此有

008_0780_a_01L三處 可修禪定 一深山絶人處 二須阿蘭若處
離於聚落 極近三里 即放牧聲絕 無諸憒閙 三

008_0780_a_02L者遠白衣舍 淸淨伽藍之中 皆名閑靜處 故當
第一 戒淨者 欲盛妙饌 必資淨器 戒若不淨

008_0780_a_03L定則不生 若知先所曾破戒者 當宜依法懺悔
令戒如故 以戒不淨者 即有業障 令修止不成

008_0780_a_04L便感邪魔病事等 以爲侵撓也 衣食等者 一衣
具足 以根有三故 上者如雪山大士 隨得一衣

008_0780_a_05L蔽形而已 中者如迦葉糞掃三衣 不畜餘長 下
者 如多寒國土 及忍力未成之者 許三衣之外

008_0780_a_06L百一資身 二食具足者 此有四類 上者 隨得充
饑而已 中者 常行頭陀 受乞食法 下者 阿蘭若

008_0780_a_07L處 受檀越送食 下下者 僧常食及受請 除此 異
求多積 長貪妨道 今須衣食者 若闕一種 心有

008_0780_a_08L所慮 得定無由 善知識者有三 一者辦力資緣
二者同行勸發 三者敎授法門 如鼎三足 闕一

008_0780_a_09L不可 息諸緣務者有四 一生活 二人事 三工
巧伎術 四學問讀誦隨有一事 即有所妨 令不

008_0780_a_10L

008_0780_a_11L
端坐

008_0780_a_12L
疏調身也 先安坐靜處 每令安穩
008_0780_a_13L久久無妨 次當正脚 或全加 或半加
008_0780_a_14L若全加者 先以左脚 置右脾上 牽
008_0780_a_15L來近身 令脚指與脾齊 次解緩衣帶
008_0780_a_16L使周正 不令坐時脫落 次以左手
008_0780_a_17L置右手上 壘手相對 頓置脚上 牽
008_0780_a_18L來近身 當心而安 次當正身 先挺
008_0780_a_19L動其身 并諸支節 作七八反 如自
008_0780_a_20L按摩法 亦勿令手足差異 正身端直
008_0780_a_21L令脊骨相當 勿曲勿聳 次正頭頸
008_0780_a_22L令鼻與臍相對 不偏不邪 不低不昻
008_0780_a_23L平面正住 次以舌約上腭 次閉眼不

008_0780_b_01L令全合 廣如天台山顗禪師二卷止
008_0780_b_02L觀中說也 今略總說 故言端坐也
008_0780_b_03L正脚等者 押一脚爲半加 於中以右押左爲
降魔坐 以左押右爲吉祥坐 若兩脚相押爲

008_0780_b_04L全加 此坐能令儀相端好 廣如智論說 故偈云
見晝加趺坐 魔王尙驚怖 何況入道人 端身不

008_0780_b_05L傾動 緩衣帶者 恐坐久氣滿不安故 不令脫落
者 儀相不妙 或恐風寒故 約上齶者 禦風閉氣

008_0780_b_06L免神散心馳故 然欲閉口 先且吐胷中穢氣 吐
時開口放氣而出 想身百脉不通處 敎悉開通

008_0780_b_07L出氣令盡 然始閉口 鼻中內淸氣 然閉口時 但
得唇齒 纔相柱耳 眼不全合者 全開則掉 全合

008_0780_b_08L則昏 故但令斷外光而已 二卷止觀者 即彼初
學坐禪止觀 本只一卷 應開成二也 彼有十門

008_0780_b_09L以修止觀 第一具緣 略如䟽明 第二呵欲 謂色
聲香等五欲 所言呵者 了知此五 惱惑衆生 因

008_0780_b_10L之受苦 不得解脫 深生厭離 不復追攀 乃名
訶也 第三棄盖 盖謂貪欲睡眠恚掉悔疑也 所

008_0780_b_11L言棄者 覺知此五 盖覆衆生心性 不得解脫 如
日月爲煙雲等翳 不得照明 今皆遠離 即名棄

008_0780_b_12L也 第四調和者 謂調飮食 不飢不飽 調睡眼
不節不恣 調身不寛不急 調息不澁不滑 調心

008_0780_b_13L不浮不沉 令此五事 和暢得所故也 第五方便
行者 謂欲進念慧一心 以能志 樂修諸禪定 出

008_0780_b_14L離世間 晝夜精勤 進諸善法 念世無常 可輕可
賤 禪定智慧 可貴可重 於漏無漏 揀擇苦樂

008_0780_b_15L處實之相 一心決定修行止觀 以此名爲方便
行也 第六正修止觀 於中有坐時修 歷緣對境

008_0780_b_16L修 並如彼文 第七善根發 即同下文現報十益
等 第八覺知魔事 如下文說 第九治病者 先須

008_0780_b_17L知病所起 起有四種 一從四大起 二從五藏起
三鬼神所作 四業因所感 旣知病已 即以止觀

008_0780_b_18L治前二 以呪力治第三 修福懺悔 治於第四 第
十證果 即入住不退 並如彼說 略知大況 若要

008_0780_b_19L備見 可
尋本文

008_0780_b_20L
正意

008_0780_b_21L
疏調心也 末世行人 正願者小 邪
008_0780_b_22L求者多 詐現寂靜威儀 苟求名利

008_0780_c_01L心旣不正 得定無由 離此邪求 故
008_0780_c_02L云正意 意欲令其觀心 與理相應
008_0780_c_03L自度度他 至無上道 名正意也 記調

008_0780_c_04L者 心即是意 調伏心意 令趣向眞正故 末世下
出不正相 然戒定慧學及諸雜行 多有是患 菩

008_0780_c_05L薩戒䟽云 佛法內人 多約四位起行 謂三學及
雜行 初約戒學者 有二類 一矯異者 謂雖不破

008_0780_c_06L戒 性非質直 依邪思計 現異威儀 眩耀世間
以求名利 本無片心 以求出離 然普抑餘人無

008_0780_c_07L異威儀者 悉爲無德 此是沙門賊 亦是威儀賊也
如迦葉寶積等經說 二淺識者 謂性非深智 恃

008_0780_c_08L己戒行 將爲出離 陵他乘急戒緩之衆 聞諸法
空 便生恐怖 此是佛法怨賊也 出佛藏經 二約

008_0780_c_09L定學 亦二類 一約貪狂者 謂性樂名利 久在山
中 心少澄靖 現得定相 眩耀世人 招大名聞

008_0780_c_10L普抑餘人無此相者 悉以爲非 此是阿蘭若賊也
出華手經 二約邪慢者 謂性非多聞 依山習定

008_0780_c_11L鬼神加力 心定有見 旣不善覺知 即恃此起慢
當大名聞 凌滅餘人 悉以爲非 毁傷佛法 此是

008_0780_c_12L魔黨大賊也 出起信論及華手經 三約慧學者
亦有二類 一約淺者 謂性少聽誦 學無次第 爲

008_0780_c_13L名利衝心 急預講說 已見臆斷 非毁古今 唯求
利名 元無出意 恃自無行 亦輕侮戒定 此是賣

008_0780_c_14L佛法賊 當招大苦 出華嚴經魔業中 二約深者
謂性明辯 雖於二乘三藏 文義少通 然猶未得

008_0780_c_15L佛意 旣當傳法 唯讃名利 以勸後學 非毁古今
顯自獨絕 恃此爲德 起慢陵人 但誦持法藥 而

008_0780_c_16L不自滅病 已負深愆 況更法中起病 甚不可救
奇哉 水中出火 以何滅之 此是害佛法之賊 出

008_0780_c_17L佛藏十輪等經 四約襍行者 亦二類 一約福行
者 謂性非質直 苟爲姦計 共崇奇福 眩耀世人

008_0780_c_18L招引重䞋 意在以少呼多 用此活命 旣遂其所
求 即恃此起慢 陵蔑餘人無利養者 悉以爲非

008_0780_c_19L利養旣爾 名聞亦然 此是賣佛法賊 出伽葉經
二約餘行者 謂性非慧悟 隨學一法 即便封着

008_0780_c_20L眩此所學 以招名利 撥餘修者 皆非究竟 此亦
愚人 蠧害佛法賊也 行人苟沾一患 冝深戒之

008_0780_c_21L離此下 明今
意 皆可解

008_0780_c_22L
疏二安內心二 一約坐修止二 一離

008_0781_a_01L

008_0781_a_02L
不依氣息

008_0781_a_03L
疏數息觀境

008_0781_a_04L
不依形

008_0781_a_05L
疏骨璅等

008_0781_a_06L

008_0781_a_07L
疏靑黃赤白四相

008_0781_a_08L
不依於空 不依地水火風

008_0781_a_09L
疏地等五相 皆是事定所緣之境
008_0781_a_10L皆是事定者 兼前
數息等 不唯此五

008_0781_a_11L
乃至不依見聞覺知

008_0781_a_12L
疏是識一切處 通前爲十一切處
008_0781_a_13L十一切處 即靑等四 空等五 及識爲十 言
一切處者 觀一一法 皆徧一切處故 由此亦

008_0781_a_14L名十徧
處觀也

008_0781_a_15L
疏亦可見聞等 是擧散心時 所取六
008_0781_a_16L塵 於此等諸塵 推求了達 知惟自
008_0781_a_17L心 不復託緣 故言不依 記亦可等者
謂不依心

008_0781_a_18L散亂時 眼所見色 乃至意所知法等六塵 聞謂
耳鼻 覺謂舌身 知即是意 攝六略盡 今擧能取

008_0781_a_19L所也 於此下釋意 以推此等 唯識所現 無別有
體 旣知心外無塵 豈合將心外託 若不然者 豈

008_0781_a_20L名修止耶 已上諸定所緣 皆是權小敎中之所施
設 暫令制心 漸發無漏 今此實敎 故並不依

008_0781_a_21L即直賜寶乘
不與羊鹿也

008_0781_a_22L
疏二除心 記論二 初遣妄
想三 一正遣

008_0781_a_23L
一切諸想 隨念皆除

008_0781_b_01L
疏除前境界 更有餘心 皆亦遣也
008_0781_b_02L餘心皆遣者 此有二義 一除見聞覺知外 更
有心想 隨何等念 悉皆除遣 二除前數息骨

008_0781_b_03L璅十徧處境觀想之外 更有九想八背等一切事
定觀想 悉皆不依 以今心心向理故 揀去事想

008_0781_b_04L故云
皆除

008_0781_b_05L
亦遣除想

008_0781_b_06L
疏所遣旣無 能遣不立 泯然寂靜
008_0781_b_07L方名止也 問何故能所心想 並不存
008_0781_b_08L下答云 記所遣等者 依幻說覺 亦名爲幻
若說有覺 猶未離幻 說無覺者

008_0781_b_09L亦復如是 故亦須除 是則幻心滅故
幻滅亦滅也 餘文易解 ◆二釋成

008_0781_b_10L
以一切法 本來無想

008_0781_b_11L
疏欲順於法性故 能所皆不存 記

008_0781_b_12L性者 雖言一切法 意在眞性 以一切法 悉皆眞
故 皆同如故 廣如眞如門說 斯則離心緣相也

008_0781_b_13L
念念不生 念念不滅

008_0781_b_14L
疏轉釋成法性無想所以也 良以想
008_0781_b_15L無自性 窮之則空故 無生滅自體可
008_0781_b_16L得 此乃即生無生 即滅無滅故也
008_0781_b_17L如陽炎水 本自乾耳 記轉釋等者 科指
此文 良以下 釋

008_0781_b_18L此文意 前言法性本無想者 實由想體自空 本
自不生 今則無滅 此盖本空 非推之使空也 此

008_0781_b_19L乃下 會釋文旨 非謂待無念時 方始不生不滅
以念念生處 即是無生 念念滅時 即是不滅 如

008_0781_b_20L經云 初生即有滅 不爲愚者說 又經云 當
處出生 隨處滅盡 喩明可見 ◆三重揀

008_0781_b_21L
亦不得隨心 外念境界後 以心除心

008_0781_b_22L
疏若心外有實境 心緣此境時 抑令
008_0781_b_23L不緣 不可得故 後以心除心者 今旣

008_0781_c_01L心外無塵 即所取無相 所取無相故
008_0781_c_02L能取自然不生 何勞後心 方更除耶
008_0781_c_03L若心等者 先反縱 意云外境若實有體 抑心
不緣 終不可得 以不可不緣之故 後得以心

008_0781_c_04L除心 此即縱其可除也 然剩者之一字 復詳此
文 似剩不故者之三字 但只可言抑令不緣可

008_0781_c_05L得 後以心除心也 義方彰顯 請更詳之 今旣下
正明 旣知無境 心自不生 豈得放心外緣 後更

008_0781_c_06L除遺 豈非自徒勞耶 如人令子爲非 又
復譴責 斯何理耶 ◆二住正念二 初正顯

008_0781_c_07L
心若馳散 即當攝來 住於正念

008_0781_c_08L
疏初習多馳 故攝令住正 何者正念
008_0781_c_09L下云 記初習等者 此與前爲異 前則
不放心外緣 此乃任運馳散

008_0781_c_10L
是正念者 當知唯心 無外境界

008_0781_c_11L
疏外境唯心 是爲正念 記外境唯心等
者 本無境

008_0781_c_12L界 妄起攀緣 是名不正 今則觀境無境 知心無
心 唯一實相 實相外更無別法 當爾之時 分別

008_0781_c_13L不生 故名正念
◆二離相

008_0781_c_14L
即復此心 亦無自相 念念不可得

008_0781_c_15L
疏妄境旣無 唯心亦寂 記唯心寂者 此
唯心之相 亦

008_0781_c_16L不可得 前則離能所分別 唯一實相 名爲正念
今則正念 亦無自相 以凡所有相皆虛妄故 斯

008_0781_c_17L則亦不知知寂 亦不自知知
自性了然故 不同於木石也

008_0781_c_18L
疏二約餘威儀修止

008_0781_c_19L
若從坐起 去來進止 有所施作 於一
008_0781_c_20L切時 常念方便 隨順觀察

008_0781_c_21L
疏非直坐時 常修此止 餘威儀中
008_0781_c_22L一切時處 常思方便 順於法性 不

008_0782_a_01L動道理 記餘威儀中者 即同天台歷緣對境
修也 謂歷行住坐臥作語等六緣

008_0782_a_02L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 具如欲行 便自思惟
我今何故行 有利則行 無利則不行 然於行時

008_0782_a_03L了知行心 及行中一切事 皆不可得 不可得故
妄念自息 名爲修止 即觀上不可得法 一一空

008_0782_a_04L寂 因緣故有 名爲修觀 住等例此 又於見色時
修止觀者 見一切色 如鏡像水月 悉不可得 不

008_0782_a_05L生分別想念 名爲修止 色等因緣故有 畢竟空
寂 名爲修觀 聲等例此 若止若觀 俱順法性

008_0782_a_06L以法性常寂常照故 然天台修止 自分三止 觀
亦復然 以約三諦三境修故也 今此文中 約眞

008_0782_a_07L如生滅二門 而修止觀 皆順一心 即是雙運 雙
運即是息二邊分別 中道第一義諦止觀也 餘文

008_0782_a_08L

008_0782_a_09L
疏二止成得㝎除障不退

008_0782_a_10L
久習淳熟 其心得住

008_0782_a_11L
疏一止成 記止前方便成也
未是即觀之止

008_0782_a_12L
以心住故 漸漸猛利 隨順得入眞如三
008_0782_a_13L

008_0782_a_14L
疏二明止力附心 猛利得㝎 記

008_0782_a_15L者 以久習故 隨心成止 以隨心故 即成三昧
即眞如三昧也 眞如三昧 方是即觀之止 爲奢

008_0782_a_16L摩他 梵語三昧
此云正定故

008_0782_a_17L
深伏煩惱 信心增長 速成不退

008_0782_a_18L
疏三明伏惑入位 即信滿入住 記

008_0782_a_19L等者 伏四住見修煩惱 未能斷故 故云伏惑 然
此亦有伏無明義 論言深伏 意含此也 此當信

008_0782_a_20L位 若更增進 遠入初住 故
云信滿入住 入住即不退

008_0782_a_21L
疏二顯障者不能

008_0782_a_22L
唯除疑惑

008_0782_b_01L
疏一於理猶豫 記於理猶豫者 於上甚深
義理 是非不定 故不能

008_0782_b_02L入 如圓覺經修二十五輪云 一念疑悔 則不能
008_0782_b_03L

008_0782_b_04L
不信

008_0782_b_05L
疏二闡提 記阿闡提 此云無信 此則一
向以爲不是故 不同疑惑

008_0782_b_06L
誹謗

008_0782_b_07L
疏三外道 記爲宗習邪法故 誹謗正道 此
乃非唯不信 更加此過 故異

008_0782_b_08L

008_0782_b_09L
重罪業障

008_0782_b_10L
疏四五逆四重 記五逆者 弑父母阿羅漢
破和合僧 出佛身血

008_0782_b_11L四重者 殺盜婬妄 問前䟽文云 有業障者 但令
懺悔 今何除之 答此中所除 約不懺者 懺則能

008_0782_b_12L入 不同小乘有定業故 涅槃經云 未入
我法 業則決定 若入我法 則不決定

008_0782_b_13L
我慢

008_0782_b_14L
疏五恃我自高 記此或恃我故不修 或修
之存我 亦不能入 故圓

008_0782_b_15L覺云 彼修道者 不除我
相 是故不能入淸淨覺

008_0782_b_16L
懈怠

008_0782_b_17L
疏六放逸不勤 記或貪放逸 故不修 或修
之不勤 亦不得入 學如

008_0782_b_18L不及 猶恐失
之 況此類乎

008_0782_b_19L
如是等人 所不能入

008_0782_b_20L
疏是六種障 隨有一種 即不能入
008_0782_b_21L是六下 非謂具此六障 方不得入 但於
六中 或有一障 便能障道 不得三昧

008_0782_b_22L
疏二顯勝能二 一能生一行三昧

008_0782_b_23L
復次依是三昧故 即知法界一相

008_0782_c_01L
疏一標立

008_0782_c_02L
謂一切諸佛法身 與衆生身 平等無二
008_0782_c_03L諸佛法身與衆生身無二者 有三意 一意取衆
生法身故 二者法身流轉五道 名曰衆生故 三

008_0782_c_04L者衆生相空 即法身故 於此三中 初後爲正 故淨
名云 如自觀身實相 觀佛亦然 平等即無二 無二

008_0782_c_05L即一
相也

008_0782_c_06L
疏二釋相

008_0782_c_07L
即名一行三昧 記一行三昧者 即眞如三昧也
謂住眞如境故 名眞如三昧

008_0782_c_08L以眞如無異相故 但行造此法 故名一行三昧 此
乃由境一 故使智行亦一也 前則從境得名 此則

008_0782_c_09L通於法行 科云能生者
其實即是義 說能生也

008_0782_c_10L
疏三顯名 二能生無量三昧

008_0782_c_11L
當知眞如 是三昧根本

008_0782_c_12L
疏文殊般若經云 何名一行三昧 佛
008_0782_c_13L言法界一相 繫緣法界 是名一行三
008_0782_c_14L昧 入一行三昧者 盡知恒沙諸佛法
008_0782_c_15L界 無差別相 乃至廣說 以此眞如
008_0782_c_16L三昧 能生此等無量三昧 故名三昧
008_0782_c_17L根本也 上皆一行三昧 下明無量三
008_0782_c_18L昧云 記法界一相者 所緣之境 繫緣法界者
繫緣即能緣之心也 停心諦理 與境

008_0782_c_19L冥合故 諸佛法界者 諸佛如來所證法門 河沙
無量 隔別不同 然亦一一不異法性 入此三昧

008_0782_c_20L者 皆悉得知 無有差別也 以此眞如等者 由眞
如是一切法根本故 修此三昧 亦與一切三昧

008_0782_c_21L爲根
本也

008_0782_c_22L
若人修行 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記若人
等者

008_0783_a_01L此三昧旣是根本 若入此者 則能生長一切
三昧 以末從本生 故諸三昧 自此成也

008_0783_a_02L
疏義如上所引文殊般若經中已說
008_0783_a_03L三辨魔事 記梵語魔羅 此云殺者 謂能奪
行人功德之財 殺智慧之命 言

008_0783_a_04L事 以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衆生 令入涅槃爲事
魔不如是 常以破壞衆生善根 令流轉生死爲事

008_0783_a_05L以魔樂生死故 三界群品 盡屬於魔 今修行之
人 志欲出離三界 又發弘誓 廣度衆生 魔懼減

008_0783_a_06L少眷屬 故來撓之 令其退墮 行人要須辨識而
降伏之 然有四種之異 一煩惱魔 二蘊魔 三死

008_0783_a_07L魔 四鬼神魔 前三在內 以內
修伏之 鬼魔在外 故今甄辨

008_0783_a_08L
疏二一略二 一魔事

008_0783_a_09L
或有衆生 無善根力 即爲諸魔

008_0783_a_10L
疏天魔也 此云障礙 記障礙者 障入道
人 礙令退故

008_0783_a_11L
外道 鬼

008_0783_a_12L
疏堆愓鬼也

008_0783_a_13L

008_0783_a_14L
疏精魅也 記堆惕精魅
並如下說

008_0783_a_15L
之所惑亂

008_0783_a_16L
疏如是鬼神 嬈亂佛法 令入邪道 故
008_0783_a_17L名外道 如是三種 記三種者 魔
鬼神也

008_0783_a_18L
疏能變作三種五塵 壞人善心 三種
008_0783_a_19L者 下云

008_0783_a_20L
若於坐中 現形恐怖

008_0783_a_21L
疏一示可畏之身 怖之以失志 記

008_0783_a_22L違情五塵 或大或小
恐怖萬端 故令失志

008_0783_a_23L
或現端正男女

008_0783_b_01L
疏二現可愛之形 惑之以生染 記

008_0783_b_02L順情五塵 對男現女
對女現男 令其生染

008_0783_b_03L
等相

008_0783_b_04L
疏三現非違非順平等五塵 動亂人
008_0783_b_05L心 記三者平等五塵 揀去前二 即是此境 以
魔鬼神之三種 各能現違順平等之事也

008_0783_b_06L
疏二對治

008_0783_b_07L
當念唯心 境界則滅 終不爲惱 記䟽二
初正

008_0783_b_08L釋論

008_0783_b_09L
疏一切諸境 尙唯自心 何況坐中
008_0783_b_10L此等諸境 是故觀察唯心 魔境隨滅
008_0783_b_11L不能嬈亂 以此唯心非彼所知故 此
008_0783_b_12L是通遣之法 記一切等者 如上所現 但是
境之一數故 故前云 若離

008_0783_b_13L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又云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等 以此下唯心之義 方便敎者

008_0783_b_14L尙不能知 豈彼魔外 能解此理 大論云 蠅能緣
一切物 唯不能緣熱鐵 若緣熱鐵 蠅則成火 魔

008_0783_b_15L能緣一切境界 唯不能緣實相 魔若緣實相 魔
亦成實相也 通遣者 凡所見聞 但用此法而治

008_0783_b_16L如天甘露 是病皆治 故圓覺云 除彼所聞一切
境界 皆不可取 此皆通遣也 ◆二別出對治二

008_0783_b_17L初略明三
初治諸魔

008_0783_b_18L
疏別門遣者 治諸魔者 當誦大乘般
008_0783_b_19L若 及治魔呪 默念誦之 記如諸藥草
各有功能

008_0783_b_20L般若者 金剛摩訶之類 呪者 諸陀羅尼 其數非
一 默念者 恐彼聞之而解 使呪等無力 如授藥

008_0783_b_21L令服 不可令知
◆二治諸鬼

008_0783_b_22L
疏治諸鬼者 堆愓鬼者 或如蟲蝎

008_0783_c_01L緣人頭面 鑚刺熠熠 或復擊歷人兩
008_0783_c_02L腋下 乍抱持於人 或言說音聲喧
008_0783_c_03L喧 及作諸獸之形 異相非一 來惱
008_0783_c_04L行者 則應閉目一心 陰而罵之 作
008_0783_c_05L如是言 我今識汝 汝是此閻浮提中
008_0783_c_06L食火嗅香 偸臘吉支邪見 喜破戒種
008_0783_c_07L我今持戒 終不畏汝 若出家人 應
008_0783_c_08L誦戒律 若在家者 應誦菩薩戒本
008_0783_c_09L或誦三歸五戒等 鬼便却行 匍匐而
008_0783_c_10L出也 記堆惕鬼者 禪病經云 羅旬逾長者子
初出家時 迦葉佛所 敎數息觀 靜

008_0783_c_11L處見一鬼 面如琵琶 四眼兩口 擧面放光 以手
擊攊人兩腋下 及餘身分 口言堆惕堆惕 如旋

008_0783_c_12L火輪 似掣電光 或滅或生 或作鼠形 或作馬聲
或作鬼吟 或復竊語 種種惱亂 令行人發狂 佛

008_0783_c_13L言此鬼 是拘那含牟尼佛時 有一比丘 垂向初
果 犯邪命故 爲衆擯出 瞋恚命終 自誓爲鬼

008_0783_c_14L惱亂四衆 堆惕者 以口云也 臘吉支者 禪經云
此起尸鬼也 言偸者 或是此鬼 愛偸死屍故 或

008_0783_c_15L是連下梵語 且兩存之 非謂因偸夏臘也 故經
云 諸臘吉支 手捉鐵捧等 戒律即聲聞戒 諸部

008_0783_c_16L律文 三歸五戒 可
知 ◆三治精魅

008_0783_c_17L
疏精魅神者 謂十二時狩 能變作種
008_0783_c_18L種形色 或作小男女相 或作老宿之
008_0783_c_19L形 及作可畏身相等 非一衆多 惱
008_0783_c_20L亂行者 其欲惱人 各當十二時中
008_0783_c_21L本時來也 若其多於寅時來者 必是
008_0783_c_22L虎兕等 乃至若多於丑時來者 必
008_0783_c_23L是牛類等 行者恒用此時 則知某

008_0784_a_01L獸精魅 說其名字訶責 即當謝滅
008_0784_a_02L小男女等者 即順情境 謂作父母兄弟諸佛
形像等 可畏身者 或爲虎狼師子羅刹之形

008_0784_a_03L種種可畏之像 來怖行人 如嵬禪師所見 或無
頭 師見之曰 善哉 汝無頭痛之患 或無復五藏

008_0784_a_04L等 皆以言戱之 又見年少女人 師曰貧道 身如
枯木 心若死灰 無以革囊見試 此鬼即時 飛

008_0784_a_05L空而反 仍有偈云 大海可竭 須彌可傾 彼上人
者 秉志堅貞 兕者 有說似牛 靑色一角 重千餘

008_0784_a_06L斤 牙爪銛利 能伏千虎 乃至者 若多於卯時來
者 必是免塵鹿等 辰時來 即龍鼉魚等 已時即

008_0784_a_07L蛇蚓鰍等 午時即馬驢駝等 未時即羊鴈鷹等
申時即猴玃猨等 酉時即鷄鳥雉等 戌時即狗狼

008_0784_a_08L豺等 亥時即猪㺄豕等 子時即鼠燕蝠等 丑時
即牛鼈蠏等 ◆二指廣

008_0784_a_09L
疏此等皆如禪經中及顗禪師止觀中
008_0784_a_10L廣說 二廣二 一魔事十事五對 一
008_0784_a_11L現形說法

008_0784_a_12L
或現天像 菩薩像 亦作如來像 相好
008_0784_a_13L具足 若說陀羅尼 若說布施持戒忍辱
008_0784_a_14L精進禪定智慧 或說平等空 無相無
008_0784_a_15L願 無怨無親 無因無果 畢竟空寂 是
008_0784_a_16L眞涅槃 記先是現形 如掬多令魔現佛形 八部
翌從 不覺禮拜等 若說下 是說法

008_0784_a_17L多羅尼云遮持 謂持善遮惡故 然有多字 一字無
字 魔所說者 應唯前二也 以不知唯心 故不能說

008_0784_a_18L無字 平等至無願 即三解脫門 無怨下 顯空義
可知 此魔但能說而不能證 天台云 魔能說別異

008_0784_a_19L空假中 不
能證也

008_0784_a_20L
疏二得通起辯

008_0784_a_21L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 亦知未來之
008_0784_a_22L事 得他心智 辯才無礙 記先是得通
魔得有漏

008_0784_b_01L五通 故令行人 亦得此通 此中過去是宿命 未來
是天眼現在是他心 前現形即神境 唯不顯天耳

008_0784_b_02L含在其中也 辯
才無礙 是起辯

008_0784_b_03L
疏三起惑造業

008_0784_b_04L
能令衆生 貪着世間名利之事 又令使
008_0784_b_05L人 數瞋數喜 性無常準 或多慈愛 多
008_0784_b_06L睡多病 其心懈怠 或卒起精進 後便
008_0784_b_07L休廢 生於不信 多疑多慮 或捨本勝
008_0784_b_08L行 更修雜業 若着世事 種種牽纒
008_0784_b_09L初起惑 以正定令人滅惑 魔定令人起惑 由行
人善根微少 故修三昧 引此邪相也 或捨已下

008_0784_b_10L是造

008_0784_b_11L
疏四據㝎得禪

008_0784_b_12L
亦能使人 得諸三昧 少分相似 皆是
008_0784_b_13L外道所得 非眞三昧 或復令人 若一
008_0784_b_14L日若二日 若三日 乃至七日 住於㝎
008_0784_b_15L中 得自然香美飮食 身心適悅 不饑
008_0784_b_16L不渴 使人愛着 記初據定 得自然下 是得
禪 自然飮食者 禪悅食

008_0784_b_17L故 或於禪中 得
人間上妙飮食

008_0784_b_18L
疏五食差顏變

008_0784_b_19L
或令人食無分齊 乍多乍少 顏色變異
008_0784_b_20L初是食差 顏色已下 是顏
變 ◆䟽二 初寄別總指

008_0784_b_21L
疏五對皆如文可見 記二約通料揀
二 初問

008_0784_b_22L
疏問如現佛菩薩像 說甚深法 或是
008_0784_b_23L宿世善根所發 云何揀別 定其邪正

008_0784_c_01L宿世等者 如前所說三賢已上 乃至於佛 能
與二乘凡夫 作差別緣故 今定中所現 聞見

008_0784_c_02L旣同 寧知邪正 ◆二
答二 初歎難解

008_0784_c_03L
疏答此事實難 所以然者 若是魔所
008_0784_c_04L作 謂是善相而心取着 則墮邪網
008_0784_c_05L若實是善根所發之境 謂爲魔事 心
008_0784_c_06L疑捨離 則退失善根 終無進趣 是
008_0784_c_07L故邪正 實難取別 記墮邪網者 以邪爲
正 故楞嚴云 若作

008_0784_c_08L勝解 即受群邪 退失善根者 以正爲邪故 由是
取之捨之 二俱有過 是故難也 如蹈火受焚 見

008_0784_c_09L寶不取 故二皆失 失故無進趣之
日也 ◆二正揀辨四 初標依古法

008_0784_c_10L
疏今且依古德相傳 略以三法驗之
008_0784_c_11L一以㝎硏磨 二依本修治 三智慧觀
008_0784_c_12L察 記一者深入禪定 二者勿移舊志 三
者察其本末 ◆二引經爲據

008_0784_c_13L
疏如經言 欲知眞金 三法試之 謂
008_0784_c_14L燒打磨 行人亦爾 難可別識 若欲
008_0784_c_15L別之 亦須三試 一則常與共事 共
008_0784_c_16L事不知 當與久處 久處不知 智慧
008_0784_c_17L觀察 記三試等者 若燒之益粹 打之彌堅 磨
而不磷 可謂眞矣 共事者 若暫會聚

008_0784_c_18L當共與之從事 從事則體其情性也 情則易變
性則不改 故可知之 如或未辨 久則見之 仁者

008_0784_c_19L則久而彌芳 不仁者 不可以久處約也 而又未
辨 當用善巧觀察 視其所以 觀其所由 察其所

008_0784_c_20L安 自然可見其邪正
矣 ◆三依法正揀

008_0784_c_21L
疏今借此意 以驗邪正 謂定中境相
008_0784_c_22L發時 邪正難知者 當深入定心 於
008_0784_c_23L彼境中 不取不捨 但平等㝎住 若

008_0785_a_01L是善根之所發者 㝎力逾深 善根彌
008_0785_a_02L發 若是魔所爲者 不久自壞 第二
008_0785_a_03L依本修治者 且如本修不淨觀禪 今
008_0785_a_04L則依本修不淨觀 若如是修 境界增
008_0785_a_05L明者 則非僞也 若以本修治 漸漸
008_0785_a_06L滅者 當知是邪也 第三智慧觀察者
008_0785_a_07L觀所發相 推驗根源 不見生處 深
008_0785_a_08L知空寂 心不住着 邪當自滅 正當
008_0785_a_09L自現 記經中三喩 以驗行人 眞實虛僞 故
文云 行人亦爾也 故共事等 三試

008_0785_a_10L之 今文將以驗於定境 不同經意 故云借此等
但借其喩 非取法也 不淨觀者 隨看當初所修

008_0785_a_11L何觀 或數息 或不淨等 今於此禪 發其境界
即却依本時修習 即驗邪正也 ◆四合顯經喩二

008_0785_a_12L

008_0785_a_13L
疏如燒眞金 益其光色 若是僞金
008_0785_a_14L即自當焦壞 記但擧一喩 餘則例知
故不言也 ◆二合

008_0785_a_15L
疏此中眞僞 當知亦爾 㝎譬於磨
008_0785_a_16L本治猶打 智慧觀察 類之以燒 記

008_0785_a_17L等者 據義順合
可知 ◆三結

008_0785_a_18L
疏以此三驗 邪正可得知也 記三驗
等者

008_0785_a_19L旣以定石磨之 行槌打之 慧
火燒之 邪正鉛金 足可彰矣

008_0785_a_20L
疏二對治

008_0785_a_21L
以是義故 行者常應智慧觀察 記以是
義者

008_0785_a_22L指前
五對

008_0785_a_23L
疏依自隨分所有覺慧 觀諸魔事 察

008_0785_b_01L而治之 記依自等者 隨己所有慧力 觀彼境
界 不妄領受 當觀諸法實相 無

008_0785_b_02L邪不破 以知境界唯心 本自不生
終不信任 妄有取着 墮於邪網

008_0785_b_03L
勿令此心 墮於邪網

008_0785_b_04L
疏若不觀察 則墮邪道 三種驗中
008_0785_b_05L此當第三智慧觀察 記若不等者 以隨
彼境界 苟能取

008_0785_b_06L着 其心則亂 以心亂故 失於正受 正受者 不
受諸受也 今旣受彼 即名爲失 以失正故 即墮

008_0785_b_07L於邪 無
所疑矣

008_0785_b_08L
當勤正念 不取不着

008_0785_b_09L
疏邪不干正 自然退散 若取着者
008_0785_b_10L則背正入邪 若不取着 則因邪現正
008_0785_b_11L是故邪正 在着不着也 記邪不干正者
以邪法虛妄

008_0785_b_12L正法眞實 眞實若立 虛妄自壞 以修行者 深住
眞如三昧故 自然退也 若取等者 魔所現境 意

008_0785_b_13L在令人取着 念心纔起 墮彼無疑 若深入唯心
是邪則滅 是正則存耳 是故等者 不着則廻邪

008_0785_b_14L作正 着之則變正爲邪 然天台治魔 不離二種
一止治 謂凡見一切外境好惡等事 悉知虛誑

008_0785_b_15L不愛不怖 亦不取捨 亦不分別 息心寂然 彼自
當滅 二觀治 謂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 用止

008_0785_b_16L不去 即反觀能見之心 不見處所 彼何能惱 如
是觀時 尋當 (射/言) 滅 若遲遲不去 但當正念 勿生

008_0785_b_17L恐怖 不惜身命 正心不動 知魔界如 佛界如一
如無二如 魔界無所捨 佛界無所取 即佛法自

008_0785_b_18L現 魔境自滅 今此論中 前是觀治 故云智慧
觀察 從當勤正念下 是止治 止觀二治 皆不

008_0785_b_19L

008_0785_b_20L
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008_0785_b_21L
疏不取着故 無障不離 如智度論云
008_0785_b_22L除諸法實相 其餘一切 皆是魔事

008_0785_c_01L偈云若分別境相 即是魔羅網 不動
008_0785_c_02L不分別 是則爲法印 此之謂也 從當
008_0785_c_03L勤下 (牛+忩) 顯三中 前之二法 以此大
008_0785_c_04L乘止門 唯修理㝎 更無別趣 故初
008_0785_c_05L㝎硏磨 并依本修治 更無別法 所
008_0785_c_06L以合說 但依本止門故 記智度等者 以
生心取境 境

008_0785_c_07L便成魔 境惑其心 即爲魔事 且如色等諸法 取
之則成塵賊 不取則成妙境 今觀一切 唯是實

008_0785_c_08L相 實相外更無諸法 是故見有法者 皆是於魔
況於定中所見境界 可不是魔耶 偈云等者 如

008_0785_c_09L經中說 有一比丘 魔欲惑之 經七千歲 竟不得
便 何以故 以是比丘 不起心故 其猶密室 風

008_0785_c_10L不能入 風得入者 由孔隙故 魔得便者 由起念
故 從當下 示前論文 以對三試之中 以定硏磨

008_0785_c_11L及依本修治之二也 以此下 釋所以 或曰準論
正念之言 但當其定 云何得有依本修治耶 故

008_0785_c_12L此釋之 故前云 不依氣息形色地水火風等 此
即揀去餘事觀想也 又云是正念者 當知唯心

008_0785_c_13L無外境界 即復此心 亦無自相可得 又云久習
淳熟 其心得住 以心住故 漸漸猛利 隨順得入

008_0785_c_14L眞如三昧等 故知深人此定 即是依本修治 更
無別法 以爲本修也 問據前所說 但是魔境 及

008_0785_c_15L至今文 結其所離 何故乃言離業障耶 答此有
二義 一則行人內有業障故 外感魔境 若離業

008_0785_c_16L障 則無魔事 今就本言 故云業障也 二則若墮
魔網 則成業障 以魔樂生死 起愛見 貪着世間

008_0785_c_17L名利恭敬 由是造業 故成業
障 今離魔事 即是離業障也

008_0785_c_18L
疏四簡眞僞二 一擧內外二㝎以別
008_0785_c_19L邪正二 一邪

008_0785_c_20L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 皆不離見愛我慢
008_0785_c_21L之心

008_0785_c_22L
疏我見我愛我慢之使 常相應也 記

008_0786_a_01L我見等者 迷此三惑 即名爲痴 即我痴等 是末
那中俱生四惑 以是俱生 故云常相應 皆是無

008_0786_a_02L明住地所攝
故名爲使

008_0786_a_03L
貪着世間名利恭敬故

008_0786_a_04L
疏內着邪㝎 外貪名利 又但一切禪
008_0786_a_05L㝎 不能減損煩惱者 皆不可據也
008_0786_a_06L不減煩惱等者 修定本爲除斷煩惱 旣不能
斷 何用定爲 如服藥病增 則知非藥 安可

008_0786_a_07L更服 據謂依仗憑託之
義 不可憑仗而行也

008_0786_a_08L
疏二正

008_0786_a_09L
眞如三昧者

008_0786_a_10L
疏謂在定時而不味着 記不味着者 不
同外道有見愛

008_0786_a_11L故 此通
指下二句

008_0786_a_12L
不住見相

008_0786_a_13L
疏以忘心故

008_0786_a_14L
不住得相

008_0786_a_15L
疏以忘境故 記忘心境者 絶能所
故 是不味着相也

008_0786_a_16L
乃至出定 亦無懈慢

008_0786_a_17L
疏出㝎亦無恃定之慢 記出定等者 本
不以懈慢 故

008_0786_a_18L人定 所以出定時 亦得如
此 不同外道有我慢故

008_0786_a_19L
所有煩惱 漸漸微薄

008_0786_a_20L
疏貪嗔癡漸薄 即正㝎之相也 記

008_0786_a_21L等者 意本斷惑 故得漸薄 不同外道貪名利等
如服藥病除 是爲良藥 旣知良藥 不可不服也

008_0786_a_22L
疏二對理事二㝎以明眞僞二 一眞

008_0786_a_23L
若諸凡夫 不習此三昧法 得入如來種

008_0786_b_01L性 無有是處 記若諸等者 文意反
明 䟽即順釋

008_0786_b_02L
疏謂修大乘菩薩行者 要依此眞如
008_0786_b_03L三昧 方入種性不退位中 除此 更
008_0786_b_04L無能入之路 種性者 約位 在十住
008_0786_b_05L已去 不退位中辨 記要依等者 以眞如
是如來之性 故修

008_0786_b_06L此三昧 方是如來之種 如人生於王家 必繼王
業 此亦如是 除此等者 楞嚴云 十方如來 一

008_0786_b_07L門超出妙莊嚴路 又云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
門也 十住已去者 謂六種種性之初 即習種性

008_0786_b_08L也 不退位者 不退有四 一信
二位 三證 四行 今即位也

008_0786_b_09L
疏二僞

008_0786_b_10L
以修世間諸禪三昧

008_0786_b_11L
疏謂四禪四空㝎等 世間諸㝎 及不
008_0786_b_12L淨安般等 但取境相㝎 皆名世間
008_0786_b_13L㝎也 記四禪 即色界 亦靜亦慮 故謂之禪
四空即無色界 有靜無慮 故唯云定

008_0786_b_14L不淨即觀身五種 謂種子住處 自體自相 究竟
不淨 廣如下說 安般者 梵語安那般那 此云出

008_0786_b_15L息入息 上二即五停心觀之二也 等者 更等後
三 及四無量 六妙門 十六特勝 通明禪等 一切

008_0786_b_16L事定也 取境相者 以非理定 但緣彼息等諸相
不稱眞如 不出三界 故名世間定也 然天台明

008_0786_b_17L諸禪定 總爲三 一世間禪 二出世間禪 三出世
間上上禪 世間復二種 一世間味禪 即四禪四

008_0786_b_18L無量四空定也 二世間淨禪 即六妙門 十六特
勝 通明禪 二出世間禪有四 一觀禪 謂九想

008_0786_b_19L八背捨 八勝處 十一切處 二鍊禪 謂九次第定
三熏禪 謂師子奮迅三昧 四修禪 即超越三昧

008_0786_b_20L也 三出世間上上禪有九 謂自性禪 一切禪 難
禪 一切門禪 善人禪 一切行禪 除惱禪 此世

008_0786_b_21L他世禪 淸淨淨禪 行相廣如次第禪門
略如法界次第 學者要知 應檢彼文

008_0786_c_01L
多起味着 依於我見 繫屬三界 與外
008_0786_c_02L道共 記味着等者 不同眞如三
昧 不住見相及得相故

008_0786_c_03L
疏以味着㝎境故 不離於我 故云與
008_0786_c_04L外道共 共者 同得此事㝎故 記同得
等者

008_0786_c_05L三乘人及凡夫外道 皆修此定 然凡夫多味着
外道帶異計 所修雖同 修心有異 故得果各別也

008_0786_c_06L
若離善知識所護 則起外道見故 記

008_0786_c_07L等者 故前說善知識緣中 須敎授善知識 要知邪正
以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夫於善友 豈合辜恩 故法

008_0786_c_08L句經中 重重顯讚 然修行禪定 不易其人 欲具諳
其門 須徧覽諸敎 唯天台三種止觀 明諸禪修證行

008_0786_c_09L相 廣在彼文 今略依初學禪觀 明邪正發相 邪定
發相者 或身手紛動 或時身重 如物鎭壓 或身輕

008_0786_c_10L欲飛 或逶陀睡熟 或煎寒壯熱 見諸異境 或其心
闇蔽 或起諸惡覺 或念外散善 或歡喜躁作 或憂

008_0786_c_11L愁悲思 或惡覺觸身 身毛驚竪 或時大樂惽醉 如
是種種邪法 與禪俱發 名爲邪僞 此之邪定 若人

008_0786_c_12L愛着 即與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 多好失心顚狂 或
諸鬼神等 知人念着其法 即加勢力 令發諸深邪定

008_0786_c_13L智慧辯才神通 感動世人 見者謂得道果 皆悉信服
而內心顚倒 專行鬼法 是人命終 若不値佛及善知

008_0786_c_14L識所護 還墮鬼神道中 若更生來 多行惡法 則墮
地獄 行者修止觀時 若證如是等禪 有此諸邪僞相

008_0786_c_15L即當却之 若知虛誑 不愛不着 即當謝滅 若起念
着 即墮群邪 正禪發相者 若於坐中 發諸禪時 無

008_0786_c_16L有如上所說諸邪法等 隨正禪發時 即覺與定相應
空明淸淨 內心喜悅 澹然快樂 無有覆盖 善心開

008_0786_c_17L發 信敬增長 智鍳分明 身心柔軟 微妙虛寂 厭患
世間 無爲無欲 出入自在 是爲正禪發相 此二種

008_0786_c_18L相 如人與惡人共事 常相觸惱 若與善人共事 久
久逾見其美 斯亦如是 行者冝深察之 故須善友

008_0786_c_19L

008_0786_c_20L
疏以其共故 若得善友護助之力 得
008_0786_c_21L入佛法 若離善友 則入邪道 五示

008_0787_a_01L益勸二 一 (牛+忩)

008_0787_a_02L
復次精勤專心 修學此三昧者 現世當
008_0787_a_03L得十種利益

008_0787_a_04L
疏後世利益 無量無邊 現世利益
008_0787_a_05L畧陳十種 記後世等者 妄盡習除 證眞
起化 德充法界 應用無窮

008_0787_a_06L
疏二別解十中分三 一一善友攝護
008_0787_a_07L

008_0787_a_08L
云何爲十 一者常爲十方諸佛菩薩之
008_0787_a_09L所護念

008_0787_a_10L
疏以修此眞如三昧故 諸佛菩薩 法
008_0787_a_11L應護念 令得勇猛 勝進不退也 記

008_0787_a_12L等者 略同金剛所說 持經之者 爲如來知見護
念等 如王世子 修德進業 堪紹國位 特爲君之

008_0787_a_13L所寶也 爲佛所念 理
合如此 故云法應

008_0787_a_14L
疏二四離障益二 一離外惡緣

008_0787_a_15L
二者

008_0787_a_16L
疏一離天魔現形

008_0787_a_17L
不爲諸魔惡鬼所能恐怖 三者

008_0787_a_18L
疏二離外道邪惑

008_0787_a_19L
不爲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記

008_0787_a_20L魔外道等者 如上所治 以知諸法實相故 不爲恐惑
九十五外道者 如華嚴說 有九十六 謂六師 各有

008_0787_a_21L十六種所學法 一法自學 餘之十五 各敎十五
弟子 師徒合論 故成此數 今減一 如餘處說

008_0787_a_22L
疏二離內惑業

008_0787_a_23L
四者

008_0787_b_01L
疏一除業也

008_0787_b_02L
遠離誹謗甚深之法 記甚深者 即般若妙慧
深達實相 今旣入此

008_0787_b_03L深定 故不
誹謗也

008_0787_b_04L
疏不起新業

008_0787_b_05L
重罪業障 漸漸微薄 記重罪薄者 已達罪
性福性 非內外中

008_0787_b_06L間 我心自空 罪福無主 三昧
漸深 其罪漸減 故云薄也

008_0787_b_07L
疏舊業輕也

008_0787_b_08L
五者

008_0787_b_09L
疏二滅惑也

008_0787_b_10L
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記疑者謂於理猶豫 覺
觀謂語之加行 今達

008_0787_b_11L諸法唯心 無外境界 內離尋伺
於理決定 何所疑耶 故皆滅之

008_0787_b_12L
疏三五行成堅固益

008_0787_b_13L
六者

008_0787_b_14L
疏於理增信 記信欲成根 必務增
長 漸入不退故

008_0787_b_15L
於諸如來境界 信得增長 七者

008_0787_b_16L
疏處染不㤼 記不㥘者 知法如幻 故無所
㥘 繩蛇非毒 杌鬼無心 何

008_0787_b_17L所㥘耶 故下文云 若修止者 能捨二
乘㥘弱之見 旣不㥘弱 則非同二乘

008_0787_b_18L
遠離憂悔 於生死中 勇猛不㤼 八者

008_0787_b_19L
疏不爲緣壞 記了他如己 故得柔和 柔和
故不憍慢 不憍慢故 人則

008_0787_b_20L不惱 不惱故不
壞 不壞行也

008_0787_b_21L
其心柔和 捨於憍慢 不爲他人所惱
008_0787_b_22L九者

008_0787_b_23L
疏無世滋味 記世人不學此法 則愛見深固
貪着世間 今旣知三界虛僞

008_0787_c_01L誑人六根 焉可貪而樂之 不樂則離愛 離愛即
減煩惱也 故下云 若修止者 對治凡夫住着世間

008_0787_c_02L
雖未得定 於一切時 一切境界處 則
008_0787_c_03L能減損煩惱 不樂世間 十者

008_0787_c_04L
疏得深禪㝎 記得禪定者 眞
如三昧成也

008_0787_c_05L
若得三昧 不爲外緣 一切音聲之所驚
008_0787_c_06L動 疏外緣 即通擧六塵 音聲即別指耳所對也
故楞嚴云 純音無塵 根境圓融 無對所對

008_0787_c_07L又云 不自觀音 以觀觀者 能令衆生 觀其音聲 即
得解脫 斯則同諸法無行經 入音聲慧法門 何所動

008_0787_c_08L耶 今於六塵中 惟擧聲塵者 阿含說此 以爲禪剌
也 然上䟽文 俱於一二等下注者 以此解釋 便當

008_0787_c_09L科文 令易解故
非謂太近前也

008_0787_c_10L
疏二觀三 一明修觀意

008_0787_c_11L
復次若人 唯修於止 則心沉沒 或起
008_0787_c_12L懈怠 不樂衆善 記心沉沒者 以眞如無相 向
即心絕 分別不起 故云沉

008_0787_c_13L沒 此如二乘取空爲證也 由沉寂故
遂成二失 如下列釋 或起下 正顯失

008_0787_c_14L
疏失自利也 下初觀以治之 第四觀
008_0787_c_15L以成之 記初觀即法相觀 於中復有苦無常
無我不淨之異 以見不淨故 不可

008_0787_c_16L愛 苦故 不可忍 無我故 不自在 無常故 不可
保 由是深厭世間 而求出離 樂修衆善 以備將

008_0787_c_17L來 夙興夜寐 無敢怠墯 第四即精進觀 勝
心旣發 念念精勤 敏則有功 故能成辦

008_0787_c_18L
遠離大悲 是故修觀

008_0787_c_19L
疏失利他也 下第二觀以治之 第三
008_0787_c_20L觀以成之 記第二即大悲觀 謂見諸衆生 漂
沉苦海 無有福慧 不知苦本

008_0787_c_21L耽樂生死 不求出離 故起大悲哀愍之意 故法
華云 見六道衆生 貧窮無福慧 入生死險道 相

008_0787_c_22L續苦不斷 不求大勢佛 及與斷苦法 爲是衆生
故 而起大悲心 第三即大願觀 悲心旣發 以願

008_0788_a_01L要期 不擇怨親勝劣 皆令脫苦 逮得
涅槃 衆生界盡 我願方盡 故能成矣

008_0788_a_02L
疏二辨觀行相四 一法相觀 明四非
008_0788_a_03L常觀 記四非常者 謂非 (厂+屰)
常情所執之四境故

008_0788_a_04L
疏文四 一無常觀

008_0788_a_05L
修習觀者 當觀一切世間有爲之法 記
008_0788_a_06L一切有爲者 除六無爲
外 餘之四位 並是有爲

008_0788_a_07L
疏總標四觀所觀也

008_0788_a_08L
無得久停 須臾變壞 記無得久停者 諸法
旣生 生已即滅 如

008_0788_a_09L露如電 不可久留 故戒經云 壯色不停 猶如奔馬
人命無常 過於山水 今日雖存 明亦難保 無常經

008_0788_a_10L云 假使妙高山 劫盡皆散壞 大海深無底 亦復有
枮竭 大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事 不被

008_0788_a_11L無常

008_0788_a_12L
疏二苦觀

008_0788_a_13L
一切心行 念念生滅 以是故苦 記一切
心行

008_0788_a_14L等 如經中說 一念有九十刹那 一刹那中 九百生
滅 旣速生速滅 誠爲苦也 故前云 動則有苦 果不

008_0788_a_15L離因 然苦者 逼迫爲義 五苦八苦 種種不同 略而
論之 不離三種 謂苦苦壞苦行苦 三苦之內 行苦

008_0788_a_16L最通 不唯五趣皆有 抑亦三
乘悉具 今就通義 故標一也

008_0788_a_17L
疏三無我觀

008_0788_a_18L
應觀過去所念諸法 怳惚如夢 記怳惚
如夢

008_0788_a_19L者 念過去法 怳怳惚惚 似有而無 如存若亡 徒有
言說 實不可得 故云如夢 何啻過去 現在亦然 故

008_0788_a_20L淨名云 是身如
夢 虛妄見也

008_0788_a_21L
疏無體難追 記難追者 非謂有體而求之不
易 故曰難追 以全體自空

008_0788_a_22L但有言說 故
云無體也

008_0788_b_01L
應觀現在所念諸法 猶如電光 記如電
光者

008_0788_b_02L應念諸法 前屬過去 後屬未來 於二中間 無體可
住 終不可取 故云如電 故淨名云 是身如電 念念

008_0788_b_03L不住

008_0788_b_04L
疏刹那不住 記刹那者 時之邊際也 不住
者 經云初生即有滅 不爲

008_0788_b_05L愚者說 又經云 刹那刹
那 念念之間 不得停住

008_0788_b_06L
應觀未來所念諸法 猶如於雲 歘爾而
008_0788_b_07L起 記如雲等者 雲起晴空 何曾有本 法生眞界
寧見所從 以生時無有來處故 滅時亦無去

008_0788_b_08L處 淨名云 是身如
雲 須臾變滅也

008_0788_b_09L
疏本無積聚 但緣集歘有 不從十方
008_0788_b_10L來 記緣集等者 兼能集之緣 亦無來處 並同
於雲 然此段文 正是空觀 今科云無我

008_0788_b_11L者 以要對破常等四倒故 三世旣空 則無有
法 法尙不可得 豈更存乎我耶 故曰無我

008_0788_b_12L
疏四不淨觀

008_0788_b_13L
應觀世間一切有身 悉皆不淨 種種穢
008_0788_b_14L汚 無一可樂 記不淨等者 淨名云 是身不淨
穢惡充滿 然有五種 一種子

008_0788_b_15L不淨 父精母血之所成故 二住處不淨 生熟二藏中
間住故 三自體不淨 三十六物 共和合故 三十六

008_0788_b_16L者 外相三四醜 謂髮毛爪齒睇淚涕唾垢汗便利 身
器二六成 謂皮膚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腦瞙 中含十

008_0788_b_17L二穢 謂脾腎心肺肝膽膓胃赤痰白痰生熟二藏 四
自相不淨 九孔常流諸穢惡故 五究竟不淨 身壞命

008_0788_b_18L終 不可堪故 形骸
若斯 復何可樂

008_0788_b_19L
疏上來四觀 除於常等四倒 配釋可
008_0788_b_20L知 記除四倒者 常樂我淨 是凡夫所執四種
顚倒 故今以無常等四觀 一一對治 如

008_0788_b_21L以四藥治
於四病

008_0788_b_22L
疏二大悲觀

008_0788_c_01L
如是當念一切衆生 從無始時來 皆
008_0788_c_02L因無明所熏習故 令心生滅 已受一切
008_0788_c_03L身心大苦 現在即有無量逼迫 未來所
008_0788_c_04L苦 亦無分齊 難捨難離而不覺知 記

008_0788_c_05L等者 以悟自身非常 旣爾 當念衆生 亦復如是 無
明迷故 不自覺知 故起大悲也 三界九類 故云一

008_0788_c_06L切 從無始下 窮其苦源 盖是無明所作 故前文云
以有無明染法因故 則熏習眞如 以熏習故 即有妄

008_0788_c_07L心 乃至造業 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已受下 明三世
皆苦也 難捨等者 無明未盡已前 不能免故 故法

008_0788_c_08L華云 一切衆生 爲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煑 亦
以五欲財利故 受種種苦 又以貪着追求故 現受衆

008_0788_c_09L苦 後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 若生天上 及在人間
貧窮困苦 愛別離苦 怨僧會苦 如是等種種諸苦

008_0788_c_10L衆生沒在其中 歡喜遊戱 不覺不知
不驚不怖 亦不生厭 不求解脫

008_0788_c_11L
疏無心厭背 故使苦無限也 記無心
厭背

008_0788_c_12L等者 反知厭背 苦則有邊 故前文說 染法得佛
後則有斷故 十地經云 有無數身 已滅今滅

008_0788_c_13L如是生滅 不能於身而生厭離 轉更
增長機關苦事 隨生死流 不能還反

008_0788_c_14L
衆生如是甚爲可愍

008_0788_c_15L
疏深發悲心 記衆生與己 性無二源 眞樂
本有而背之不求 妄苦本空

008_0788_c_16L而愛之不捨 迷頭認影 枉此
艱辛 行者觀之 必生悲濟

008_0788_c_17L
疏三大願觀

008_0788_c_18L
作是思惟 即應勇猛 立大誓願

008_0788_c_19L
疏因悲立願 記思惟衆生三世之苦 難捨離故 猛立希欲要結之心
008_0788_c_20L樂具德行
濟度彼苦

008_0788_c_21L
願令我心離分別故

008_0788_c_22L
疏願體 記若有分別 則不能普度永度 便成
顚倒 不稱法性 以法性離分別故

008_0789_a_01L然此亦是不
顚倒心也

008_0789_a_02L
徧於十方 修行一切諸善功德 盡其未
008_0789_a_03L

008_0789_a_04L
疏長時心也 記長時心者 於中初之三句
且是內修德本 若自無德行

008_0789_a_05L焉以化人 先利其器 必善其事也 故華嚴䟽云
川有珠而不枯 山有玉而增潤 內無德本 外豈

008_0789_a_06L能談 又淨名云 若自有縛 能解彼縛 無有是處
若自無縛 必能解縛也 後之一句 正是長時

008_0789_a_07L
以無量方便 救拔一切苦惱衆生

008_0789_a_08L
疏廣大心也 記文云一切 則九類四生 無
不攝盡 故成廣大 初句即

008_0789_a_09L是能度方便 若無方便 則焉令發
心 故以漚和善巧 令悉從化也

008_0789_a_10L
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008_0789_a_11L
疏第一心也 記高出人天二乘之境 更無過
此 故稱第一也 今詳文中

008_0789_a_12L具有四願 謂離分別 即誓斷煩惱 徧修諸行 即
誓學法門 盡未來等 即誓度衆生 令得涅槃 即

008_0789_a_13L誓成佛道 旣令彼得 功
歸於己 即是自希證也

008_0789_a_14L
疏四精進觀

008_0789_a_15L
以起如是願故 於一切時一切處 所有
008_0789_a_16L衆善 隨己堪能 不捨修學 心無懈怠
008_0789_a_17L唯除坐時 專念於止 記以起等者 旣發如
是希欲之心 應行

008_0789_a_18L是事 而無怠墯 斯則以思無益 不如於學故 一切
善法 勤而行之 苟能無處不修 無時不作 勤勇匪

008_0789_a_19L懈 心不厭捨 則自
然成就自利利他也

008_0789_a_20L
疏三結觀分齊

008_0789_a_21L
若餘一切 悉當觀察 應作 記若餘等者
謂燕坐則

008_0789_a_22L唯專於止 若從坐起 餘諸威儀
當應思察利害之事 念欲去取也

008_0789_b_01L
疏順理 記一切善法 順眞如理 前文云 若
人修行一切善法 自然歸順眞如

008_0789_b_02L法故 以諸善行 外違妄染 內順
眞如 故云順理 即作持門也

008_0789_b_03L
不應作

008_0789_b_04L
疏違理 記一切惡法諸不律儀 內與法性相
違 外能招報諸苦 故不應作 即

008_0789_b_05L止持
門也

008_0789_b_06L
疏三俱三 一總標

008_0789_b_07L
若行若住 若臥若起 皆應止觀俱行
008_0789_b_08L若行等者 此約四儀六緣之中
皆須止觀雙修 定慧俱運

008_0789_b_09L
疏上來始習未淳 故動靜別修 今㝎
008_0789_b_10L慧終成 故能雙運 記動靜別修者 雖云
別修 應須習其雙

008_0789_b_11L運 以前文云 雖先止後觀 次第別辨 然至修時
豈得相離 以文不累書 故成前後 今此文中 說

008_0789_b_12L俱者 亦是重辨前文 恐人修時 各自習故 故勸
皆應止觀俱行也 以因時俱行 果方雙運 如有

008_0789_b_13L足無目 有目無足 皆不到淸凉池 獨輪之車 豈
免覆轍 故經云 因地心與果地覺 無二無別 方

008_0789_b_14L曰始終不
相離也

008_0789_b_15L
疏二別辨二 一約法明俱二 一即止
008_0789_b_16L之觀

008_0789_b_17L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 記自性不生者
故中論曰 諸

008_0789_b_18L法不自生 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 是故知無生
今擧四中之一 故云自性 此即無我無造無受者也

008_0789_b_19L下即善惡之
業 亦不亡

008_0789_b_20L
疏約非有義 以明止 記非有義者 徧計
全空 故言非有

008_0789_b_21L依他不泯 故不言無 若言無者
則墮斷過 以非同兔角畢竟無故

008_0789_b_22L
而復即念因緣和合 善惡之業 苦樂等

008_0789_c_01L報 不失不壞 記即念因緣等者 故經云 諸法
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 又云

008_0789_c_02L因緣和合 虛
妄有生等

008_0789_c_03L
疏約非無義 以明觀 此二不二 故
008_0789_c_04L云即也 此順不動眞際 而建立諸法
008_0789_c_05L良以非有 即是非無故 能不捨止而
008_0789_c_06L修觀也 記非無義者 依他宛然 故言非無
徧計全空 故不言有 若言有者

008_0789_c_07L即墮常過 以非同妄情 有所得故 此二者 性相
有殊 不二者 體用常俱 此順等者 有二義 一

008_0789_c_08L順敎 即此所引 是佛聖言 二順理 謂不動眞際
是性不變 建立諸法 即性隨緣 一法二義 故云

008_0789_c_09L即也 故前䟽云 不變性而緣起 染淨恒殊 良以
等者 經云法身流轉五道 名爲衆生 中論云 以

008_0789_c_10L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也 故能等者 約境修心
以成觀行 境旣即亡而存 心亦即止成觀也 然

008_0789_c_11L前段即眞如門 後段即生滅門 二
門不二 但是一心 故得止觀雙運

008_0789_c_12L
疏二即觀之止

008_0789_c_13L
雖念因緣善惡業報 而亦即念性不可
008_0789_c_14L得 記雖念因緣等者 即前非無義也 而亦下 即
前非有義也 䟽不分配者 以前影後故 ◆

008_0789_c_15L䟽二 初正
釋文旨

008_0789_c_16L
疏此順不壞假名 而說諸法實相 良
008_0789_c_17L以非無 即是非有 故能不捨觀而修
008_0789_c_18L止 記故䟽序云 不捨緣而即眞 凡聖致一 此
乃即隨緣而不變故 良以等者 經云一

008_0789_c_19L切衆生皆如也 前文云 以一切法 即眞實性故
故能下 亦同前文 約境修心 以成止行 境旣即

008_0789_c_20L存而亡 心亦即觀成止也 配歸
二門 反前可見 ◆二通示用心

008_0789_c_21L
疏此說時有前後 然在行心 鎔融不
008_0789_c_22L二 不二之性 即是實性 理味在此

008_0790_a_01L宜可思之 記說有前後等者 文不累書 言
不頓發故 觀之與止 前後而

008_0790_a_02L辨 若在行人修心之際 須止觀融鎔 無前無後
謂即止而修觀 寂而常照也 即觀而修止 照而

008_0790_a_03L常寂也 寂照之體 即是一心 一心名爲實性 故
云法性寂然名止 寂而常照名觀 此中不唯止觀

008_0790_a_04L不二 抑亦心境一如 謂以無緣智 緣無相境 以
無相境 相無緣智 境智一如 如水與水 唯一實

008_0790_a_05L相 更無別法 方名
圓頓止觀眞如三昧

008_0790_a_06L
疏二對障明俱

008_0790_a_07L
若修止者 對治凡夫住着世間 能捨二
008_0790_a_08L乘怯弱之見

008_0790_a_09L
疏治於二過 謂正治凡夫 人法二執
008_0790_a_10L貪樂世間 兼治二乘 執五陰法 見
008_0790_a_11L苦生怖 以止門無生 除此等執 記
008_0790_a_12L治二過等者 凡夫不知諸法 自性無生 見有人
法 而起貪愛 樂住世間 今修止道 令知法本不

008_0790_a_13L生 今則無滅 自然見三界虛妄 如虛空華 不樂
住着也 二乘得之 見法無我 於苦不怖 豈欲速

008_0790_a_14L取寂滅涅槃耶 以止
下 釋所以 可知

008_0790_a_15L
若修觀者 對治二乘不起大悲 陿劣心
008_0790_a_16L過 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008_0790_a_17L
疏亦治二過 謂正治二乘 陿劣之心
008_0790_a_18L令普觀衆生 起於大悲 兼治凡夫懈
008_0790_a_19L怠之心 令觀無常 策修善行 記正治
二乘

008_0790_a_20L者 以二乘一向沉空 以空爲證 怖懼生死 但求
自利 不起利他 不成佛法 今修觀道 知一切法

008_0790_a_21L因緣和合 虛妄有生 因緣別離 虛妄名滅 知病
識藥 即起諸幻 以除幻者 變化諸幻 而開幻衆

008_0790_a_22L此則自然離於陜劣之見 而起大悲 普能救濟也
若凡夫得之 則能知無常苦空無我不淨 而修諸

008_0790_b_01L善行 以修觀門 不
壞緣法 能除此障

008_0790_b_02L
疏三總結

008_0790_b_03L
以是義故 是止觀門 共相助成 不相
008_0790_b_04L捨離

008_0790_b_05L
疏如凡夫人 非不樂世間 無以勤修
008_0790_b_06L善行 約二乘人 非不怖生死 無以起
008_0790_b_07L於大悲 是二行不相離也 記非不樂世
間者 意

008_0790_b_08L云不樂世間 方能修善 斯則止成於觀 非不怖
等者 意云不怖生死 方能起悲 此乃觀成於止

008_0790_b_09L猶如合繩 乍似相違 究竟相順也 故襍阿含說
佛在瞿師國 阿難問上座 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

008_0790_b_10L房思惟 當以何法 專精修習 上座云 當以二法
所謂止觀 阿難曰 多修習已 當何所成 上座曰

008_0790_b_11L修習於止 終成於觀 修習觀已 終成於止 止觀
俱修 得諸解脫 阿難復問五百比丘 亦作是說

008_0790_b_12L阿難歡喜問佛
佛深印可

008_0790_b_13L
若止觀不具 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008_0790_b_14L
疏止觀相須 如鳥兩翼 車之二輪
008_0790_b_15L二輪不具 則無運載之功 一翼若闕
008_0790_b_16L則無凌虛之勢 記止觀相須等者 亦如於
繩 合之方用故 涅槃經

008_0790_b_17L說 二乘菩薩 修不均故 不見佛性 無明邪見
自此而生 無上菩提 由之難入 如能具足修習

008_0790_b_18L不相捨離 則能疾到薩婆若海 故涅槃云 定慧
等學 明見佛性 法華亦云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

008_0790_b_19L莊嚴 以此度衆生 自證無上道 由是菩薩 行門
雖多 總攝不過定慧 故華嚴云 譬如有力王 率

008_0790_b_20L土咸戴仰 定慧亦如是 菩薩所依賴 天台宗 於
止觀 深意在此 故彼云 涅槃眞法 入乃多塗

008_0790_b_21L論其急要 不過止觀 止乃伏結之初門 觀乃斷
惑之正要 止乃養心識之善資 觀則照神解之妙

008_0790_b_22L術等 若人成就定慧二法 斯乃自利利人 法無
不備也 今之學流 焉可偏習 如天台說 若行者

008_0790_c_01L如是修止觀時 即能了知一切諸法 皆由心生
因緣虛假 不實故空 以知空故 即不得一切諸

008_0790_c_02L法名字相貌 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 下不見衆生
可度 是名從假入空觀 亦名二諦觀 亦名慧眼

008_0790_c_03L亦名一切智 若住此觀 即墮聲聞辟支佛地 故
法華中 諸聲聞等 自歎言 我等若聞淨佛國土

008_0790_c_04L敎化衆生 心不喜樂 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 皆悉
空寂 無生無滅 無大無小 無漏無爲 如是思惟

008_0790_c_05L不生喜樂 當知若見無爲 入正位者 終不能發
三菩提心 此則定力多故 不見佛性 若菩薩 爲

008_0790_c_06L度一切衆生 成就一切佛法故 不應取着無爲
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 即當諦觀心性雖空 對緣

008_0790_c_07L之時 亦能出生一切諸法 猶如幻化 雖無實體
亦有見聞覺知等相 差別不同 行者如是觀時

008_0790_c_08L雖知一切諸法 畢竟空寂 能於空中 修種種行
如空中種樹 亦能分別衆生諸根性欲 性欲無量

008_0790_c_09L故 則說法無量 若能成就無量辯才 即能利益五
道衆生 是名從空入假觀 亦名平等觀 亦名法眼

008_0790_c_10L亦名道種智 住此觀中 智慧力多 雖見佛性 而
不明了 菩薩 雖復成就如此二觀 猶是方便 非

008_0790_c_11L是正觀 故纓絡云 前二觀 爲方便 因二空觀 得
入中道第一義諦觀 雙照二諦 心心寂滅 自然

008_0790_c_12L流入薩婆若海 菩薩欲於一念中 具足一切法者
應修中道正觀 若能諦觀心性 非空非假 而不

008_0790_c_13L壞空假之法 若能如是照了 即於心性 通達中
道 圓照二諦 若能於自心 見中道二諦 即見一

008_0790_c_14L切諸法中道二諦 亦不取中道二諦 以決定性不
可得故 是名中道正觀 如中論云 因緣所生法

008_0790_c_15L我說即是空 亦名爲假名 亦是中道義 此偈非
唯是分別正觀 亦是兼明前二種方便觀門 當知

008_0790_c_16L中道正觀 即是佛眼 即是一切種智 若住此觀
即是定慧力等 了了見於佛性 即是安住大乘

008_0790_c_17L行步平正 其疾如風 入薩婆若海 即行如來行
入如來室 着如來衣 坐如來座 以如來莊嚴 而

008_0790_c_18L自莊嚴 獲得六根淸淨 入佛境界 於一切法 無
所染着 即一切諸佛 皆現在前 成就念佛三昧

008_0790_c_19L安住首楞嚴定 普現色身 能入十方佛土 敎化
衆生 嚴淨一切佛刹 供養十方諸佛 受持一切

008_0790_c_20L諸佛法藏 具足一切諸波羅蜜 即入頓悟大菩薩
位 即與普賢文殊 共爲等侶 即常住法性身中

008_0790_c_21L爲十方諸佛稱歎授記 能八相成道 於十方國
究竟一切佛事 具足眞應二身 是名初發心住菩

008_0791_a_01L薩 然上所說 依經明其三觀行相 似成別異 若
在行人 即須三智一心中得 不縱橫並別 方是

008_0791_a_02L圓修也 天台空觀 即此止門 假觀
即觀門 中觀即俱運也 大約如此

008_0791_a_03L
疏四防退方便二 一明可退之人

008_0791_a_04L
復次衆生 初學是法 欲求正信 其心
008_0791_a_05L怯弱 記衆生者 十信初心之上品也 怯弱等者
謂於生死中 創起覺悟 惑業則無始積

008_0791_a_06L集 善行則方將修學 境强心弱
障重力微 在於觀心 寧無恐劣

008_0791_a_07L
疏先標行劣 下擧處釋成

008_0791_a_08L
以住於此娑婆世界 自畏不能常値諸
008_0791_a_09L佛 親承供養 懼謂信心 難可成就 意
008_0791_a_10L欲退者 記娑婆此云堪忍 具足五濁 實不可居
故經云 此濁惡世 地獄餓鬼畜生充

008_0791_a_11L滿 多不善聚 唯佛如來 堪忍住故 亦可修忍 勝餘
方故 不能常値等者 以穢土之中 雖有佛出 然不

008_0791_a_12L久住 即入滅度 動經多劫 空過無佛 行者或生佛
前 或生佛後 皆不得値 以不値故 不能供養親近

008_0791_a_13L承受聖旨 惧謂等者 其猶孤子 未及成人 便失恃
怙 寧不憂勞 將無所損 行人亦爾 無佛爲勝緣 內

008_0791_a_14L心又微弱 況玆穢境 五濁混然
期心上求 實爲難進 擬退聖道

008_0791_a_15L
疏以其內心旣劣 外闕勝緣 信行難
008_0791_a_16L成 故欲退也 二明防退之法二 一
008_0791_a_17L通擧聖意

008_0791_a_18L
當知如來有勝方便 攝護信心 記勝方
便者

008_0791_a_19L即念佛三昧 十六
觀門 及佛願力等

008_0791_a_20L
疏標聖善巧

008_0791_a_21L
謂以專意念佛因緣 隨願得生他方佛
008_0791_a_22L土 常見於佛 永離惡道 記隨願下 如隨
願徃生經所說

008_0791_b_01L十方皆有淨土 若
欲生者 隨願徃生

008_0791_b_02L
疏釋顯巧相 二別引經證

008_0791_b_03L
如修多羅說 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
008_0791_b_04L阿彌陀佛 所修善根 回向願求生彼世
008_0791_b_05L界 即得徃生 記修多羅等者 即阿彌陁 無量
壽 瑞相及觀經等 如小彌陁

008_0791_b_06L經說 從是西方 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 名曰極樂
樂事極故 名爲極樂 有佛號阿彌陁 阿彌陁者 此

008_0791_b_07L云無量 光明壽命弟子國土莊嚴 悉無量故 其國
土莊嚴 佛身功德 微妙殊絕 難可思議 廣在經文

008_0791_b_08L不能具述 然凡徃生者 都有九品 因行有勝劣 徃
生有升降 華開有遲速 成道有前後 上上品者 發

008_0791_b_09L三種心 謂志誠心深心回向心 具足戒行 讀誦大
乘 一日乃至七日 即得徃生 佛及菩薩 親來迎接

008_0791_b_10L觀音菩薩 執金剛臺等 至行者前 其人乘此 隨佛
之後 如彈指頃 即生彼國 生已見佛 聞法開悟

008_0791_b_11L經須臾頃 徧至十方 於諸佛前 次第受記 還至本
國 得無量百千陁羅尼門 及至下下品者 五逆十

008_0791_b_12L惡 具諸不善 以惡業故 合墮地獄 經歷多劫 臨
命終時 遇善知識 敎令稱佛名號 於念念中 除八

008_0791_b_13L十億劫生死重罪 具足十念 乘華徃生 佛及菩薩
共來迎接 生彼池中蓮華之內 滿十二大劫 蓮華

008_0791_b_14L乃開 觀音勢至 而爲說法 聞法歡喜 滅罪除障
發菩提心等 如要備見 請覽彼經 問準隨願徃生

008_0791_b_15L經說 十方皆有淨土 云何偏指西方 答因易緣强
勝餘方故 因易者 十念爲因故 緣强者 彼佛願力

008_0791_b_16L故 以彼佛因中 有四十八種廣大誓願 於中云 若
有衆生 欲生我國 十念成就 不得生者 不取正覺

008_0791_b_17L有玆所以 故偏指
也 具如瑞相經

008_0791_b_18L
疏引經也 下釋經文

008_0791_b_19L
常見佛故 終無有退 若觀彼佛眞如
008_0791_b_20L法身 常勤修習 畢竟得生 住正㝎故
008_0791_b_21L常見佛者 約生彼說也 若
觀法身者 約今修因也

008_0791_c_01L
疏但徃生之人 約有三位 一如蓮華
008_0791_c_02L未開時 信行未滿 未名不退 但以
008_0791_c_03L處無退緣 故稱不退 二信位滿足已
008_0791_c_04L去 華開見佛 入十住位 得少分見
008_0791_c_05L法身 住正㝎位也 三者三賢位滿
008_0791_c_06L入初地已去 證徧滿法身 生無邊佛
008_0791_c_07L土 如佛記龍樹菩薩等 住初地 生
008_0791_c_08L淨土等也 此中畢竟等 是後二位
008_0791_c_09L三位者 料揀徃生之人 正是說於已生彼者
若觀經中 具明九品 天台所判 上三品人

008_0791_c_10L始從習種 終至解行菩薩 中三品 是十信已下
以能持戒孝養等 而求生故 下三品 是今時悠

008_0791_c_11L悠凡夫 以作衆惡重罪 臨命終時 遇善友勸 方
願生故 上上品 見佛聞法 便證無生故 是道種

008_0791_c_12L人 上中品 位當性種 上下品 位當習種 一得道
有遲速 二所乘有勝劣 得道遲速者 上上品 如

008_0791_c_13L前生已便證無生 上中者 生經七日 得不退轉
經一小劫 得無生忍 上下者 經三七日 能遊十

008_0791_c_14L方 過三小劫 得百法明門 住歡喜地 乘勝劣者
初金剛臺 次紫金臺 後金蓮華 今䟽約三位者

008_0791_c_15L但就九品中前六品說 初位即彼中三品人也 第
二位 即彼上下品人 第三位 即彼上中上上品人

008_0791_c_16L也 以是料揀不退義故 故此判也 無退緣者 以
彼壽命長遠 又無女人 無三塗 無寒暑 無饑渴

008_0791_c_17L無寃親 無老病 所欲隨心 常與聲聞大菩薩等
而爲伴侶 常見佛聞法 水鳥樹林 皆演苦空無

008_0791_c_18L常無我 念佛念法 由是善業 則自然增長 塵勞
則任運消除 直至菩提 更無退轉故 彌陀經云

008_0791_c_19L若有人 已發願 今發願 當發願 欲生彌陁佛國
者 皆得不過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與此穢土

008_0791_c_20L修行 霄壤有隔 猶如二人 共至前所 一則徒步
一則乘載 如是二人 難易可見 彼此二境 修行

008_0791_c_21L等差 亦復如是 然今有人 不審利害於兩土 察
因緣之勝劣 說空行有 數寶受貧 徃徃窮理 以

008_0791_c_22L無西 沉空而謗敎 信鄙俚於後代 非方便於先
覺 恃己爲是 何是之有 謂我情忘 何情之忘

008_0792_a_01L及乎讃喜謗瞋 惑之盛矣 殊不知存我入覺 覺
思遠焉 而罔信安養 爲息肩脫屣之地者 吾爲

008_0792_a_02L之傷之 弗能已也 佛記等者 楞伽經說 龍樹比
丘 住初歡喜地 能破有無見 徃生安樂國 後二

008_0792_a_03L位者 即十信滿足 及三賢位人 以觀眞如法身
勤修習故 願生彼國 即是九品中上三品人也

008_0792_a_04L反知初位信行未滿者 即可對前常見於佛 終無
有退之文也 然今論云 若觀眞如法身 畢竟得

008_0792_a_05L生 斯則觀己方生住正定也 故知
不可作生後方觀而解 有智請詳

008_0792_a_06L
疏五勸修利益分 記勸修利益者 即流通
分也 旣陳法義 廣

008_0792_a_07L示修行圓頓之根 必依悟入 今緫擧前說 勸令
受持 聞思修習 得利益故 文中具說三慧益相

008_0792_a_08L仍擧不信毁謗之過 今但云勸修利益者 何也
謂擧深該淺故 不言聞思 因勸而修故 自無疑

008_0792_a_09L謗 由是但云
勸修利益

008_0792_a_10L
疏三 一結前生後

008_0792_a_11L
已說修行信心分

008_0792_a_12L
疏結前大章

008_0792_a_13L
次說勸修利益分

008_0792_a_14L
疏牒前大章

008_0792_a_15L
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 我已總說 記

008_0792_a_16L等者 指前三分所詮法也 謂一心 二門 二覺 二
不覺 四位 二相 三細 六麁 五意 六染 二礙 四

008_0792_a_17L熏習 三大 二身 二見 三心 四方便 六度 三心
相 四信 五行等 並已說了 然此等諸法 盡是大

008_0792_a_18L乘之中 差別法義 故云如是摩訶衍等 諸佛秘藏
者 即大涅槃三德甚深 是佛所證 非因位能窮 故

008_0792_a_19L名秘 多所含容而無積聚 故名藏 此之秘藏 具足
三法 謂摩訶般若解脫法身 一一皆具常樂我淨

008_0792_a_20L故名爲德 雖有三名 而無三體 如天面三目 不縱
橫並別 非一二三而一二三 故名秘藏 然上所說

008_0792_a_21L差別法義 以此三法徃收 罄無不盡 何謂也 如上
一心 是總擧秘藏體 具足三大義故 二門不離眞

008_0792_b_01L俗二諦 眞中泯相即空 是般若 顯實是法身 生滅
是俗諦 正是解脫 二覺中本覺 是法身 始覺是般

008_0792_b_02L若 始本不二 是解脫 四位中 隨一一位 皆有能
證智 是般若 所證理 是法身 離障處即解脫 二

008_0792_b_03L相中智淨相 是法身般若 不思議業相 是解脫四
鏡中 如實空鏡 是法身 因熏習鏡 是般若 後二

008_0792_b_04L鏡 是解脫 又初是法身 二是般若解脫 後二中三
是般若法身 四是解脫 九相中前七 屬煩惱 是般

008_0792_b_05L若 造業是解脫受報是法身 五意六染二礙 攝入
九相 可以意得四熏習中 染熏 方離無明妄心境

008_0792_b_06L界 起成惑業 流轉生死 如九相所配 淨熏中眞如
是法身 熏起始覺 是般若 離障處即解脫 三大

008_0792_b_07L中 體是法身 相是般若 用是解脫 二身中眞身 屬
法身般若 應身是解脫 對治邪執能對 是般若 二

008_0792_b_08L見無處 即解脫 正理顯處 即法身 三心中直心
即法身 深心即般若 大悲心即解脫 六度中度度

008_0792_b_09L皆具三種 如云以知是般若 法性是法身 本無慳
貪 是解脫 三心相中眞心 即般若法身 方便及業

008_0792_b_10L識心 即解脫 四信中信眞如 即法身 信佛即般若
信法與僧 即解脫 五行中前四 即解脫 止即法身

008_0792_b_11L觀即般若 或一一行 皆具三種 以此三法 統收一
切 靡不皆盡 此三不離前之一心 斯則十方三世

008_0792_b_12L一切佛法 皆此論攝
故名秘藏我已總說也

008_0792_b_13L
疏二擧信謗損益二 一信受福勝二
008_0792_b_14L一約三慧總擧其益

008_0792_b_15L
若有衆生 欲於如來甚深境界 得生
008_0792_b_16L正信 遠離誹謗 入大乘道 當持此論

008_0792_b_17L
如來甚深境界者 一心二門三大也 一心則法甚
深 三大則義甚深 二門則理事甚深 皆是如來所

008_0792_b_18L證之境故 正信者 以此爲實 不信諸法故 旣生正
信故 離誹謗 離誹謗故 入大乘道 道即因義 能

008_0792_b_19L通佛果故 持此論者 敎是大乘之門 欲
入大乘 故須持敎 或讀或誦 總名爲持

008_0792_b_20L
疏聞慧 記視聽所知
悉名聞慧

008_0792_b_21L
思量

008_0792_b_22L
疏思慧 記思惟
其義

008_0792_c_01L
修習

008_0792_c_02L
疏修慧 記如說
修行

008_0792_c_03L
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記究竟等者 始因聞思
終得佛果故 又一得

008_0792_c_04L永得 故云究竟 佛
果圓通 名之爲道

008_0792_c_05L
疏二別顯三慧益相三 一聞時益

008_0792_c_06L
若人聞是法已 不生怯弱 當知此人
008_0792_c_07L㝎紹佛種 必爲諸佛之所授記 記若人
等者

008_0792_c_08L有二意 一者但能如此不怯 他時必得如來授記
如寶藏佛說 釋迦後時 必得然燈如來授記 二者

008_0792_c_09L景行若斯 義合得記 如圓覺經淸淨慧章末云 若
人聞此法門 不生驚畏 是則名爲淨覺隨順 汝等

008_0792_c_10L當知 如是衆生 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
植衆德本 佛說是人 名爲成就一切種智 義同此

008_0792_c_11L也 又如法華說 如來滅後 若有人聞妙法華經 乃
至一句一偈 一念隨喜者 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

008_0792_c_12L三菩
提記

008_0792_c_13L
疏二思時益

008_0792_c_14L
假使有人 能化三千大千世界 滿中衆
008_0792_c_15L生 令行十善 不如有人 於一食頃 正
008_0792_c_16L思此法 過前功德 不可爲喩 記假使者
實無此

008_0792_c_17L人 假設而立故 三千大千世界者 俱舍云 四大洲
日月 蘇迷盧欲天 梵世各一千 名一小千界 此小

008_0792_c_18L千千倍 說名一中千 此千倍大千 皆同一成壞 配
亦可知 十善者 化人令行十善 果招天上 雖即數

008_0792_c_19L多 不離三界 不成無漏 若思此法是佛之因 究竟
令得無上佛道 時雖不多 功不可喩 豈將世善而

008_0792_c_20L可並

008_0792_c_21L
疏三修時益三 一時少德多

008_0792_c_22L
復次若人 受持此論 觀察修行 若一
008_0792_c_23L日一夜 所有功德 無量無邊 不可得

008_0793_a_01L說 記受持者 領受法義 任持在心 食頃之際 散
心思惟 功不可喩 況一日一夜 定心觀察

008_0793_a_02L時長行勝 所獲功德 誠
如此言 不可思說也

008_0793_a_03L
疏二校量多相

008_0793_a_04L
假令十方一切諸佛 各於無量無邊阿
008_0793_a_05L僧祇劫 歎其功德 亦不能盡 記假令等
者 此

008_0793_a_06L中校勝 文雖不多 義則甚廣 以能歎之人 是無上
大覺 具一切智 有無碍辯 凡所歎說 無不究竟

008_0793_a_07L今則不獨一佛所歎 仍擧十方一切諸佛 是人勝而
復多也 又非於少時間 仍各於無量無數劫中 是

008_0793_a_08L稱歎時長也 非謂多佛 於長時中 歎其功德 令得
邊際 而又復言亦不能盡 是知義豊文約之敎 比

008_0793_a_09L餘處校勝之文
實爲盡矣

008_0793_a_10L
疏三釋多所以

008_0793_a_11L
何以故 謂法性功德 無有盡故 此人
008_0793_a_12L功德 亦復如是 無有邊際 記何以故者
果人無量

008_0793_a_13L劫數無邊 於爾所時 經爾所佛 歎所不及 有何所
以耶 謂法性下釋也 謂性無邊故 功德如性 亦復

008_0793_a_14L無邊 以修習斯論者 即
是深入法性之所獲故

008_0793_a_15L
疏二謗毁罪重

008_0793_a_16L
其有衆生 於此論中 毁謗不信 所獲
008_0793_a_17L罪報 經無量劫 受大苦惱

008_0793_a_18L
疏一謗成罪重 記罪重者 受持旣若福多
毁謗合招罪重 準大般

008_0793_a_19L若經說 謗法衆生 入阿鼻地獄 經無量劫 遇此
境壞 則寄餘界地獄 如是展轉 徧歷十方 還至

008_0793_a_20L本處 罪由未盡 今言無量大苦 是此類也 亦如
法華經說 謗經之人 其人命終 入阿鼻獄 具足

008_0793_a_21L一劫 劫盡更生 如是展轉 至無
數劫 從地獄出 當墮畜生等

008_0793_a_22L
是故衆生 但應仰信 不應毁謗

008_0793_b_01L
疏二誡勸止謗 記止謗者 亦是勸信 獲罪
若是 冝可止之 故勝鬘

008_0793_b_02L說 若自有智 則自體會 若不解處 則仰推如來
非我境界 苟能如此 則何患殃及於後世耶

008_0793_b_03L
以深自害 亦害他人 斷絕一切三寶之
008_0793_b_04L種 記以深下 或問曰以何義故 不信毁謗者 獲
罪如斯 故此釋之 亦如法華云 斷佛種故

008_0793_b_05L受斯
罪報

008_0793_b_06L
疏三釋罪重意

008_0793_b_07L
以一切如來 皆依此法 得涅槃故 一
008_0793_b_08L切菩薩 因之修行 得入佛智故 記

008_0793_b_09L下 又難曰 但謗此論 如何乃言斷
三寶種 成自他之害耶 故此釋之

008_0793_b_10L
疏四轉釋斷三寶之義 於中二句 一
008_0793_b_11L約果人依之得涅槃 二約因人依之
008_0793_b_12L得菩提 菩提涅槃 即是法寶 佛僧
008_0793_b_13L可知也 記果人得涅槃等者 此但約人 互顯
影略而言 據理則 一得俱得 故非

008_0793_b_14L別證 如般若心經說 菩提薩埵 依般若得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得菩提 此亦如是 法寶等者

008_0793_b_15L以論中 如來是佛寶 菩薩是僧寶 若不信此法
則無菩薩修行 即僧寶斷絕 若無修行 則不證

008_0793_b_16L菩提涅槃 是法寶斷絕 若不證果 即無如來 是
佛寶斷絕 三寶斷絕 皆由不信毁謗 是故獲罪

008_0793_b_17L經無量劫 受大苦也 將
知大罪 莫大於謗法耳

008_0793_b_18L
疏三結勸修學

008_0793_b_19L
當知過去菩薩 已依此法 得成淨信
008_0793_b_20L現在菩薩 今依此法 得成淨信 未來
008_0793_b_21L菩薩 當依此法 得成淨信 是故衆生
008_0793_b_22L應勤修學 記過去即釋迦之流 現在即馬鳴之
類 未來即今之行者 楞嚴 文殊

008_0793_b_23L歎觀音圓通云 過去諸如來 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
菩薩 今各入圓通 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 我亦

008_0793_c_01L從中證 非
唯觀世音

008_0793_c_02L
疏三世菩薩 同行此法 更無異路
008_0793_c_03L故勸修學 記無異路者 經云此是微塵佛一
路涅槃門 又云十方如來一門

008_0793_c_04L超出妙
莊嚴路

008_0793_c_05L
疏三總結回向

008_0793_c_06L
諸佛甚深廣大義 我今隨順摠持說 記
008_0793_c_07L諸佛等者 諸佛謂能證能說之人 甚深下 即所證
所說之法 此中深廣等 是摠指三大 深約竪論 大

008_0793_c_08L約橫說 二皆絕待 故加甚廣之言 謂深中之深 非
對淺之深 故云甚深 大中之大 非對小之大 故云

008_0793_c_09L廣大 或可深廣大三字 別對體相用之三義 深是
體大 謂實相眞法 非因位能窮 唯佛究盡 故大

008_0793_c_10L論云 智度大海 唯佛窮底 又法華云 深固幽遠
無人能到 此則約過去無始 未來無終 不生不滅

008_0793_c_11L故云深也 廣是用大 謂過河沙之妙 用潜興密應
無有休息 無有窮盡 此無盡之用 一一同於覺性

008_0793_c_12L無有邊涯 無有分限 故楞嚴云 我以不生不滅 合
如來藏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周徧法界 是故於中

008_0793_c_13L一爲無量 無量爲一 小中現大 大中現小 不動道
場 徧能含受十方國土 坐微塵裏 轉大法輪等 故

008_0793_c_14L云廣也 大是相大 相謂義相 即前所辨大智慧光
明義 徧照法界義等 過於河沙無漏性德 與眞如

008_0793_c_15L體 不離不斷不異 不思議 非深非廣 能深能廣
故受大名 所言甚者 通貫三字 謂甚深甚廣甚大

008_0793_c_16L俱絶待故 此之三法 徧能含攝一切佛法 亦攝一
切衆生法 含攝雖多 俱不離一心 一心者 是諸佛

008_0793_c_17L所證之極致 是諸佛所說之根本 故前論云 謂欲
解釋如來根本之義 令諸衆生 正解不謬故 今論

008_0793_c_18L主以少言句 隨順此法 略而說之 言雖約略 理無
不備 故云總持說也 故前文云 如是此論 爲欲總

008_0793_c_19L攝如來廣大深法無
邊義故 應說此論

008_0793_c_20L
疏結上所說也 於中上句結義 下句
008_0793_c_21L結文

008_0793_c_22L
回此功德如法性 普利一切衆生界 記

008_0794_a_01L如法性者 法性徧滿圓無際故 造論功德 如性廣
大 亦無有際 法性甚深 無窮盡故 造論功德 如性

008_0794_a_02L甚深 亦無有盡 法性無漏 離諸染故 造論功德 如
性無漏 非垢非染 法性無爲 離施作故 造論功德

008_0794_a_03L如性無作 非有爲相 不可破壞 盡於未來 如是
功德 無量無盡 無漏無爲 欲何所利 由是論云 普

008_0794_a_04L利一切衆生界 然利衆生 不出二種 一令離苦 謂
離分段變易二生死故 二令得樂 謂得菩提涅槃二

008_0794_a_05L無上樂 以衆生有三乘五性四生九類 差別不同故
云一切 今廻如性功德 普霑利之 令彼隨自根性

008_0794_a_06L咸得其益 終至
究竟無上覺道耳

008_0794_a_07L
疏廻向利益也 於中上句明德廣 下
008_0794_a_08L句辨遐霑

008_0794_a_09L
大乘起信論䟽記會編卷第四

008_0794_a_10L
下六離合釋論 一切經論文句 不出此釋
008_0794_a_11L而高原法師所解 尤爲要緊 嗟今坎井之
008_0794_a_12L流 漫不知六釋之義如何故 余於相宗八
008_0794_a_13L要中 抄出而文少 不成別策 因附諸卷
008_0794_a_14L末 以開時軰之茅塞

008_0794_a_15L
008_0794_a_16L
008_0794_a_17L
1)〔附錄〕

008_0794_a_18L
六離合釋法式通關

008_0794_a_19L
失造論 及譯人名

008_0794_a_20L
蜀沙門 明昱通關

008_0794_a_21L
夫欲解釋名句文身所詮之義 必用
008_0794_a_22L六種離合 方盡其旨 苟闕其一 義
008_0794_a_23L未盡焉 言法式者 文中各引一法

008_0794_b_01L以爲格式 推而廣之 經律論藏 備
008_0794_b_02L悉其猷矣 於中語勢 間有關隘 恐
008_0794_b_03L初學尙疑 因而解釋 以通之 故云
008_0794_b_04L通關

008_0794_b_05L
西方釋名 有其六種 一依主 二持業
008_0794_b_06L三有財 四相違 五帶數 六隣近 以此
008_0794_b_07L六種 有離合故 一一具二 若單一字
008_0794_b_08L名 即非六釋 以不得成離合相故

008_0794_b_09L
西方即西域 自五印土 及餘諸國
008_0794_b_10L皆以此法 解釋文義 若名句中 有
008_0794_b_11L能有所 即以能所 彰明其義 名能
008_0794_b_12L所依彰 依主釋 若義體上 能持業
008_0794_b_13L用 即名體持業用 持業釋 若於自
008_0794_b_14L義 取他爲名 即名將他顯己 有財
008_0794_b_15L釋 財者 資生義 以他資我 故名有
008_0794_b_16L財 若義互違 不相隨順 即名兩別
008_0794_b_17L兼擧 相違釋 若義挾帶數量多少
008_0794_b_18L即名體挾數量 帶數釋 若於彼此
008_0794_b_19L義相隣近 即名居近隣强 隣近釋
008_0794_b_20L以此六種 各有離合 故於六種 一
008_0794_b_21L一具二 成離合相 若單一字一名
008_0794_b_22L即非六釋之式 以單一字 不成離合
008_0794_b_23L相故

008_0794_b_24L
初依主者 謂所依爲主 如說眼識 識

008_0794_c_01L依眼起 即眼之識 故名眼識 擧眼之
008_0794_c_02L主 以表於識 亦名依士釋 此即分取
008_0794_c_03L他名 如名色識 如子取父名 名爲依
008_0794_c_04L主 父取子名 即名依士 所依劣故 言
008_0794_c_05L離合相者 離謂眼者是根 識者了別
008_0794_c_06L合謂此二 合名眼識 餘五離合 準此
008_0794_c_07L應知

008_0794_c_08L
所依爲主者 主是不動義 以顯能依
008_0794_c_09L客義有動 即有去來及有生滅 如說
008_0794_c_10L下擧例 明依主的義 識依眼起者 眼
008_0794_c_11L根常住 識自起滅 識不自名 由眼
008_0794_c_12L得名 擧眼之主 以表於識 名爲眼
008_0794_c_13L識 故名依主 亦名依士者 即前眼識
008_0794_c_14L又名依士 前名依主 釋眼識名 此
008_0794_c_15L名依士 釋眼識義 識由眼得名 名
008_0794_c_16L爲眼家識 故名依主 眼由識得名
008_0794_c_17L名眼識緣色 故名依士 士即子義 根
008_0794_c_18L能發識 根得父名 識即爲子 識能
008_0794_c_19L了別色 名眼識緣色 依士釋也 分取
008_0794_c_20L他名者 識取眼名依主 眼取識名依
008_0794_c_21L士 皆名分取 如名色識者 依境名
008_0794_c_22L色識 喩上依根名眼識 如子下 喩
008_0794_c_23L依主依士兩名 所依劣故者 謂識勝
008_0794_c_24L根劣 根得識義 故名眼識 能了別
008_0794_c_25L「附錄」二字補入{編}

008_0795_a_01L色 是謂能依識勝 所依根劣 言離
008_0795_a_02L合下 釋六種皆有離合 故云餘五離
008_0795_a_03L合 準此應知

008_0795_a_04L
言持業者 如說藏識 識者是體 藏是
008_0795_a_05L業用 用能顯體 體能持業 藏即識故
008_0795_a_06L名爲藏識 故名持業 亦名同依釋 藏
008_0795_a_07L取含藏用 識取了別用 此二同一所依
008_0795_a_08L故云同依也

008_0795_a_09L
藏識即第八識 有含藏用 名爲藏識
008_0795_a_10L識是體者 識能發業故 藏是業用者
008_0795_a_11L業從識起故 因業顯體 由體持業
008_0795_a_12L業即是體 名持業釋 亦名同依者
008_0795_a_13L藏識二義 同一所依 藏是能藏 以
008_0795_a_14L含藏爲用 識是見分 以了別爲用
008_0795_a_15L含藏了別 皆依識體 同自證分體
008_0795_a_16L故名同依

008_0795_a_17L
言有財者 謂從所有 以得其名 一如
008_0795_a_18L佛陀 此云覺者 即有覺之者 名爲覺
008_0795_a_19L者 此即分取他名 二如俱舍 非對法
008_0795_a_20L藏 對法藏者 是本論名 爲依根本對
008_0795_a_21L法藏造故 此亦名爲對法藏論 此全取
008_0795_a_22L他名 亦名有財釋

008_0795_a_23L
財者 資益義 以他資我 名爲有財
008_0795_a_24L他是我所有 故云謂從所有 以得其

008_0795_b_01L名 一如佛陀 此云覺者下 擧例 釋
008_0795_b_02L有財之名 覺字名他 者字名自 自
008_0795_b_03L他共名 名爲分取 俱舍此云 對法
008_0795_b_04L藏 依對法藏論造論 亦名對法藏論
008_0795_b_05L此即全取他名 亦名有財釋

008_0795_b_06L
言相違者 如說眼及耳等 各別所詮
008_0795_b_07L皆自爲主 不相隨順 故曰相違 爲耳
008_0795_b_08L及眼二言 非前二釋 義通對數有財

008_0795_b_09L
眼及耳等者 等於鼻舌身意 眼詮緣
008_0795_b_10L色 乃至意詮緣法 故云各別所詮
008_0795_b_11L各爲所依 發生各識 互不相借 故
008_0795_b_12L云皆自爲主 旣自爲主 無隨順義
008_0795_b_13L故曰相違 爲耳下 簡此相違釋 不
008_0795_b_14L同餘釋 有互通義 耳及眼者 南北
008_0795_b_15L藏 皆錯爲有及與 今從義改正 即前
008_0795_b_16L眼耳二言 擧此二言 爲相違釋 不
008_0795_b_17L同前說依主持業 通餘二釋 依主釋
008_0795_b_18L通帶數有財持業 亦通帶數釋故

008_0795_b_19L
言帶數者 以數顯義 通於三釋 如五
008_0795_b_20L蘊二諦等 五即是蘊 二即是諦 此用
008_0795_b_21L自爲名 即持業帶數 如眼等六識 取
008_0795_b_22L自他爲名 即依主帶數 如說五逆 爲
008_0795_b_23L五無間 無間是果 即因談果 此全取
008_0795_b_24L他名 即有財帶數

008_0795_c_01L
謂於名句 挾帶數量 名爲帶數 或
008_0795_c_02L唯用自 通持業 或唯用他 通有財
008_0795_c_03L或自他兼 通依主 故云通餘三釋
008_0795_c_04L五蘊二諦等者 等餘三身四智 乃至
008_0795_c_05L九㝎十禪 皆名帶數 蘊有五數 五
008_0795_c_06L即是蘊 諦有二數 二即是諦 此皆
008_0795_c_07L用自爲名 故各名爲持業 於五於二
008_0795_c_08L名爲帶數 又眼等六識 皆以識爲自
008_0795_c_09L眼等爲他 自他共名 名爲依主 以
008_0795_c_10L有六種 復名帶數 又如有人 呵罵
008_0795_c_11L造五逆罪者 名五無間種 全取果名
008_0795_c_12L以表五逆 此唯用他 名爲有財 因
008_0795_c_13L果各有五種 復名帶數

008_0795_c_14L
言隣近者 從近爲名 如四念住 以慧
008_0795_c_15L爲體 以慧近念 故名念住 旣是隣近
008_0795_c_16L不同自爲名 無持業義 通餘二釋 一
008_0795_c_17L依主隣近 如有人 近長安住 有人問
008_0795_c_18L言 爲何處住 答云長安住 此人非長
008_0795_c_19L安 以近長安 故云長安住 以分取他
008_0795_c_20L名 復是依主隣近 二有財隣近 如問
008_0795_c_21L何處人 答云長安 以全取他處 以標
008_0795_c_22L人名 即是有財 以近長安 復名隣近

008_0795_c_23L
相隣就近 藉彼爲名 故名隣近 四
008_0795_c_24L念住者 謂別想念 觀身不淨 觀受

008_0796_a_01L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皆以決
008_0796_a_02L擇慧觀 而云念者 㝎由念起 慧因
008_0796_a_03L㝎生 念慧相隣 故名念住 喩隣近
008_0796_a_04L義 凡言隣近 必有自他 故不同前
008_0796_a_05L用自爲名 無持業釋 唯通依主有財
008_0796_a_06L二釋 一依主下 釋依主隣近 言長
008_0796_a_07L安住者 長安爲他 住者爲自 自他
008_0796_a_08L共名 故言分取 二有財下 釋有財
008_0796_a_09L隣近 言長安者 唯用他名 故云全
008_0796_a_10L

008_0796_a_11L
頌曰

008_0796_a_12L用自及用他 自他用俱非

008_0796_a_13L通二通三種 如是六種釋

008_0796_a_14L
總頌六離合釋名及義也 今復作頌
008_0796_a_15L解釋頌意 持業唯用自 有財唯用他
008_0796_a_16L依主自他用 相違用俱非 隣近通二
008_0796_a_17L釋 謂依主有財 帶數加持業 故名
008_0796_a_18L通三種 如是六種釋 願共一切知

008_0796_a_19L
六釋論終

008_0796_b_01L

008_0796_c_01L
    1. 1)「草」下疑脫「堂」{編}。
    2. 2) 「䟽」疑衍{編}。
    3. 1)「附錄」二字補入{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