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불교전서

염송설화절록(拈頌說話節錄) / 第三卷

ABC_BJ_H0131_T_003

007_0407_c_17L

007_0407_c_18L14)第三卷

007_0407_c_19L
〔殃崛〕賢于經文 殃崛摩羅15)者 此云指
007_0407_c_20L「與」無有{甲}「惡道」作「途」{甲}「佛」無有
007_0407_c_21L{甲}
「捨」作「舍」{甲}「釣」作「藥」{甲}「采」
007_0407_c_22L作「採」{甲}
「云云」無有{甲}「師利菩薩」無
007_0407_c_23L有{甲}
「外」無有{甲}「多羅三藐三」無有{甲}
007_0407_c_24L「晝」作「覺」{甲}「反」作「返」{甲}「故」無有
007_0407_c_25L{甲}
「第三卷」三字補入{編}「者」無有{甲}

007_0408_a_01L鬘殺者 此話1)義 感應篇云 聞它不殺
007_0408_a_02L生 得免産難者 戒德殊勝 何況自持戒
007_0408_a_03L者 則尊者戒德殊勝故 得免産難耶 正
007_0408_a_04L値産難者 法身隱於形殼之內 眞智匿
007_0408_a_05L於緣慮之中也 得免産難者 法身眞智
007_0408_a_06L何曾被緣慮形殼盖却 又婦人正値産
007_0408_a_07L難者 叅話門中如老鼠入牛角相似 左
007_0408_a_08L來也不是 右來也不是 如一團火 蘊
007_0408_a_09L在胷中 七上八下的時節 自從賢云云
007_0408_a_10L2)言下3)有免産難者 宗師一言半句下
007_0408_a_11L奮地打發也 此則臆 4)師之說 非宗師
007_0408_a_12L拈頌發揚之意 正値産難時 宿業使然
007_0408_a_13L寃親相遇地時節 我自賢云云者 殺生
007_0408_a_14L莫若殃崛摩羅 伊麽道得 則終日殺生
007_0408_a_15L未曾殺生 然則終日産難 未曾産難 如
007_0408_a_16L湛堂云 殃崛云 我乍入道云云故 一
007_0408_a_17L聞此語 即免産難 然一向離諸喧5) (口+爭)
007_0408_a_18L寂滅現前處 着得眼睛 未免被大惠不
007_0408_a_19L照 其餘照斜領之意 須是跳出金剛
007_0408_a_20L圈 始得

007_0408_a_21L
〔金剛〕自在王菩薩所問經云云6)也 我
007_0408_a_22L不依云云者 外道所見不出有無故 如
007_0408_a_23L云若蹋正脉 諸天奉花無路 魔外潜覷
007_0408_a_24L無門 雖然入佛境界易 入魔境界難

007_0408_b_01L法眼拈 盖此義

007_0408_b_02L
〔執手〕毘目 具云毘目瞿沙 此云出聲
007_0408_b_03L可畏 謂所出7)言音 衆邪驚怖 花嚴第
007_0408_b_04L八童眞住善知識 長者論云 執手止劫
007_0408_b_05L者 以初入地位 正智增明與佛同見
007_0408_b_06L於一念中 以三昧力 一切無量劫 一時
007_0408_b_07L并現 還復如舊者 初至地位一分增明
007_0408_b_08L以假聖所接引加持 見諸佛境界 至
007_0408_b_09L佛功終 十方常在目前 無8)身所加持
007_0408_b_10L也 又智力加持入法 旣得法已 自力
007_0408_b_11L常然 雖復聖者 捨其加持 一見見無
007_0408_b_12L異 如人濟渡於河 不可負舟而去 則
007_0408_b_13L被仙9)人加持 見諸佛境界 捨其加持
007_0408_b_14L自力常然也 又自見其身云云者 從儉
007_0408_b_15L入奢 黃金爲地云云 即見自身云云者
007_0408_b_16L從奢出儉 山是山云云 10)又手以攀攬
007_0408_b_17L爲意 則執手處 古人云 暫時歛念是
007_0408_b_18L處 是慈氏無門無善財 又歛念則樓閣
007_0408_b_19L之門 彈指即開 放手處即見止本處者
007_0408_b_20L瞥爾情生 依舊山河土木瓦礫 又議心
007_0408_b_21L則燈王之座 不入維摩之室 又自見其
007_0408_b_22L身云云者 處無㝵 乃至經不可說云云
007_0408_b_23L者 時無㝵 如無邊刹境11)自他云云 即
007_0408_b_24L見自身還在本處 佛眼遠云 四生六道

007_0408_c_01L即心自性 三途八難 普12)見色身 居華
007_0408_c_02L藏海之中 住不思議之內 如斯之旨 乃
007_0408_c_03L吾軰之常分耳 還信得及麽 非離本處
007_0408_c_04L別有華藏世界 非離華藏世界 別有
007_0408_c_05L本處 所謂平常不思議一途而行 古人
007_0408_c_06L有三頌云 毘目仙人執手時 十方無處
007_0408_c_07L不追隨 歸來一枕松風在 無限淸凉只
007_0408_c_08L自知 十方齊現一毛端 花藏重重帝網
007_0408_c_09L寒 珎重善財何處去 淸13)霄風撼碧琅
007_0408_c_10L玕 花14)發藏嚴世界中 一塵中有幾重
007_0408_c_11L重 忽然排出擡眸看 依舊疏簾動曉風

007_0408_c_12L
〔這箇〕西域記云云 15)這介法者 一大
007_0408_c_13L藏敎 只說這箇之這箇法也 且道 這箇
007_0408_c_14L是什麽法 須是不被這箇瞞住 始得也

007_0408_c_15L
〔撥開〕撥開眉毛者 見佛之作耶 拈追
007_0408_c_16L竪拂一般也 親見云云者 迷蹤盖覆也

007_0408_c_17L
〔好道〕雜寶藏經云 月16)支國王云云
007_0408_c_18L即此義耶 古人云 去日春風吹 掃盡
007_0408_c_19L千岩雪 來時芳草綠 杜鵑啼更切 奇
007_0408_c_20L「義」無有{甲}「言」無有{甲}「有」作「即」
007_0408_c_21L{甲}
「師」作「斷」{甲} (口+爭) 」作「諍」{甲}「也」
007_0408_c_22L無有{甲}
「言」作「之」{甲}「身」作「勞」{甲}
007_0408_c_23L「人」無有{甲}
「又」作「叉」{甲}「自他」無有
007_0408_c_24L{甲}
「見」作「現」{甲}「霄」作「宵」{甲}「發
007_0408_c_25L藏」作「藏莊」{甲}
「這介…得也」三十七字無有
007_0408_c_26L{甲}
「支」作「氏」{甲}

007_0409_a_01L哉 處處㹅持門 堪笑時人1)不會 徹則
007_0409_a_02L佛法世法 打成一片也 如云飛猿嶺峻
007_0409_a_03L善爲2)途路

007_0409_a_04L
〔降龍〕聚落 五蘊聚落也 毒龍者 三
007_0409_a_05L毒龍也 五百尊者 有龍可降故 降它
007_0409_a_06L不得 後有尊者 無龍可降故 自然降
007_0409_a_07L得也

007_0409_a_08L
〔踏泥〕一日踏泥者 全涉運爲地時節
007_0409_a_09L尊者止爲者 老老大大區區生我 若云
007_0409_a_10L云者 大小便利 須是老僧自去 始得
007_0409_a_11L則涉緣處3)大坐着

007_0409_a_12L
〔法法〕法法者 指萬法也 本來法者
007_0409_a_13L萬法即是本來法也 無法云云者 無是
007_0409_a_14L法非法也 何於云云者 與本來法 更
007_0409_a_15L無第二 於一法中 何甞有是法非法
007_0409_a_16L故云何於一法云云

007_0409_a_17L
〔金襴〕金襴者 曹溪4)解說云 傳衣有
007_0409_a_18L三 一金襴寶衣 佛佛授受 迦葉持入
007_0409_a_19L雞足山 以待慈氏下生 5)一金襴補衣
007_0409_a_20L祖祖相傳 留置於南天竺 得勝王宮
007_0409_a_21L6)一屈㫬補衣 達摩來傳 至于曺溪 因
007_0409_a_22L此有佛佛相7)傳 祖祖相傳之論 據傳
007_0409_a_23L燈錄 二十四祖8)獅子尊者 謂二十五
007_0409_a_24L祖波舍斯多曰 吾師密有懸記 罹難非

007_0409_b_01L久 說偈付法已 以僧伽梨衣 密付斯
007_0409_b_02L多而已 師子之前 無傳衣之迹 至斯
007_0409_b_03L多 謂二十六祖不如密多曰 此衣爲
007_0409_b_04L難故 假以證明 汝身無難 何假其衣
007_0409_b_05L化被十方 人自信向 則*解說祖祖相
007_0409_b_06L傳爲妄矣 古人云 曺溪*解說未容無
007_0409_b_07L說者 以此 又當於此話 祖祖相傳 佛
007_0409_b_08L佛相傳之論 非關於道理 何用啇量
007_0409_b_09L然强而論之 迦葉持入雞足山地 亦是
007_0409_b_10L佛佛相傳 祖祖相傳也 阿難伊麽問者
007_0409_b_11L傳燈云 世尊告迦葉 吾以淸淨法眼涅
007_0409_b_12L般妙心 實相無相微妙正法 將付於
007_0409_b_13L汝 汝當護持 并勑阿難 副二傳化 無
007_0409_b_14L令斷絕 而說偈言 法本法無法云云 說
007_0409_b_15L此偈已 復告迦葉 吾將金縷僧伽梨衣
007_0409_b_16L傳付於汝 轉授補處 至慈氏佛出世
007_0409_b_17L勿令杇壞 當時同受佛付囑故 傳金襴
007_0409_b_18L我所現見 此外別傳介什麽法 盖不忘
007_0409_b_19L副二傳化之囑也 召阿難阿難應9)喏者
007_0409_b_20L先聖示法 方便雖多 喚應最親切 則
007_0409_b_21L喚處分明 應處眞也 倒却云云者 古
007_0409_b_22L云刹 具云殺瑟致 此云竿 於此法中勤
007_0409_b_23L苦得一法者 樹之於門外 以告四10)
007_0409_b_24L今少欲知足者 居之則11)立法幢12)建宗

007_0409_c_01L旨 是傳法人邊事 今云倒却着則無
007_0409_c_02L傳無得 古云禪燈點迦葉之心 敎海瀉
007_0409_c_03L阿難之口 又阿難全求多聞 未全道力
007_0409_c_04L故 問傳金襴外 別傳何法 希求之心
007_0409_c_05L如立刹竿故 令阿難倒却着 又有平常
007_0409_c_06L答話 皆非迦葉阿難之意

007_0409_c_07L
〔作舞〕阿難入城止無常者 常則無常
007_0409_c_08L佛言云云者 無常13)即常攅者 文選注
007_0409_c_09L云聚也 奇特 奇 隻 特 獨

007_0409_c_10L
〔本來〕本來付有法者 從上來有密付
007_0409_c_11L地法 付了云云者 旣密付了無所得地
007_0409_c_12L法 各各云云者 直須自肯自悟 悟了云
007_0409_c_13L云者 無法亦對有法 無法亦無 始得

007_0409_c_14L
〔心自〕心自本來心者 衆生心即是本
007_0409_c_15L來心 本心云云14)者 心旣本心則更無所
007_0409_c_16L證之法 有法云云*者 若言有本法有本
007_0409_c_17L心也 非心云云*者 非本心非本法也
007_0409_c_18L然則無本法無本心 乃是本法本心也
007_0409_c_19L優波15)鞠多 此云近護

007_0409_c_20L「不會」作「會不」{甲}「途」作「道」{甲}「大」
007_0409_c_21L作「長」{甲}
「解」作「觸」{甲}次同「一」作「二」
007_0409_c_22L{甲}
「一」作「三」{甲}「傳」作「承」{甲}「獅」
007_0409_c_23L作「師」{甲}
「喏」作「諾」{甲}「邊」作「遠」{甲}
007_0409_c_24L「立」作「建」{甲}「建」作「立」{甲}「即」作
007_0409_c_25L「則」{甲}
「者」無有{甲}次同「鞠」作「毬」{甲}

007_0410_a_01L
〔出家〕提多迦 此云通眞量 爲身出家
007_0410_a_02L爲心出家者 有身出家而心未出家者
007_0410_a_03L空門凡夫 有心出家而身未出家者 在
007_0410_a_04L家菩薩 有身心俱出家者 有身心俱不
007_0410_a_05L出家者 則以此爲問耶 下云我自出家
007_0410_a_06L非爲身心而求利益 則非此義也 爲身
007_0410_a_07L出家者 持戒奉律 得天上果報 爲心
007_0410_a_08L出家者 灰心滅智 就二乘寂滅也 我
007_0410_a_09L自出家云云者 直趣大乘 非爲人天二
007_0410_a_10L乘 亦不求利益 不爲身心云云者 看
007_0410_a_11L它始終也 無我我故者 我與我所對也
007_0410_a_12L其體亦1)然者 非體用之體 身體之體
007_0410_a_13L也 身心一如也 故云心無形相 其體
007_0410_a_14L亦*然 汝當云云者 滿口許他

007_0410_a_15L
〔無心〕彌遮迦 此云獸音 無心云云者
007_0410_a_16L無能證之心故 亦無所證之法 說得云
007_0410_a_17L云者 若說有所得 則非所得法也 若
007_0410_a_18L了云云者 心即非心也 始解云云者
007_0410_a_19L能證之心 所證之心也

007_0410_a_20L
〔心同〕2)波須密 此云天友 心同止法者
007_0410_a_21L它是白淨無垢居處 須以白淨無垢身
007_0410_a_22L心合它 始得 證得云云者 無是法無
007_0410_a_23L非法也 古人頌云 雲水叅尋訪此宗
007_0410_a_24L十年磨刮大虛空 區區力盡空依舊 方

007_0410_b_01L3)前事本來同

007_0410_b_02L
〔爾從〕脇尊者 梵語多栗濕福 此云難
007_0410_b_03L生尊者 問乍分階級 看它如何支對也
007_0410_b_04L童子答 無去無來亦無所住 富那夜奢
007_0410_b_05L此云名稱執散

007_0410_b_06L
〔長壽〕馬鳴 此云功勝 傳燈云 大士
007_0410_b_07L昔爲毘舍利國王 其國有一類人 如馬
007_0410_b_08L裸露 王運神力 分身爲蠶 彼乃得衣
007_0410_b_09L王後復生中印土馬 人感戀悲鳴 因號
007_0410_b_10L爲馬鳴 凡有云云者 斷見外道也 馬
007_0410_b_11L鳴乃指止破4)之者 破不得地言句 則無
007_0410_b_12L私自然之智 拶伏魔外之5)辨也 又僧
007_0410_b_13L問昭國師 天下太平 如何是王 師云日
007_0410_b_14L曉月明 僧云如何領解 師云阿誰是學
007_0410_b_15L人 乃云天下太平 大王長壽 人民富
007_0410_b_16L壽 無諸患難 此是佛語 古不易今不
007_0410_b_17L遷 一言可以定古定今 又別傳6)萬語
007_0410_b_18L擧此話 并擧維摩默然話云 理同事異
007_0410_b_19L語不是語 大王長壽是 默不是默 維摩
007_0410_b_20L默是 有語不得 無語不得 佛見法見
007_0410_b_21L湊泊不得 三世諸佛 飮氣吞聲 則兼
007_0410_b_22L亦唱出太平曲子

007_0410_b_23L
〔投針〕祖庭云 祖師自註云 水之澄淸
007_0410_b_24L比方我德 彼來投針 欲窮其底 若斯

007_0410_c_01L人者 可以論玄7)議道 則此義也 古云
007_0410_c_02L以柴投之 則難窮其底 以針投之 則
007_0410_c_03L易窮其底 覺8)凡云 石彪9)肉醉 木馬
007_0410_c_04L野嘶 我此三昧 非情識知 應緣而現
007_0410_c_05L不落思惟 是故鉢水以針投之 如仲尼
007_0410_c_06L韶 如子期琴 粲爾10)見前 傳之以心
007_0410_c_07L11)僧伽難提 此云12)衆喜

007_0410_c_08L
〔銅鈴〕鈴鳴耶風鳴耶者 如風動幡動
007_0410_c_09L也 非風13)止耳者 我心妄鳴耶 一心鳴
007_0410_c_10L耶 心復誰乎者 轉展拶着也 俱寂靜
007_0410_c_11L者 風鈴心俱寂靜 非三昧成就也

007_0410_c_12L
〔無人〕答無者誰 一謦咳無量劫來主
007_0410_c_13L人在 如云元來有心 何言無心也 伽
007_0410_c_14L耶舍多 此云衆名稱 鳩摩羅多 此云
007_0410_c_15L美名

007_0410_c_16L
〔泡幻〕*波修般頭 此云遍行 泡幻者
007_0410_c_17L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有情器世
007_0410_c_18L間也 泡幻云云者 泡幻之法 同於無
007_0410_c_19L礙之理 其中者 其中常在識盡功成
007_0410_c_20L「然」作「爾」{甲}次同「波」作「婆」{甲}次同
007_0410_c_21L「前」作「萬」{甲}
「之」無有{甲}「辨」作「辯」
007_0410_c_22L{甲}
「寓」作「宗」{甲}「議」作「論」{甲}「凡」
007_0410_c_23L作「範」{甲}
「肉」作「內」{甲}「見」作「現」{甲}
007_0410_c_24L「僧伽難提」作「迦那提婆」{甲}「衆喜」作「厚
007_0410_c_25L天」{甲}
「止耳」作「鈴云云」{甲}

007_0411_a_01L1)之 其中耶 泡幻同無礙處 是其中也
007_0411_a_02L非今云云2)者 亘古亘今 無斷無滅

007_0411_a_03L
〔心隨〕心隨萬境轉者 古人頌云 眞如
007_0411_a_04L淨法界 一泯未甞存 能隨染淨緣 遂分
007_0411_a_05L十法界也 轉處云云者 無上心能運用
007_0411_a_06L應色應聲隨方照 隨方照兮不在方 運
007_0411_a_07L用高低 摠能妙耶 此義不然 傳燈3)
007_0411_a_08L云 鶴勒4)羅問摩拏尊者 我有何因緣
007_0411_a_09L而感鶴衆 尊者曰 汝第四劫中 嘗爲
007_0411_a_10L比丘 當赴會龍宮 汝諸弟子 咸欲隨從
007_0411_a_11L汝 觀五百衆中 無一人堪任妙供 不
007_0411_a_12L5)令赴會時 諸弟子曰 師6)常說法 於
007_0411_a_13L食等者 於法亦等 今旣不然 何聖之
007_0411_a_14L有 汝即*令赴會 自汝捨生趣生 轉化
007_0411_a_15L諸國 其五百弟子 以福微7)德薄 生於
007_0411_a_16L羽族 今感汝之惠故 化爲鶴衆相隨
007_0411_a_17L鶴勒羅聞語曰 以何方便 令彼解脫
007_0411_a_18L尊者曰 我有無上法寶 汝當聽受 化
007_0411_a_19L未來際 而說偈曰云云 鶴衆聞偈 悲
007_0411_a_20L鳴而去 則兼爲鶴衆說也 心卽忘心也
007_0411_a_21L即五百弟子 8)以福微德薄 生於羽族
007_0411_a_22L今感汝之惠 爲鶴衆常隨地時節 是心
007_0411_a_23L隨萬境轉也 轉處云云*者 明明百草
007_0411_a_24L頭 明明祖師意 它處云 冲深包愽曰幽

007_0411_b_01L隨流云云者 隨流得妙也 無喜云云
007_0411_b_02L者 昔時迷而隨流故憂 今日認性而悟
007_0411_b_03L故喜耶 非也 於食等者 於法亦等 今
007_0411_b_04L旣不然 何聖之有 伊麽時節 是憂也
007_0411_b_05L即*令赴會 以至今生 感汝之惠 是喜
007_0411_b_06L也 當其生於羽族地時節 瞥喜瞥瞋 無
007_0411_b_07L理會 則可謂隨流9)而得妙也 摩拏羅
007_0411_b_08L此云大神力 鶴勒*羅 此云思善

007_0411_b_09L
〔蘊空〕此話大義 五蘊元非有 四大本
007_0411_b_10L來空 將頭臨白刄 一似斬春風 諸拈
007_0411_b_11L頌家之義 蘊空處亦不立也

007_0411_b_12L
〔默論〕無私自然之智 拶伏魔外之辯
007_0411_b_13L

007_0411_b_14L
〔轉經〕萬松云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 初
007_0411_b_15L名纓絡童子 隨二十六祖不如蜜多 與
007_0411_b_16L東印土堅固王同輦 問曰 能憶往事不
007_0411_b_17L曰我念往劫 與師同居 師演摩訶般
007_0411_b_18L若 我持甚深修多羅 以相代正化 故
007_0411_b_19L候師於此 祖謂王曰 此非小聖 乃大
007_0411_b_20L勢至10)之應身 王遂同輦 至宮 11)以至
007_0411_b_21L披削 祖取般若修多羅事 命名般若多
007_0411_b_22L羅 西國以般若多羅爲勢至 梁朝以達
007_0411_b_23L摩爲觀音 唯阿彌陁佛 至今無下落處
007_0411_b_24L良久云 豊干饒舌 印土具云印12)特 此

007_0411_c_01L云月邦 有三義 一曰北廣南13)俠 地形
007_0411_c_02L如月 印土有五 東西南北中央之形
007_0411_c_03L勢 非一般也 一曰佛日旣沒 諸聖敎
007_0411_c_04L法如月 佛入滅後 名月邦 佛住世時
007_0411_c_05L名什麽 一曰大國形於小國之內 如星
007_0411_c_06L中月 五印土 各有所管 小國附庸 如
007_0411_c_07L衆星環繞 則此說近似尊者嘿然 不轉
007_0411_c_08L經者 萬松云 國筵海衆 鑽紙穿窓 尊
007_0411_c_09L者老婆 略與鉤簾 歸乳燕穴 紙出癡
007_0411_c_10L蠅 則道泰不傳天子令 時淸休唱太平
007_0411_c_11L歌也 出息入息者 時中呼吸息也 衆
007_0411_c_12L緣者 差別衆緣也 陰界者 萬松云 五
007_0411_c_13L陰十二處十八界 喚作三科法門 尊者
007_0411_c_14L略擧首尾 攝其中間 則五陰之陰 十八
007_0411_c_15L界之界也 則衆緣一般地差別也 則衆
007_0411_c_16L緣陰界 但言14)之左右爾 言不涉不居
007_0411_c_17L則而居而涉之意相隨 則照而常寂 寂
007_0411_c_18L而常照也 又道家云 夫息乃氣候15)
007_0411_c_19L動於心爲念 運於身爲息 故得道者 息
007_0411_c_20L「之」作「以至」{甲}「者」無有{甲}次同「錄」
007_0411_c_21L無有{甲}
「羅」作「那」{甲}次同「令」作「領」
007_0411_c_22L{甲}次同
「常」作「嘗」{甲}「德」作「福」{甲}
007_0411_c_23L「以福…之惠」十四字無有{甲}
「而」無有{甲}次
007_0411_c_24L
「之」無有{甲}「以」作「供養」{甲}「特」
007_0411_c_25L作「持」{甲}
「俠」作「狹」{甲}「之」無有{甲}
007_0411_c_26L「也」無有{甲}

007_0412_a_01L之以臍 息之以1)瞳 又維摩經注云 心
007_0412_a_02L馳動於內 息出入於外 心想旣寂 息
007_0412_a_03L無出入 則出入息者 念起念滅也 衆
007_0412_a_04L緣者 差別也 陰界者 五陰區宇中識
007_0412_a_05L陰區宇 如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 內守
007_0412_a_06L幽閑 猶爲法塵分別影事 則幽閑而無
007_0412_a_07L差別 然則出息宜涉衆緣而云不涉 入
007_0412_a_08L息居陰界而云不居 如淸凉云 凡夫出
007_0412_a_09L息即走六塵 聲聞入息即守蘊界 菩薩
007_0412_a_10L入息即無繫念 出息即如春風 旣離二
007_0412_a_11L邉故 常轉本經 常轉者 念念不離本
007_0412_a_12L經故 古人云 學般若菩薩 如弄2)玲珠
007_0412_a_13L云云者 不着於手 不着於地 不着於空
007_0412_a_14L始解弄得 則非染非淨 虛玄妙道 無
007_0412_a_15L着眞宗 從上諸聖 推此一位最玄最妙
007_0412_a_16L常轉如是經者 事無不是曰如 理無不
007_0412_a_17L如曰是 又唯此無上心宗 以心傳心
007_0412_a_18L心心相續故 擧意而言如是而已 經者
007_0412_a_19L有一大經卷止饒益衆生 又般若波羅
007_0412_a_20L蜜 此經云云則直指現前一念般若妙
007_0412_a_21L心 百千云云者 就其人情 擧其多數
007_0412_a_22L而已 旣是常轉 奚啻百千萬億 故鹿門
007_0412_a_23L云 盡乾坤是眼 遍大地是經 以這个眼
007_0412_a_24L讀如是經 千萬億劫 常無間斷 萬松

007_0412_b_01L云 後唐3)藏宗皇帝 請花嚴休靜禪師
007_0412_b_02L入內齋 唯師一衆默然 帝問師 何不看
007_0412_b_03L經 師曰道泰不傳云云 帝曰唯師一人
007_0412_b_04L不看 即得徒衆 4)何亦不看 師曰5)獅子
007_0412_b_05L窟中6)無異獸云云 帝曰大師大德爲什
007_0412_b_06L麽摠看 師曰水母元無眼 求食借7)
007_0412_b_07L葭 帝大悅 般若多羅 元來習氣未除
007_0412_b_08L輸它花嚴 却有衲僧巴鼻 萬松到這裏
007_0412_b_09L不覺失笑 且道 笑介什麽 雲居羅漢
007_0412_b_10L披衿處 鞏縣茶瓶接觜時 萬松伊麽道
007_0412_b_11L意如何 莫是尊者常轉如是經之語 爲
007_0412_b_12L習氣未除耶 法眞一頌云 不居陰界云
007_0412_b_13L云 則尊者轉經 何曾落言詮 兩邉俱
007_0412_b_14L莫立 中道不須安 與休靜禪師 道泰
007_0412_b_15L不傳云云 何以異哉 然則萬松此語
007_0412_b_16L未容無說

007_0412_b_17L
〔聖諦〕本篇云云 師泛重溟 凡三周寒
007_0412_b_18L暑 達于南海 廣州刺史簫昻 具主禮
007_0412_b_19L迎之 表聞武帝 帝覽奏 遣使賫詔迎
007_0412_b_20L請 大通元年九月二十一日 初至金陵
007_0412_b_21L帝問朕即位已來 造寺寫經度僧 不可
007_0412_b_22L勝記 有何功德 曰並無功德 曰何以
007_0412_b_23L無功德 曰此是人天有漏之因 如影隨
007_0412_b_24L形 雖有非實 8)曰如何是眞功德 曰正

007_0412_c_01L智妙圓 體自空寂 如是功德 不以世
007_0412_c_02L求 又如何是聖諦第一義云云 此是第
007_0412_c_03L二問也 聖諦云云者 聖者 正也 諦者
007_0412_c_04L實也 則正實第一義 又聖人之所諦證
007_0412_c_05L之義 曰聖諦第一義 又聖人所證之諦
007_0412_c_06L故曰聖諦 最尊無上 故曰第一 武帝
007_0412_c_07L伊麽問何也 姚秦之時 諸家通第一義
007_0412_c_08L諦云 廓然空寂 無有聖人 時秦皇持
007_0412_c_09L此語 問肇法師 此語大甚9)勁廷 不近
007_0412_c_10L人情 若無聖人 知無者誰 法師云 實
007_0412_c_11L如明詔聖諦10)聖諦 若無聖人 誰與道
007_0412_c_12L遊 知無者誰 則姚秦之時所論 當時所
007_0412_c_13L論對辯耶 碧岩云 武帝被袈裟 自講
007_0412_c_14L放光般若 感得天花亂墜 地變黃金 辦
007_0412_c_15L道*而奉佛 詔天下起寺度僧 依敎修
007_0412_c_16L行 時人謂之佛心天子 帝與11)▩約法
007_0412_c_17L師傳大士 昭明太子 持論眞俗二諦云
007_0412_c_18L眞諦以明非有 俗諦以明非無 眞俗不
007_0412_c_19L二處 是第一義諦 此是敎家極妙窮
007_0412_c_20L玄處 帝拈此極則處 問達摩 如何是
007_0412_c_21L聖諦第一義 則當時極論故問也 廓
007_0412_c_22L「瞳」作「踵」{甲}「玲」作「坽」{甲}「藏」作
007_0412_c_23L「莊」{甲}
「何亦不」作「亦何不」{甲}「獅」作
007_0412_c_24L「師」{甲}
「無異獸」無有{甲}「藘葭」作「賴蝦
007_0412_c_25L云云」{甲}
「曰」無有{甲}「勁廷」作「徑庭」{甲}
007_0412_c_26L「聖諦」無有{甲}▩作「婁」{甲}

007_0413_a_01L然無聖語 則姚秦之時所論一般意 則
007_0413_a_02L逈異不同也 浮山遠云 第一義諦 諸
007_0413_a_03L家所論 或一或三 若依達摩所道廓然
007_0413_a_04L無聖 又道不識 則何關三一而論直指
007_0413_a_05L心源 本來無物 凡聖無殊 亘古亘今
007_0413_a_06L無斷無滅 又碧岩云 天下衲僧跳不出
007_0413_a_07L達摩與他一刀兩斷 如今多少人錯
007_0413_a_08L會 然則莫錯會好 對朕者誰者 萬松
007_0413_a_09L云鼻孔裏 認邪不識者 廓然無聖一般
007_0413_a_10L爲人須爲徹 帝不契者 方木不入圓竅
007_0413_a_11L渡江至魏 不1)遇知音 自今已後 知人
007_0413_a_12L意深入 蘆花不點頭 誌公云 闔國止
007_0413_a_13L回者 非唯知它不來 廓然無聖不識處
007_0413_a_14L消息 重爲它分2)柝 誌公生宋太始初
007_0413_a_15L滅於天鑑十三年 誌公滅後三年 達摩
007_0413_a_16L始來 達摩同時 何也 新羅利貞大德
007_0413_a_17L碑銘云 誌公於開善寺 或一月或一年
007_0413_a_18L來坐 利貞見之 則聖人出沒難定也

007_0413_a_19L
〔面壁〕九年面壁云云者 寥寥冷坐
007_0413_a_20L3)小林嘿4)嘿 全提正令耶 5)拈頌家發
007_0413_a_21L揚之意 則達摩伊麽得得求人 未免
007_0413_a_22L6)陀泥帶水

007_0413_a_23L
〔法印〕法印者 法如印也 有三義文
007_0413_a_24L7)采分明也 號令群品也 唯傳嫡子 終

007_0413_b_01L不妄與也 諸佛法印 與祖師心印 同
007_0413_b_02L別如何 心也者 衆生之大本 法也者
007_0413_b_03L諸佛之智印 則各別也 干正錄云 所
007_0413_b_04L言法者 謂衆生心則一般也 然於諸佛
007_0413_b_05L邊曰法印 於祖師邊曰心印 此又如何
007_0413_b_06L祖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故曰心印耶
007_0413_b_07L觀音大士傳佛心印 則此亦無所揀辨
007_0413_b_08L也 諸佛止得者 大惠云 達8)摩從西天
007_0413_b_09L將無文印9)字來 向二祖面門 一印印
007_0413_b_10L破 盖指此句也 我心云云者 或曰如其
007_0413_b_11L出格高人 恰似中它毒藥 此說燥動
007_0413_b_12L二祖 將謂達摩指示及聞道 匪從人得
007_0413_b_13L的當可信可依 自疑未除 親自眼辦 手
007_0413_b_14L親不得故 我心未寧也 將心止安者
007_0413_b_15L將未寧的心來也 覓心止得者 覓緣慮
007_0413_b_16L不安之心 不得即知眞心遍一切處耶
007_0413_b_17L眞心妄心 俱不可得也 古云阿難執有
007_0413_b_18L而無據 七處茫然 二祖體無而自安
007_0413_b_19L言下知歸 與汝安心竟者 許它已安心
007_0413_b_20L傳燈達摩篇注云 祖問惠可 諸緣斷不
007_0413_b_21L可曰已斷 祖曰莫落斷滅不 可曰不落
007_0413_b_22L斷滅 祖曰諸緣已斷 爲什麽不落斷滅
007_0413_b_23L可曰明明不昧 了了常知故 言之不可
007_0413_b_24L及 諸方咸曰 諸佛法印問答 冝在此

007_0413_c_01L問答之前 此乃縛地位中 佩持祖印頓
007_0413_c_02L機也 若在後者 二祖爲漸機矣 以愚
007_0413_c_03L料之 此論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10)案祖
007_0413_c_04L燈錄云云至安心竟 可禮拜 達磨云 汝
007_0413_c_05L見什麽道理禮拜 可曰明明不昧 了了
007_0413_c_06L常知 達磨云 此是諸佛所傳心體 汝善
007_0413_c_07L護持 則達摩豈不知二祖深淺 11)旣許
007_0413_c_08L與他安心 而又知它得諸佛心體 囑
007_0413_c_09L以善護 而又却問諸緣斷不斷 無有此
007_0413_c_10L理 吾今辨柝去也 諸緣已斷時 無一
007_0413_c_11L法可當情 明明不昧 了了常知者 知
007_0413_c_12L有本分事與體一般也 諸緣旣斷 或有
007_0413_c_13L落斷滅者 今二祖12)則不然 明明不昧
007_0413_c_14L了了常知 則悟修斯亡 乃證得如來禪
007_0413_c_15L也 其如中下之類 於此坐着 便以爲
007_0413_c_16L能事已畢 二祖則不然 又問諸佛法印
007_0413_c_17L當下安心 悟得諸佛所傳心體 前解轉
007_0413_c_18L明曰 明明不止知 遂乃會得祖師禪
007_0413_c_19L得它印許 此所謂二祖之爲二祖者也
007_0413_c_20L若必以行李之漸爲 (处/口) 只如雪峯古佛
007_0413_c_21L三登 投子九到洞山 非若泛泛之流
007_0413_c_22L「遇」作「値」{甲}「柝」作「拆」{甲}「小」作
007_0413_c_23L「少」{甲}
「嘿嘿」作「默默」{甲}「拈」無有{甲}
007_0413_c_24L「陀」作「拖」{甲}「采」作「彩」{甲}「摩」作
007_0413_c_25L「磨」{甲}
「字」作「子」{甲}「案」作「按」{甲}
007_0413_c_26L「旣」作「即」{甲}「則」作「即」{甲}

007_0414_a_01L虛踏草鞋 必皆有所得 不以此爲足
007_0414_a_02L又問德山 宗乘中事 被它一頓棒 豁
007_0414_a_03L然如桶底脫 亦不以此爲足 末後1)
007_0414_a_04L山鎭裏 岩頭言下 2)是始成道 卒爲一
007_0414_a_05L千五百人善知識 法化冠于諸方 然則
007_0414_a_06L只貴它履踐 到其所到 不必以行李之
007_0414_a_07L漸爲過也 所謂頓機者何哉 香嚴擊竹
007_0414_a_08L明心 頌云 一擊3)亡所知云云 旣悟修
007_0414_a_09L一時 又自謂上上機 非頓機4)耶 然被
007_0414_a_10L仰山窮詰 會得如來禪 又被窮詰 方
007_0414_a_11L始會得祖師禪 向若不遇仰山 中道而
007_0414_a_12L止 只作得介無慚愧懈怠 菩薩又焉知
007_0414_a_13L之哉 然則只貴它眼目 徹與不徹 不
007_0414_a_14L必以初步之頓爲功也 今有人焉 忽聞
007_0414_a_15L宗師 一言半句 奮地打發 上去却來
007_0414_a_16L元是一時 三墮四類 自在而行 可謂
007_0414_a_17L誕生王子 若推過去 已是多生熏鍊
007_0414_a_18L到於極則故 及到今時一撥便轉 非一
007_0414_a_19L生今生縛地位中 便能如是也 旣是多
007_0414_a_20L生熏鍊 以至今生漸進 莫過於此 且
007_0414_a_21L二祖 又有後來宗師善知識所難5)及處
007_0414_a_22L6)摩初來 人不知之 有謗之者 有毁
007_0414_a_23L之者 至有害之者 豈知達*摩所宗敎
007_0414_a_24L外別傳 最尊無上 夫人類英傑 非武帝

007_0414_b_01L歟 宿植德本 爲天下主 自講放光般若
007_0414_b_02L感得天花 地變黃金 又與傳大士等
007_0414_b_03L持論眞俗二諦 已知敎家極妙窮玄 可
007_0414_b_04L謂功行至極矣 旣遇達摩合 會得祖
007_0414_b_05L師意 其間不隔以髮 初問眞功德而不
007_0414_b_06L會 次問聖諦第一義而不契 而二祖獨
007_0414_b_07L能信之 已有所得矣 不以此爲足 又問
007_0414_b_08L諸佛法印 無心可得 而眞得諸佛心體
007_0414_b_09L遂乃得髓傳衣 非二祖 郭能如是*耶
007_0414_b_10L今之議二祖之事者 略不及此 徒以初
007_0414_b_11L步 履踐頓之與漸 爲功爲過 必以諸
007_0414_b_12L佛法印問答因緣 爲最初問答 可笑
007_0414_b_13L古人云 不揣其本而齊其末 方寸之木
007_0414_b_14L可使高於岑樓矣 夫斯之謂歟 抑又有
007_0414_b_15L不得不辨者 如二祖者 無心可得 而得
007_0414_b_16L諸佛心體 便能佩持祖印矣 若評論一
007_0414_b_17L人究竟事 縱然無心而得諸佛心體猶
007_0414_b_18L欠一着在 7)立須進這一步 方始佩持
007_0414_b_19L祖師心印 同安云 莫謂無心便是道云
007_0414_b_20L云 非虛騁抑揚難測之談 法如是故 而
007_0414_b_21L況達摩 只許它得諸佛所傳心體 不許
007_0414_b_22L它得諸佛法印 則又焉知一則公案 在
007_0414_b_23L諸佛法印 出禮三拜二因緣之間者哉

007_0414_b_24L
〔得髓〕時將云云者 化緣將畢 歸寂時

007_0414_c_01L至故 歷驗諸子 所得優劣 擇其得正
007_0414_c_02L脉者 將付衣法也 此話以雲門拈柱杖
007_0414_c_03L子話配看 如我所見云云者 如二乘
007_0414_c_04L8) (木+片) 爲之無 我今所解云云9)者 大般若
007_0414_c_05L經云 爾時世尊 於大衆前 而現神足
007_0414_c_06L變化 一切大衆 皆見阿閦佛國 種種
007_0414_c_07L功德成就 佛攝神足 皆10)不復見 佛告
007_0414_c_08L阿難 一切法不與眼對 法法不相見
007_0414_c_09L法法不相知 如阿閦佛國 何以故 一
007_0414_c_10L切法 無知無見無作無動 不可捉不可
007_0414_c_11L思議 如幻人無手脚 則如緣覺謂之幻
007_0414_c_12L有也 四大云云者 如菩薩當體即空
007_0414_c_13L於四敎中 即頓敎菩薩 出禮云云者
007_0414_c_14L如衲僧見拄杖子 但喚作拄杖也 又如
007_0414_c_15L我所見云云者 不執而已 未離文字相
007_0414_c_16L此初入通身時義 放却鋤頭 今時功極
007_0414_c_17L猶未見道體 亦未入門故云 而爲道用
007_0414_c_18L故 圭峯法集別行錄註云 達摩云 三
007_0414_c_19L人得我法 深淺各不同 尼㧾持如肉云
007_0414_c_20L11)而道副不與其數 爲不得入門故也
007_0414_c_21L汝得吾皮者 皮麁而淺者也 如慶喜云
007_0414_c_22L「鼇」作「鰲」{甲}「是始」作「始是」{甲}「亡」
007_0414_c_23L作「忘」{甲}
「耶」作「也」次同{甲}「及」無有
007_0414_c_24L{甲}
「摩」作「磨」{甲}次同「立」作「在」{甲}
007_0414_c_25L (木+片) 」作「柝」{甲}
「者」無有{甲}「不復」作「復
007_0414_c_26L不」{甲}
「而」作「者至」{甲}

007_0415_a_01L云者 一切法 無知無見無作無動 不
007_0415_a_02L可捉不可思議 如幻人無手脚 則共功
007_0415_a_03L時入本來 湛然無有一物之門也 汝得
007_0415_a_04L吾肉者 肉比於皮爲深 四大本空云云
007_0415_a_05L者 盡大地皎皎潔潔 草芥人畜 無些
007_0415_a_06L滲漏 始得 就體一般沙門果也 此則
007_0415_a_07L1)承堂 汝得吾骨者 骨比於肉爲深也
007_0415_a_08L出禮云云者 宗門中異類 此則入室
007_0415_a_09L禮三拜 又依位而立之義 不得莽鹵
007_0415_a_10L直須子細 汝得吾髓者 深之深也 此
007_0415_a_11L則親承入室 克紹家業故 乃傳衣付法

007_0415_a_12L
〔吾本〕此偈讖達摩後 五祖連芳也 非
007_0415_a_13L止此也 人人介介 塵點劫前 修行亦
007_0415_a_14L竟 成佛亦竟 早已開花結果也 一花
007_0415_a_15L云云者 凡結果之花 皆五葉 唯薝蔔
007_0415_a_16L花六出

007_0415_a_17L
〔隻履〕手携隻履 翩翩獨逝 又空棺止
007_0415_a_18L存焉者 古人云 一介六代傳 一介六
007_0415_a_19L代不傳 古德云 靈源湛寂云云止2)手携
007_0415_a_20L隻履 此言携去地隻履 無盡居士 非
007_0415_a_21L關壁觀九年功云云 此頌空棺所留地
007_0415_a_22L隻履 其迹雖異 其義即同

007_0415_a_23L
〔見性〕此話 無消釋分 體亦難見者
007_0415_a_24L體則不可見 故云收攝在一微塵是也

007_0415_b_01L心即開悟者 悟得佛性耶 悟得精魂耶
007_0415_b_02L離精魂而悟佛性 非開悟也 又有開悟
007_0415_b_03L地佛性 亦非開悟也

007_0415_b_04L
〔懺罪〕弟子身纏風恙云云者 毁佛書
007_0415_b_05L成現大風也 將罪止竟者 無…(自卷三
007_0415_b_06L末至卷九末握字以前缺落)
    1. 1)「與」無有{甲}。
    2. 2)「惡道」作「途」{甲}。
    3. 3)「佛」無有{甲}。
    4. 4)「捨」作「舍」{甲}。
    5. 5)「釣」作「藥」{甲}。
    6. 6)「采」作「採」{甲}。
    7. 7)「云云」無有{甲}。
    8. 8)「師利菩薩」無有{甲}。
    9. 9)「外」無有{甲}。
    10. 10)「多羅三藐三」無有{甲}。
    11. 11)「晝」作「覺」{甲}。
    12. 12)「反」作「返」{甲}。
    13. 13)「故」無有{甲}。
    14. 14)「第三卷」三字補入{編}。
    15. 15)「者」無有{甲}。
    16. 1)「義」無有{甲}。
    17. 2)「言」無有{甲}。
    18. 3)「有」作「即」{甲}。
    19. 4)「師」作「斷」{甲}。
    20. 5)「口+爭」作「諍」{甲}。
    21. 6)「也」無有{甲}。
    22. 7)「言」作「之」{甲}。
    23. 8)「身」作「勞」{甲}。
    24. 9)「人」無有{甲}。
    25. 10)「又」作「叉」{甲}。
    26. 11)「自他」無有{甲}。
    27. 12)「見」作「現」{甲}。
    28. 13)「霄」作「宵」{甲}。
    29. 14)「發藏」作「藏莊」{甲}。
    30. 15)「這介…得也」三十七字無有{甲}。
    31. 16)「支」作「氏」{甲}。
    32. 1)「不會」作「會不」{甲}。
    33. 2)「途」作「道」{甲}。
    34. 3)「大」作「長」{甲}。
    35. 4)「解」作「觸」{甲}次同。
    36. 5)「一」作「二」{甲}。
    37. 6)「一」作「三」{甲}。
    38. 7)「傳」作「承」{甲}。
    39. 8)「獅」作「師」{甲}。
    40. 9)「喏」作「諾」{甲}。
    41. 10)「邊」作「遠」{甲}。
    42. 11)「立」作「建」{甲}。
    43. 12)「建」作「立」{甲}。
    44. 13)「即」作「則」{甲}。
    45. 14)「者」無有{甲}次同。
    46. 15)「鞠」作「毬」{甲}。
    47. 1)「然」作「爾」{甲}次同。
    48. 2)「波」作「婆」{甲}次同。
    49. 3)「前」作「萬」{甲}。
    50. 4)「之」無有{甲}。
    51. 5)「辨」作「辯」{甲}。
    52. 6)「寓」作「宗」{甲}。
    53. 7)「議」作「論」{甲}。
    54. 8)「凡」作「範」{甲}。
    55. 9)「肉」作「內」{甲}。
    56. 10)「見」作「現」{甲}。
    57. 11)「僧伽難提」作「迦那提婆」{甲}。
    58. 12)「衆喜」作「厚天」{甲}。
    59. 13)「止耳」作「鈴云云」{甲}。
    60. 1)「之」作「以至」{甲}。
    61. 2)「者」無有{甲}次同。
    62. 3)「錄」無有{甲}。
    63. 4)「羅」作「那」{甲}次同。
    64. 5)「令」作「領」{甲}次同。
    65. 6)「常」作「嘗」{甲}。
    66. 7)「德」作「福」{甲}。
    67. 8)「以福…之惠」十四字無有{甲}。
    68. 9)「而」無有{甲}次同。
    69. 10)「之」無有{甲}。
    70. 11)「以」作「供養」{甲}。
    71. 12)「特」作「持」{甲}。
    72. 13)「俠」作「狹」{甲}。
    73. 14)「之」無有{甲}。
    74. 15)「也」無有{甲}。
    75. 1)「瞳」作「踵」{甲}。
    76. 2)「玲」作「坽」{甲}。
    77. 3)「藏」作「莊」{甲}。
    78. 4)「何亦不」作「亦何不」{甲}。
    79. 5)「獅」作「師」{甲}。
    80. 6)「無異獸」無有{甲}。
    81. 7)「藘葭」作「賴蝦云云」{甲}。
    82. 8)「曰」無有{甲}。
    83. 9)「勁廷」作「徑庭」{甲}。
    84. 10)「聖諦」無有{甲}。
    85. 11)▩作「婁」{甲}。
    86. 1)「遇」作「値」{甲}。
    87. 2)「柝」作「拆」{甲}。
    88. 3)「小」作「少」{甲}。
    89. 4)「嘿嘿」作「默默」{甲}。
    90. 5)「拈」無有{甲}。
    91. 6)「陀」作「拖」{甲}。
    92. 7)「采」作「彩」{甲}。
    93. 8)「摩」作「磨」{甲}。
    94. 9)「字」作「子」{甲}。
    95. 10)「案」作「按」{甲}。
    96. 11)「旣」作「即」{甲}。
    97. 12)「則」作「即」{甲}。
    98. 1)「鼇」作「鰲」{甲}。
    99. 2)「是始」作「始是」{甲}。
    100. 3)「亡」作「忘」{甲}。
    101. 4)「耶」作「也」次同{甲}。
    102. 5)「及」無有{甲}。
    103. 6)「摩」作「磨」{甲}次同。
    104. 7)「立」作「在」{甲}。
    105. 8)「木+片」作「柝」{甲}。
    106. 9)「者」無有{甲}。
    107. 10)「不復」作「復不」{甲}。
    108. 11)「而」作「者至」{甲}。